材料家族中的元素(鲁科版)-第3节

合集下载

2017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鲁教版

2017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鲁教版

Cl 2
H2
B.(2015 ·江苏高考 ) 下列转化能一步实现:粗硅― 高―温→ SiCl 4―高―温→Si
C.(2013 ·广东高考 )SiO 2 可与 HF反应,因而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D.(2013 ·广东高考 )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 SiO2 制取粗硅
解析:选 A 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3)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SiHCl 3 + H2 =1=3=7=3==~=1==4=5=3=K===S=i(=纯 ) + 3HCl。②化学方程式为
SiHCl 3+ 3H2O===H2SiO3↓+ 3HCl+ H2↑。 答案: (1) 第 3 周期第ⅣA 族 (2)5 ∶2
1 373 ~ 1 453 K (3) ①SiHCl 3+ H2==============S==i(=纯 ) +3HCl
△ C. Si + 2Cl 2=====SiCl 4
SiO2 制取 Si 。制取过程中不涉及
高温 D. SiCl 4+ 2H2=====Si + 4HCl
C
Cl 2
H2
解析:选 B 工业制取纯硅的工艺流程为: SiO2――→ 粗硅――→SiCl 4――→ 纯硅,该工艺流程
中不涉及 SiO2 与 NaOH溶液的反应。 4.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 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奇迹。 (1) 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
Na2CO3
高温 CaCO3+ SiO2=====CaSiO3+ CO2↑
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
硅酸难溶于水
题点 ( 二 ) 硅的制备 3.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即由 的化学反应是 ( )

学高中化学 第4课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模块复习课课件 鲁科版必修1

学高中化学 第4课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模块复习课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 SiO + 2OH ====SiO (4)氢氟酸腐蚀玻璃。 2 3 +H2O
高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O2+4HF====SiF4↑+2H2O
2.铝及其化合物: (1)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3O2 点燃 2Al2O3 __________________ ==== (2)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2OH-+6H2O====2[Al(OH)4]-+3H2↑
(5)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AlCl3+3NaOH====Al(OH)3↓+3NaCl Al3++3OH-====Al(OH)3↓ 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H)3+NaOH====Na[Al(OH)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H)3+OH-====[Al(OH)4]-
第四课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一、材料中的元素
1.硅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3.铜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二、各类材料
1.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玻璃、水泥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2.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铁、铬、锰及其合金。
③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

2019-2020学年导学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文档: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3节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导学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文档: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3节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3节复合材料[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

通过对单一材料性能的交流研讨,在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优、缺点的基础上,了解复合材料的形成和组成。

2.体会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3。

能够列举几种常见的复合材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一、认识复合材料1.请结合具体实例,讨论各种单一材料的优、缺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材料实例优点缺点金属材料钢铁硬度大、机械性能好易被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性质稳定、熔点高易破碎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强度大、电绝缘,良好的热塑性、热固性易燃烧、易老化,废弃后不易分解2.复合材料简介(1)复合材料的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像这样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既保持了原有材料的特点,又使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形成了优于原材料的特性.(2)复合材料的构成:复合材料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为基体,在复合材料中起黏结作用;另一部分称为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起骨架作用。

3.复合材料的分类:组成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的类型多种多样,增强体又可做成不同的形状,因而复合材料种类繁多。

1复合材料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组成材料的增强体和基体的性质有关,但并不是二者性能的简单叠加。

例1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简单混合便成复合材料B。

合金就是复合材料C。

复合材料中的各部分作用相同D.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答案D解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并不是简单的混合;复合材料的两部分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基体起黏结作用,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方法规律根据复合材料的定义判断某材料是否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构成,基体起黏结作用,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合金不是复合材料,二者的组成以及体现出的性质均不同。

例2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可以使导弹能经受超高温变化B。

2022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教案

2022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硫的转化教案

第3节硫的转化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掌握O3和H2O2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掌握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

了解硫、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氧化剂-—O3和H2O2知识梳理1.臭氧——氧元素的一种单质(1)组成与物理性质臭氧的分子式为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O3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使人们感到清爽,但超过一定浓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O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3O2。

②强氧化性a.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KI、FeCl2等。

O3+2KI+H2O===I2+2KOH+O2b.漂白性:因O3有强氧化性,所以它能使有色物质退色,并被用来杀菌消毒.(3)用途①可用作漂白剂、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4)生成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2可以转化为O3,3O2错误!2O3.2.过氧化氢--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1)结构:H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H,结构式为H—O—O—H,含有的共价键有极性键、非极性键,为共价化合物,为无色液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其分解速率加快.2H2O2错误!2H2O+O2↑(实验室制O2)。

常见H2O2的催化剂有MnO2、Fe3+和Cu2+等。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2O2H++HO错误!,HO错误!H++O错误!。

③强氧化性a.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漂白剂)。

b.氧化Fe2+等还原性粒子,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c.使湿润的淀粉。

KI试纸变蓝,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

d.杀菌、消毒.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高中化学二轮配套课件(鲁科版必修一)第四章 第3节 复合材料

高中化学二轮配套课件(鲁科版必修一)第四章 第3节 复合材料
栏 目 链 接
①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 性质不同的材料经 特殊加工 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而制成 原有材料 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它既保持了 ________的特点,又使各 原材料 的特性。 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形成了优于 ________
知 清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3节 复合材料
栏 目 链 接

1.认识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特点。 2.了解复合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 料、有机合成材料的优越性。
栏 目 链 接
3.知道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复合材料和航空、航天
中复合材料的基体和增强体的性能与用途。

栏 目 链 接

知 清
识 单
1.认识复合材料。
(1)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
天然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金属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 复合材料 这五个过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合材料。
识 单
②构成。
基体 ,在复合材料中起 _________ 黏结 作 一部分称为 _________
增强体 ,在复合材料中起 ________ 骨架 作 用;另一部分称为 ________
用。
2.形形色色的复合材料。
栏 目 链 接
(1)生产、生活中的复合材料。
①玻璃钢。
合成树脂 a.玻璃钢的构成:以 玻璃纤维 ________做增强体、_________ 做基体的复合材料。
栏 目 链 接
)
C.光导纤维
D.玻璃钢
答案:D

自 检

2022化学第四单元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金属材料学案

2022化学第四单元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金属材料学案

第3节金属材料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能说明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如金属冶炼等)、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3。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和常见金属的制备方法。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及其化合物的两性,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金属材料性质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对金属的性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考点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

合金微点拨①合金是混合物,合金的物理性质相比于成分金属有所改变,但合金中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变。

②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形成合金,若一种金属的熔点高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2.常见金属材料(1)分类。

(2)常见的合金材料。

③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加工,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金属冶炼的实质.金属的冶炼过程就是把金属从态还原为态的过程。

即(写反应通式,用M表示金属).(3)金属冶炼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微点拨①金属冶炼与金属活泼性的关系:②冶炼Mg 时电解熔融MgCl 2而不电解熔融MgO,原因是MgO 的熔点高,熔融时会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③冶炼Al 时只能电解熔融Al 2O 3而不能电解熔融AlCl 3,原因是AlCl 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加入冰晶石(Na 3AlF 6)的目的是降低Al 2O 3的熔化温度。

(4)铝热反应。

实验原理Al 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迅速并放出大量的热,新生成的金属单质呈熔融态且易与Al 2O 3分离 实验装置续表自我诊断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复合材料鲁科鲁科高一化学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复合材料鲁科鲁科高一化学

12/11/2021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
7.玻璃钢可由酚醛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 (1)玻璃纤维由玻璃拉丝得到。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________(填名称) 和石灰石(或长石)高温熔融而成,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 玻 璃 钢 中 玻 璃 纤 维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玻 璃 钢 具 有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优异性能。 答案 (1)纯碱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SiO2+ CaCO3=高==温==CaSiO3+CO2↑ (2)增强作用(或骨架作用) 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电绝缘性能好(答 出两点即可)
答案 A
解析 玻璃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的新型材料,虽极细如丝,但其拉伸强度 大,其拉伸强度接近于钢。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答案
解析
13.据报道,目前射程最远的导弹是俄罗斯的“白杨一号”,正是复合 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更远。复合材料使导弹射程有了更大提高的原因是 ()
A.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能承受超高温 B.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质量减轻 C.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 D.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
学习·理解 1.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复合材料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成的 B.复合材料保持了原材料的优点,又具有优于原材料的特点 C.在复合材料中,基体起骨架作用 D.在复合材料中,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答案 C
解析 复合材料中,起黏结作用的是基体,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12/11/2021
答案 C
12/11/2021

高中化学_第一章第三节_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_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_第一章第三节_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件_鲁科版选修3

I3
3.意义:表示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电 离能越小,该气态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电离能越 大,气态时该原子越难失去电子,故可判断金属原 子在气态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表1-3-2第三周期元素(除Ar)的第一电离能的变 化
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
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
表示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
4、电负性应用
1)一般认为:
电负性 大于 2.0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电负性 小于 2.0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电负性越大,______ 金属性 电负性越小,______
非金属性
越强 越强
2)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负价 电负性大的元素呈_____
电负性小的元素呈_________ 正价
请查阅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电负性 值,指出化合物中化合价为正值的元素
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
2.符号: I
单位:KJ/mol
表示式:
I M(g)= M+ (g) + e- I1(第一电离能) I1 2 电离能 M+(g)= M2+ (g) + e- I2(第二电离能) 电离能 M2+(g)= M3+ (g) + e- I3(第三电离能)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综合分析
• 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价电 子排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除Ⅷ外,元素的最高价 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族的序数,非金属元素的最 高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H除 外);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全充满 的稳定结构,其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 到电子,因此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价在通常情况 下为0;过渡金属元素的价电子较多,并且各级 电离能相差不大,因此具有多种价态,如锰元素 的化合价为+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