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土工建筑)

合集下载

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流程规范

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流程规范

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流程规范1. 引言1.1 概述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安装基站和相关设备,实现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和扩展的一种技术方案。

该系统能够解决建筑物内信号弱、拥塞等问题,并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无线网络需求的增加,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成为现代化建筑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简要介绍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并针对其建设流程制定了一套详细规范,以保证系统设计与实施的质量。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2部分将概述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阐明其组成部分以及应用场景;- 第3部分将讨论制定建设流程规范的必要性,包括现状分析、风险与挑战以及规范化的重要性;- 第4部分将详细介绍建设流程规范中的具体步骤与要点,包括全面规划与设计阶段、施工与实施阶段以及调试与优化阶段;- 第5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规范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流程,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通过明确每个步骤的目标和要求,使得系统设计和实施更加科学、高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本文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指导手册,方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通过规范建设流程,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无线通信服务质量的需求,并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在建筑物内部的普及应用。

2. 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概览2.1 什么是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是一种用于增强和改善建筑物内部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的解决方案。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无线通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室外基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建筑物内部的通信需求。

因此,为了提供稳定、高效、广覆盖的室内通信环境,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由一系列设备和技术组成,旨在将无线电频率信号从外部移动网络引入建筑物,并通过内部的分布天线网络,将这些信号均匀地覆盖到每个房间、大厅和楼层。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为做好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总部针对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及工程管理制定指导意见如下:一、项目实施范围各省分公司要聚焦重点室分场景承接电信运营企业的建设需求,承接范围应严格按照《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4〕586号)中明确的室分建设场景,重点关注其中站点规模大、三家共享的项目。

1. 以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大型场馆、党政机关等建筑楼宇类重点场所的共享建设为重点,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中城市地标性建筑、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甲级写字楼优先考虑。

2.大型商场(超市、聚类市场)、三甲医院、餐饮娱乐场所、高校校园、重要隧道等已确定三方均有建设需求或两家以上运营企业有建设需求,另一家有潜在共享需求的站点可考虑承接。

3.除以上场景外,其他场景一般不主动建设,如开发商(业主)提供配套资金,且满足三家共享需求,视具体情况考虑建设。

二、实施要求1. 分工界面:根据工信部和国资委[2014]586号文件,铁塔公司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分工界面以POI输入端口为界。

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便于统一协调,应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就工程内容具体协商。

(1)信源、GPS及其连接器件、GPS馈线由各电信运营企业提供,铁塔公司统一组织实施。

信源至大楼外传输接入点的管道及光缆由电信运营企业自行负责。

(2)BBU与RRU之间的光纤、光缆可由铁塔公司代为布放,光纤、光缆及辅助材料由电信运营企业提供。

(3)地铁、高铁隧道内光缆、泄露电缆由铁塔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2. 造价控制:在保证设备、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无源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原则上新建单平米成本(不含信源)不超过现有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共建的成本上限,室内分布系统双缆方案造价(含电源配套建设,不含机房、协调费和钢管等非常规材料费用)不超过总部现行指导价。

3. 覆盖需求:覆盖场强应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铁塔〔2015〕10号)各项要求,并根据覆盖场强进行链路预算;对于各系统的信噪比和业务能力等指标,需配合各运营企业,结合室内外基站进行优化。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无线维护中心一、基本原则: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弱覆盖区以及信号杂乱造成的通信质量差等问题,同时利用室内信源分担室内业务量改善网络拥塞。

从无线网络的整体看,室内分布系统定位为室外覆盖的延伸,对网络能力起补充增强作用。

因此无论从覆盖需求还是从投资方面考虑,既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对所有的建筑物都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实施全覆盖。

在站点选取上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导向原则优先考虑人流量大、高话务场所,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建设覆盖范围为三星级(含三星)以上的酒店;人员集中、知名度高的办公写字楼;大型展馆、娱乐餐饮场所;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楼及交易会场等重要公共场所;面积大、人流量大、经济情况好的商场、超市;覆盖地铁、隧道、地下商场、停车场等。

2、统一性原则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与室外网络统一规划,并与室外的网络优化相结合,实现整体网络性能的最优化。

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时要考虑室外信号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对室外干扰信号的抬升,避免与室外基站过多地切换,尽可能减少对室外基站造成的影响。

3、经济性原则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提高网络质量和品牌形象,还要考虑投资效益,严格控制投资成本。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依不同建筑物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服务等级,统筹安排,分轻重缓急,逐步分批建设。

二、覆盖功能定位:楼宇功能划分与业务覆盖需求:三、室内覆盖信源选取原则:主要以RRU和光纤直放站为主,部分纤路到达困难的可以考虑用无线直放站。

分布式基站RRU由于安装位置灵活,可以直接安装在最优位置,避免了长距离走线的功率损耗,并且能在分布系统设计中做到功率的最优分配,可以大大减少有源放大设备,降低分布系统的造价。

直放站信源安装方式接近分布式基站,具有同样的优点,但是一般直放站信源不建议在后级使用有源放大设备。

直放站信源在分布系统设计中同基站的最大区别是,由于直放站信源只是将室外宏站信号引入到室内进行补盲的覆盖,在分布系统设计中不用对室内外信号之间的切换、泄漏等问题进行考虑,天线点位和功率的设计更为灵活。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资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资料
6பைடு நூலகம்
1.3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场景(2)
生活建筑 主要包括居民楼、宿舍楼、医院、大型居民区、城中村等 物业类型。普遍具有低业务、建筑物相对密集等特点。 该场景如各运营商已部署独立室内分布系统,则同样建议 根据需求类型在各自独立的分布系统中进行改造工程。对 于居民楼、宿舍楼和医院,可直接增加信源满足多系统覆 盖要求。对于热点区域各运营商可考虑使用小型基站设备 进行补忙和吸收容量解决。 大型居民区和城中村一般管线敷设等改造较为困难,受限 于实际工程条件,应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分布系统进行改造 。
建设指导建议如下: 一、针对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模式下,基本上共分为4类主要场景。在各个场景下,室内
分布系统原则上应采用合理的室内覆盖解决方式,具体的指导意见如下:
1
1.2 室内分布系统(新建)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场景(1)
商用建筑 主要包括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商场、大卖场、营业厅、商业街底商等物业类型,普遍具有高业务 量、建筑物相对密集等特点。 商业类:对于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商场、大卖场等场景 (1)小型建筑(5千平米以下):若室外 覆盖室内电平满足各系统要求,优先考虑室外覆盖室内的信源直接覆盖方式;(2)中小型建筑(5千 至5万平米):可根据业务需求、建设难度选择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或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单路);( 3)大型建筑(5万平米以上,预计移动用户5000人以上的):潮汐效应明显的区域可优选光纤/五类线 分布系统;(4)对于私人住所等,一般面积不大于1000平米:各运营商可选用小型化基站设备。(5 )对于商业街底商:若传统宏蜂窝基站无法覆盖,可选用一体化基站、微RRU或光纤/五类线分布系统 。
覆盖,推荐采用小区合并功能。 (5)天线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形式安装:可安装在楼外墙上部,对准对面楼的下交差对打;下部天线可伪

第三章:室分场景分类及分场景解决方案ppt课件

第三章:室分场景分类及分场景解决方案ppt课件

办公楼 餐厅 宿舍 车间
降低频率规划难度,降低干扰 节约信源成本
三. 室分场景分析及分类
基于建筑结构和内部电磁环境的基本单元分类
空旷型
如展厅、赛场、 候车/机室、地下 停车场、超市等
空旷、遮挡少, 电磁传播特性好
独栋高层
如写字楼、高级公寓等 外部电磁环境随楼层增
加而复杂、内部电磁传 播环境因隔断较多而较 差
酒店房间多; 描述
内部隔断多; 密闭,装修好; 门口洗手间;
对信号遮挡。
建筑物内部的隔断、材料及建 筑特点等,对信号在室内的路 径和穿透损耗以及走线施工等 有影响
影响 室分天线的布放方案 信号分配网络的选取
一. 室分系统建设关注要点
现有条件—现场资源
描述 周围信源情况 光纤资源 机房、弱电管井、走线架 供电、接地条件 设备安装空间
基本单元的覆盖要点
1)空旷场景——厚覆盖方案
根据容量需求,由多个小区 覆盖 天线间距10~15米 边缘场强满足基本要求,如 GSM边缘场强≥-85dBm WCDMA边缘场强≥-90dBm
A小区
B小区
C小区
如:会展中心为典型厚覆盖空旷场景,天线布放需体现小区划分的结果,单一小区内吸顶天 线间距为10-15米,同层两小区间采用波束赋形天线或大板状等方向性较好的天线,避免干扰。
前5种场景最具代表性; 细分场景中机场、体育 场馆、写字楼、别墅小 区、多层小区、城中村 、高层/环抱小区、独 栋高层、学校等10种细 分场景最典型;其他16 种细分场景均可参照这 10种细分场景进行技术 设计和建设。
室分建设按建筑功能主要分为10大典型场景
三. 室分场景分析及分类
建筑功能的业务需求分析----要点一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为做好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总部针对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及工程管理制定指导意见如下:一、项目实施范围各省分公司要聚焦重点室分场景承接电信运营企业的建设需求,承接范围应严格按照《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4〕586号)中明确的室分建设场景,重点关注其中站点规模大、三家共享的项目。

1. 以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大型场馆、党政机关等建筑楼宇类重点场所的共享建设为重点,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中城市地标性建筑、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甲级写字楼优先考虑。

2.大型商场(超市、聚类市场)、三甲医院、餐饮娱乐场所、高校校园、重要隧道等已确定三方均有建设需求或两家以上运营企业有建设需求,另一家有潜在共享需求的站点可考虑承接。

3.除以上场景外,其他场景一般不主动建设,如开发商(业主)提供配套资金,且满足三家共享需求,视具体情况考虑建设。

二、实施要求1. 分工界面:根据工信部和国资委[2014]586号文件,铁塔公司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分工界面以POI输入端口为界。

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便于统一协调,应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就工程内容具体协商。

(1)信源、GPS及其连接器件、GPS馈线由各电信运营企业提供,铁塔公司统一组织实施。

信源至大楼外传输接入点的管道及光缆由电信运营企业自行负责。

(2)BBU与RRU之间的光纤、光缆可由铁塔公司代为布放,光纤、光缆及辅助材料由电信运营企业提供。

(3)地铁、高铁隧道内光缆、泄露电缆由铁塔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2. 造价控制:在保证设备、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无源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原则上新建单平米成本(不含信源)不超过现有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共建的成本上限,室内分布系统双缆方案造价(含电源配套建设,不含机房、协调费和钢管等非常规材料费用)不超过总部现行指导价。

3. 覆盖需求:覆盖场强应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铁塔〔2015〕10号)各项要求,并根据覆盖场强进行链路预算;对于各系统的信噪比和业务能力等指标,需配合各运营企业,结合室内外基站进行优化。

(整理)室内分布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图文

(整理)室内分布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图文

室分规范室内分布系统作为移动通信网络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工艺对室内分布系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对室内分布覆盖系统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

为提高工程质量、规范施工操作、加强施工管理也愈加显得重要和迫切;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自合理完善的规范制度,一直以来,公司对工程质量相当的重视,而作为施工工艺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把我们的工程工艺做得更好,特制定出施工作业指导书供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阅,同时希望具体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保证工艺质量的达标。

一、工程安装简介 (3)二.工程安装说明 (3)2.1 有源设备安装 (3)2.1.1 室内分布有源设备安装 (3)2.1.2 光纤直放站近端机 (6)2.2 合(分)路器安装 (8)2.2.1 安装要求及说明 (9)2.2.2 工程安装实例 (9)2.2.3 注意事项 (9)2.3 天线的安装 (10)2.3.1 施主天线安装 (10)2.3.2 室内小板状天线安装 (15)2.3.3 电梯内天线安装 (15)2.3.4 室内吸顶天线安装 (17)2.4 . 无源器件安装 (21)2.4.1 安装要求及说明 (21)2.4.2 安装实例 (22)2.5 馈线布放 (22)2.5.1 安装要求 (22)2.5.2 安装说明 (24)2.5.3 安装实例 (27)2.6 有源设备电源安装 (27)2.6.1 安装要求 (27)2.6.2 走线要求及说明 (27)2.7 射频连接 (28)2.8 器件标注 (28)2.9 接地 (30)2.9.1 设备接地 (30)2.9.2 室外馈线接地 (30)2.10 机房走线 (31)三、附录 (31)3.1 接头装配说明 (31)3.1.1 1/2 接头 (32)3.1.2 7/8 接头 (34)一、工程安装简介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安装主要包括:有源设备的安装、天线的安装、馈线的布放、器件的安装及连接等。

二.工程安装说明2.1 有源设备安装有源设备主要是指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光纤直放站近端单元、远端单元,有源分布系统的近端单元、远端单元等,根据不同设备的安装特点,下面主要介绍两种有源设备的安装方式及要求(其它设备的安装可以类比以下两种设备的安装方式):(1)室内分布有源设备安装(2)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安装2.1.1 室内分布有源设备安装2.1.1.1 安装要求a. 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原则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计和布置无线网络设备,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全覆盖和信号质量的优化。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原则主要包括场景需求分析、合理规划设计、适当的设备选择、细致的安装和调试等。

下面是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的原则。

一、办公场所1.场景需求分析:对于大型办公楼,需分析楼层情况、公共区域和办公室、大会议室等具体区域的信号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确定分布系统的规模。

2.合理规划设计:根据楼层平面图、建筑结构和电力线路等因素,合理规划无线设备的布局位置,确保信号全覆盖同时避免信号干扰。

3.适当的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办公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设备,考虑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容量、功耗等因素,满足高密度区域的网络需求。

4.细致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对设备位置、天线方向、功率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系统的稳定和优质的信号覆盖。

二、商场和超市1.场景需求分析:考虑商场和超市的大面积布局和复杂环境,对不同区域的信号覆盖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包括进出口、中庭、走廊、购物区域等。

2.合理规划设计:根据商场和超市的平面图和结构特点,合理规划无线设备的布局位置,确保不同区域的信号全覆盖,并对高流量区域进行容量规划。

3.适当的设备选择:选择具备较高串扰隔离能力和载波能力的设备,考虑设备的信号穿透能力,满足大面积覆盖和高密度用户需求。

4.细致的安装和调试:由于商场和超市人流较多,安装和调试时需尽可能避免对顾客的干扰,安装设备时注意保护设备和配套线缆,尽量在非高峰时段进行调试。

三、医院和学校1.场景需求分析:医院和学校有很多房间和楼层,对信号覆盖和容量需求较大,在场景需求分析时需考虑覆盖不同楼层、病房和教室的需求。

2.合理规划设计:根据医院和学校的平面图和楼层规划,确定无线设备的位置,确保信号在不同楼层和病房、教室的全覆盖,在中央节点设置容量较大的设备。

3.适当的设备选择:选择支持多天线技术和高容量的设备,满足医院和学校大面积覆盖和高密度用户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铁塔标准化建设管理丛书(3)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文档5%建筑文档5% 建设维护部前言本丛书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建设管理,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打造技术最好、成本最低、项目管理能力最强、素质能力最高的专业队伍。

本手册介绍了大型场馆、交通枢纽、地铁、大型建筑物等场景的建设方案,明确了上述各场景建设的如下内容:✓各类场景的覆盖范围及目标;✓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手册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手册供建设维护序列人员参考使用,不作为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建筑文档5% 目录一、常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1)1.1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器件 (1)1.2无源分布系统 (4)1.3有源分布系统 (6)1.4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8)二、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 (9)2.1网络制式及频率 (9)2.2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 (10)2.3 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 (14)2.4大型场馆 (21)2.4.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21)2.4.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25)2.4.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28)2.4.4 重点关注的内容 (31)2.5交通枢纽 (32)2.5.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32)2.5.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35)2.5.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44)2.5.4 重点关注的内容 (46)2.6地铁 (48)2.6.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48)2.6.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50)2.6.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55)2.6.4 重点关注的内容 (57)2.7大型建筑物 (59)2.7.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59)建筑文档5%2.7.2 主要的室分系统建设方式 (61)2.7.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68)2.7.4 重点关注的内容 (69)2.7.5 造价分析 (72)2.8典型案例 (73)2.8.1 项目概况 (73)2.8.2 组网方案 (75)2.8.3 小区划分 (77)2.8.4 干扰分析 (87)2.8.5 系统扩展性 (92)2.8.6 其它注意事项 (94)建筑文档5%建筑文档5%一、常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1.1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器件类型外观举例 类型外观举例➢ 馈线:主要类型有1/4、1/2、7/8、5/4、13/8等馈线,最常用是1/2、7/8➢ 功分器:是等功率分配器件,常见的有二功分器、三功分器、四功分器等➢ 泄漏电缆:是一种具有优良导引辐射性能的传输线,是一种开有八字槽的同轴电缆,兼有普通电缆和天线的作用。

➢ 合路器:能将两个或以上的信号合成一路信号输出,分同频合路器和多频合路器。

建筑文档5%➢ 耦合器:一种非等功率分配的功率分配器件,作用是将信号不均匀地分成2份,常见的有6dB 、10dB 、15dB 、20dB 、30dB 和40dB 等➢ POI :是在多系统共享分布链路中,将多路移动信号下行合路输出,接收上行信号分路输出至相应接收机的一种设备类型外观举例➢ 天线全向吸顶天线鞭状天线定向板状天线八木天线➢其它衰减器负载连接头建筑文档5%2W2、3、6、10、20dB50W1.2无源分布系统分布系统无源分布系统项目参数描述建筑文档5%建筑文档5%信号源耦合器耦合器二功分器三功分器信号分布系统合路器定义通过耦合器、功分器、合路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经由馈线将信号尽可能平均地分配到每一付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低功率天线上,从而实现室内信号的均匀分布,解决室内信号覆盖差的问题。

主要特点故障率低:由于系统主要由一系列无源器件组成,几乎不存在器件的故障;系统容量大:无源电分布系统的容量主要由信号源的载频数决定。

由于所有的无源器件均具有较高的功率容限,很容易组成大容量的室内分布系统,扩容也十分方便。

优缺点优点:分布系统无需供电,故障率低,系统扩展方便,扩容方便; 缺点:信号源不加任何干放,覆盖范围有限。

适用场景1)应用于容量受限场景,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域;2)小范围区域覆盖,如宾馆酒店、超市等,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下;3)也适用于短距离(1000米左右)的公路隧道。

建筑文档5%1.3 有源分布系统 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统 项目 参数描述(1)传统光纤分布系统近端机信号源+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定义传统光纤分布系统:由近端机、远端机和天馈线组成。

把基站直接耦合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利用光纤传输到分布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远端单元,再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天线对室内各区域进行覆盖。

新型光纤分布系统:由接入控制单元、近端扩展单元、远端单元三部分组成。

接入单元:从基站耦合射频信号,并转成数字射频信号,通过光纤传至扩展单元。

扩展单元:实现将接入单元传来的数字射频信号分路并通过五类线或者网线传至多个远端单元。

远端单元:实现系统射频信号的覆盖。

远端单元采用光纤复合缆直流供电或者POE 供电。

主要 特点 服务范围大:有源设备能有效增加射频信号的功率,进一步扩大服务区域;工程实施方便:布线比同轴电缆方便,适合于远距离信号传输。

建筑文档5%(2)新型光纤分布系统信号源+信号源+优缺点 优点:该方式集成度高,节省远端安装空间,易协调易安装。

可连接更多的天线,覆盖范围更大; 缺点:有源器件工作没有无源器件稳定,要维护的点多,稳定性差,系统成本较高;由于干线放大器一般都是带选放大的,在引入其他频段的信号源时须在干线放大器等节点增加支路分别放大,系统的兼容性较差。

适用 场景 1)适用于布线复杂或者覆盖受限的场景,如大型的宾馆酒店、商务楼宇、住宅楼宇,建筑面积在60000平方米以上;2)适用于中长距离(1000米以上)的公路隧道。

建筑文档5%1.4泄漏电缆分布系统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项目 参数描述定义泄漏电缆分布系统系统主要由泄漏电缆、功分耦合器件组成。

泄漏电缆属于无源器件,是一种特殊的同轴电缆,既可用作信号的传输,又可代替天线把信号均匀发射到自由空间。

主要特点 信号覆盖均匀:信号源通过泄漏电缆把信号传送到建筑物内各个区域,同时通过泄漏电缆外导体上的一系列开口,在外导体上产生表面电流,从而在电缆开口处横截面上形成电磁场,把信号沿电缆纵向均匀地发射出去和接收回来。

优缺点 优点: 信号覆盖均匀缺点: 造价高适用场景 适用于隧道、地铁、高速电梯等天馈分布系统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2.1网络制式及频率建筑文档5%2.2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1)干扰分析干扰主要包括杂散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

需重点关注的干扰如下:建筑文档5%➢电信CDMA800二次谐波干扰联通FDD1800频段;➢电信FDD2100与电信FDD1800三阶互调影响2345-2370频段,尤其2360-2370干扰较大;➢移动F频段与联通FDD1800下行频率三阶互调干扰WCDMA上行频段;➢移动F频段与电信FDD1800下行频段三阶互调干扰移动F频段;➢联通FDD1800频段和电信FDD1800下行频段三阶互调干扰F频段。

(2)多系统共建干扰规避各个运营商对网络容量、覆盖方式、使用频谱等环节存在不同的需求,涉及到的系统较多,共建时需特别关注多系统间干扰问题。

系统间干扰主要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

规避系统间干扰的主要方法包括:➢采用多系统接入POI,采用高品质器件,提高端口隔离度,避免互调干扰;建筑文档5%建筑文档5% ➢采用空间隔离,上下行分开或者干扰系统单独布放一路。

(2)各运营商频段引入建议运营商引入系统频段E频段组合F频段组合移动GSM900 890-909/935-954MHz √√DCS1800 1710-1730/1805-1825MHzTD-LTE(F频段)1880-1920MHz √TD-LTE(E频段)2320-2370MHz √联通GSM900 909-915/954-960MHzDCS1800 1735-1745/1830-1840MHz √√LTE1.8G 1745-1765MHz/1840-1860MHz √√建筑文档5%E 频段组合: ➢ 包括移动GSM900,DCS1800,TD-LTE2300; ➢ 联通SDR(DCS1800、FDD1800), ➢ 电信CDMA800,FDD2100,FDD1800;➢ 建议电信LTE 优先采用2.1G 频段,LTE1.8G 频段预留,则可通过双缆实现MIMO 双通道部署干扰最小。

F 频段组合:➢ 包含移动GSM900,DCS1800,TD-LTE1900;联通SDR(DCS1800、FDD1800),联通WCDMA2100;电信CDMA800,FDD2100,FDD1800;➢ F 频段干扰只能够通过更高互调抑制标准的POI (-150dBc )实现,总部已完成9口高品质POI 产品开发,同时满足E 频段及F 频段组合使用需求,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多系统合路后各系统均可正常工作。

WCDMA 1940-1955/2130-2145MHz √ √ 电信 CDMA800 825-835/870-880MHz √ √ LTE1.8G1860-1875MHz/1765-1780 LTE2.1G1920-1935MHz/2110-2125√√建筑文档5%2.3 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 (1)多系统室内分布系统 项目使用场景方案示意图单缆方案 主要适用于合路的多路信源互调干扰较小或者可以规避的情形。

TX/RXTX/RXPOITX/RX信源1信源n写字楼1层天线阵写字楼2层天线阵写字楼3层天线阵写字楼4层天线阵信源分布系统建筑文档5%项目 使用场景 方案示意图双缆方案(LTE SISO )对于只有FDD 系统合路的场景,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双路,一路专用于发射,另一路专用于接收,两路系统间可通过空间隔离,在上行链路接收到下行发射链路产生的三阶互调产物大大减弱。

RXRXPOI 上行RX信源1信源n站厅RX 天线阵站台RX 天线阵站厅TX 天线阵站台TX 天线阵信源分布系统TXTXPOI 下行TX上行隧道下行隧道RX 泄漏电缆TX 泄漏电缆RX 泄漏电缆TX 泄漏电缆建筑文档5%项目 使用场景 方案示意图双缆方案(LTEMIMO )对于非LTE 的FDD 制式,如GSM 、CDMA 、DCS 、WCDMA 等系统,采用收发分离;对于LTE 制式,如TDD LTE 和FDD LTE系统,可采用MIMO 技术,提高系统容量和用户速率。

TX/RX RX TX/RX RXPOI通道1TX/RXRX信源1信源n 写字楼1层通道1天线阵写字楼2层通道1天线阵写字楼3层通道1天线阵写字楼4层通道1天线阵信源分布系统TX/RX TXTX/RX TXPOI通道2TX/RXTX信源1信源n写字楼1层通道2天线阵写字楼2层通道2天线阵写字楼3层通道2天线阵写字楼4层通道2天线阵建筑文档5%建筑文档5%(2)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 项目 方案描述方案示意图无源分布系统:三家运营商 共建➢ 2G/3G/4G (除TD-S 以外)所有频率都接入➢ 2G/3G/4G 都采用上下行分缆建设 ➢ MIMO 双通道布放时,需根据干扰分析确定线缆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