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外企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对我国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对我国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对我国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我国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我国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一、人才培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创新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同时,企业也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培养创新人才,我国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二、科技合作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我国积极推动科技合作,加强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展创新研究。

同时,我国还加强与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创新项目。

科技合作的开展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支持。

三、政策支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例如,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四、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提高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商业利益。

五、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注重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从市场需求出发,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提前预测市场趋势,调整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

只有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才能够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六、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注重风险管理。

国外信息系统研究的进展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信息系统研究的进展对我们的启示
摘 要 介 绍 了 国 外 信 息 系统 研 究 的进 展 , 包括 一 些 常 见 的 研 究 领 域 、 略 和 作 者 , 对 我 国信 息 系统 研 究 提 出 了一 策 并
些建议。
关 键 词 信 息 系统
信 息研 究 分析
研 究 领 域
在过去 的 2 0年 问 , 理 科 学 、 算 机 科 学 和 系 统 科 学 的 管 计
数 基 本 保 持 稳 定 ) 的要 多 。 上
1 国 外 信 息 系统 研 究 的 进 展
If ai ytm atr no t nS s sQur l 理 信 息 系 统 季 刊 , 外 还 有 m r o e, 有 固 定 信 息 系 统 专 栏 , : cdmy 但 如 Aae
信 息 系统 研 究 中 最 广 泛 流 传 且 最 具 影 响 力 的专 刊 有 : o C mmu —
n ai so eAC AC 信 息 、 aaae 据 库 、 aa t n i t n f h M M c o t D tbs 数 D tmai o
自动 化 资 料 处 理 、 eio u p r S se 决 策 支 持 系 统 、n D c i S pot yt sn ms I—
18 9 5年 以 前 关 于 ( 理 信 息 系 统 季 刊 》 信 息 , 用 那 些 年 间 管 的 使 发 表 在 < 息 与管 理 > 论 文 中 的信 息 分 析 的 12 篇 文 章 中 信 上 11 有 7 8篇 (8 5 ) 自< 息 与 管 理 ) 3 3篇 ( l5 ) 自 6 6 % 摘 信 ,5 3 % 摘 < 理 信 息 系 统 季 刊 》 每 年 发 表 在 < 息 与 管 理 》 的文 章 比 管 。 信 上 每 年 发 表 在 < 理 信 息 系 统 季 刊 > 每 年 一 卷 共 四期 , 论 文 总 管 ( 年

国外企业信息化进程、特点及带来的启示

国外企业信息化进程、特点及带来的启示

国外企业信息化进程、特点及带来的启示2002-09-03【摘要】: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其信息化是中国信息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将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及国家"十五"计划目标的重要因素。

二战后发达国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已开始应用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开始有计划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信息化已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研究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探讨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推进中国的企业信息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业信息化及其意义信息化(Informatization) 是六十年代末日本最先提出的。

这一概念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是基于当时日本学术界和产业界对经济发展阶段和日本社会问题的基本判断。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即将来临的信息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已开始由以实物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向以知识的获取和出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社会(Information-Based Society)的转变,这一转变将对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产生深刻影响;二是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使日本认识到作为资源稀缺国发展重工业经济面临的危险,所以寻求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选择,也成为这一时期日本实现重型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

后来,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的引入,又将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导向技术层面的探讨。

但是关于信息化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信息化是指由于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国民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引起的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模式向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网络化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这一转变为社会各主体共同分享技术进步和信息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

浅谈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科技信息服务业是一种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存储、传播、使用、提供信息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科技信息服务对于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建设和商品的生产经营及新兴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推动力。

但是,当前我国信息服务还处于成长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科技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科技信息服务,现状,问题,对策(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服务知识化已成为主要趋势。

新背景下,科技信息服务在手段、方式方法、途径和服务的深度上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但我国的科技信息服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规范化程度有待加强;信息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市场竞争无序,交易行为不规范等。

因此,理清科技信息服务中的问题,加速我国科技信息服务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科技信息服务概述(一)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含义科技信息服务业是一种以开发和用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存储、传播、使用并提供信息商品和服务的总和,是为科技信息化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行业,它是信息商品生产活动的延续,是联结信息商品生产者和信息商品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建设意义巨大。

(二)科技信息服务的作用信息服务业具有“三高两低一充分”的特点。

“三高”即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带动作用高,“两低”是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充分”指的是人力资源利用充分。

科技信息服务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信息服务对于经济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效率和加速信息化社会升级三个方面。

第一,科技信息服务能够软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产业结构比重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工业比重先升后降,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思考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思考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思考【摘要】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能够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也伴随着各种挑战,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只有科学规划信息化建设,并不断优化,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需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更新技术,才能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力。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成功与否。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影响、生产效率、竞争力、挑战、应对、发展、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

1. 引言1.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可以对企业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各个部门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决策,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提高协同办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

1.2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思考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研究和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浅析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

浅析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

浅析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
首先,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下,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
争和技术革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实力,加强创新能力。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有限,很多企业在技术方面存在着短板,缺乏创新意识和科技信息的获取渠道。

科技信息服务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提
供了科技环境下所缺乏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科技政策,掌
握最先进的技术知识和市场趋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
科技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可以了解科技政策的最新动态,掌握最先进的技
术知识和市场趋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科技信息服务也可以帮助
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
信息服务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服务
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科技信息服务。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信息化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从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要想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企业需要深入思考信息化的实践和应用。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如果不跟上信息化的进程,就有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在信息化的浪潮下,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包括以下方面。

(一)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简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减少人力、时间和物力的浪费。

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自动化完成很多繁琐的劳动过程,使得企业管理效率更高、更精准。

(二)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拥有更高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而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市场分析与销售预测,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这样就能打造出更加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

(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信息化建设可以让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交流与信息分享的平台,找到市场的需求点并满足之。

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让企业更快速高效地开发和创新产品,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单纯地引入一款新颖的软件或熟悉一种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方案。

以下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实践方案。

(一)构建信息化系统企业从事的不同行业,针对不同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涉及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打通各类业务间的信息流,形成快速、共享的信息体系。

在实施信息化的时候,可以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选用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并且根据企业自身信息化水平和发展阶段来设计企业的信息化系统。

(二)构建智能制造系统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制造也成为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状况研究报告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状况研究报告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状况研究报告摘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赢利是恒古不变的目标,然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快速变换的市场,让有些企业似有无所适从。

它们在这样变换的环境中不断的寻求发展的新型道路,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

面对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企业运营组织必须时刻应对这种压力,流程、组织、制度、产品、研发、文化等都必须时刻做出变化。

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中国正处于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的生存经营环境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信息化,也是被企业广泛的接受和推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样一条道路,仍然在探索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多的地方存在不足。

从1988年用友等一批国内专注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公司诞生,国内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之路已到了第3个十年。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了什么状况?产品发展状况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这些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正成为当前业界讨论的焦点。

本文就对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就此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现状发展问题与策略目录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国内外厂商简介 (7)2.1 管理软件简介 (7)2.1.1 管理思想和模式 (7)2.1.2 管理软件功能 (8)2.1.3 管理软件发展趋势 (10)2。

2 管理软件供应商情况 (11)2.2。

1国内外厂商在高中低三市场的对垒 (11)2.2。

2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 (14)2。

3 管理软件实施商情况 (15)2.3。

1国外厂商的实施模式-—交钥匙模式 (15)2.3.2 用友—-“知识转移" (18)2。

3。

3 金蝶的渠道体系 (20)第三章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22)3。

1 我国企业发展现状 (22)3。

2 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0)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34)4。

1 总结 (34)4.1。

1 制约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4)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国内外企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引发的思考摘要: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制造型企业对科技信息的利用成为了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关键因素,从这一背景出发,对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发展和科技信息利用的理论以及企业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1 国内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当今科技的推动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科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信息随之被各行各业抬到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地位。

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企业必然顺应信息化以及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科技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适应市场变化,成为带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的重要力量,最终实现我国实现工化、现代化的目标。

1.1 政府重视科技信息服务,着力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从1999年开始,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立项建设。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国家科技部于2000年启动了国家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

我国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部分着重强调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图书馆”等一批以提供文献信息为主的网站;同时还建成了“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技成果”、“中国科技统计”等综合性科技信息网站;以及“中国农网”、“中国林业信息网”等专业性科技信息网站。

除此之外,新华网、新浪网等多种综合网站也专门开辟了与科技相关的版块。

2010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2010年6月,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2 学术界对于科技信息的相关理论研究学术界对于科技信息的相关理论研究有着众多的方向,简要归纳如下方面:(1)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刘娅在建设集成化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中,根据信息服务发展的历史阶段,将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传统信息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并对两者进行界定。

认为传统信息服务一般是指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以前发展起来的信息服务,主要是以文献信息为主的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

(2)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李燕,徐晖认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政府机构、半官方机构、民营机构和企业内设机构。

(3)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沈洪,苏小华对电力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及创新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科技信息服务的模式发展方向:1)信息服务提供的多元化。

2)信息服务提供的开放化,最大可能的实现资源共享。

3)信息服务提供的集中化。

4)信息服务提供的有偿化。

(4)科技信息服务区域研究。

黄晓虹、王东红等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资源系统平台,结合南宁高新企业特征和科技创新信息服务,讨论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各地方也积极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各省市地区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科技信息网,而且科技信息也深入各个行业。

(5)科技信息服务行业研究。

高瞻在《信息化环境下制造业成功的秘诀》中提出要建成高素质,高学术水平、高层次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要强调必须实现信息集成,信息共享,保持信息流的畅通。

杜平安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中认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容科技根据构成企业全部活动的四大功能进行分类: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产品制造的信息化、供销服务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2 国外企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在国外,政府都把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列入国家政策。

20世纪90年代,美国咨询业产值达到了2030亿美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0%;1995年,美国管理咨询业已经实现了260亿美元的收入,占全球管理咨询收入的52%。

同样,欧洲的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很快,1997年欧洲18个国家的管理咨询公司为13.4 万个企业提供服务,年收入达207亿美元,且以每年20%—30% 的速度递增。

日本1995年拥有咨询机构6000家,管理咨询收入达47亿美元。

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信息服务的应用:(1)美国和法国都大力支持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

美国信息服务的机构不仅包括了专业图书馆、信息中心,还包括属于公司企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和自主经营的私人信息机构。

法国将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级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和科技文献中心、大区科技情报中心网络、地区性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

法国政府致力于利用新技术把科技信息服务贯穿到各行各业生产过程的每一步。

(2)德国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仅专门制订情报发展制度文件,还投入巨额资金支持专业情报工作的发展,同时注重数据库的质量标准,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

1984年,政府提出了《1984--1987年联邦政府促进情报文献纲要》,从政策上支持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两年后,政府又制定了情报工作的发展计划,计划内容包括专利、文献资料、经济专业情报等。

(3)在日本,80年代末就有44%的企业建立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科技情报中心被日本作为全国的核心,在全国范围内收集齐全情报信息,并建立情报信息库,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2个分支服务点,通过与全国情报信息中心联网来开展信息检索服务,最终形成了一个成熟全面的科技文献信息检索网络,承担起向全国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的任务。

3 企业科技信息服务所存在的问题综述企业科技信息服务存在诸多在“点”和“线”上做文章的问题。

这里将从企业、信息技术、政府三个方面阐述企业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企业(1)传统的经营理念与企业信息化不同步。

企业信息化不单是将企业信息化的技术使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它更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者思想上的接受,以及在日常管理运营中合理的运用。

但是现在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理解并接受这个观点,导致在管理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2)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企业只有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积极建立企业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的模式,才能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但是由于部分企业对于企业信息化不够重视,因此投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很少,导致该项技术虚有其表,不能在企业里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

针对此点不足,安徽省为破解企业科技信息化建设面临的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计划在2011—2013年间,建设10000家“数字企业”典范,预计2011年将建设3000家“数字企业”。

(3)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的利用率低。

我国的信息加工基本上还处于手工处理阶段,90%的信息资料尚未电子化,利用率极低。

据相关研究报告得出,我国虽然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够成熟、现货市场和有形市场不够完善、市场诚信度不搞、相关配套措施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对于发展电子商务,发展企业信息化模式没有信心,更没有紧迫感。

3.2 信息技术(1)网络信息资源过于零散。

当前网络科技信息数量很大并且动态性强,但这些信息资源分布零散。

对使用者来说,搜索信息成为了如同海底捞针一般的困难,而信息系统的检索方法又有不相同,所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成为了他们遥不可及的愿望。

(2)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混乱。

由于网上信息分类与组织目前并无统一标准,所以现有网上服务的信息分类是自成体系。

众多网络科技信息系统的资源信息只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例如,技术前沿动态或科学发现。

实际上,科学技术只是科技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了科技政策、科技条件、科研管理以及科学与经济和社会的互动等其他内容。

目前我国网络科技信息服务还远未达到集成以上信息的高度,急需在“面”上寻求突破。

(3)现有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的服务方式单一。

当前的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的方式多为单向的信息发布,很少开展互动或个性化的服务,在服务深度上很少达到为决策提供依据的高度,这使得网络科技信息服务变成海市蜃楼的技术,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3 政府(1)缺乏统一规划,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完善的统一规划和标准,应该加快制定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上支付、网络信用、网上交易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根据中小企业信息化特点,制定修订地方和部门的管理规章和规范,重点完善技术装备、标准、电子认证、信息安全、信息系统集成和工程监理等规章。

(2)政府资金投入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庞大,如果政府没有重点的全部投入资金支持所有企业建设企业信息化,这将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是不现实的。

所以政府要有侧重点的,同时又能兼顾最多的企业来向其提供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资金,保证整个市场最大化实现企业信息化。

科技信息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情况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今企业生存环境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企业、国家和整个社会应该站在战略高度,审视当前科技信息服务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全面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1] 刘娅.关于建设集成化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的几点思考[j].现代情报,2005,4(4):67-69.[2] 李燕,徐晖.对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安徽科技,2002(08).[3] 沈洪,苏小华.电力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及创新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04,25(02).[4] 黄晓虹,王东红,谢沛善.南宁高新企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29):219-220.[5] 周海涛,李岱素.国外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概况及对广东的启示[j].广东科技,2006(5):34-35.[6] 高瞩.信息化环境下制造业成功的秘诀[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2(09).[7] 张永超.国外信息服务与国内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趋势[ol].2008-4-17.[8] 钟鸣.日本科技机构的运行机制[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1(11):45-48.[9] 杜平安.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13).[10] 阎俊爱.国内外科技服务业的比较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7(7):90-92.[11] 钟鸣.日本科技机构的运行机制[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1(11):45-48.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