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家:谱写为官之绝唱
历史趣谈: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赈灾路上写下绝唱后离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赈灾路上写下绝唱后离世
导语:元代一朝,文学家的命运大多悲惨。
原本的“学而优则仕”,被蒙古人高高在上的等级制所取代,科举考试一度停废,文人即便有幸进入朝堂,也没
元代一朝,文学家的命运大多悲惨。
原本的“学而优则仕”,被蒙古人高高在上的等级制所取代,科举考试一度停废,文人即便有幸进入朝堂,也没什么实权。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文人为报国而尝试。
散曲名家张养浩就写过《为政忠告》,其中有一句:“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这既是张养浩对为政者的忠告,也是他毕生践行的座右铭。
经商之家出了个读书人
张养浩的家族曾十分显赫,他的祖先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
只不过,随着时光的推移,家道逐渐衰落,到张养浩的祖父那一代时,家中吃饭都成了问题。
好在张养浩的父亲张郁善经营,不到20岁就奔走于京师和江淮之间,经商致富。
张郁很有眼光,虽然元朝早已停废科举,可他并没有迷惑于经商所带来的巨大利益,选择了让儿子读书。
张养浩深受父亲的影响,读书非常刻苦,“年方十岁,读书不辍”。
张养浩曾有两个哥哥,可都不幸夭折,他成了父母唯一的寄托,看到他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太过用功,累坏身体,便禁止他夜间读书。
可张养浩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诵读。
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刻苦,使张养浩很小就工于诗书,在当地享有文名。
19岁那年,他游览济南的白云楼,登楼远眺,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才气横溢、豪宕凌厉的《白云楼赋》,其中写道:“吁其高哉!
生活常识分享。
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散曲,和古诗、律诗、词并列为古代的诗歌体裁之一。
散曲在元朝伴随着杂剧的兴盛而兴起,成为了一代之文学。
散曲来源于宋词,是北方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其风格为雅俗共赏,分为小令、套数等形式,被市民所喜爱。
元朝之后,散曲相对衰落,但是依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本文就介绍一下最经典的10首元曲。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29年,关中地区发生了旱灾,张养浩担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往以赈灾。
原本张养浩已经辞官归隐,但是这次为了赈济饥民,便不顾年老而出山。
他在前往关中的途中,看到了饥殍遍野的局面,他“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目睹了大一统时代百姓的灾难,于是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之叹。
这首怀古作品在思想上已经脱离了传统感叹盛衰无常的束缚,而是将目光集中于天下苍生,可谓振聋发聩,有若金石掷地。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时期,由于蒙古贵族对科举制不重视,汉族士人的晋升机会遭到了遏制,使得许多汉族文人被迫从事于元杂剧的创造,反而推动了元曲的繁荣。
而马致远生活在这个时代,只得流浪天涯,郁郁不得志,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
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寥寥数语,高度凝练,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晚秋羁旅图,境界凄凉,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3,汤式《天香引·西湖感旧》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夜,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杭州是南宋的首都,曾经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完整word版)文学常识选择题

文学常识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
但赋除外。
C、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D、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课文《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B、“说”,在古代是一种表明自己观点的文体,比如《马说》《黄生借书说》《爱莲说》。
C、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D、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中国诗歌的第三个高峰--元代散曲

中国诗歌的第三个高峰--元代散曲摘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朋友,从十二世纪前期到十三世纪后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形式,这就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
在今天的《中国传统文化》节目里,我们就向您介绍一下元曲。
按照传统的看法,“元曲”包括杂剧、散曲两部分,但杂剧是戏剧,而散曲才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
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杂剧中的唱词和散曲一样,都是合乐歌唱的。
因此,有人把那种用于清唱的曲也称为散曲。
但实际上只有那些按谱填词的独立唱曲,才是真正的散曲。
做为诗体的散曲的出现,可追溯到十二世纪前的宋辽时代。
这时,在中国的北方,流传着一种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民间歌曲,这些民歌具有尖锐泼辣、质朴鲜明、音韵粗犷、语言流畅等特点。
相传,当时的百姓踏着“蓬蓬”的鼓声节奏来歌唱这些民歌。
在这期间,一些文人吸取了这些民歌的营养,革新了原来的歌词,创造了新的歌曲形式,这就是流行于当时的讲唱文学“鼓子词”、“大曲”和“诸宫调”。
散曲兴起于元代。
到了元代,散曲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异花独放。
据考证,元代有名有姓可考的散曲作者达二百多人,作品有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套曲四百多套。
这只是流传下来的。
因为散曲是民间歌唱形式,在当时不被一般文人所看重,因此,散佚的作品也很多,不足以全面反映当时散曲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
元代散曲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在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这一时期是散曲的兴盛时期,作家队伍中有达官贵人、杂剧作家,还有民间艺人。
由于作家的社会地位不同,思想感情各异,使这一时期的散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而散曲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也逐步走向成熟。
到了后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中国南方的杭州。
出现了一批专攻散曲的作家,他们研究散曲的体制和规律,写出了一些好作品。
后期在创作数量上虽然比前期多,但总的创作倾向,却趋于雅正典丽,失去了前期的生命力。
元代散曲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翻译的赏析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翻译的赏析折桂令·中秋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译文那一轮悬挂高空的明镜,是谁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个山河。
秋天的露珠清凉凄清,水洗过般的明净夜空里,银河平静无波。
此夜的月光,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无碍地看到,桂树的影子在舞动。
我不由得引吭高歌,问嫦娥仙子,在这美好的夜晚,何不纵情一醉?注释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蟾宫曲》。
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飞镜:比喻中秋之月。
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
银汉:天河。
桂:指传说中月中的桂树。
婆娑:形容桂树的影子舞动。
嫦娥:传说中月官里的仙女。
恹恹:精神萎靡的样子。
月亮因其朦胧、晦暗、可阐释性强,历来是文人墨客们乐于歌颂的对象。
这一看上去单调、简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和形象。
清夜良辰,对月兴叹,文学家们往往会敏锐地觉察到月亮的圆缺不定,同时感到自身的渺小。
这时,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抒发。
这首双调《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玉露泠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泠无碍桂影婆娑”四句,写秋夜里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时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衬得更加洁白、优美。
透明的清白色遍洒在整个秋夜的天空里,洗净了平日银河波浪般的星光。
中秋之夜的月,较平常更盛,所以说“比常夜清光更多”。
月光通透、明达,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树上。
澹澹清夜,树影婆娑,明月清光,相与无碍,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空灵的某某某画。
总体来说,《折桂令》一曲所描写的月亮既不同于“秦时明月汉时关”,又不同于“月有阴晴圆缺”,更不同于“对影成三人”,但又确确实实继承了先辈文人对月这一意象的阐释,独具空灵、幽远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蒙元王朝建立后,官场黑暗腐败,张养浩为官廉正,主张清除吏弊,某某某局,虽处位不低,终因直言敢谏两次获罪遭贬,以致晚年在山林过了较长一段隐居生活。
2021年《天净沙·秋思》教案

2021年《天净沙·秋思》教案2021年《天净沙·秋思》教案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通过对比,体味诗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境。
2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练习的学习方法。
3 审美教育: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培养学生爱故土,爱亲人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意境;通过表达某方面的情感。
2 难点:运用审美观点,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因而“秋思”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味诗人怎样表达游子的思念之情的。
2 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早年,马致远热衷于功名,不得志,漂泊20余年,本曲就是他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3 比较理解:结合多媒体画面,配以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流浪------),老师做同步解说: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迎面扑来,使人顿生寒意。
他放眼望去:近处,几棵古老的大树上缠着一些枯藤,几只归巢的乌鸦在上面“呱呱”地叫着,听后使人毛骨悚然。
远处,一条小溪蜿蜒向远方流去;小溪上有一座桥,桥上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
此刻。
游子耳畔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老师唱)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
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辽金元文学-元代的散曲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辽金元文学-元代的散曲名词解释:散曲1.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简述关汉卿散曲作品的本色风格就直白真率而言,关汉卿的散曲显得更为本色。
1.如他著名的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
2.但他写得最多的是男女欢爱的题材,而且不避俚俗,写得很真露,带有较浓的市井情趣。
简述马致远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优美意境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里的大家,其作品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1.《秋思》用意象迭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
2.景中含情,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
深得唐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
以《潼关怀古》为例试叙张养浩散曲的艺术特色元代后期散曲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多写于辞官退隐期间,对宦海风波和世态炎凉已看透,醉心于自然美景中,创作了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
他散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把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写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如《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他的散曲创作较注重立意和构思,意境风格近于诗,而于声调格律不太重视。
3.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是张养浩散曲创作的特点,如《潼关怀古》中一开始便写气势雄浑、苍凉沉郁。
候孝琼的散曲

候孝琼的散曲候孝琼,是中国元朝的一位著名散曲家,他的散曲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候孝琼的生平、散曲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三个方面,对候孝琼的散曲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候孝琼的生平候孝琼,生于元朝时代,是元朝散曲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幼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文学家,因此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文学熏陶。
候孝琼年轻时曾在朝廷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
由于元朝官场黑暗,他的升迁之路并不顺畅,加上他为人正直,不善于巴结权贵,因此一直未能得到重用。
在官场失意之后,候孝琼选择了归隐山林,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在山林中建了一座小屋,种了一些花草树木,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创作散曲,并将自己的感情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二、候孝琼散曲的艺术特色候孝琼的散曲作品数量不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水仙子》、《普天乐》、《赏春》、《观猎》等但艺术成就很高。
他的散曲作品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
首先,候孝琼的散曲作品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他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他的散曲作品中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其次,候孝琼的散曲作品具有鲜明的乡土风情和地方特色。
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乡土人情,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例如他的《水仙子》中描绘了小桥、流水、人家、绿树、红花、黄鹂、燕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人们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美丽。
此外,候孝琼的散曲作品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他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他的《普天乐》中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
三、候孝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候孝琼的散曲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元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 张御史把 张嘉 贞说得神 乎其神 ,但武 则天不
同意 张御史让 位 的决定 ,至于这个 张秘 书 ,武则 天倒是很 想见一见 。
阅 案卷 时 ,张 御 史碰 到 了难题 ,一 时找 不 到答
案 ,很 是头 疼 。恰 在这 时 ,勤务 员送 来 夜 宵 , 张御 史 无心 享 受 ,随 口问 : “ 这 附 近可 有 文笔
几天 后 ,张御 史带着 张嘉 贞来 到内殿 。张嘉
贞抬 眼一看 ,武则 天坐在 帘子后 面 ,搞 的是垂 帘 面试 。面对 武则 天出 的几 个高难 度的面 试题 ,张 嘉贞对 答如流 ,武则 天十分满意 。
好 、思 维 敏 捷 的 秘 书 人 才 ? ” 勤 务 员 脱 口而
出: “ 有 ,这 一带 就数 张嘉 贞 的名 气大 ,他 以 前还 千 过副 县 长 ,对 文 书工 作轻 车 熟路 。 ”张
但 是 张嘉 贞 却 不 满 意 , 因为 武则 天 隔 着 帘
子和 自己讲话 ,不 够礼貌 ,于是 ,他对 武则天提 出要 求 : “ 我本 是个草莽 百姓 ,从来 没有见识 过
御史 乐了 ,让 勤务员将 张嘉贞 找来 。 第 二 天 刚 上 班 , 勤 务 员 就 将 张 嘉 贞 请 到
刻 十 贯 和 五 贯 的 小 额 钞 票 发 给 穷 人 ,命 令 米 商 凭 钞
史上 的地 位 ,也是 他用生命谱 写的一 曲绝唱 。 骺
编 辑 /夕 颜
【 世 说新 语】一个 遵纪守法的正 常人 ,却不得不活得像个贼。
— —
固登记错误 ,北京人武 某成 了黑户,武 某表示很 受伤
至后来成 为一代宰 相。 黼
编 辑 /予 玉
祷天 求 雨 ,更巧 的是 ,老天 再次 降下 大 雨 。张养浩 欣 喜不 已,写 下 了 一 枝花 ・ 咏喜雨 。
当 时 灾 区 粮 价 奇 贵 ,一 斗 米 值 1 3 贯 钱 ,而百
票 上 的 印记把米 卖 给他 们 ,然后 到 国库兑 换银 两 ,
家 里 ,他 并 没 有 因 此 而 气 馁 , 虽 然 日子 清 苦 ,
嘉 贞拿起 笔 ,三下五 除二 ,就 写 出了一
美 的报告 。张嘉 贞面 试 、笔试 顺利通 过 当场聘请 他做 自己的秘 书。 武则天看 到张御 史写 的报告 大有进
他召来询 问。张御 史是个老 实人 ,说这都 是秘 书
贞为 监察 御史 。张嘉贞 的仕途 从疑难 问题 考 问张嘉 贞 。 张嘉 贞侃
侃 而谈 ,把 困扰 御史 多 时的 难题 解 释得 清 清楚
楚。
谈话 结 束 ,张 御 史还 要进 一 步考 量 张嘉 贞
写 报 告 的 水 平 。 这 当 然 难 不 倒 这 位 前 县 长 , 张
的功劳 ,还说 希望将 自己御 史 的职 位让 给秘 书 。
每 日读读 书喝喝茶 ,倒也 过得快活 逍遥 。 长安二年 ( 7 0 2 年 ),侍 御史 张循宪 出任河 东 采 访使 ,住在 蒲 州一 家 宾馆 。张御 史 是个 勤 政 干 部 ,到 了 晚上 还在 加班 加 点地 办 公 。在 审
张御 史的面 前 。 虽然 张嘉 贞 是个 帅 哥 ,做 秘 书 还算 养 眼 ,但 张 御史 需要 的 是真 才 实学 ,便拿
朝廷 威仪 。陛 下赏识我 ,把我 召到 内殿 对话 。现
在 ,我与 陛下相 隔只有几 尺远 ,中间挂道帘子 ,
像 云雾一样 ,看 不见 陛下的面 目,我觉 得这不符 合君 臣之道 。”武则 天听后 ,不但没 发怒 ,反 而 觉得 这人 挺直率 ,让人撤 去帘 子 ,当场任命 张嘉
正是 赈灾 的经 历 ,让 张养浩 目睹 民间疾 苦 ,他追 古 抚 今 ,写 下 了九首 怀古 曲,其 中最有 名 的就 是 ( ( 山
坡羊 ・ 潼 关怀 古 。这 首散 曲奠 定 了张养 浩在 文学
弊 ,巧 取豪 夺 ,老 百姓 的处 境非 常 艰难 。张养 浩 对
此极 为 愤慨 ,下令检 查 府库 中那 些 没有 损毁 、 图纹 可 以看 得清 的宝 钞 ,然 后全 部在 背 面盖上 印记 ,又
最 终清除 了这 个弊 端。
不幸 的 是 ,繁 重 的救 灾 工 作 让 张养 浩 身心 俱 疲 ,短 短 数月 ,他 便一 病不 起 ,不久 就 去世 了 。但
姓拿 宝 钞买 粮 ,如 票面 上字 迹有 点模 糊 就不 收用 , 需要 拿 到府 库 中去调 换 。一 些贪 官污 吏 趁机 营私 舞
一 一 — 臻
- _ 姑簦
唐 朝 宰 相 曾是 面试 王
◎ 郝 金 红
唐 朝宰 相 张嘉 贞 的仕 途 并不顺 利 。垂 拱元 年 ( 6 8 5 年 ),他通 过明经 考试谋 得一个 副县 长 的职 务 ,本 想大 干 一场 ,却 因一个 案 子 受到 牵 连 ,屁股 还 没坐 热 ,就 被 组织 部 门免 职 。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