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

合集下载

8.5《解决问题(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8.5《解决问题(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解决问题(二)》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具、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

2. 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用。

2.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10分钟)”。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2020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二单元-教学教案

2020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二单元-教学教案

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经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并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抢答17可以分成10和几? 19可以分成几和10?12可以分成10和几? 14可以分成几和10?15可以分成几和10?2、开火车9+2= 9+5= 9+7= 9+3= 9+8=9+6= 9+9= 9+4= 13-10= 15-10=18-10= 16-10= 17-10= 12-10=(二)探究新知1、周末了,许多小朋友都来到了游乐场玩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到气球)(1)你能不能根据气球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学生思考,教师点名回答。

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3)那么这个问题你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算式来解答呢?15-9=()(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十几减9。

2、教学第10页例1(1)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计算15-9。

如果我们没有小棒又可以怎样计算出15-9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方法一:用小棒一个一个的减方法二:破十法方法三:平十法方法四:想加法再算减法方法五:数手指头3、原来解决一个数学算式有这么多方法,那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解答下下面的问题吧!我有16个风车,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16-9=?学生举手讲解自己的做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第10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摘苹果。

(四)作业布置:完成第11、12页的练习题。

(五)课后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九?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板书设计:十几减9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15-9=?(1)一个一个减(2)破十法1 5- 9=65 10(3)平十法15- 9=65 4(4)想加法再减法9+6=15 15-9=6(5)数手指头十几减8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教材10——26页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寺、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初步学会运用减法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减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优良品质。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单元教学重点: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和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单元教学难点:减数小于差的20以内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

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
例1………………………………2课时左右
例2………………………………3课时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
.
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练习课
. .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
.
第四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A
配新课标人教版
. .
.
第五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B
. .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
. .
第七课时:《解决问题》练习
.
第八课时:整理和复习A
. .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B
.
. .
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C
.
.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篇1教材分析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们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分类、整理,提升同学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同学们归纳、整理的能力,初步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3、鼓励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研究、探索发现,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

重点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具课件、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有11朵小红花,如果我把9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那我还剩几朵小红花呢?学生:2朵。

师:谁能把算式写出来呢?(请学生板演)师:老师准备了几个像这样的算式,看谁算的得又对又快。

13—9 13—7 13—6 15—9 15—7 15—6生汇报计算结果,并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导入: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特点?(生答)对,这些都是这几天我们学习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整理和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最新改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6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案

最新改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6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一、唤醒减法经验
二、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图解决问题,(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看,可爱的小青蛙在荷叶上玩儿,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2条数学信息和大括号和小问号。

师:你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你能说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读图意:大括号的中间写了7只,就是一共有7只青蛙。

小问号在荷叶的上面,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请你先在纸上画图表示出你的想法,再列算式解答。

2.分享交流。

生:我的图是:
7只
师:他的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7只表示一共有7只青蛙,斜线表示去掉,斜线划掉了两个圆圈,表示跳走的两只青蛙,问号表示还剩多少只青蛙。

追问:算式是什么?怎么计算呢?
生:求还剩几只,就是要从7只里去掉跳走的2只,要用减法,7-2=5只。

回顾反思: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呢?你计算正确了吗?
三、巩固训练
我们帮助小青蛙解决了数学问题,小企鹅还有数学问题呢,你们愿意帮助它们解决吗?
1.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怎样解答?
3.说一说用减法计算的理由。

4.检查解答正确吗。

知识小结:虽然这两道题解决的问题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从整体里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所以都用减法计算。

四、课后思考
加法与减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2)》精品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2)》精品教案.docx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例5,完成P78“做一做”,P79“练习十八”第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减去相同数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解题策略正确解答减去相同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减去相同数”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口算复习,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习题。

;/如件出示口算。

【学情预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回忆方法,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解决“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时用了哪些方法?【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画图、列算式、列表、画箭头等。

师: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今天我们继续来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连减口算和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巩固了计算方法,又为后面解决减去相同数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引导探究,形成策略1.情境呈现,解读信息,理解题意。

师:勤劳的小猴子来到果园,采摘了一些橘子。

它准备把橘子装回家,却遇到了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78例5。

布件出示◎教学笔记点J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1)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直接从文字中获取信息,也有少数同学会去数有多少个橘子。

师生交流后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条件和问题。

(2)师:“装满”是什么意思?在课件上圈上“装满”二字。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学生回答:每袋都要装9个,才能算装满。

如果一袋中比9个少就是没装满。

(3)动手操作,直观感悟。

师:弄清了题意和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8个圆片表示橘子,真正数一数、分一分、摆一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6解决问题(二)》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6解决问题(二)》课件

4+8= 12 15-7= 8 11-7= 4
14-9= 5 12-8= 4
6+9=15
bǐ yi bǐ tián yi tián
2.比 一 比,填 一 填。
(1) 比 多几个? 14 - 6 = 8 ( 个 ) (2) 比 少几个? 14 - 6 = 8 ( 个 )
lǐ shū shū shàng wǔ bǐ xià wǔ duō zhāi le jǐ xiāng
2.在 森 林 运 动 会 中,小 白 兔 比 小 狗 多 跑 11 米,狐 狸 比
xiǎo gǒu duō pǎo mǐ xiǎo bái tù bǐ hú lí duō pǎo duō shǎo mǐ
小 狗 多 跑 4 米,小 白 兔 比 狐 狸 多 跑 多 少 米?
小狗: 小白兔:
狐狸:
多11米
我套中了1·2个· 。 小华
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说说要怎样解答。
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用小圆片摆一摆: 小雪:
先摆小出华小比雪小套雪中多的套个中数5个
小华:
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从小华套中的__1_2_个
里去掉小雪套中的__7__个。
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12 - 7 = 5 (个)
小峰
我跳了8下。 小兰 小刚
根据算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13-6=7(下)_小__峰__跳__了__几__下_________? (2) 8-6=2(下)_小__刚__比__小__兰__少__跳__几__下___?
lì lì zuò duì de tí mù bǐ zuò cuò de duō duō shǎo dào
Hale Waihona Puke ?米11-4=7(米)口答:小白兔比狐狸多跑7米。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内容(一)认识问题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

(二)分析问题1.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要求;2.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三)解决问题1.教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构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验证答案1.通过算术运算或图形展示进行验证;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1.列举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2.让学生感受问题带来的困扰和不确定性。

(二)自主探究1.分小组或合作探究;2.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总结并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讲授环节1.教授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教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巩固练习1.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2.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心得。

(五)拓展延伸1.设计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究;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数学解题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领,并且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实际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我将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
(二)》教案
教学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能用画图策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猫吃了18个,小猴吃了9个,谁吃得多?多几个?
教师提示: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

指名读题。

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
你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吗?(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

那么大家想一
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6.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怎样解答?
[小华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几个?怎样解答?]
7、小结: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还是求两个数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小林家养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

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的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中理解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题意,确定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减法的模型,明确了要用减法计算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