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地中央会所的绿色设计理念浅析
生态中餐厅设计理念有哪些

生态中餐厅设计理念有哪些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中餐厅设计理念也逐渐受到关注。
生态中餐厅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保材料的运用,生态中餐厅设计强调使用环保材料,如可再生资源、可降解材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装修和家具选择上,可以采用竹木、麻绳、环保涂料等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2. 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生态中餐厅设计注重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通过设计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让室内充分获得自然光线,同时利用自然通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植物装饰和绿色墙面,生态中餐厅设计中常常运用植物装饰和绿色墙面,增加室内绿色植物的种植,使室内环境更加清新舒适。
绿色墙面可以通过植物墙、绿色涂料等形式实现,为顾客营造出舒适的用餐环境。
4. 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生态中餐厅设计理念还包括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
在设计餐厅的用水、用电系统时,应该尽量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餐厅也可以采用垃圾分类、厨余回收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生态中餐厅设计理念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植物装饰和绿色墙面、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式,为顾客营造出健康、舒适的用餐环境,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越来越多的中餐厅能够关注生态设计理念,共同为环保事业努力。
武汉天地考察报告(终)

商务群
新天地
御江苑
6
御江苑 企业中心
本报告属保密资料。
新增时尚小楼
15
3.街道设计
上层通透橱窗设计,侧面落地玻璃窗, 透明和落地式国际流行风格,露天餐
饮和时尚聚会。
红色木窗、步行道的仿古青砖、木质露台、 朴素的巨石花盆,增加浓浓的怀旧气氛。
结合武汉本地人喜欢户外休闲、喜欢美食 的特点,武汉新天地修建了美食街。
户外空调、屋顶绿化、雨水回收循环系统、 喷雾系统、遮阳篷、木制桌椅等设施营造 舒适怡人的休闲生活气氛。
万㎡,由包括企业中心5号在内的4栋国际
甲级办公楼,大型国际时尚购物中心和五星级
酒店等组成。
企业中心5号——武汉首栋国际
甲A级办公楼,紧邻武汉天地沿江
商务群正在打造的时尚购物中心和 规划建造的五星级酒店,让时尚休 闲与商务生活亲密无间,体验高尚
生活新滋味。
武汉天地企业中心
25
1.交通位置
“武汉天地—企业中心5号〞,坐落于 武汉市中心,武汉商业核心区域沿江商
务区的中心。
与轻轨1号线黄浦路站严 密对接,并有城市规划中 的地铁8号线连接武汉天 地;
贯穿解放大道、长江二桥、 沿江大道、京汉大道、中 山大道等五条城市主干道, 出行便捷通畅;
链接机场快速道路,20 分钟直达天河机场;
周边公共交通系统兴旺, 多条公交线路贯穿武汉三 镇。
武汉天地案例分析

交通枢纽( jiāo tōn三ɡ维s交hū通n枢iǔ纽) ,条条大道“顺”畅穿行
>周边连接解放大道、沿江大道、京汉大道、中山大道,交通路网纵横发达,最
重要的是该项目就位于长江二桥引桥旁,毗邻武汉市内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jiāo tōnɡ shū niǔ),与武昌徐东片的交通时间仅15分钟,前往汉口、武昌各地都非常方
(jùjí)人气,辅以38%的零售业态提升项目坪效。
精品文档
项目总结
• 武汉天地商业街位于地块最南端,靠近汉口核心区域,周边多成熟居住区、学校、政府机关,客群数量、质量得以(déyǐ)保障。
• 武汉天地属旧城改造项目,沿袭原有历史建筑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行民国风情购物街区的打造,希望通过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引起 武汉本土消费者的文化共鸣。
精品文档
经济指标
所属板块:江岸 地址:江岸区永清街 建筑类型:建筑综合体,板楼,塔楼 占地面积:612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470000平方米 住宅总建面积:29841.6平方米
容积率:2.4
绿化率:30%
总户数:1000户 物业公司:新昌瑞安物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武汉
分公司
(预计竣工时间(shíjiān)为2016年,分阶段落
•双面临街且临街面长285米 +150米
精品文档
商业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 3.3万方
建筑面积 容积率
5.7+2.5万 3.08 方
绿化率 30%
停车位 600个
经营模式 只租不售
租金
物业费
80-120元/ 25元/㎡ 月
一期建筑面积( jiàn zhù miàn jī)17000㎡,2007年9月试营业 ;
武汉意式极简风格设计理念

武汉意式极简风格设计理念
武汉意式极简风格设计理念,是一种注重简约、清新、优雅的设计理念。
它融
合了意大利文化的优雅与精致,以及极简主义的简洁与现代感,给人一种简单而不失美感的居住环境。
在武汉,这种设计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追捧。
人们渴望拥有一个简约
而舒适的家,他们希望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因此,武汉意式极简风格设计理念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的理想居住环境。
在这种设计理念下,家居装饰以简洁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为主,空间布局合理,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家具的选择也更偏向于简约的设计风格,不过分张扬,但却能展现出高贵的气质。
同时,在装饰方面,注重细节的处理,通过一些小物件和装饰画来营造出浓厚的意式风情。
这种设计理念所带来的居住环境,不仅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更能让人感受
到生活的美好。
在这样的家居环境中,人们可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感受到简单与美好的结合。
武汉意式极简风格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种装饰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
告诉人们,生活可以很简单,但却可以很美好。
让我们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拥有一个简约而舒适的家,享受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武汉天地装修设计方案

色彩搭配设计说明
本案的整体色调以浅暖色调为主,以米白、浅驼为背景色,浅咖和深咖做主体色,深金铜色.绿色.酒红色 做为点缀色.层次丰富.色相上大体以米白,咖啡色,坨色等中性色为主,使的整体色调丰富而不失主次, 统一而不单调.再配以绿色和红色为主的花艺及绿植,整体色彩典雅,高贵而富于生活气息.
器皿
地毯
carpet
饰品
Jewelry
收藏 collection 品
生活方式说明
美国的文化又是一个移 植文化为主导的脉络,它有着欧罗 巴的奢侈与贵气,但又结合了美洲 大陆这块水土的不羁,这样结合的 结果是剔除了许多羁绊,但又能找 寻文化根基的新的怀旧、贵气加大 气而又不失自在与随意的风格。
设计风格说明
目录
风格解析 色彩设计 平面布置 家具配饰定位 灯具配饰定位 布艺配饰定位 画品配饰定位 饰品配饰定位 地毯、花艺、壁纸配饰定位
配饰元素
壁纸
Wallpaper
布艺
Fabric art
Furniture
家具
灯饰
Lighting
花卉
arrangement
画品
Painting
utensils
原始平面分析
狭长过道
卧室刀把形状,感觉不舒服
平面布置图
客厅空间
客厅空间
客厅空间
餐厅空间
餐厅空间
主卧空间
主卧空间
主卧空间
女儿房空间
女儿房空间
武汉新天地业态分析报告及案例借鉴

武汉新天地业态分析及借鉴一、项目概况瑞安房地产打造的“武汉天地”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永清地块,是集住宅、办公楼、酒店、零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设施的市中心城市综合体发展项目。
项目占地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100亿元人民币。
1、地块分析:商街靠近中心城区,交通优势明显,位于十字路口,双面临街且临街面长。
经济指标占地面积3.3万方,建筑面积4.9万方,2007年9月一期试营业,2009年6月全面营业,租金80-120元/㎡·月,管理费25元/㎡·月,停车位600个外部动线内部动线内部动线规划为内部大循环动线,洄游性好,利于提升商户的可到达性,从而增加消费机会。
3、建筑形态武汉天地由12栋建筑组成,保留区域内9栋历史建筑,配以不超过3层的砖砌筑低矮建筑,营造开阔、舒适的商业空间,其建筑密度不大于50%,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建筑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但每个建筑内部则按照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度身订做,体现现代休闲的气氛。
武汉天地整体建筑风格有保留建筑、沿袭保留建筑风格的新建筑和时尚钢结构玻璃窗建筑三种风格穿插混搭而成,辅以街道铺装、休息座椅和小品雕塑。
建筑以两层和三层为主,局部有四层、五层。
4、购物氛围的营造项目通过小品景观,绿化,地铺,喷水池,街灯,艺术品,遮阳顶棚,休闲座椅来体现体现整个街区的休闲购物氛围。
二、业态分布及结构1、整体定位:2、业态分布:武汉天地目前共有店铺87间,其中餐饮49间,占比56%,品牌组合以年轻时尚消费人员为主1、四季恋餐厅2、牙买加蓝科菲3、古家海南鸡饭4、仟吉西饼5、巴适6、彩云轩7、燕之屋8、琥珀餐厅9、小小城10、面兑面11、知味粥12、橙花日式西餐13、汉口人家14、御甲堂养生餐厅15、黛樱料理16、美国R-31冰淇淋17、金津咖喱18、优果果吧19、古记面馆20、甜蜜蜜港式甜品21、法朵澳葡餐厅22、川源色23、黄记煌24、韩香三千里25、家泰国餐厅26、战锅策27、帕帕罗蒂28、Kaldi caffee&tea 29、维根艺厨素食餐厅30、品三月时尚茶餐厅31、港汇时尚茶餐厅32、山姆大叔美国美食33、彩云南34、伊莉维尔35、净果甜品36、快乐柠檬37、哈根达斯38、歌帝梵巧克力39、Costa Caffee40、王子厨房41、丹青宴42、小城故事餐厅43、品楚味餐厅44、享一刻45、馋艺堂46、丽豪茶餐厅47、爱么泡芙48、海名轩酒店49、芙蓉堂娱乐业态7间,占比8%,通过目的型消费业态,吸引客群消费,聚集人气。
绿色设计理念在办公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设计理念在办公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1. 引言1.1 绿色设计理念的概念绿色设计理念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类健康的原则。
它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美观与功能性,更注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运行的效率,保障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绿色设计理念强调以可持续性为导向,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水资源管理、碳排放减少等方面。
通过将这些原则融入设计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和价值。
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和推广旨在引导人们关注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绿色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认可。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绿色设计理念在办公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备受关注,其背景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重视愈发增强,绿色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在办公空间中广泛应用绿色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绿色设计在办公空间中的应用对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也具有重要影响。
绿色设计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光线和声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健康和工作状态。
绿色设计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福利感,对公司的员工招聘和留存具有积极作用。
绿色设计理念在办公空间中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办公空间的舒适度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提升企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社会对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绿色设计理念在办公空间中的研究和应用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景观中心绿地设计理念

景观中心绿地设计理念景观中心绿地设计理念是指在景观中心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绿地设计原则和理念。
这些设计理念旨在打造具有美观、生态和可持续性的绿地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首先,景观中心绿地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
在设计之初,应对场地进行详细的生态调查和评估,了解其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和恢复原有的植被、湿地、水体等生态要素。
通过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增强景观中心绿地的生态功能,提供适合各类动植物生存繁衍的环境。
其次,景观中心绿地设计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应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让人们更加亲近与享受自然。
可以通过设置自然步道、观景台、湿地花园等设施,引导人们进行休闲、观赏和运动等活动,增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关注。
此外,景观中心绿地设计应注重空间的多样性与连续性。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组合,打造不同功能和特色的绿地空间。
可以创造出开放的草坪、花坛,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观,以及开敞的广场、湖泊等场所。
同时,应着重考虑空间之间的连续性,打破界限,创造通畅的路径和流线,使人们能够自由穿行和流动于各个景观之间。
此外,景观中心绿地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
在材料选择上,应尽量采用环保材料,提高绿地的可持续性。
合理规划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太阳能灯光等设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应鼓励社区居民和游客参与到绿地的维护与管理中来,增强公众对绿地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最后,景观中心绿地设计应注重创新性和可塑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绿地设计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适应变化。
设计师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和创新手段,如人工智能、景观建模等,来优化景观中心的绿地设计。
同时,应充分考虑绿地的可塑性和灵活性,设计出具有多功能性、可扩展性和可变性的绿地空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变化。
综上所述,景观中心绿地设计理念包括生态保护与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空间的多样性与连续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可塑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天地中央会所的绿色设计理念浅析【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绿色;环保;节能节地节水一、项目绿色节能设计背景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15年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为减轻能源负担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现阶段发展绿色建筑最关键的就是要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更需要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
作为承载着社会责任的地产开发商,向低碳开发”转型,倡导“低碳、绿色、环保、节能”,十分重要。
在当今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武汉天地中央会所项目在开发商和设计顾问的共同努力下,于概念设计之前即已明确定位,争取使本项目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力图创造出健康为主,适度舒适,实现“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
二、项目概况武汉天地中央会所项目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永清片b地块,长江二桥引桥以北,东临沿江大桥,南为黄浦大街,西靠解放大道延长线及建设中的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北面为滨江苑小区。
本项目为b20地块,位于b地块中部偏西南方向,是整个住宅片区的城市开放绿地及区片的中央会所。
其周围地块主要建设高级住宅区。
本项目用地面积116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819平方米,除两个入口位于地面外,其他均为地下一、二层地下建筑,地上为公共绿地。
会所功能包括游泳池、篮球场、儿童活动室、阅读室、多功能厅、咖啡厅、保龄球室及停车库、设备机房等设施。
开发周期2年,总投资7680万元。
三、绿色设计概述武汉天地b20地块中央会所项目遵循绿色建筑发展的理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积极贯彻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策略,通过被动式的设计策略、高效节能措施和便捷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的总体建设目标。
本项目用地面积11665㎡,总建筑面积16819㎡,几乎均位于地下,地上为绿地。
会所功能包括游泳池、篮球场等设施。
四、绿色建筑生态设计方案重点生态设计是贯穿整个项目方案到施工图设计,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的目标,项目秉承“被动技术优先,主动优化”的理念,在部分将按照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及运营管理等各部分,较好的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评价标准的要求,其中主要关注的生态设计如下:(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不仅是将绿地向空中延伸,弥补建筑所占去的绿地面积,也是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结合,对屋面的保温隔热也起着不小的作用。
本项目全部为地下建筑,建筑上方地面除部分水景、泳池、步道外全部为绿化,总绿化面积达到7758平方米,占整个基地面积的67%。
(2)建筑布局与风环境优化风环境与人的关系中,通风与避风对人的舒适性影响很大。
夏季:虽然气流运动带来室外热量,但通风造成的汗液蒸发是人抵抗酷暑所不可或缺的;冬季:建筑中采取措施避免通风带来的人体热量过度损失,减小气流运动所带来的温度降低时又要考虑因素;营造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节能的室外风环境至关重要。
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十分注意室外气流组织,通过cfd 模拟分析:冬季主导风向下,最大风速出现在西北侧突出部分北面,约为3.06m/s,地块区域室外人行区风速小于5m/s。
夏季:最大风速出现在西北侧突出部分的背风面,约为2.04m/s。
此外,建筑物周围及其他通道内风速曲线流畅,未有滞留现象。
过渡季主导风向下,建筑物室外气流通畅,区域内风速小于5m/s,利于保证人员的舒适性。
室外风环境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5.1.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3)河道水综合利用通过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域的市政给水、排水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等客观特点,综合形成各种水资源利用的潜力。
本项目充分考虑到雨水、污废水等各种水资源在本项目的分布,结合后期运营的需求及投资回收期等成本考虑。
制定了采用收集屋面雨水经人工湿地,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冲洗、主要需求的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
a)雨水回收流程:屋面、室外绿化及道路雨水→雨水斗→雨水立管→室外首层雨水回收检查井→雨水回收切换井→控制阀门→地库二层雨水回用调节池;b)水处理系统流程:雨水回收管道系统→雨水调节池储存→提升水泵→室外首层人工湿地→雨水回用清水池;人工湿地布置在水景附近,分设置两块,面积分别为52㎡和45㎡:水景串联,经5 m?调蓄池后通过45 m?的湿地净化处理;设计雨水收集池80m3经过52㎡的湿地处理,清水池容积为9 m?。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12.2%。
(4)被动设计的自然采光充分考虑天然采光,设置多个不同形式的采光窗改善地下篮球场、游泳池、公共走道等区域的采光效果,减少人工照明。
另外在地下游泳池上方设有部分玻璃幕墙提供自然光照明。
采光模拟分析结果,不同形式采光天窗、侧窗对地下走廊、球场及游泳池等区域进行分析,满足1.1%采光系数的区域为32.7%。
可满足绿色建筑选项条目5.5.15的要求,即“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
(5)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本工程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纬30°左右、东经 114°左右,房屋结构:用水为武汉市永清片综合发展项目b20会所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暂时确定的摆放位置为b20会所屋顶.湖北武汉地区年日照时数约 2200-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水平面13.167 mj/平方米、当地纬度倾角的辐照量 13.167mj/平方米,年总太阳辐照量:水平面 4809.78 mj/平方米。
采用集中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面积:161㎡;水箱容量:10m?;集热效率:0.5;热损失率:0.2;太阳能集热器热量:161m2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太阳得热量;在考虑会所淋浴及泳池热水补水的情况下,计算的全年太阳能保证率为15.2%大于10%,即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依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凉不低于建筑生活热说消耗量的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2%”的要求。
五、绿色建筑设计措施综述1、节地与室外环境a、项目为全地下建筑满铺,地面公共绿地,故屋顶绿化面积达到68%。
b、室外透水地面面积共6814㎡,不包括树池等小型种植区域,与室外总地面面积之比为58.14%。
项目全部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比为144%。
此外项目所在地块原址为武汉江岸货场,为了评价调查区内土壤环境质量,对土壤中的六六六、滴滴涕及as、cu、pb、cd、cr、ni 、hg 和zn共十项作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未受重金属污染。
武汉市属于氡含量低背景区,地块也无土壤氡污染威胁。
c、项目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流,在主入口472米步行半径内有两个公交站点,分别为黄浦路站和滨江苑站;此外距离主入口600米有轻轨一号线头道街站。
2、节能与能源利用项目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主体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均能满足规定性能指标要求。
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5.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能耗模拟计算结果分析,设计建筑的采暖、空调及照明年总能耗为1397634.5kwh,设计总能耗为节能标准规定值的78.6%,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5.2.16“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背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项目主要功能区采用vrv+新风系统,vrv实现会所各空间的自由调节,泳池采用除湿热泵控制湿度;冬季利用除湿热泵,机组内部设置辅助再热盘管(热水由会所泳池锅炉提供)调节湿度及温度。
夏季除湿热泵采用热回收形式,将回收的热量用于处理空气再热及泳池热水预热。
游泳池室内设置co2传感器,对空气进行检测,当室内co2浓度超标时,调节新风阀,增大新风,可实现最小新风量与100%新风的调节。
本项目应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水主要用于会所内的淋雨等生活热水,集热器面积为161㎡,水箱有效容积为10m3,日提供生活热水量为22.5m3/d,太阳能热水占总生活热水量的百分比22.7%。
3、节水与资源利用——非传统水源利用本项目自建雨水水收集处理系统。
收集场地内雨水处理后供绿化用水、景观补水、道路洒水等采用非传统水源供水。
满足相应卫生要求。
采用两块人工湿地分别处理雨水和景观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 12.2%。
本项目中还采用了节水马桶,景观灌溉微灌系统以节约用水。
4、节材与材料利用——土建装修一体化本项目为精装修交付标准,避免了二次装修产生大量装修垃圾,并采用了灵活隔断分隔空间;节材方面主要采用了预搅拌混凝土、高性能材料等措施。
5、室内环境室内照明,照明设计采用节能灯具并通过满足节能、光舒适度要求。
本项目还设计几组天窗、中庭等改善地下自然采光,采光系数达到1.1%的区域面积占总地下空间面积的32.7%。
6、运营管理本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设计,具备完善的智能化集成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广播系统(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汽车库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空调设备的监控、集水坑的水位进行监视和超位报警、分项计量电表、雨水处理系统监控)、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等。
设备监控系统合理,保证高效运行。
六、声学专项设计及措施6.1 b20地块中央会所分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一层,本项目对地下二层室内篮球馆、保龄球室;地下一层室内游泳馆、舞蹈室、健身房、多功能厅、音乐室等噪声敏感房间进行了建筑声学专项评估。
针此类敏感空间,在原方案的基础上经优化,在适当的位置采用吸声处理方式,有效减少室内混响时间,改善室内听闻环境,可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5.5.5 对室内背景噪声及围护结构隔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