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地场地调查与分析
武汉天地调研报告

武汉天地调研报告武汉天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武汉天地是武汉市中心地区的著名商业综合体,由商场、写字楼、酒店和娱乐设施组成。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武汉天地的运营状况、业态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记录武汉天地内外的情况,了解商场的布局、人流量以及周边环境等情况。
问卷调查则通过与商场经营者、店铺业主以及顾客交流,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 经营状况:武汉天地商场经营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拥有多个大型品牌商店和专卖店,涵盖时尚、美妆、家居等多个领域。
商场内设施完备,环境舒适,顾客流量较大。
店铺经营状况良好,租金收入稳定,多个品牌商家表示满意度较高。
2. 业态特点:武汉天地商场以经营时尚、高端、个性化产品为主,侧重于吸引年轻人群体,以满足他们在时尚消费方面的需求。
商场内还结合了餐饮业态,提供多种特色美食选择,进一步吸引消费者。
同时,商场举办各种时尚活动和展览,营造出时尚、年轻的消费氛围,吸引更多顾客的光临。
3.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武汉天地商场的开业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商场的建设提升了周边地区的商业氛围和形象,带动了其他商户的发展。
其次,商场内的多个品牌商家和店铺吸引了大量顾客,增加了周边地区的人流量,进一步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再次,商场举办的各种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为周边地区的酒店和旅游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武汉天地商场的经营状况良好,吸引了大量品牌商家和店铺入驻,租金收入稳定。
2. 商场侧重于经营时尚、高端、个性化产品,以及特色美食,吸引了年轻人群体的关注和消费。
3. 商场的开业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升了商业形象,增加了人流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建议:1. 加强品牌引进和店铺管理,不断丰富商场的经营业态,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武汉天地简介

商业街商户落位:零售(23家)
3.武汉天地专卖店 武汉天地专卖店 5.新居舍 新居舍 7.骏德酒业 骏德酒业 10.珂丝塔水晶店 珂丝塔水晶店 12.I Do珠宝 珠宝 21.雅印上品 雅印上品 24.台北老爷国际花艺店 台北老爷国际花艺店 25.Premium童装 童装 35.Eco生活风尚 生活风尚 37.卡拉等高尔夫专卖 卡拉等高尔夫专卖 38.美莲社新空间 美莲社新空间 40.女儿绣 女儿绣 41.Finn home家居 家居 48.Idea show生活馆 生活馆 52.老屋书吧 老屋书吧
另有展厅一家、 另有展厅一家、空铺十余间
小结
武汉天地商业街区主要业态为餐饮业。品牌占比约 武汉天地商业街区主要业态为餐饮业。品牌占比约50%,面积占比约 , 70%。以下午五点钟至晚九点为高峰时段,部分酒吧营业到凌晨。白天 。以下午五点钟至晚九点为高峰时段,部分酒吧营业到凌晨。 相对冷清。 相对冷清。 武汉天地整体建筑风格有保留建筑、 武汉天地整体建筑风格有保留建筑、沿袭保留建筑风格的新建筑和时 尚钢结构玻璃窗建筑三种风格穿插混搭而成,辅以街道铺装、 尚钢结构玻璃窗建筑三种风格穿插混搭而成,辅以街道铺装、休息座椅 和小品雕塑。建筑以两层和三层为主,局部有四层、五层。( 。(三层以上 和小品雕塑。建筑以两层和三层为主,局部有四层、五层。(三层以上 出租效果不好)街道尺度不大,组团清晰而不空旷。 出租效果不好)街道尺度不大,组团清晰而不空旷。 武汉天地经过三年左右的运营已在武汉当地有一定知名度。 武汉天地经过三年左右的运营已在武汉当地有一定知名度。整体商业 氛围比较轻松时尚。商家品牌以本地较为知名的餐饮品牌为主, 氛围比较轻松时尚。商家品牌以本地较为知名的餐饮品牌为主,零售店 基本是居家生活和配饰类。全国性品牌占比10%。 基本是居家生活和配饰类。全国性品牌占比 。 武汉天地上下两层街道的设计, 武汉天地上下两层街道的设计,以及半封闭的玻璃屋顶的围合餐饮空 间组织方式,对在北方解决室内外结合的自然空间效果会有所启发。 间组织方式,对在北方解决室内外结合的自然空间效果会有所启发。 另附: 另附:项目实景照片 商业手册
武汉天地vs花园道

wocairre
Page 23
wocareer TM
武汉天地—包装与活动
商业活动:招商部门定期会在媒体、商业街区内对内部商家品牌进行广告推广,为商家 的持续稳定经营给予帮扶与支持;同时,举办主题活动也成为武汉天地的一大特色,定 期举办的活动为武汉天地带来了大量的客流。
wocairre
Page 24
互补式错位经营。
Page 31
wocareer TM
花园道—动线设计
wocairre
车流动线
客流动线
Page 32
wocareer TM
花园道—商业布局
花园道的商业布局集创意办公、格调购物、时尚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
时尚餐饮:经典休闲咖啡、主题酒吧、情调餐厅、高档酒庄、知名连锁
餐厅、创意烘焙旗舰店等; 休闲娱乐:尖端美发沙龙、精致美容SPA等;
商业指示牌造型古典别致,采用黄鹤楼元素,凸
显武汉特色,并且采用360°多角度视觉效果,节
省空间的同时让顾客一目了然。
wocairre
Page 20
wocareer TM
武汉天地—商业配套
绿化工程:走进武汉天地就仿佛置身于
仙踪林般,形态各异的绿色植物,三色
为基调的小花簇拥着每幢建筑,生态与 建筑巧妙完美的结合,一处一景致。
中餐
wocairre
山姆大叔、
西餐 特色西餐
异国料理 甜品
4
4 5 5 3
10.80%
琥珀、橙花、法朵、Homes、
黛樱料理、金津咖喱、百帝园PAPA'S、家· 泰国餐厅、 BR-31冰激凌、甜蜜蜜、哈根达斯、满记、港饮小食、
轻食
冰饮/茶饮 西点
武汉新天地考察报告

规划设计---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 建筑形态
“武汉新天地”的建筑设计师为原“上海新天地”的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先 生,将项目内的九幢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和修缮 整体的风格是新旧结合,主要为不超过3层的砖砌筑低矮建筑。建筑外表保 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
规划设计---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 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 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街道感的营造 规划设计 街道感的营造
“武汉新天地” 室外林荫小路街道感的营造,给人耳目一新,清新 爽朗的感觉,漫步其中,就如走在另一片天地,却又并不陌生,似曾 相识。 整个项目的街道感通过小品景观,绿化,地铺,喷水池,街灯,艺 术品,遮阳顶棚,休闲座椅来体现。
规划设计—街道感的营造 规划设计 街道感的营造
运营模式及业态组合
“武汉新天地”分三期,共 由12栋建筑组成,其中9栋是对 原有旧址的改造。 开发商没有将建筑出售, 而是留在自己的手里统一管理。 物业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 完全可以控制街区未来的发展 方向。 武汉天地的商业主要业态 以休闲娱乐、餐饮、服饰为主, 其中餐饮占50%。休闲娱乐占 20%,手饰占10%,其他占 20%。目前商户入驻率达90%以 上,人气较旺
保留建筑墙、门窗的处理方式
规划设计---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 建筑形态
武汉天地中保留的象征武汉牛奶公司存在过的建筑,
规划设计---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 建筑形态
每栋楼都可以理解为 “叠拼别墅”每层都有 独立的竖向交通,每层 都可以是独立的业态
规划设计---建筑形态 规划设计 建筑形态
丰富的建筑空间处理
项目区位及概述
项目周边连接解放大道、沿 江大道、京汉大道、中山大道, 轻轨黄浦站咫尺之遥。 交通非 常便利 用地沿长江二桥的引桥被黄 浦大街分为东西的A、B两地块, 其中A地块以办公、餐饮、娱乐、 零售为主,包括一幢250米高的 标志性建筑;B地块以住宅为主, 辅以小区商业配套设施。 此次考察的“武汉新天地” 为位于A地块A4商业区,此部分 一、二、三期已于2009年11月 全面竣工,地上总建筑面积5.7 万平米,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 2.5万平方米。
武汉概况商业综合体武汉天地案例分析

全国GDP排名第十 仅有的三个中部城市之一
武汉概况
中部六省2019年人均GDP
武汉市作为千万级人口消费市场,消费力极 其旺盛
中部六省 No:1 连续三年稳坐中部六省第一的排名
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第六 省会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
武汉市2019年奢侈品零售总额超过60亿元,涨幅位居第一, 达到50%,继续保持全国第五的位置
王家湾
汉口
唐家墩
中心商业区
汉 江
汉阳 钟家村
江
司门口
内环线
长
徐东
市级商业中心
沙湖
武昌 东湖
中南
街道口
二环线
市级商业副中心
光谷
武汉概况
武汉各大商圈概况
武汉地区主要大型购物中心有:武汉国际广场、菱角湖万达、销品茂、金开万达、摩尔城等;
主要大型商场有:新世界中心百货、王府井百货、庄胜崇光百货、群光百货、大洋百货光谷、汉商银座等;
18000
武汉历年人均消费性支出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2000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武汉人均消费性支出破万,LV强势进驻武汉;
2019年已达到17141元,进驻武汉的奢侈品牌有
Gucci、LV、Chanel、Hermès、等近百家国际一线
品牌和国内一线品牌商家
武汉天地
更精致、更艺术的商业风情建立
武汉天地
无处不在的双首层——短+长楼梯
武汉天地
商业外摆—扩大经营面积
武汉天地
营销展示借鉴:
1、导视系统 2、绿植及装饰 3、服务中心
武汉天地案例分析

服务质量
注重服务质量,提高客 户满意度。
社区文化建设与活动
文化氛围
营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氛围,提升项目整体形象。
活动策划
定期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增强客户粘性。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共同打造和谐社区。
05
武汉天地项目影响与评价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 高品质、有特色的商业地产需求日益增长。
竞争态势
武汉天地项目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 场竞争力,但仍需面对其他商业地产项目的竞争压 力。
行业趋势
未来商业地产将更加注重体验式、个性化、 多元化的发展,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 需求。
项目优化与升级建议
01
塑造城市新地标
武汉天地项目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成为城市的新地 标,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促进城市更新与发展
项目的建设推动了城市的更新改造进程,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武汉天地项目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和内 涵。
社会评价与反馈
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风险识别与评估
全面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评估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概率,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应对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如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防护、提高技术水平等,以降低风险 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04
武汉天地项目运营与管理
商业运营模式
项目规划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居民的生活需求,力 求打造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居住环境。
武汉天地考察记

广场空间
Square Space
活动展示型 聚散型 通过型
80M
80M
80M
60M
活动型广场为项目主要人流聚集地,可举办主题活动。 聚散型中庭为临时停留或等候区。 通过型中庭以景观观赏为主,旁边的通道起到串联和快速到达功能。
武汉天地.广场空间
WuHan TianDi Square Space
外部人行流线
External People Streamline
公交站:距离160米
公交站:距离450米
轻轨站:距离160米
公交站:位于商业临 街面 公交站:距离80米 公交站:位于商业临 街面
武汉天地商业街周边公共交通丰富,最远主干道公交站离项目约450米,步行6分钟内到达。其余公交站点步行均在3 分钟内到达项目。 武汉天地商业街与轨道交通1号线出站口距离约160米,极大提高步行人流到达效率。
武汉天地.内街
WuHan TianDi Street
武汉天地.内街
WuHan TianDi Street
武汉天地.内街
WuHan TianDi Street
武汉天地.内街
WuHan TianDi Street
业态布局
Format Layout
特色 美食街
特色美食街为冷餐和简餐业态提供连续的外摆区,提炼武汉小吃文化,形成特色街。 特色美食街满足了周边工作人员快速午餐和中低消费水平人流需求。
武汉天地.广场空间
WuHan TianDi Square Space
武汉天地.广场空间
WuHan TianDi Square Space
武汉天地.广场空间
WuHan TianDi Square Space
武汉创意天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前言1.1工程概述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市洪山区珞梁路以东兴建武汉创意天地,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12984m2,由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拟建物具体性质如下:表1 拟建筑物概况一览表拟建场地中部沿南北方向设置一条宽约20m的小区道路。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故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受建设方委托,其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由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承担。
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1.2.1勘察目的查明拟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筑物选定合适的基础持力层,对其承载力作出评价,选定合理的基础型式,为基础设计和基坑开挖支护提供可靠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2.2任务及要求(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提供合理的基础持力层及经济合理的基础型式。
(5)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1.3勘察工作依据本次勘察按甲方提供的(1:1000)拟建物定位图设计工作量;并严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2 -格执行以下有关国家规范,遵守操作规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年版)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 (3)《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 (DB42/169-2003)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42/242-2003)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CJJ56-94) (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11)《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42/159-2004) (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42/489-2008) (13)《武汉市主城规划区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 1.4工作方法及工作量本次勘察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沿拟建物角点及周边共布395个勘探孔,由于46、47、49、50、52、53、63、64、66、388等10个勘探孔位于水塘中,本次未勘察;本次勘察实际完成钻孔216个,静力触探孔173个(包括4个配打孔),各勘探孔孔位及高程均由我公司测量人员现场测定,其坐标为北京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天地场地调查与分析——城市规划1102班一、调查背景1.1调查场地简介:武汉天地项目集办公楼、酒店、零售、餐饮、娱乐及少量住宅为一体,保留了武汉风情风貌与历史文化,同时融合了时尚元素和现代化设施,加上其丰富的绿化空间,为周边的人群提供了先进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成为武汉引领时尚的居住、工作、文化及娱乐休闲区。
武汉天地以黄浦大街为界分为A、B两个地块。
我们在A地块中选取了面积为5hm²的场地,该场地以商业功能为主。
1.2调查场地区位:武汉天地商业街位于汉口中心城区,交通便利,通过卢沟桥路连接解放大道、京汉大道、中山大道、沿江大道,形成三横一纵的交通路网,距轨道交通轻轨站点仅160m,商业街主要沿街面位于次干道卢沟桥路上,交通压力相对较小。
1.3调查场地街区尺度:街道参数的比值关系反映了街道空间主要参数之间限定的空间尺度关系,主要由街廓比、面廓比、界面密度、贴线率四项指标构成。
街廓比(街道的宽度与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的比值):D/H=0.4,当D/H<0.5时,这种街道空间会产生均匀感,让人产生一种接近感;面廓比(临街商店的面宽与街道宽度的比值):W/D>1,说明武汉天地的街道纵向空间具有联系性,但是缺乏生气。
界面密度(街道一侧的建筑面宽总和与街道长度之比):W/L=0.58,武汉天地增加廊下休闲茶座空间,加了人们视线感觉上空间的围合感。
利用人们的视觉错视展现出小尺度商业街巷的空间特性。
商业街是为人使用的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的宜人化是未来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武汉天地符合人性化尺度。
消费者步行其中不是感到超人尺度的商业巨构而是感受到大小不等、变化多样的小街小巷的亲切尺度空间。
二、空间结构分析2.1场地内空间关系与主要空间类型我们根据实地调研简易的做了一个SU模型来反映场地内建筑与街道空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武汉天地商业布局结构为线形均质无核空间结构,没有核心的大型商店,全部由中小型商店构成,形成相互关系相对均衡的均质无核空间结构,同时利用建筑、街道、连廊将步行街区的购物、休闲等功能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院落空间。
整体看,场地的空间类型为复合型商业空间,进一步细化可将场地划分为入口空间、广场空间、街道空间;交通空间、休憩空间、商业空间及建筑与室外场地间的灰空间。
大部分的空间都具有复合功能,很难进行具体明确的划分。
2.2场地肌理关系图底关系是最重要的格式塔组织原则之一,我们通过武汉天地的图底关系来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进而分析其空间特征。
(1)建筑密度大。
武汉天地的建筑密度为47%,建筑所占的平面空间与街道广场等空余空间非常接近,而二者之间的界线不断凹凸变化,使得空间既有凹角又有凸角,可以同时被理解为图和底的关系。
(2)建筑与空间呈均置分布。
建筑与筑、空间与空间相互连接时,建筑(图)才能与空间(底)获得互相翻转的关系。
(3)空间尺度宜人。
武汉天地商业区主要由四条主干道组,配以多条分支副干道;人行通道总面积约4000㎡,建筑均为3层,高度<20米,内部街道宽度9米-12米空间尺度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
(4)空间界面封闭性好。
建筑是周边连续且封闭的实体,街面长度为290m,共有3个公共交通出入口,而这些街道的尺度相对而言较小并不会打断街道本来的尺度感。
如果说空间能转换成建筑,说明空间具有良好的封闭界面。
2.3场地功能分析项目的业态包括特色餐厅,酒吧、美容、电影院、服装、珠宝、KTV、书店等。
功能丰富多样,满足人群的各类休憩需要,从功能的空间分布上来看,餐饮和休闲购物基本呈匀质分布,略有空间偏重:餐饮主要分布在地块的左侧,地块的左下角有一条较长的餐饮内街,二休闲购物主要分布在沿街及地块的东北角。
2.4场地立体空间层次分析设计师为保留该场地的历史文脉,新建的建筑均为3~4层的低层,但尽管场地内的建筑层数不高,但其立体空间层次仍十分丰富精彩:(1)在建筑外形设计上采用高低错落式,虽然地块内的建筑大多是低层建筑,但使得空间层次十分丰富。
(2)运用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楼梯和平台,构成了大量的双首层。
(3)建筑首层挑檐及架空形成半开放的空间,丰富了街道空间的空间层次,同时创造了大量可让游客停留的空间。
(4)与室内相接的外摆空间采用不同的铺砖与植物造成视觉围合。
(5)运用上升式、下沉式外摆平台制造跳跃性视觉体验。
三、使用者与空间行为分析武汉天地是一个文化商业综合体,负担着城市的复杂活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多种功能,是城市生态及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
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它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不同于户内私密空间的开放的空间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场所。
人的行为特征通过相应的活动状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的秩序:即行为在时间上的规律性和一定的倾向性。
(2)空间中人流的流动性:即人从某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位置的变化;(3)空间中人的分布:指人如何占据和利用空间;(4)与空间相对应的人的活动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们选取了15:00和17:00两个时间点,分别在街道空间和广场空间进行了时长5分钟的观察记录,收集了年龄、性别、行为等三个方面的数据。
3.1使用者的时间性特征人的行为状态随着时间的改变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调研发现,武汉天地的使用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区间在20~40岁内的居多。
17:00是下班和放学的时间,人流量要比15:00大。
3.2使用者的地点性特征街道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为购物、逛街的人群,其他空间参与者还包括通过性市民、店铺工作人员等。
广场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为逛街、休憩的人群,其他空间参与者还包括保洁、带孩子的成年人及通过性的市民。
3.3主要空间行为分析空间行为主要分为三大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街道空间发生的行为有购物、散步、交谈、工作等,还包括交通行为。
广场空间发生的主要活动为逛街、晒太阳,其他空间参与者还包括保洁、带孩子的成年人及通过性的市民。
从时间上来看,相比15:00,17:00的人流量更大;从空间上看,广场的人流要多于内街。
这些使用者对空间的需求有安全、生理、心理和社交等需求,同时使用者也给空间带来了活力。
四、场所精神分析4.1空间活力分析城市空间的活力直接与使用者、场所和活动密切相关。
这三个构成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空间的活力。
使用者创造了活动,活动强化场所,场所吸引人。
入口及外部流线:武汉天地商业街项目共设入口6个,主入口3个、次入口3个。
周边公共交通丰富,最远主干道公交站离项目约450米,步行6分钟内到达。
其余公交站点步行均在3分钟内到达项目;与轨道交通1号线出站口距离约160米,极大提高步行人流到达效率。
视线通廊:内街道路环形洄游性好,加上辅助小通道形成多样化的游览动线,有助于人气的聚集。
道路的顺畅保证了交通的便捷高效,视线的可及也能利于人们方便的参与活动。
开敞空间:入口设置小广场打开视野,将人流引入特色美食街满足了周边工作人员快速午餐和中低消费水平人流需求,具有较强活力。
同时活动型广场为项目主要人流聚集地,聚散型中庭为临时停留或等候区。
通过分析和论证指标选择的综合性、代表性和易操作性,我们最终选择了由交通可达性、人气聚集性、标识可塑性3个主因子8项子因子构成的活力集聚区评价体系框架。
通过各项子因子叠加计算及各类活力评价因子的权重赋值计算,多因子叠加分析,得到终极要素叠加分析图,并划定本区域最具活力的片区。
基于GIS 生成的结果,结合研究区域现状,广场与中庭分析显示为为一级活力区聚集区。
该区域的核心区即靠近主入口的喷泉广场,是区域活力最强的标识性核心区,具有展示性作用,可举办主题活动,带给人们充满激情的生活体验,也满足了信息社会人们对大量信息的渴望与需求。
而且丰富的展示内容也更能吸引人们前往,这与现状发展条件也是相符的。
交通是影响活力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要交通轴线上分布有商业金融及公共服务业,活力集聚效应也非常明显。
分析结果也证实了在主要交通轴线周边地块,尤其是地铁站点周边,存在较为明显的集聚优势。
例如在中山大道及卢沟桥路沿线的公交站点附近的大量人流,给空间增加了一定的吸引力。
聚散型中庭为临时停留或等候区,通过型中庭以景观观赏为主,旁边的通道起到串联和快速到达的功能,也是活力的聚集点。
适宜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外部空间环境,是适宜人们滞留的场所,武汉天地在许多灰色空间的处理上充满人情味和亲切感。
这些小空间诱发人们开展某些活动,如商业街上前有所看,后有所靠的边界空间,布置了舒适的座椅,诱发人们在此休息观景等活动,产生人与空间的良好互动,又给空间带来了持久的活力。
4.2认知意象——五要素凯文·林奇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并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边界、路径、节点、区域和标志物,故我们也从这五点分析所选场地的空间意象:(1)边界——武汉天地有2面沿主要街道(中山大道和芦沟桥路,沿街总长约440m,沿街一侧的人行道与建筑的关系处理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示效益。
(2)路径——内街的宽度为4米,可双向并排6人通行,适合多人同游;内街环路长度约为500米,动线设计的洄游性好,部分商户前后通达;同时路径上的空间收放自如,街道空间与广场的开阔空间连贯,达到视觉的多样性。
在项目的东北角打造了特色上下街,通过上下两层通透橱窗设计,形成双层视野空间。
(3)节点——入口:1号入口采用构筑水景,2号入口采用旱喷,3号入口采用雕塑,三个入口采用不同的景观设计,形成视觉标识。
广场:广场主要为人流集散地,可举办主题活动,尺度适宜,具有可识别性,同时使游客视线开阔放松。
(4)区域——项目内的建筑风格相近,且面积较小故地块内的“区域”以道路分隔形成。
(5)地标——地标是游客对整个空间意向认知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自我感受及访问得到了6个最具辨识度和游客影响深刻的点,分别为2个广场(喷泉广场和文化广场),1个入口(2号入口)和3个具有特色的建筑。
4.3绿色景观空间分析场地的植物景观丰富,四周被街道绿地环绕,形成半封闭的空间,特别是地块北部有宽30米的街旁绿地,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氛围。
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在设计师的精心营造下与商业空间相映成辉,具体有以下几点特色:(1)时尚、抽象的雕塑景观:场地内为营造浓郁的商业气氛,打造了一批人物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景观。
抽象的人物造型,优美的人物姿态,打造了一组时尚的购物氛围,在沉稳、低调的建筑群中展现出了一丝朝气,也成为了人们合影留念的最佳选择。
(2)采用简洁的横、竖线条,统一新旧建筑,丰富空间,带来舒适的视觉感受。
地块内具有新建筑与老建筑,设计师将简洁的横、竖线条元素用于新建筑与空间的设计上,横的楼梯,竖的柱子,横的平台,竖的窗户线条等等;同时小的平台和美食街的长廊也也重复使用横竖线条,协调了新旧建筑,融合了建筑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