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史地]初二下学期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矛盾激化和秦国一统天下
3.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4.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5. 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纷争
6. 隋唐时期的政治设立和科技发展
7.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繁荣
8. 元朝与明、清王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9.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二、近现代史
1. 甲午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抗日战争和国共两党的合作
6.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7.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8.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9.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

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海、空军的建立1、背景:建国伊始,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当时,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负愚顽抗;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的建立: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⑵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⑶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人民海军建设初具规模3、空军的建立:⑴1949年8月,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中队。

⑵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⑶此后,又陆续组建了歼击、轰炸运输等空兵师、团。

这样,人民空军从无到有,在短期内就建设成为一支组织严密、富有战斗力的新军种。

4、空军建立特点: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

5、海、空军建立的意义: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6、海军的建立的成就:海军陆续建成了水面舰艇、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体系,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电子对抗能力显著提高,具备了近海防御作战能力。

7、空军的建立的成就:空军已建设成为一支以航空兵部队为主体,包括高炮、地空导弹、空降兵等作战部队,以及雷达、通信等保障部队合成的军种,具备了相当水平的全天候、全天时、全空域作战能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导弹部队的建立的时间: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地二炮兵”。

2、导弹部队的建立的目的: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化条件的战争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组建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以下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知识梳理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中国现代史主要事件: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美建交、改革开放等中国现代史历史意义2. 重点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抗美援朝的意义: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稳定了新中国的政局,为开展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中美建交的意义: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对立的局面,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

改革开放的意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 难点解析如何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和人民民主专政等,在三大改造完成后,这些特征在中国都初步具备了。

政治知识点初二下册

政治知识点初二下册

政治知识点初二下册政治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国家政权的组织、运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初二下册的政治知识点主要包括国家的组成和治理、政治制度和选举、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国家的组成和治理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是人民的利益集中体现。

国家的组成包括人民、领土和主权。

国家的治理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运作,以及国家政府的工作。

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和人民代表大会等。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国家的执行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国家政府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和规章制度,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推动国家的发展等。

二、政治制度和选举政治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是国家的组织和运作的方式和规则。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常见的政治制度有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等。

民主制度是人民通过选举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来管理国家的制度。

专制制度是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人民没有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

选举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通过投票选择自己的代表来管理国家的方式。

选举的过程需要公平、公正和公开,确保每个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平等。

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等。

人身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和自由权等。

政治权利是公民通过选举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来行使的权利。

社会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社会福利和服务的权利,包括教育权、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等。

公民的义务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法律和法规、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等。

总结:初二下册的政治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国家的组成和治理、政治制度和选举、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组织和运作,了解不同的政治制度和选举方式,认识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史地生政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史地生政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史地生政知识点一、历史知识点1.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这个封建社会中,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明清科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纺织、农业、军事和海洋。

在纺织方面,明朝发明了飞梭,使纺织生产大量提高;汉白玉制成的制球器,在明代制球者发明。

到了清代,又发展出了很多新的玩具,如转鼓、风车、戏弄器、闹钟等。

在农业方面,明清时期发明了数种新型犁具、五膜牛锄和种植水稻的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军事方面,明朝创造的铳和清朝普及的步枪,使中国军队的火力和战斗力大大提高。

在海洋方面,明代发明了行路仪、指南车、罗盘、浑星仪等海上导航仪器,清朝实现了跟外国的海上贸易交流和海军建设。

2. 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解放运动。

通俗地说,就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通过思想启蒙和文艺创作,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类伦理道德、政治体制、文化传承等问题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思想文化和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地形中国是一个地势东高西低的大陆,其地形环境多样,包括平原、盆地、山地等多种类型。

中国的高峰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和大兴安岭山脉。

中国的流域景观分别是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

中国是典型的亚洲国度,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资源。

2. 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中国气候的变化状况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由于对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大量的自然灾害也经常发生。

三、生物知识点1. 繁殖方式繁殖是动植物的基本生命特征之一,通过繁殖,种群的数量得以保证。

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前者指的是生殖细胞的结合,后者则是种群通过不同途径形成后代,如分裂、萌芽等。

2. 家禽与家畜人类向来以动物为食物,也通过驯养家禽和家畜以获取肉类和奶制品。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最终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4.南京大屠杀:日本在南京犯下严重罪行,杀害大量无辜平民。

5.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破袭作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二、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3.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三、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抗美援朝:中国为支援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起步。

2.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五、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六、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政治下学期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PPT课件

初二政治下学期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PPT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P86—87)
我们享有“上 消费者需要保护(《准则》、意义)
消 帝”的权利
(P88—89)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P90—91)


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P93)
权 益
维护消费 如何炼就“慧眼(”P94)
者权益
维权意识(P95)
如何维权
维权途径(P96)
h
1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教育的含义及作用(对个人、

对国家)(P58、P59—60)
身 知识助我成长 受教育权的含义(P60)
受 益
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P61)
的 权
珍惜学习机会
保护受教育权的方式(P63)

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h
4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P69)
财产属于谁
财产所有权的含义(P70)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意义(P71)

法律保护的前提、方式

(P74、P72—74)
财 产 的
遗产具备的条件(P76)
财产留给谁
继承权、继承顺序、方式 (P77—78)

继承权发生争议时(P80)

智力成果的含义及作用(P81—82)
无形的财产 智力成果权的内容 (P82)
怎样保护智力成果权(P84)
h
7
第四单元 第九课
人们心目中的公平(P101)
我 们
公平是社会稳 定的“天平”
公社平会的、重个要人性)(对(P102)
崇 尚 公
没有绝对 理智面对社会生 公平(P1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政史地]初二下学期知识点第一课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现阶段人民都包括哪些人?其地位如何?(1)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他们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1)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2)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4.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是什么?(1)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在我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人民,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

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具有包括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但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3)性质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5.什么是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权利。

6.我国公民都享有哪些广泛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些权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7.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第二课1.我们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的义务来自哪些方面?什么是法定义务?(1)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方面。

(2)宪法和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法定义务。

2.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2)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

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5.什么是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6.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是什么?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域中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这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9.如何认识,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两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遣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课1.享有人格权有什么重要意义?每个人要想真正作为一个人存在,并同他人协调地共存,就必须具有人格权。

人格权是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和交往的前提。

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就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现代社会生活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2.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有什么特点?(1)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类。

(2)其特点是:与生命相伴,从出生就伴随我们;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相分离。

3.在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何种地位?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4.为什么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为法律所禁止。

5.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予以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我国法律对此作以严格的规定。

6.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其予以保护;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7.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患病就医,恢复健康;遭遇非法侵害时,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不得轻生或自残;行使生命健康权时,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8.为什么轻生或自残等行为与社会道德相悖,与法不合?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人带来无尽的哀伤和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使自己劳动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必须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9.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我们应该如何做?在行使自己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自觉履行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关爱生命,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第四课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

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这一权利分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2.如何理解人格尊严权和人格权之间的关系?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3.如何理解人的名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人们常用诚实或奸诈、善良或邪恶、正派或卑鄙、精干或笨拙、真诚或虚伪等词语对他人作评价,这些社会评价综合起来构成一个人的名誉。

每个人一生都处在这种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4.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名誉?(p35最后一段) 5.什么是名誉权?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保护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防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6.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这些行为有什么后果?(1)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是诽谤行为。

这些都属于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同时也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7.什么是肖像?什么是肖像权?(1)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其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多种形式。

(2)肖像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8.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

9.姓名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姓名权?(1)姓名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之一。

(2)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0.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包括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姓名和改变自己名字;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

第五课1.什么是隐私?每个人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和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秘密和私事就被称为隐私。

2.什么是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3.为什么法律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格自由。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4.隐私权的真谛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2)隐私权包括: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和公开,并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