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农业的区位选择(共55张PPT)

6 6 of 22
轮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科的作物,是有 很多好处的。 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利用率,防止某一种单一 的元素迅速被消耗殆尽,可调节土壤肥力,改良土壤, 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还可以防止病虫草害,好处多 多
《齐民要术》中记载有“每岁一易,必莫频种”和“凡 美田之法,绿豆为上”
7 7 of 22
一张图学透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光照:品种 色泽 品质 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_生_长_期和 耕作制度; 品种 降水: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 长 。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
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 自然因素是( A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物成熟需要达到 一定的生长期和积温,而影响生长期和积温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所以导 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故A项正确。
第22课 普查讲 第(4)题 P170
32 32 of 22
方法便笺
主导因素的判断方法
第22课 普查讲 第(12)题
P174
24 24 of 22
第22课 普查讲 第(12)题
P174
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
有一定发展空间;(3分)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3分)
期长
18 18 of 22
轮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科的作物,是有 很多好处的。 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利用率,防止某一种单一 的元素迅速被消耗殆尽,可调节土壤肥力,改良土壤, 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还可以防止病虫草害,好处多 多
《齐民要术》中记载有“每岁一易,必莫频种”和“凡 美田之法,绿豆为上”
7 7 of 22
一张图学透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光照:品种 色泽 品质 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_生_长_期和 耕作制度; 品种 降水: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 长 。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
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 自然因素是( A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物成熟需要达到 一定的生长期和积温,而影响生长期和积温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所以导 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故A项正确。
第22课 普查讲 第(4)题 P170
32 32 of 22
方法便笺
主导因素的判断方法
第22课 普查讲 第(12)题
P174
24 24 of 22
第22课 普查讲 第(12)题
P174
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
有一定发展空间;(3分)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3分)
期长
18 18 of 2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备课资料课件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页,共27页。
泰国(tài ɡuó)湄南 河平原
澳大利亚牧场
分析
两(xf地īē)n (liǎnɡ dì)的农 业生产景观为
第四页,共27页。
农业区位的含义 (hányì)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nóngyè)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 (yīn sù)
第五页,共27页。
第七页,共27页。
活动 (下h列u农ó业生产的区位(qū wèi)选择主要受哪些区位(qū wèi)因素的影响? d为ò什n么? g)1主.结要合分水布稻在生热长带需、要亚的热热带量季(风rè气lià候ng区)和和水温分带条季件风,气分候析区水,稻而为不什包么括
地中海气候区?
第八页,共27页。
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 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 (zhè ge)地区为什么要采用“丘上林草 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 布局模式?
第十五页,共27页。
(bǐzhòng)
4、合肥城市郊区农业结构(jiégòu)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市?场
农
产 品 比 重
水稻 (shuǐdào)、 小麦
农副产品
(蔬菜、肉 、 蛋、牛奶)
1980年
第十六页,共27页。
2007年
5、北京市的蔬菜基地从北 京地区向南方不断扩展,农 业区位因素中哪些因素发生 (fāshēng)了变化?
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 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第二十页,共27页。
练习
以下农业生产区位(qū wèi)选择时主要受什么区位(qū wèi)
因1、素《影晏响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Huáinán)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区位选PPT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坡度>25°的山地,宜发展林牧业; 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黑土适宜种植大豆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实行休耕,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
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指某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场、交通、产业基础等。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
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
限制 因素
指某地区农业发展 不足的条件。如水 源是西北地区农业 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农业地域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 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 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 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成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实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 结果
典型 案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土壤 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种植大豆
状况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
水源
业的关键
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坡度>25°的山地,宜发展林牧业; 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黑土适宜种植大豆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实行休耕,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
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指某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场、交通、产业基础等。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
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
限制 因素
指某地区农业发展 不足的条件。如水 源是西北地区农业 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农业地域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 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 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 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成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实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 结果
典型 案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土壤 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种植大豆
状况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
水源
业的关键
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章 第1讲 课时49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PPT课件

针对训练
1
2
(1)分析广西荔浦市冬季温暖的成因。(8分)
针对训练
答案 纬度较低,气温高;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受冷空气影响小;位于河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1
2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树冠覆膜技术的保温原理。(4分)
针对训练
答案 树冠覆膜为透明薄膜,太阳短波辐射可进入;地面热量散失较少,且能减少冷空气进入,起到保温作用,减少低温冻害对果树的影响。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02
农业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由于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的种植,传统以小麦种植为主。经水稻品种改良,并采取室内育秧技术以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转而变成我国最为重要的商品稻米生产基地
1
2
3
4
5
√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5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5
(2023·四川省成都模拟)新疆地区传统棉花种植需要在前一年冬季土壤冻结前适时冬灌,春播前补灌才能保证春播出苗顺利进行。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则无须冬春灌水,在地膜下干地直接播种,待达到出苗温度时通过滴灌供水,使土壤墒情达到棉种出苗要求。据此完成1~3题。2.与传统棉花种植相比,干播湿出技术会使A.棉种出苗时间延迟 B.棉花生长期延长C.棉田土壤风蚀加剧 D.棉种出苗率提高
针对训练
1
2
秸秆覆盖量(t/hm2)
1
2
(1)分析广西荔浦市冬季温暖的成因。(8分)
针对训练
答案 纬度较低,气温高;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受冷空气影响小;位于河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1
2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树冠覆膜技术的保温原理。(4分)
针对训练
答案 树冠覆膜为透明薄膜,太阳短波辐射可进入;地面热量散失较少,且能减少冷空气进入,起到保温作用,减少低温冻害对果树的影响。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02
农业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由于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的种植,传统以小麦种植为主。经水稻品种改良,并采取室内育秧技术以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转而变成我国最为重要的商品稻米生产基地
1
2
3
4
5
√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5
命题方向
明确
1
2
3
4
5
(2023·四川省成都模拟)新疆地区传统棉花种植需要在前一年冬季土壤冻结前适时冬灌,春播前补灌才能保证春播出苗顺利进行。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则无须冬春灌水,在地膜下干地直接播种,待达到出苗温度时通过滴灌供水,使土壤墒情达到棉种出苗要求。据此完成1~3题。2.与传统棉花种植相比,干播湿出技术会使A.棉种出苗时间延迟 B.棉花生长期延长C.棉田土壤风蚀加剧 D.棉种出苗率提高
针对训练
1
2
秸秆覆盖量(t/hm2)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农业的区位选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考纲解读
KAOGANGJIEDU
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重点)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综合分析 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主观题型之五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课时作业
农业的区位条件
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 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 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 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 提取上图中信息并说明。
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 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
土壤 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种植大豆
状况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
水源
业的关键
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气候还包含昼夜温差、生长期等因素。昼夜温差对作物有 机质的积累影响很大,进而影响作物品质,例如新疆瓜果 特别甜。作物生长期越长,养分积累越多,品质越好,例 如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口感好。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觃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斱便快捷的地斱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觃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劳动力影响农业的觃模和水平农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科技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化肥促迚了农业的产出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土地价格和土地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考纲解读
KAOGANGJIEDU
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重点)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综合分析 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主观题型之五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课时作业
农业的区位条件
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 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 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 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 提取上图中信息并说明。
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 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
土壤 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种植大豆
状况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
水源
业的关键
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气候还包含昼夜温差、生长期等因素。昼夜温差对作物有 机质的积累影响很大,进而影响作物品质,例如新疆瓜果 特别甜。作物生长期越长,养分积累越多,品质越好,例 如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口感好。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觃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斱便快捷的地斱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觃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劳动力影响农业的觃模和水平农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科技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化肥促迚了农业的产出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土地价格和土地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现在的西安 人为什么可 以吃到新鲜 的广东荔枝? 推测当年贵妃姐姐当年食用的荔枝有可能来自何地?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第三步: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物流)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冷藏保鲜技术 (科技:化肥、农药、良种、机械、 种植技术与经验)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发展
化
市场变化
市场影响的地 域范围扩大
生产经营 规模和地 域类型发 生变化
文 化 、 科 技 的
玻璃温室 光、热、湿度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 地形 人工培育土壤(无土栽培) 土壤
自 然 环 境
扩大种植 范围,影
发
响生长时
展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
间、季节
荷兰的鲜花
美国的乳畜带
改造——热量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1.平原地区(或坡度<25°的地 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 山区(或坡度>25°的地区)适 宜发展林果业与畜牧业。
2.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 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 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 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 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 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水源
六、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视频介绍桑基鱼塘。 材料二: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 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 销量下降,桑基鱼塘面积大大缩小。 材料三: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 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蚕桑业相对花卉工多、生产周 期长,产值低,桑基鱼塘基本消失,部分向珠三角外围 地区发展,部分改为果基、蔗基、花基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1)下表反映(fǎnyìng)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 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甲 乙
粮食作物 水稻
春小麦、玉米
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等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 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 甲 、 乙 两 商 品 粮 基 地 所 属 的 农 业 地 域 类 型 甲 是 ________,乙是________。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 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3)改良(gǎiliáng)土壤,使之适宜农业发展,提高产量。 如东北的沼泽土改良(gǎiliáng),黄淮海盐碱地的治理,南方 山区红壤的改良(gǎiliáng)等。
(4)开发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的影响,包括节约用水,引水灌溉。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南疆绿洲农业。
劳动力
对农业生产影响 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足,需 要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
—灌溉农业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使产品及时运往市场,使市场的影响 地域范围扩大
国家的政策及政府干预
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业生产的 类型和经营方式及农产品的成本和质
量
举例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的灌溉农业;新疆的
黑龙江省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说明该地热量条件得以
改善。
【答案】 B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3.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
这主要是因为
()
A.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B.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外国人的心理
C.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xūyào),即市场的需求决
(1)下表反映(fǎnyìng)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 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甲 乙
粮食作物 水稻
春小麦、玉米
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等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 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 甲 、 乙 两 商 品 粮 基 地 所 属 的 农 业 地 域 类 型 甲 是 ________,乙是________。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 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3)改良(gǎiliáng)土壤,使之适宜农业发展,提高产量。 如东北的沼泽土改良(gǎiliáng),黄淮海盐碱地的治理,南方 山区红壤的改良(gǎiliáng)等。
(4)开发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的影响,包括节约用水,引水灌溉。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南疆绿洲农业。
劳动力
对农业生产影响 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足,需 要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
—灌溉农业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使产品及时运往市场,使市场的影响 地域范围扩大
国家的政策及政府干预
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业生产的 类型和经营方式及农产品的成本和质
量
举例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的灌溉农业;新疆的
黑龙江省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说明该地热量条件得以
改善。
【答案】 B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3.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
这主要是因为
()
A.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B.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外国人的心理
C.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xūyào),即市场的需求决
高三一轮复习农业区位选择(高清图片)教学精品PPT课件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景观变迁
交通/保鲜技术
方便快捷的交通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 交通和保鲜对不易储存、易变质的农产品影响特别大
园艺、乳畜业分布在大城市郊区 荷兰的郁金香畅销全世界 海南岛的蔬菜出现在北方的市场上
科技(改造农业发展区位,改良品种)
①采用大棚、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保土)等措施可以改善 作物的热量条件; ②在坡度较小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还 有利于水土保持;(地形) ③采用喷灌、滴灌等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利于大 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 形
山地耕作不便,不易水土保持,适宜发展林牧业。(地块狭小, 只宜使用小型机械)
立体农业——(水热条件好的山地)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 果鱼粮
坡度
小于20°,发展水田种植业
20°~25°,发展种植业需修梯田
大于25°,发展果林业
你为什么这样安排?
20
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3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为什么南北农作物差异这么大?
(1)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土壤
水源
气候
为植物生长提供光、热、水
• 光照对农业的影响
17
(三)、农业的投入与产出
18
(四)、 农业的分类
1 、按劳动对象分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 、按投入多少分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3 、按产品用途分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19
假如你是一位决策者,现在给你某个区域,让 你来决策农业发展,你会考虑发展何种农业?
交通/保鲜技术
方便快捷的交通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 交通和保鲜对不易储存、易变质的农产品影响特别大
园艺、乳畜业分布在大城市郊区 荷兰的郁金香畅销全世界 海南岛的蔬菜出现在北方的市场上
科技(改造农业发展区位,改良品种)
①采用大棚、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保土)等措施可以改善 作物的热量条件; ②在坡度较小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还 有利于水土保持;(地形) ③采用喷灌、滴灌等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利于大 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 形
山地耕作不便,不易水土保持,适宜发展林牧业。(地块狭小, 只宜使用小型机械)
立体农业——(水热条件好的山地)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 果鱼粮
坡度
小于20°,发展水田种植业
20°~25°,发展种植业需修梯田
大于25°,发展果林业
你为什么这样安排?
20
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3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为什么南北农作物差异这么大?
(1)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土壤
水源
气候
为植物生长提供光、热、水
• 光照对农业的影响
17
(三)、农业的投入与产出
18
(四)、 农业的分类
1 、按劳动对象分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 、按投入多少分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3 、按产品用途分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19
假如你是一位决策者,现在给你某个区域,让 你来决策农业发展,你会考虑发展何种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 P43 活动] 1.水稻好暖喜湿,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正好满足了水稻好暖 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区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 充足的灌溉水源,水稻将无法生长。 2.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年降水 量大,丘陵地区的耕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 业和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为平坦的谷 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为低洼 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以上各种农业类型共同形成了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地形条件是这里 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材 P46 活动] 1.略。 2.归类如下:
自然 社会 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小麦 — 牧羊区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实行“牧者有 其地”政策,靠近主要公路、运输便利
经济
科技
开发金矿,耕作业已实现商业化
机械化水平高
3.农业地域是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 等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 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政策支持是混合农业形成的基 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商品化生产的条件,地广人稀和 机械化水平高使大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措 施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
因素对农业生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 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 气候 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 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 耕作制度 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 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 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 发展种植业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 因素 市场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需求,安排生产 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交通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 运输 的交通 政府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
政策 接干预农业生产
知识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情景导入先思考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喜食荔枝,但荔枝的保质期特别短, 为了能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每逢荔枝成熟 季节,唐玄宗就下令用驿马从南方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 荔枝为何要从南方运入,而不在北方种植? 提示:农作物生长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 地形 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 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 同而有所不同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 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 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 水源 产的主导因素 湖水、地下水、冰雪融 水丰富的地方
[教材 P44 活动] 1.(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在早期 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着农业 生产的类型和产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改造某些不 利的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相对减弱,而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 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农 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 地域上大为扩展。
(2)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 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 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法国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 温冷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 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 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 高档产品为主…… 2.首先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类型、主要作物品种、经营方 式、农产品的主要用途等方面的问题,然后从自然因素和社会 经济因素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尤其分析市场和交通等社 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 . 概念: 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
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 ____
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 ____
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____
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 3. 形成: 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 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主要说明了市场和 政策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 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的 收益是逐渐增加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 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 起。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 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价格、需求变化的影 响外,还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区位 因素
机械 劳动力
4.混合农业 (1)概念:是以耕作业 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 类型。 (2)分布:主要分布于 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洲等地。 (3)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是 主导因素。
[温馨提示]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农业类 型强调农业部分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 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 水稻种植业等。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
3.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 ____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 因素变化比较快。
[温馨提示] (1)气候条件中的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光 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农业生产有利。 (2)平原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和林果业; 丘陵山地适合 发展林果业。 (3)郊区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