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考化学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2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12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专题突破练(十二)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解析:A项,木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遇碘水不显蓝色;B项,食用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二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烃;D项,对二甲苯属于芳香烃,为不饱和烃。
答案:B2.(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B.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C.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碳碳单键D.蛋白质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解析:A项,醇被氧化为酸,正确。
B项,植物油属于酯类,含有氧元素。
C项,环戊烷分子含5个碳原子,可形成5个碳碳单键。
D项,油脂属于酯类,不属于高分子。
答案:A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5H12的共价键总数为16个B.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石油的分馏及煤的干馏主要是化学变化D.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只有两种,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性质完全相同解析:A项,首先写出C5H12的结构式,含有12个C—H键、4个C—C键,正确;B项,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错误;C 项,石油的分馏主要是物理变化,错误;D选项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均不完全相同,错误。
答案:A4.下列每项中的三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和水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D.乙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解析:A选项中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选项中三组物质均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C选项中甘油和水互溶,乙醛能溶于水,乙酸易溶于乙醇,均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选项中乙酸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狂刷12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学易试题君之小题狂刷2019年高考化学人教版(解析版)

1 狂刷1
2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水解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故可用油脂的酸性水解来制备肥皂和甘油
B.可以用淀粉、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水解来制得葡萄糖
C.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其实就是使蛋白质发生了水解
D.用粮食酿酒与淀粉的水解有着密切关系
【答案】
A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 .乙烷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为丙烷的球棍模型;是甲烷的比例模型。
3.下列有关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乙烯是平面分子,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 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C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 4溶液都可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2019高考化学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2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专题12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键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答案:C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浓H2SO4170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浓H2SO4△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浓H2SO4170 ℃C6H5NO2+H2O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解析:反应①是由双键变为单键,故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是生成了碳碳双键,故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③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④是—NO2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也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B3.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7种B.6种 C.5种D.4种解析: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答案:C4.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发生氧化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解析:根据图示结构和碳的四价原则,可推知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分子中含有—CH3,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D5.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8H6O6B.乌头酸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乌头酸分子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D.1 mol乌头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3 mol H2答案:B6.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酯类的有4种B.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C .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D .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答案:D7.聚苯乙烯塑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单体苯乙烯可由乙苯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取:+CO 2―→+CO +H 2O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B .属于不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 .分子式为C 8H 10D .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解析:A.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苯环,故A 错误;B.苯乙烯分子中的碳氢键为极性键,碳碳键为非极性键,属于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B 错误;C.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 8H 8,故C 错误;D.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故D 正确。
艺术类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提分必练:专题十二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附解析答案)

专题十二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A.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有些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CH3Cl B.CH2Cl2C.CHCl3 D.HCl3.“魔酸”酸性是浓硫酸的1亿倍,可以将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下列关于这一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化学变化 B.没有能量变化C.有C—C、C—H键的断裂 D.有C—C、C—H键的形成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到长江三角洲B.乙烯和苯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有机物,它们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5.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何种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酸性KMnO4、浓硫酸C.溴水、浓硫酸 D.浓硫酸、酸性KMnO46.向溴水中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振荡,一定不能使溴水层颜色消失的是①苯②乙烯③乙醇④SO2⑤Mg⑥CCl4⑦直馏汽油⑧NaOH溶液⑨KI溶液A.③⑨ B.③⑦⑨C.③⑤⑦ D.⑤⑦⑨7.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8.苯环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有①苯的间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苯的对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长度均相等(即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的核间距离) ④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⑤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⑥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A.②③④ B.④⑤⑥C.③④⑥ D.全部9.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溴水,分液)B.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C.乙醇中的水(新制CaO,蒸馏)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10.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A.硝酸 B.无水乙醇C.石灰水 D.盐酸11.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12.下图是某只含有C、H、O元素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攻略 专题12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课件

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 杂混合物,除C、H元素外 ,还含少量氮、硫、氧等元 素
石油
煤加工 方法利用沸源自不同,用蒸发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
和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
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
分 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 干 馏。干馏产物主要有出炉
馏 产物,主要得到石油气 馏 煤气(含焦炉气、粗氨水和
、汽油、煤油、柴油及
答案:(1)A (2)C (3)B A (4)AB
解法二:从整体考虑,溶液中通入 CO2,析出 CaCO3 , 总质 量减 少, 故有 m( 沉 淀 ) -[m(H2O) + m(CO2)]= m(溶液减少),即 20g- m(H2O)- 8.8g= 5.8g,求 m(H2O),其余方法同上。
答案:C
答案:B
3.(2011·北京,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 的水解产物是 CH3CO18OH 和 C2H5OH
的水解产物是 CH3COOH 和 C2H5 18OH,C 错误;甘 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二肽时可能有如下四种情况: ①二个甘氨酸之间;②二个丙氨酸之间;③甘氨酸中 的氨基与丙氨酸中的羧基之间;④甘氨酸中的羧基与 丙氨酸中的氨基之间,D 正确,选 C。
答案:D
数比为 2:6:1;选项 C 中 C、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2:4:1; 选项 D 中 C、H、O 的原子个数比可能为 1:3:1,故正 确选项为 A、D。
答案:AD
解析:根据球棍模型分别得出三种烃:A 为 CH4 , B 为 CH2===CH2 , C 为 CH3CH3 , 然后根据烃的燃烧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专题10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必考)-【口袋书】2021年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2021年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专题10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必考)一.常见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能溶于水。
(3)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同分异构体的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
二、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物质结构简式特性或特征反应甲烷CH4无官能团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CH2===CH2(官能团)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②加聚反应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无官能团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与溴(溴化铁作催化剂),与硝酸(浓硫酸催化)乙醇CH3CH2OH(官能团—OH)①与钠反应放出H2②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③被酸性KMnO4或K2Cr2O7氧化生成乙酸④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乙酸CH3COOH(官能团—COOH)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官能团) 可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部分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油脂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被称为皂化反应三.1.常见有机物的检验试剂(1)溴水褪色:。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H2—OH、—CHO。
(3)银镜反应:—CHO(葡萄糖)。
(4)新制Cu(OH)2悬浊液变成砖红色沉淀,—CHO(葡萄糖)。
(5)碘水变蓝:淀粉的特性。
2.常见重要官能团或物质的检验方法官能团种类或物质试剂判断依据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溴的CCl4溶液橙红色变浅或褪去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或褪去醇羟基钠有气体放出羧基NaHCO3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新制Cu(OH)2蓝色絮状沉淀溶解葡萄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光亮银镜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碘水显蓝色蛋白质浓硝酸微热显黄色灼烧烧焦羽毛的气味五、教材有机实验归纳2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光光CH4+Cl2――→CH3Cl(气体)+HCl,CH3Cl+Cl2――→CH2Cl2(液体)+HCl,光光CH2Cl2+Cl2――→CHCl3(液体)+HCl,CHCl3+Cl2――→CCl4(液体)+HCl实验用品甲烷、氯气、饱和食盐水;铁架台、硬质大试管、黑色纸套、水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专题检测卷带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有有机物及其应用专题检测卷(带答案)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版,请按住 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理适合的观看比率,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 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 十二 ) 专题四常有有机物及其应用 (45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 ( 本题包含 7 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 1.(2013? 泉州质检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和 C4H10都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 在必定条件下,乙烯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苯不可以与 H2发生加成反应 C. 乙酸乙酯、乙酸均能与 NaOH反应,两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D.淀粉和蛋白质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2.(2012? 北京高考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 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两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 分子式为 C5H12的烃,其一氯代物有 3 种 D. 苯乙烯分子中全部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3.(2013? 山东高考 )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以下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莽草酸 A. 分子式为 C7H6O5 B分.子中含有 2 种官能团 C. 可发生加成和代替反应 D. 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 H+ 4. 以下各选项的两个反应中属于同一反应种类的是()选项反应Ⅰ 反应Ⅱ A 在光照条件下,乙烷与溴蒸气反应制取 CH3CH2Br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制取 1,2- 二溴乙烷 B 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在必定条件下,乙烯经过固体酸催化剂直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 在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乙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在必定条件下,由氯乙烯(CH2=CHCl)合成聚氯乙烯 D 乙酸乙酯在酸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在必定条件下,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反应制人造脂肪 5. 以下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 苯、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代替反应 B. 乙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汽油、煤油、植物油都可以燃烧,它们的主要成分也相同 D. 糖类、油脂与蛋白质是基本营养物质,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6. 以下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没法鉴其余是() A. 乙醇、甲苯、硝基苯 B. 苯、四氯化碳、己烯 C. 乙醇、乙醛、乙酸 D. 苯、甲苯、环己烷 7.(2013? 厦门质检 ) 有机物 X、Y、M的转变关系为:淀粉 X Y 乙酸乙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 B.Y 有同分异构体 C.M 含有两种碳氧共价键 D.Y 可发生加成反应二、非选择题 ( 本题包含 4 小题,共 58 分)8.(14 分) (1)苯、四氯化碳、乙醇、汽油是常有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________;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________。
高考化学考点解读——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高考化学考点解读——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分子式为C12H20O2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③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取代、氧化、加聚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⑥1 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为3 molA.①②③ B.①②⑤C.②④⑥ D.②⑤⑥【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①根据乙酸橙花酯的结构简式知其分子式为C12H20O2,正确;②乙酸橙花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错误;③乙酸橙花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酯基,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取代、氧化、加聚,正确;④由结构简式知,乙酸橙花酯的不饱和度为3,而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故它的同分异构体不存在芳香族化合物,错误;⑤1 mol该有机物含有1 mol酯基,水解只能消耗1 mol NaOH,正确;⑥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故1 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为2 mol,错误,选C。
1.整合:常见有机代表物的性质物质结构简式特性或特征反应甲烷CH4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CH2=CH2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②加聚反应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与溴(溴化铁作催化剂),与硝酸(浓硫酸催化)乙醇CH3CH2OH①与钠反应放出H2②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乙酸CH3COOH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油脂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被称为皂化反应淀粉(C6H10O5)n①遇碘变蓝色②在稀酸催化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③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蛋白质含有肽键①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②两性③变性④颜色反应⑤灼烧产生特殊气味2.有机反应中的几个定量关系(1)在卤代反应中1 mol卤素单质取代1 mol H,同时生成1 mol H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键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答案:C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浓H2SO4170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浓H2SO4△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浓H2SO4170 ℃C6H5NO2+H2O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解析:反应①是由双键变为单键,故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是生成了碳碳双键,故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③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④是—NO2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也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B3.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7种B.6种 C.5种D.4种解析: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答案:C4.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发生氧化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解析:根据图示结构和碳的四价原则,可推知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分子中含有—CH3,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D5.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8H6O6B.乌头酸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乌头酸分子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D.1 mol乌头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3 mol H2答案:B6.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酯类的有4种B.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C .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D .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答案:D7.聚苯乙烯塑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单体苯乙烯可由乙苯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取:+CO 2―→+CO +H 2O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B .属于不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 .分子式为C 8H 10D .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解析:A.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苯环,故A 错误;B.苯乙烯分子中的碳氢键为极性键,碳碳键为非极性键,属于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B 错误;C.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 8H 8,故C 错误;D.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故D 正确。
答案:D8.根据题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6H 10O 5)n ――→①葡萄糖――→②乙醇③④乙酸乙酯A .(C 6H 10O 5)n 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B .反应②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酒化酶2C 2H 5OH +2CO 2↑C .反应③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D .反应③和④都属于取代反应解析:乙酸乙酯能在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故不能用NaOH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应该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
答案:C9.丹参素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丹参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能燃烧且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B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可以发生酯化反应D .能与NaHCO 3、Na 反应答案:B易错起源1、结构与反应类型例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 .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 .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解析 A 项,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时,碳碳双键断裂,分子间以单键相互连接,故聚氯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错误;B 项,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变为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再氧化为乙酸,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乙酸乙酯,正确;C 项,丁烷只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 项,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错误。
答案 B【变式探究】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②2CH 3CH 2OH +O 2――――――→Cu 或Ag△2CH 3CHO +2H 2O浓H2SO4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浓H2SO4④C6H6+HNO3――――→C6H5NO2+H2O△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B【名师点睛】1.几种烃的结构、性质的比较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比较【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加成反应的特点是:“断一,加二,都进来”。
“断一”是指双键中的一个不稳定键断裂;“加二”是指加两个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一定分别加在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此反应类似无机反应中的化合反应,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
(2)取代反应的特点是“上一下一,有进有出”,类似无机反应中的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防止漏写次要产物。
易错起源2、同分异构体例2.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C.5种D.6种答案 B【变式探究】分子式为C4H10的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C4H10有2种碳链结构,写出其碳链结构,改变氯原子在碳链上的位置即可得到4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B【名师点睛】1.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一同一不同(1)一同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同分异构体的最简式相同,但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2H2与C6H6。
(2)一不同结构不同,即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一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遵循原则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孪、邻到间。
(2)书写步骤①先写出碳原子数最多的主链。
②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一个碳原子作为甲基接在主链某碳原子上。
③写出少两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两个碳原子作为乙基或两个甲基接在主链碳原子上,以此类推。
(3)实例(以C6H14为例)①将分子中全部碳原子连成直链作为母链C—C—C—C—C—C②从母链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即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结构有两种:注意:不能连在①位和⑤位上,否则会使碳链变长,②位和④位等效,只能用一个,否则重复。
③从母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作为一个支链(即乙基)或两个支链(即2个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同一碳上连接2个—CH3,为孪位,两甲基的位置依次相邻、相间,此时碳架结构有两种:注意:②位或③位上不能连乙基,否则会使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使主链变长。
所以C6H14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1)等效氢法分子中有多少种“等效”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
①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属于“等效”氢原子。
如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是“等效”氢原子。
②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属于“等效”氢原子,如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即甲基上的氢原子和苯环上的氢原子。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相同取代基上的氢原子属于“等效”氢原子,如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
(2)换元法一种烃如果有m个氢原子可被取代,那么它的n元取代物与(m-n)元取代物种类相等。
【特别提醒】(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要按照上述步骤中的思维顺序进行,避免遗漏和重复。
(2)结构式或结构简式都只能反映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成键情况,判断同分异构体时,不要受书写形式的影响。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先定后动法解决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问题1.优点先定后动法是判断有机物多元取代物的种类和数目的一种方法,是指先在有机物不同位置上分别固定一个取代基,并移动另外的取代基得到不同结构有机物的方法。
先定后动法可以有效避免书写同分异构体或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时易出现的漏写、重复等问题。
2.解题关键先定后动法的解题关键是首先根据“等效氢”原则确定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然后在不同位置上分别固定一个取代基,并移动另外的取代基得到相应答案。
切忌胡拼乱凑,无序思维。
3.常见类型(1)求二元取代物种数的方法①先标出不同位置的氢原子;②在不同位置上分别固定一个取代基,并移动另一个取代基,即得答案。
(2)求三元取代物种数的方法①先在有机物中氢原子的不同位置上固定一个取代基,得其一取代结构;②对所得一取代不同结构分别进行先定后动法,可得答案。
易错起源3、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例3.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答案 A【变式探究】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A.CH2==CH—CH2—OHB.C6H5-CHCH2C.CH2==CH—COOHD.CH3COOH解析:A项不与NaHCO3反应;B项不与Na、NaHCO3反应;D项不与溴水反应。
答案:C【名师点睛】1.几种常见物质中羟基活泼性比较(1)比较(2)应用:利用羟基的活泼性,可解决物质类别的推断题,从羟基与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的反应及量的关系,推断出是醇羟基还是羧基。
2.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羟基的关系(1)与钠反应时,只断裂a 处键。
(2)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a 和c 两处键,形成碳氧双键。
乙醇催化氧化时,只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含有两个氢原子时,才会生成醛;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不含有氢原子时,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3)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只断裂a 处键。
3.乙酸的化学性质与羧基的关系乙酸结构简式为:(1)乙酸显酸性,是因为乙酸中羧基上的氢原子较活泼,较易电离。
(2)乙酸与乙醇能发生酯化反应,是因为乙酸分子中羧基中的碳氧单键容易断裂。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用铜作催化剂时,铜参加反应。
化学方程式可写为2Cu +O 2=====△2CuO 、CuO +CH 3CH 2OH=====△CH 3CHO +H 2O +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