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用
雨水回收用途

雨水回收用途雨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宝贵资源,透过适当的回收和利用,不仅可以减轻淡水资源的压力,还可以满足各种用途。
本文将探讨雨水回收的用途,并介绍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1. 家庭用途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将雨水回收用于各种日常用水需求。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的雨水导入储水桶中,再通过过滤器的处理,用于浇花、洗车、冲厕所等,达到节水的目的。
此外,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雨水还可以作为生活用水,如洗衣、洗澡等。
2. 农业灌溉雨水回收在农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雨水回收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可以作为农田灌溉的水源。
这对于缺少灌溉水资源的地区尤其关键。
同时,雨水回收还有助于降低农业对地下水的依赖,减少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的风险,保护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3. 工业用水许多工业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例如制造业中的冷却、清洗等环节。
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将雨水作为代替自来水的水源,满足工业用水需求。
这不仅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降低对水资源的压力。
4. 生态恢复雨水回收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还可以用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例如,在城市中,建立雨水湿地可以扩大植被覆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将雨水回收用于树木的浇水,可以保护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生态质量。
5. 地下水补给雨水回收可以有效地补给地下水资源。
当雨水通过渗透或输送到地下层时,可以充实地下水蓄水层,提供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这样可以提高地下水位,维持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并确保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案例介绍:1. 新加坡的雨水收集系统新加坡是一个临海城市国家,缺乏淡水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大力推广雨水回收利用。
在居民住宅区和公共建筑上设置雨水收集系统,通过管道将雨水收集到储水池中。
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雨水被用于冲厕所、灌溉和地下水补给等用途。
通过雨水回收系统,新加坡显著减少了对进口淡水的依赖,保证了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
建筑物雨水排放的处理方案

建筑物雨水排放的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人口的增加,城市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建筑物雨水排放对于城市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雨水排放的处理方案,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一、建筑物雨水收集系统建筑物的屋顶和其他硬化地面可以设计成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收集雨水并储存起来,以便后续利用。
对于建筑物的屋顶,可以安装收集雨水的设施,如雨水收集槽、潜水泵等。
同时,建筑物的地面可以使用透水铺装材料,将雨水透过铺装材料渗入地下水源。
二、雨水回用系统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以通过处理后用于建筑物的冲洗、清洁、园林灌溉等用途。
为了确保雨水质量符合使用标准,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步骤:首先,使用滤网、集沙器等设备过滤掉大颗粒的杂质;其次,通过沉淀池和沉淀槽去除悬浮颗粒和沉淀物;最后,通过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处理,确保雨水的卫生安全。
三、雨水渗透系统如果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位较低,可以考虑使用雨水渗透系统。
该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通过渗井、渗坑或渗沟等设施引入地下,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并改善土壤水分状况。
通过雨水的渗透,还可以减少建筑物周围的积水和排水压力,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四、雨水净化系统对于特定场所,例如食品加工厂、医院等,对雨水的质量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安装雨水净化系统,确保排放的雨水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标准。
雨水净化系统通常包括化学品投加装置、沉淀槽、沉淀池、植物过滤带等设备,通过多种方法将雨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保护周边环境水源的安全。
五、监测与维护为了确保建筑物雨水排放处理方案的有效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包括检查收集系统的状态是否正常、雨水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等方面。
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和雨水的合理利用。
以上是建筑物雨水排放的处理方案的简单介绍。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建筑物雨水可以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保护水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雨水回用

雨水回用介绍雨水回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城市雨水利用与农村雨水利用。
对于雨水利用,早在人类历史早期就有了。
例如4000年前的以色列内格夫沙漠的径流集蓄系统,在内格夫沙漠中,雨水是唯一的水源,而且年降雨量只有100mm,却种出庄稼并建立了一系列城市,成为了灿烂一时的沙漠文明。
公元前2000年的中东、北非等地区,即有利用雨水的记载。
中东、南阿拉伯以及北非出现了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生活、公共卫生等的雨水收集系统;阿拉伯人收集雨水以保障农业,曾以罗马帝国的粮仓著称;同样在斯里兰卡,为了发展农业,早在公元前就修建了一系列小型阶式池塘在丰水季节蓄水,供缺水季节使用。
我国同样也是具有悠久雨水利用历史的国家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稻田集水防旱记载,春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就有引洪漫地技术;在2500年前,安徽寿县就修建了平原水库来拦截径流、灌溉作物,在汉水流域的丘陵地区还修建了串联式塘群。
由上可见,在古代雨水利用中,农业用水是雨水回用的主要利用方向。
而即便在现代,农业用水仍然是雨水回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于雨水回用的,现代以色列的做法是极好的一个例子。
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在古代也是这样的,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40m3.降雨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在最北端的加利利地区年降雨量达900~1000mm,中部的死海地区和南部的内格夫沙漠(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每年的降雨量仅有25mm,全国有一半以上地区降水量低于150mm,而且蒸发严重。
鉴于北部降水较多,以色列充分利用北部山地、丘陵,顺山势以及沿着岩洞中渗漏出的水流方向,挖掘引水沟,修建小型蓄水池,并沿水流途径种植果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另外,还通过在地表挖掘横竖排列成行的小坑的方法收集雨水,并用于种植棉花、马铃薯等农作物,积极发展节灌农业。
尽管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但通过积极发展灌溉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并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农业发达国家。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

解决方案
• 用WISY过滤器处理过的雨水实测指标
第9页/共18页
解决方案
第10页/共18页
解决方案
第11页/共18页
解决方案
• 二、参考设计 根据城市杂用水的标准(下表所示)
第12页/共18页
解决方案
第13页/共18页
解决方案
第14页/共18页
雨水收集利用的去处
• 厂区的绿化用水 • 西区机加车间卫生间冲厕所 • 道路清洗用水 • 东区循环水空调冷却塔补水
池底会有一层细细的淤泥逐渐积累,如果保持静止,可以逐渐生出厌氧菌的保护 层,可以保证水质不会腐败,与饮用水的水质很近似。
• 缓流头的作用
缓流头可以防止雨水快速冲入池底,搅动淤泥,使得厌氧菌保护层被破坏。
• 浮球取水头
浮球取水头保证取到的水在水面以下10厘米,不会取到表面杂质,不会吸到池底 淤泥,是最干净的水。将水打到使用点, 需要水泵加压,浮球取水头装在进水管的入 口。
2024/2/23
14
第15页/共18页
水池供水的设计方式
• 水池供水采用变频稳压水泵,保持供水压力在0.35MPa,比市政供水压力高 0.05MPa。
• 水池供水采用压力和水位进行控制。
• 水池供水的出水口安装水表、压力表和止回阀,并与市政供水连接,并在市 政供水加装止回阀门(单向阀);当水池的水位不足时,由市政供水提供水 源。
投资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尽量采用数据和图形)
1、现在DCEC的水消耗量排全球康明斯公司的前三位,不符合公司未来的战 略发展规划。
2、雨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可利用的水资源,成为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 要水源之一,雨水利用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开发和节约,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雨水回收处理方案

雨水回收处理方案介绍雨水回收处理方案指的是通过收集和利用下雨时流失的雨水,用于灌溉、清洗、冲厕等非饮用用途的一种环保措施。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雨水回收处理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雨水回收处理方案的原理、设计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原理雨水回收处理方案的原理主要分为收集和处理两个阶段。
1. 收集阶段: 在建筑物或地面上设置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屋顶和雨水管道将雨水收集到集水器中。
2.处理阶段: 收集到的雨水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如过滤、除杂、消毒等,使其达到可以用于非饮用用途的标准。
设计步骤设计一个高效的雨水回收处理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地形条件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的设计和雨水管道的设置。
2. 雨水贮存设备设计: 根据需要存储的雨水容量确定贮存设备的大小和类型,包括地下水贮存箱、水塔等。
3. 处理设备选型: 根据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杂质分离器、消毒设备等。
4. 建造和安装: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和安装,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运行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设备,清除堵塞和杂质,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施步骤步骤一: 需求确定在开始实施雨水回收处理方案之前,需要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确定需要收集和利用雨水的具体用途,以及所需的水质要求和贮存容量。
步骤二: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确定设计方案,包括收集系统、贮存设备和处理设备的选择和布局。
考虑到收集的雨水量和质量,合理设计系统参数,使系统具有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步骤三: 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雨水收集设备、贮存设备和处理设备。
安装设备时要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步骤四: 系统调试和测试安装完成后,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步骤五: 运行和维护系统投入运行后,定期进行系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预防故障。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12)雨水储存与回用

雨水储存与回用7.1 一般规定7.1.1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不宜收集机动车道路等污染严重的下垫面上的雨水。
7.1.2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设计应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且满足如下要求:1 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按本规范(4.2.1-1)式计算,降雨重现期宜取1~2年;2 回用系统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不宜小于集水面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的40%;3 雨水量足以满足需用量的地区或项目,集水面最高月雨水设计径流总量不宜小于回用管网该月用水量。
7.1.3 收集回用系统应设置雨水储存设施。
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当资料具备时,储存设施的有效容积也可根据逐日降雨量和逐日用水量经模拟计算确定。
7. 1.4 水面景观水体宜作为雨水储存设施。
7.1.5 雨水可回用量宜按雨水设计径流总量的90%计。
7.1.6 当雨水回用系统设有清水池时,其有效容积应根据产水曲线、供水曲线确定,并应满足消毒的接触时间要求。
在缺乏上述资料的情况下,可按雨水回用系统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25%~35%计算。
7.1. 7 当采用中水清水池接纳处理后的雨水时,中水清水池应有容纳雨水的容积。
7.2 储存设施7.2.1 雨水蓄水池、蓄水罐宜设置在室外地下。
室外地下蓄水池(罐)的入孔或检查口应设置防止人员落入水中的双层井盖。
7.2.2 雨水储存设施应设有溢流排水措施,溢流排水措施宜采用重力溢流。
7.2.3 室内蓄水池的重力溢流管排水能力应大于进水设计流量。
7.2.4 当蓄水池和弃流池设在室内且溢流口低于室外地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设置自动提升设备排除溢流雨水时,溢流提升设备的排水标准应按50年降雨重现期5min降雨强度设计,并不得小于集雨屋面设计重现期降雨强度;2 当不设溢流提升设备时,应采取防止雨水进入室内的措施;3 雨水蓄水池应设溢流水位报警装置,报警信号引至物业管理中心;4 雨水收集管道上应设置能以重力流排放到室外的超越管,超越转换阀门宜能实现自动控制。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简介

公共建筑物的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收集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面、广场、绿地等地的雨水收集起来。
雨水处理
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过程,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
雨水景观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景观水池、喷泉等水景,改善环境质量。
工业企业的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收集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生产车间、厂区等地的雨水收集起来。
雨水处理
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过程,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
工业用水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冷却、洗涤、生产等用途,减少工业用水的 需求。
雨水的中水回用
1 2
雨水收集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小区、学校等地的雨水收 集起来。
污水处理
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 化。
3
中水回用
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刷厕所、浇灌植物等用途 ,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
技术瓶颈
01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创新。
资金投入
02 雨水回收利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
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社会认知度
03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尚未普及,社会认知度不高,需要
加强宣传和推广。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技术创新
未来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创新,提高回收效率和降低成 本。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和气候变化应对。
展望
01
02
03
未来,雨水回收利用技 术将进一步发展,实现 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
续的水资源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雨 水回收利用技术将更加
重要和必要。
雨水回用计算

雨水回用计算【篇一:雨水处理回用设计方案】杭州万科良渚白鹭郡南二期b块雨水处理回用工程初步方案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1 工程概况杭州万科良渚白鹭郡南二期b块项目拟采用屋面雨水作为回用水水源,收集范围为小区5#-25#房的屋面雨水。
屋面雨水经雨水弃流井、储水池、雨水过滤系统等处理后,供小区绿化浇灌及道路浇洒之用。
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单位受业主委托,提供雨水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参考。
2 设计水量、水质2.1 绿化用水量绿化面积为20216 ㎡本项目绿化浇洒日用水量=20216x0.002=40.4 m32.2 道路浇洒用水量道路面积为26297 ㎡本项目绿化浇洒日用水量=26297x0.002=52.6 m32.3 雨水收集利用的总体规划及计算数据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存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 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本方案取设计重现期为1 年。
统计浙江省52 年降雨数据得杭州市年均降雨量1431.1mm,年均降雨次数为150 次。
根据设计日可用降雨量计算储水池容积按照1 年一遇的降雨重现期计算,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计算年雨水下垫面可收集雨水量为:wya=(0.6~0.7)?10?cha f式中:hawya——年雨水收集量,m3;——常年降雨厚度, 1431.1mm;f ——汇水面积,h㎡:0.6-0.7 ——除去不能形成径流的降雨、弃流雨水等外的可回用系数。
项目区域内屋顶年降雨共收集雨水量为wyawya:生活用水节水用水量见附表一:年收集雨水量14329.6m3123554.3?10%=12355.4m3年均降雨次数150次,每次可收集雨水平均量为95.5 m3,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要求“雨水可回用水量宜按雨水收集水量的90%-95%计”,则可用水量按95%计,可得可用每次降雨雨水量为90.7 m3最高日降雨厚度189.3mm:wy=10?chy f=10?0.9?189.3?1.58936?2707.79m3雨水回用系统日用水量=52.6+40.4=93m30.4wy ,所以雨水集水池容积=3?93=279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