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刷0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学易试题君之小题狂刷君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课课时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一、选择题1.随着公民政治素养的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 B解析公民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而是通过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来行使,B说法错误,符合题目要求,入选;A、C、D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7名中学生,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访谈、网络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老师、家长及厨师展开全面调研,形成上万字的调研报告,并最终凝练成一份以“呼吁加强中小学校食堂膳食营养”为主题的“提案”,由全国政协委员陈超提交给2019年全国两会。
这体现了中学生()①履行政治义务,决定国家大事②责任意识提升,积极建言献策③参与意识增强,热心社会管理④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①说法错误,作为公民中学生不能决定国家大事;②符合题意,中学生撰写“提案”体现了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积极建言献策;③符合题意,中学生的行为是参与意识增强、热心社会管理的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中学生的行为与维护国家利益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C。
3.现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广大市民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活跃在大街小巷,宣传“文明出行”“低碳出行”“文明公约”,制止横穿马路和绿化带、翻越护栏、闯红灯等行为。
志愿者和广大市民的行为说明()A.公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B.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进行民主监督C.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能深刻反映主人翁内涵D.公民素养提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答案 D解析材料中志愿者和广大市民的行为说明公民素养提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管理,D符合题意;A、B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C说法错误。
故选D。
4.在“北京‘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活动中,王老师围绕调查问卷中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十三五’规划”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建言渠道,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狂刷04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学易试题君之小题狂刷君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1.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方式,于2017年8月30日至9月18日期间举办四期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培训班。
目前,我国的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选举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
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
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
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D.选举方式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
2.之所以要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主要是因为等额选举
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
②不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可能会影响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④使不少人对选举产生冷漠和抵触心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17年11月,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可见,该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④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4.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选举过程中,广大选民踊跃参与,积极性很高。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是
①县级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城市居委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1。
2022高中政治1-1-3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创新拓展新人教版必修2

2022《成才之路》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 2 创新拓展:1-1-3政治生活:自觉参加一、选择题1.以下活动属于公民参加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的是A.参加党代会B.人大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会议C.政府召开听证会,让人民民众就有关民众问题提出建议D.政府成员下基层检查水污染问题答案: C分析:A 项是党的会议,其主体是党员; B 项是人民代表大会,其主体是人大代表;D 项的主体是政府成员; C 项的主体是人民民众,因此 C 项当选。
2.“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青年学生的崇高情怀,青年学生要踊跃参加政治生活。
青年学生参加政治生活应该①关怀祖国的前程和命运②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③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④保护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D分析:此题考察中学生参加政治生活的要求。
①②③④均切合题意,应选D项。
3.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波及的是A.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B.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问题C.个人合法政治权益的保护问题D.国际社会竞争与合作问题答案: A分析: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好地波及的是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B 项不属于政治活动;C、 D项虽属于政治生活的内容,但不是主要的。
应选A。
某校以“中学生如何对待政治生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问卷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71%的同学以为“政治与我息息有关,要主动参加政治生活”,29%的同学以为“政治与我没关,参不参加政治生活无所谓”。
据此回答4~5 题。
4.大部分同学以为“政治与我息息有关,要主动参加政治生活。
”这说明①他们认识到参加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波及每一个人的亲身利益②他们拥有主人翁意识,关注政治生活③他们拥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权益意识和义务意识④他们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联合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分析:此题考察中学生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④不切合题意。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第4步-结:1.3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总结
【宏观掌控】
要点回顾归纳整合
•1个理念:社会主
义民主法治理念
•3点做法:中学参
与政治生活的做法
•4方面内容:我国
公民政治生活的主
要内容
【易错辨析】
易错易混点辨析
(1)政治与中学生无关吗?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我们要培养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参与政治生活,学习知不能简单地说,学习政治知识和参与政治实践哪一个更重要。
学习政治知识才能为参与政治实践提供知识
识比实践更重
要吗?
保障;而参与政治实践才能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热点直击】
热点话题本课知识链接通常命题角度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和做法中学生如何参与
政治生活
对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
态度作出评价。
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专题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1.当代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使,履行政治义务;参与;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我们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
我们应当关心,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5.我们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参与政治生活,贵在。
1.当代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典例1】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几名中学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广泛收集了有关该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护古建筑”的建议。
市政府请专家论证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这体现了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是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B2.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政治社会上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毕竟是少数人,但是与政治活动有牵涉的却是社会的全体成员。
(1)社会上的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政府的管理,每个人都存在着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的问题,而这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2)社会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必然受到国家制度、法制、政策、方针等的深刻影响,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如对共产党执政的认识和态度,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国家的认识和态度,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等。
(3)我们还生活在国际环境中,因此,除了受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国际政治的制约。
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我们国家产生一定影响,并使我们产生共鸣、认同或反感。
(4)政治生活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与社会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专题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3课时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一、选择题。
2018年新学年,高一(二)班学习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一课。
结合所学,回答1~2题。
1.分析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②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
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题
④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答案】D
【考点】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2.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B.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C.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公民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
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根据课本内
1。
第01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全解全析)

1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必修2(第01单元)单元检测·全解全析12345678910A B A C D BA DB D11121314151617181920D C B B D B B C D B2122232425B ACD C1.A【解析】中国一贯尊重和保护人权,从根本上看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A项正确;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并不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根本原因,B、D项不选;保护人权并不是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C项不选,故本题选A。
3.A【解析】尊重民意是公共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因为在我国,公民具有知情权和自由表达权,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②正确;理性参与政治生活并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不选;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素养并不决定政治文明程度,④不选,故本题选A。
4.C【解析】针对部分网民利用互联网编造、传播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的情况,抵制网络谣言的倡议书可围绕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来拟定,②③符合题意要求;公民的言论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①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5.D【解析】①不是参与政治生活,不选;②选项错误,村委会主任不是政府工作人员,故不能说“依法行政”。
③④选项小张与小陈的做法均体现了公民合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故D选项入选。
6.B【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为切入点,考查依法治国、公民权利义务等知识以及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出台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尊严,规范引导公民的行为,公民遵守《国歌法》是履行政治义务的体现,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国歌法》出台属于立法的环节而不属于执法环节,②不符合题意;《国歌法》的出台与保障公民权利无直接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学科#网7.A【解析】我国设立信访局,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讲话的地方,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A项。
高中政治(第3课时)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课时训练A卷一、单项选择题1、某高中生民主政治意识很强,经常参加一些政治活动。
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该高中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事务②倡议为班级患重病的同学捐款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④通过网络参与交通问题的讨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属于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的是A.积极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管理B.主动进行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与履行政治义务D.经常性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3.近几年每到“两会”期间,社会公众都会对政府预算公开问给予极大关注。
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①是基于公民享有了解公共事务的权利②是公民依法履行监督国家机关的义务③是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表现④说明我国公民提高了民主参与的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②要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③应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④是我国每个公民应依法履行的政治义务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5.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我国的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要求①我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②我国政府为人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③积极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④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6.政治生活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因此,正确对待政治生活,我们应该( )①明确政治在生活中的作用②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③坚持多样的真正价值取向④要求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公民实现民主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加大了侮辱国歌、国歌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
这启示我们
①积极行使政治、社会权利
②以法律为行动准绳
③自觉履行修改法律的职责
④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
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
这体现了在我国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②公民自觉与政府一起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③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④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18年1月,中学生小陈,发现某食品加工企业在其制作的面皮调味粉和油泼辣子中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吗啡,于是,他拨打了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举报电话,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对此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治理
②小陈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了批评权
③政府应该为公民的投诉提供有效的渠道
④小陈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018年春节后新学期开学,某校高一(三)班围绕“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开展了一场讨论会。
大家各抒己见。
回答4~5题。
4.大多数同学认为“政治与我息息相关,要主动参与政治生活”,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