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与成效

合集下载

浅谈陇川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陇川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现状与对策
琅 舛妓 业
22 第 期 0 年 2 1
浅 谈 陇 川 县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专 业 化 统 防 统 治 的 现 状 与 对 策
高 锐 ,杨 坚 ,李仲敬 ,董建 萍 ,李菊湘 杰 ,瞿 新双 ,李
(.云 南省 陇J 县植保植检站 6 80 ; .云 南省 陇川县农 业技术推广 中心) 1 1 I 77 0 2
摘 要 :专 业化 统 防统治是 适应 现代农 业发 展 而提 出的一 种 新 防治 方 式。该 文通 过 调查 近 年 来 陇
川 县 实施专 业化 统 防统 治后 的 防治效果 、农 药使 用情 况 、农 民收益 情况 、天敌 数量 等 ,分 析 现状 、 主要做 法及 存在 的问题 ,提 出了加 强服 务 组织 队伍 建 设及 硬 件 建设 、完 善规 范化 管理 、提 供 信 息 服 务 等方 面 的对 策 。
S o o e Opr p s d. Ke r y wo ds:Cr p p s n ie s o e ta d ds a e;s e ilz to p ca ia in;s se o r v ni n a d c nr l u r ntst t n;c u e e s e y t m fp e e to n o to ;c re i i ua o o ntr a ur s m
植保 专 业 化 服 务 是 实 现 现 代农 业 的重 要 措 施 , 也是贯彻 “ 公共 植 保 ,绿 色 植保 ” 的发 展 理念 的具 体体现 。根据边 疆 植 保 工作 的实 际 需要 ,针 对 病 虫 害防治 中防治 规模 小 、群众 用 药 不 当及 农 民群 众 科 学文化素 质低 、接受 新 事 物 慢 的实 际 情 况 ,陇川 县 从 20 以来按 照 《 09年 云南 省农作 物病 虫害 专业化 防 治管理规 范》 和 《 南省农 作 物 病虫 害 专业 化 防治 云

陇川县“三品一标”品牌认证现状及建议

陇川县“三品一标”品牌认证现状及建议

陇川县“三品一标”品牌认证现状及建议作者:林定学夏景华张丽娟谭国文李艳斌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3期林定学夏景华张丽娟谭国文李艳斌近年来,陇川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农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提升农业供给质量为中心,以增加“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品牌,促进全县农产品生产由注重数量向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效益和消费者需求的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全面提升了陇川县农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

一、“三品一标”品牌认证现状1、绿色食品认证现状2019年陇川县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请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有6个企业22个产品,认定面积10.05万亩,批准年生产量54121吨,产值36904万元。

(1)云南农垦陇川农工商实业总公司“云兰牌白砂糖(一级)”1个产品获证,认证面积5万亩,认证产量40000吨,产值21348万元。

(2)陇川县福睿粮油有限公司“户撒米、阿昌红贡米”2个产品获证,认证面积2万亩,认证产量3500吨,产值1400万元。

(3)陇川县纵歌茶厂“纵歌普洱茶七子饼茶(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七子饼茶(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沱茶(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沱茶(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砖茶(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砖茶(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竹筒茶(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竹筒茶(生茶一级)、纵歌普洱茶散茶(熟茶一级)”9个产品获证,认证面积1万亩,认证产品2400吨,产值6480万元。

(4)陇川县王子树香芝茶厂“叶毛尖绿茶(特级)、大叶毛峰绿茶(特级)、香芝绿茶高山茶(特级)、香芝炒青绿茶(一级)、香芝磨锅茶绿茶(一级)”5个产品获证,认证面积0.5万亩,认证产品21吨,产值356万元;。

(5)陇川县绿野粮业有限公司“绿野软米(大米)、绿野香软米(大米)”2个产品获证,认证面积1.5万亩,认证产量2200吨,产值4320万元。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季度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季度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季度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____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经过前三个季度的紧张工作,该季度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展开。

二、工作成绩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该季度,我们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严格按照法规和政策要求,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

通过对各地农产品的抽检,发现并排除了一批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2.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该季度,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修订了一系列与农产品质量相关的标准,确保了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

3.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为了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追溯,我们加大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力度。

通过加强对农产品追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了一批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了对部分农产品的可追溯管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效果。

4.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我们在该季度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培训,向农民和消费者宣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虽然在该季度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强大,部分地区存在监管漏洞和监管盲区。

2.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

3.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4.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提高各方的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2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2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一、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一系列强农惠富农政策的出台,是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

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从无到有,补贴范围从少到多,补贴强度从弱到强,建立了以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推广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一免四补”政策体系。

今年上级下达我县的粮食直补资金____万元、亩均____元、综合补贴资金____万元、亩均____元,我们都及时、足额的发放到群众手中。

此外,通过实施小麦、玉米国家良种补贴项目,使全县种粮群众每年节约种子费支出____余万元、亩均____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____万元并圆满完成补贴任务,补贴各类农机具____台,受益农户达____户。

以上政策措施的落实都极大地调动了我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大力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的目标。

一是依托国家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推广了阎麦8911、阎麦9710、西农979、西高____号、西农889和郑单958、榆单____号、陕单609、浚单20等一批高产优质新品种,实现了我县小麦、玉米优良品种的全覆盖;二是按照“整乡推进”的原则开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使我县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____公斤,千亩示范点平均亩产____公斤,百亩攻关亩产____公斤,综合考核在全市____个区县中排名第二;玉米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____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____公斤,夏玉米大面积单产居全省第一,创全市夏玉米单产新纪录,《日报》、《日报》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作物秸秆还田、硬茬直播、半精量播种等先进实用技术,依靠科技走出增粮增效的新路子;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技队伍建设,并依靠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实用人才;五是积极实施农机补贴项目,大力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机械,基本实现了我县粮食生产收、种、管的机械化。

陇川县甘蔗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的措施与成效

陇川县甘蔗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的措施与成效

陇川县甘蔗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的措施与成效摘要在对陇川县甘蔗生产与病虫害防治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减少农药使用的主要措施,主要经验与成绩,以供同类地区甘蔗生产及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参考。

关键词甘蔗;病虫害;农药防治;措施;成效;云南陇川甘蔗是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县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甘蔗生产与加工[1-3]。

为了提升甘蔗产值、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陇川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提出甘蔗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加强甘蔗病虫害的防治。

为巩固和提升甘蔗产业在陇川县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云南糖业第一强县”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也把甘蔗的病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列为重中之重。

甘蔗在陇川县耕作年限长,可多年连作,加上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造成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4-5],其中虫害重于病害。

多年来,对甘蔗病虫害发生防治主要侧重于虫害,而杀虫剂使用风险高于杀菌剂,绿色防控技术主要也侧重于虫害防控,因而害虫防治是衡量农药使用残留动态的主要信息之一。

针对降低甘蔗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部门和企业通过共同合作,成功地推广了甘蔗虫害统防统治、生物技术、人工技术等,不但防效显著,而且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风险,保证甘蔗生产基地的原料安全和质量安全。

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对陇川县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供甘蔗生产及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1 陇川县甘蔗生产与病虫害防治情况1.1 陇川县甘蔗生产情况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地理位置为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18.9 ℃,年均降水量1 595 mm,空气湿度较大,非常适合于甘蔗种植。

2012年,全县甘蔗收砍面积1 444.44 hm2,甘蔗良种覆盖率为95.8%,甘蔗单产76.2 t/hm2;甘蔗农业产量165.5万t,较上榨季(163.4万t)增加2.1万t,增幅1%。

陇川县:建设云南糖业第一强县

陇川县:建设云南糖业第一强县
成 为弥 勒 县 重 要 的农 业 产 业 和 农 产 品加 工 业 , 是 促 进 农 民增 收 、 也 增 加 农 民就 业 的 富 民产 业 。 夯 实 基 础 弥勒县 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 大, 适宜甘蔗生产和蔗糖分积累 ,
具有发展蔗糖产业 的 良好条件 。多年 来, 弥勒县 高度重视蔗糖产业 的发展 , 注 重 加 强 甘 蔗种 植 规 划 、新 品种 和新 技术引进和推广。 2 0 年 以来 ,弥勒县每年投入 资 06
样板66亩 。 53
利用率 , 让蔗农获得更好的效益。2 1 0 1 年 ,全 县 共 有 甘 蔗 种 植 面 积 3 . 亩 , 2万 6 陇川县农 业 、 科技 、 农机 、 利等 水
1 4
发 展 壮 大 富民产
历经4 0 0 多年的发展 , 云南省 弥勒县蔗糖产业从小到大 ,如今 已 发 展 成 为 上 规 模 的龙 头 产 业 ,
建 设 云 南糖 业第 一 强县 的支柱 产业 ,种植 甘 蔗更 是许多农 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为
了进一步推动蔗糖产业发 展 , 陇 川县紧紧 围绕 “ 云南糖业第一强 县” 建设 目 , 标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蔗糖产业化 进程 , 着力培育绿色高效农产业。
2 1年5 , 0 0 月 弥勒县被农业部列 为首批 国家甘蔗高产示范片创建县 。 为了保证糖厂有充 足的优质原 料
供给 , 弥勒 县多措并 举 , 夯实 基础 , 积 极打造蔗糖产业“ 第一 车间” 。该 县改 金5 0 0 多万元 ,用于改 善蔗 区道路 、 水 变过去单一品种 当家 、品种结构不 合 大力引进推广新 台糖 系列 、 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 科技示范 园 理 的现象 , 和高产高糖高效示 范基地 ,依靠新 品 云蔗系列等第 四代甘蔗 良种 ;按 照现 种 、新 技 术 提 升 全 县 甘 蔗 种 植 水 平 。 代农业 发展要求 , 建设6 0 0 亩县级科 技 良种覆盖率达9 . 早 、 、 9 %, 中 晚熟甘蔗 良好。2 1年 , 5 0 甘蔗 中套种 的马铃薯实 1 良种 比例为7 : : 。 31 1 42 现单产8 千克 , 1 2 马铃薯产值5 . 5 万元。 7 在甘蔗高产创建活动 中 ,重点蔗 2 1/ 1榨季 ,陇川县甘蔗单 产 0 2 2 10 区景 罕镇 、 凤镇在 抓好 “ 章 吨糖 田” 和 预 计 达 N 5 5 , 业 总 产 量 11 吨 , . 吨 农 2 7万 “ 高优 蔗园 ” 建设 的 同时 , 极加 大强 实 现 工 业 入 榨 18 吨 , 糖 量 将 突破 积 5万 产 宿根 蔗 铲 蔸 管 理 , 以提 高 宿 根 蔗产 量 ; 2 万 吨 。 0 同时 , 抓好 甘蔗病虫害 防治 , 高甘蔗 提 目前 , 投资33 元的景罕糖厂 1 . 亿 . 1 病虫 统防力度 。景罕镇创 建的云南省 万 吨技改扩建项 目已经完成 ,为缩短

陇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方法

陇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方法

陇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方法
陇川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态化:陇川生态农业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友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有机农业等方式,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陇川生态农业注重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

通过种植不同作物、生态廊道的建设、湿地保护等措施,创造适宜不同生物种群生存的环境,促进农田生态平衡。

3. 资源高效利用:陇川生态农业倡导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科学施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机械的专业化和智能化等方式,提高土地、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4.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陇川生态农业推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给予农民生态保护奖励、提供技术培训、设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方式,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态建设。

5. 农业科技创新:陇川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培育新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对土地、水等资源的依赖,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陇川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方法是通过农业生态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农业科技创新等综合措施,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需求。

陇川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与成效

陇川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与成效

食品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7期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而是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农药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然而,由于生产上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农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2]。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公众健康,国务院2006年11月1日起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范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为了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风险评估和监督抽查有依据,国务院2012年6月13日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2-4]。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是以投入品使用监管为主,从源头上净化食品安全,重点督导基地生产。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重点是农残检测,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措施。

陇川县地处北纬24°8′~24°39′,东经97°39′~98°17′,国土面积1931km 2,全县人口17.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8万人;境内有景颇、傣、阿昌、德昂、傈僳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

长期以来,陇川县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农资经营户规范管理,以“农资经营示范店”、真假农资辨别挂图、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培训、真假农资辨知识培训等让优质农资进村入户技术措施。

经过多年的监管和整治,蔬菜农药残留综合超标水平逐年下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提高农药科学合理化管理水平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陇川县结合当地农药使用风险实际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农资市场监管、农残检测、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培训等绿色防控措施,降低了农药使用风险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川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与成效
摘要总结了陇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和探讨了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促进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措施;成效;对策;云南陇川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而是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农药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然而,由于生产上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农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2]。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公众健康,国务院2006年11月1日起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范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为了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风险评估和监督抽查有依据,国务院2012年6月13日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2-4]。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是以投入品使用监管为主,从源头上净化食品安全,重点督导基地生产。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重点是农残检测,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措施。

陇川县地处北纬24°8′~24°39′,东经97°39′~98°17′,国土面积1 931 km2,全县人口17.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8万人;境内有景颇、傣、阿昌、德昂、傈僳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

长期以来,陇川县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农资经营户规范管理,以“农资经营示范店”、真假农资辨别挂图、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培训、真假农资辨知识培训等让优质农资进村入户技术措施。

经过多年的监管和整治,蔬菜农药残留综合超标水平逐年下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提高农药科学合理化管理水平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陇川县结合当地农药使用风险实际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农资市场监管、农残检测、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培训等绿色防控措施,降低了农药使用风险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10年陇川县被列为云南省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

通过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培训和农药安全使用示范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于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示范县。

1 陇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陇川县属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偏远边境地区之一,农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陇川县于2011年完成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标志着陇川县农产品生产标准达到了无公害生产标准,投入品合理使用水平得到提高。

陇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以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切入点,从“农田到餐桌”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步伐,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发
展,为陇川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自2011年起,与上级监管部门鉴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农残合格率90%以上,要求2015年农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在陇川县的带动下,德宏州也做出了重大举措“质量兴州”,要求全州所有市县到2015年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2.1 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2.1.1 产地及产品情况。

陇川县有耕地面积32 72
3.52 hm2,根据陇川县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总体规划,剔除不适宜区及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际评价认定种植业产地26 202.46 hm2,粮经作物(水稻、玉米、蔬菜、西甜瓜等)产地11 487.8 hm2,茶叶生产基地1 606.67 hm2,甘蔗生产基地39 360 hm2,水产养殖基地面积1 033.33 hm2,畜禽(猪、牛)养殖基地包括5个规模化养殖厂申报5.2万头。

2.1.2 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

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农药安全使用、农药残留控制、病虫害生物防治、植保机械应用、平衡施肥、有机肥应用及地膜覆盖、塑盘营养袋育苗、沼肥综合利用等栽培技术。

结合整体推进项目,陇川县统一制定了茶叶、甘蔗、粮经作物、蔬菜、水产、畜牧6个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标准。

申报认证产地认定,引导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投入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2.2 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从2005年起,陇川县开始组织申报认证绿色食品1个,每年申报数量递增,到2012年已经申报了20个。

申报产品分别是白砂糖、茶叶、精米、食用笋等20个产品,认定面积9 066.67 hm2。

2.3 建立检验检测体系
2007年,建立县级农残检验室,加强监测人员数量,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从而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2007—2012年开展了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共检测蔬菜、水果品种逾80个、5 483个样品,其中合格样品5 127个,占93.5%,不合格样品356个,占6.5%。

2.4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2.4.1 实施农药“登记管理年”和“市场监管年”活动。

陇川县通过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和市场监管,农药品种结构明显优化,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提高。

2003年以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禁止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完善了登记管理制度,相继开展了农药登记管理年和市场监管年活动。

对陇川县农资市场全面实施6项新规,基本解决了农药名称乱、
农民选药难的问题,农药品名逐步规范。

针对陇川县农药市场经营状况,陇川县植保部门组织农资经营户集中学习了农业部2007年制定的《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等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

农民购药过程中看不懂、问不明、选不准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