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发展的情况;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文献的内容影响;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后期的防御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联系当时的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理解农民阶级为什么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课堂导学】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和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

(2)兴起○1准备:为准备起义,洪秀全创立教。

○2起义:1851年,在广西起义,不久,功可永安。

,分封王爵,政权。

年攻克南京,正式建立同清王朝的政权。

(3)发展:1853——1856年,经过、,太平军打破了江南、江北大营。

达到全盛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时间:年颁布。

○2内容:涉及和分配。

○3意义和局限,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的强烈愿望,但体现了思想,根本无法。

(2)《资政新篇》○1年提出。

目的是为了,。

○2内容:涉及、、方面。

○3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设想。

1、太平天国的失败(1)转折:年(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目的是,提拔青年将领和,让总理朝政(3)防御战:1858年战役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年湘军攻破天京,天京陷落,标志着。

【问题探究】1、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真正实施,其根本原因是否相同?。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看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学习内容】一、天国兴起的原因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二、天国的发展历程1、兴起:金田起义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3、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2、重振国威3、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天国的反思1、《导与练》第41页探究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2、《导与练》第41页探究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评价拓展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起义背景新颁布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起义形式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革命纲领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担负任务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失败原因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背景(1)鸦片战争后,猖獗,外流加速,激涨。

(2) 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3)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和空前激化。

2.过程(1)金田起义: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

(2)永安建制:攻克,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年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定为国都。

(4)军事全盛:通过北伐和,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进入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目的:满足农民得到的愿望。

2.时间:1853年冬。

(1)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体现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1)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的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

(2)过程: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出走。

(3)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核心: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3.颁布纲领(1)提出:1859年颁布《》。

(2)内容①政治上:向西方学习,,官吏由公众选举。

②经济上:发展,奖励技术发明。

③教育上:开设等。

(3)评价: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4.后期防御(1)1858年,打垮江北大营,随后在三河镇全歼精锐部队。

(2)1860年,攻破江南大营,乘胜东征,一直打到近郊。

(3)湘军攻陷,天京失去屏障。

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

5.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深度点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是用宗教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农民具有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第11 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的有关史实;正确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并正确评价;掌握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等有关史实;理解《资政新篇》的内容并正确评价。

2.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

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预习检测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1)背景:金田起义是当时中国面临的①矛盾和②矛盾激化的结果。

(2)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③,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北伐和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先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中西征的重大胜利使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2.主要内容:在土地分配方面,其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其方法是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④;在产品分配方面,其原则是“⑤”,其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意义与局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献,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⑥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⑦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1856年秋发生了天京变乱。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又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军事防御斗争: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在进攻上海时,⑧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姓名班级【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过程,《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知识体系】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主观原因: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兴起(1)标志:1851年起义,建号“天平天国”(2)初建政权:攻克,整顿建制,分封诸王(3)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为国都2、高潮(1)北伐:北伐失败的原因:北伐的意义:(2)西征: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至此,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时间内容目的评价3、转折——天京变乱(1)原因(2)经过4、失败(1)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 和 ,让他们指挥军事;又让 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2)后期防御:1858年 、 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又取得三河镇大捷。

1860年他们又攻破清军驻扎的 。

李秀成东征,在进攻上海时, 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

湘军攻陷安庆, 被俘,英勇就义。

(3)失败:失败标志:失败原因:教训:★《资政新篇》时间内容洪秀全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⑥走 ⑦灭 韦昌辉 石达开 杨秀清评价三、如何评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性质、历史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1)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6页)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阶级斗争等问题。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知识点。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小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要求:认真作答,书写工整,注意对历史事件、人物、纲领性文件等方面的掌握。
3.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高潮和失败等历史过程,强调关键人物洪秀全、杨秀清等的作用。
3.详细解读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析其主张和意义。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阶级斗争等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局限性在哪里?”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时,注意梳理历史线索,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家庭作业要积极参与,与家人共同学习,增进感情。
5.小组分享时,注意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事件、关键人物等。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民战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提高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这场运动发生的背景有哪些?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前,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与清朝官府的矛盾就比较尖锐。

鸦片战争后,大量涌入、量的连年激增、和由参战各省分摊、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加之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组织原因:洪秀全组织,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3.策源地:广西。

因为广西地瘠民贫,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二、太平天国运动起止时间?以哪一事件为标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51年1月——1864年7月。

以年9—11月发生的天京事变分为两个阶段。

三、太平天国前期大体情况如何?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挥师北上,相继攻克广西、、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浩浩荡荡,沿东下。

1853年3月,攻克,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后,进行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先后在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四、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该事件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如何?从直接原因上看,是定都天京后,上层领导集团腐化堕落,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军心涣散,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五、太平天国后期情况如何?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指挥军事。

任命洪仁干主持朝政。

洪仁干提出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B.自学存疑【巩固练习】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无疑是英国的大炮。

”这主要是说()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宏大C.“大爆炸”影响深远 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 B.自然灾害的严重C.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D.阶级矛盾严重3.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当堂训练】1、 李大钊说: 的一个 ()A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I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I 2、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 重要的原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学习目标】1. 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2.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 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看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学习内容】一、 天国兴起的原因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 声?二、 天国的发展历程1、 兴起:金田起义2、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3、 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4、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三、 天国悲剧1、 天京变乱2、 重振国威3、 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 天国的反思1、《导与练》第41页探究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拓展二:(连连看)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背景新颁布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起义形式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革命纲领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担负任务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失败原因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②反封建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历史文献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C、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D、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学习目标】
1.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看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
【学习内容】
一、天国兴起的原因
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二、天国的发展历程
1、兴起:金田起义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2、重振国威
3、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天国的反思
1、《导与练》第41页探究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导与练》第41页探究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评价
拓展二:(连连看)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背景新颁布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起义形式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革命纲领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担负任务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失败原因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
【当堂训练】
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2、“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②反封建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历史文献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
C、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D、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
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