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4 珍珠泉-教案2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二、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四、教具准备有关泉水的资料五、预习提纲1.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2. 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特点呢?(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1)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①“开始,水泡……消失了!”。

②“水泡闪亮……珍珠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2)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3)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体会珍珠泉水绿、探、清的特点(4)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文章先介绍了珍珠泉的位置,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景物,以及潭底冒出的泡泡。

(五)、布置作业: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案(2)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的理解;2. 培养学生对珍珠泉的情感,增加想象力,并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4. 引导学生编写话题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育资料】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珍珠泉 (2)_人教新课标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珍珠泉 (2)_人教新课标学习专用

《珍珠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1、了解珍珠泉的美丽。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吗?这节课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美丽的珍珠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默读,可以边读边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你不认识或者不太熟悉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借助字典解决生字疑难)3、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筛下扑哧绽开镶嵌青苔蕨草褐色缘故干涸一嘟噜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教师进行范读。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珍珠泉的泉水有什么特点?1、读本自然段,并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2、点名朗读文中相关句子。

3、小练笔:(1)天是那样蓝,__,蓝得像刚染过的蓝色幕布___________。

(2)花儿是那样香,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是如何描写珍珠泉潭底冒出的水泡的?1、读本段并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2、3、点名朗读相关句子。

4、珍珠泉的水泡美不美?(珍珠泉名字的由来)(课件出示: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三)(四)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珍珠泉是美的,“我喜欢家乡的泉水”)四、五、理清顺序,回顾总结作者先写了(珍珠泉所在的位置);接着写(泉水的四周以及泉水涌动的特点);最后抒发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珍珠泉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珍珠泉教案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两个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对照拼音读准“镶嵌、青苔、蕨草”等词语。
2、说说珍珠泉给你的印象。(珍珠泉太美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它哪里美?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具体。谁能看着画面,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好。
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4、珍珠泉
深绿 清澈 冒泡
美 热爱




珍珠泉
课 题
4 珍珠泉
课 型
略读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教ຫໍສະໝຸດ 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欣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3、感悟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 体 设 计
备注
一、资料导入,揭示课题
1、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泉水的资料。
2、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它们各有特点,真是令人惊叹。现在,我们要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板书课题:珍珠泉
3、学生齐读课题。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它的美丽身影吧!
1、课件展示名泉,如济南的趵突泉。导入新课




主 体 设 计
备注
下面,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珍珠泉的美,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5篇)1、熟悉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表达的挨次,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宝泉的漂亮和得意。

3、体会表达的感情,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肯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亮、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教师带着大家来领会一下珍宝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思索: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①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

其次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其次段,思索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挨次表达的?②读其次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索?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争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宝泉”?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争论: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终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宝啊!”是什么意思?(五)总结、扩展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美丽,使漂亮的“珍宝泉”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缘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六)布置作业请你选取你最宠爱的一次景物,按肯定挨次把它写下来,肯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七)板书设计14 珍宝泉教案点评:《珍宝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美丽的略读课文,教师的教案能放手让学生依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争论沟通,课文写了珍宝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挨次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4《珍珠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4《珍珠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播放课件。
3、师:猜出这是我们家乡的什么地方了吗?欣赏了美丽的图片,你觉得家乡的青山湖美吗?想把这美丽的景色写下来吗?
4、请你们再读课文,画一画,背一背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5、指名读一读、背一背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如果能说出理由就更好了。(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4《珍珠泉》教学设计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4珍珠泉
课时
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姓名
协备姓名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颜色的好词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抓住珍珠泉的哪些特点,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写家乡的青山湖。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珍珠泉的特点,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难点:理解珍珠泉水泡有趣这一特点。
教Hale Waihona Puke 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协备意见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大自然的景物是多么的美丽迷人,有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到作者吴然家乡的珍珠泉看一看,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教师板书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读提示)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板书主要问题)
师:我们就带着心中的疑问走进课文
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提出的问题,把与问题有关的词、句、段画出来。
2、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自己阅读的收获。
3、指名汇报,相机指导读重点语句和段落。(相机板书)

三年级语文下珍珠泉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珍珠泉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珍珠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讲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领悟到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讲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

学生能够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珍珠泉》的PPT或黑板。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准备一本字典,以便查找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教师给予解答。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美好品质和思想感情。

4.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音、形、义的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年级语文下珍珠泉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珍珠泉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珍珠泉》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珍珠泉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运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2.3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珍珠泉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学生分享他们对珍珠泉的了解和印象。

3.2 朗读课文: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给予鼓励和指导。

3.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4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4.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学生分享他们对珍珠泉的理解和感受。

4.2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找关于珍珠泉的资料,了解珍珠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学生回家后,练习朗读课文,并复习生字词。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5.2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提出改进建议,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一)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一)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二)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二)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三)读第三段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二)【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表达的方法。

3、德育目标:了解珍珠泉的美丽,神奇,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珍珠泉
一、学习目标
1
2
3
4
二、学习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时间:
1—2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泉水的图象资料,或一些图片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向他人求教有关泉水的知识。

熟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在上面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

大自然的一切都给了我们神奇美妙的感觉,泉水也是这样。

2、你见过泉水吗?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泉水资料。

3、师播放泉水图象,读“资料袋”,了解泉水,引入“故乡”“珍珠泉”。

二、导语引入自学课文;
1、引导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和伙伴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
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

3、学生分组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自学。

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课文是什么顺序写的,排一排顺序:
()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

()“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

()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

2、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想一想,读出有关语句。

(1)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
(2)潭水是什么样的?
(3)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
说一说:珍珠泉有什么特点?交流总结:
(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


3、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
(2)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

)(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

“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要强调重音和停顿,读出自豪感。


4、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

四、拓展学习;
想一想: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

布置学生去想,去回忆,去观察,
(课后小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