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1.(12分)氯化亚砜(SOCl2)具有很强的氯化能力和脱水能力,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工业上用硫酸厂尾气中的SO2与SCl2、Cl2为原料合成SOCl2,反应如下:Ⅰ. SO2 (g)+Cl2(g)SO2Cl2(g) ΔH = −471.7 kJ·mol−1Ⅱ. SCl2(g)+SO2Cl2 (g)2SOCl2(g) ΔH = −5.6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该条件下,由SO2(g)、Cl2(g)和SCl2(g),制备1 mol SOCl2(g)放出的热量为kJ。

(2)一定条件下,在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2、SCl2与Cl2,反应4 min后达到平衡。

若初始压强为p0,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总压强(p)随时间(t)变化如下图所示(平衡时温度与初始温度相同)。

容器内各组分物质的量如下表。

①0~容器内压强增大的原因为。

②反应Ⅰ、Ⅱ达平衡时,SCl2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K为平衡常数,p K=−lg K,该温度下,反应Ⅱ的p K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lg2 = 0.30)。

(3)常温下,将SO2通入到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a mol·L−1的NaHSO3溶液,该溶液的pH=5,则溶液中c() c(H2SO3)(填“>”“=”或“<”),的电离常数约为(用含a 的式子表示)。

【答案】(1)238.65 (2分)(2)①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使体系压强增大(2分,表述合理即可)②20%(2分)③0.30(2分)(3)>(2分)(2分)2.C1 化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1)己知:2C(s)+O2(g)=2CO(g) △H =a kJ·mol-1 C(s)+H2O(g)=CO(g)+H2(g) △H =+130kJ·mol-1 H-H、O=O、H-O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496kJ/mol、462kJ/mol。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①②B .②⑤C .③④D .④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 w 随温度、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 .凡是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 <0、△S >0C .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 )一定改变D .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3.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崛起,中国电动汽车也随之获得迅猛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4.在反应C(s)+CO 2(g)=2CO(g)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将C 粉碎 ④通CO 2气体 ⑤加入足量木炭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全部5.下列反应不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2高温C+CO 2COB .()22Ba OH 8H O ⋅与4NH Cl 的反应C .铝热反应D .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非可逆反应无法计量化学反应速率B.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是负值C.在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D.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变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C.燃烧热是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D.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8.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在U型管的两端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通电一会儿的现象为()A.产生黄绿色气泡的电极一端溶液变红B.产生无色气泡的电极一端溶液变红C.两端均变红D.两端均不变红9.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棒C.硬纸板D.两个量筒10.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以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B.该电池不能重复使用C.Fe2O3电极在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e-+O2-=Li2O11.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①中和10mL1mol/LCH3COOH溶液需要10mL1mol/LNaOH溶液②物质的量溶液相同时,完全相同的两块锌粒分别跟盐酸和醋酸反应,前者的速率快③0.01mol/L醋酸溶液的pH大于2④0.1mol/LCH3COONa溶液显碱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2.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反应速度:甲<乙B.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甲>乙C.平衡时C的转化率:甲>乙D.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甲<乙二、填空题13.已知:(1)为了证明HF是弱酸,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由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 (△H>0)②X→C(△H<0)可以看出,A+B→C(△H<0)是放热反应,A和B的能量之和大于C,由①A+B→X (△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反应热图像分析2.(12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

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氯化铜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2)闭合K开关后, b电极的名称是,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电解池中b电极增重3.2g,则理论上a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L(标准状况),通过电解池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12分)(1)2O2 + 4H2O +8e-=== 8OH-(2分),CH4+10OH--8e-=== CO32-+7H2O(2分)(2)阴极(2分) CuCl2Cu+Cl2↑(2分)(3)1.12L(2分) 0.1(2分)【解析】(1)在碱性溶液中,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32-+3H2O,正极是:2O2+4H2O+8e-═8OH-,负极是:CH4-8e-+10OH-═CO32-+7H2O.(2)闭合K开关后, b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电极的名称是阴极,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3)若电解池中b电极增重3.2g,说明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1mol,a电极理论上生成的Cl2也是0.05mol,体积为1.12L;【考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应用,涉及电极反应、电极产物判断及计算等。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过碳酸钠( 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

实验室可用碳酸钠和双氧水等为原料来制备,具体流程如下:已知:①相关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Na2CO3+3H2O2=2Na2 CO3?3H2 O2△ H< 0② 工业上常以产品活性氧的质量分数[ω(活性氧)=× 100%]来衡量产品的优劣, 13.00%以上为优等品。

请回答:表 1 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反应温度 / ℃产品收率 /% 活性氧质量分数 /%5 65.3 12.7110 73.2 13.2415 85.0 13.5520 83.2 13.3025 55.1 12.78表 2 加料时间对产品收率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加料时间 /min 产品收率 /% 活性氧质量分数 /%5 65.7 13.3010 76.8 14.7515 81.3 14.2620 89.0 13.8225 87.9 13.51(1)分析表1,一般选择的反应温度为_____。

(2)分析表 2,加料时间对产品收率也有很大影响,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不利于生产,加料时间太短导致产品收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_。

(3)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作用是_____。

(4)下列关于抽滤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准备略大于漏斗内径的滤纸,以盖住布氏漏斗瓷板上的小孔B.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C.洗涤沉淀时,加入少量水并开大水龙头,重复操作2~ 3 次D.用玻璃棒轻轻刮下抽滤得到的固体,晾干后保存在试剂瓶中(5)使用图 2 所示装置抽滤,中途需停止抽滤时,最佳操作为_____。

(6)产品出厂前需测定活性氧的质量分数,现将0.1000g 某厂的产品(所含杂质均不参与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10.00mL1.000mol ?L﹣1的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_____,用 0.1000mol ?L﹣1的 Na2 2 3标准溶液滴定,若该S O产品的活性氧质量分数为13.60%,则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mL。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训练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训练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训练1.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C4H8(g)+H2(g)△H1已知:②C4H10(g)+O2(g)=C4H8(g)+H2O(g)△H2=﹣119kJ•mol﹣1③H2(g)+O2(g)=H2O(g)△H3 =﹣242kJ•mol﹣1反应①的△H1为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

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

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2.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H=﹣515kJ•mol﹣1②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3.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 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4.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经典例题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经典例题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经典例题1. 锌和硫酸反应产生了什么物质?
答案:锌和硫酸反应会产生硫酸锌和氢气。

2.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水。

3. 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什么物质?
答案:氢气和氧气反应会产生水。

4. 氮气和氢气反应产生什么物质?
答案:氮气和氢气反应会产生氨气。

5. 铁和硫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铁和硫反应会生成二硫化铁。

6. 溴和氢气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溴和氢气反应会生成氢溴酸。

7. 氯气和氢气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氯气和氢气反应会生成氯化氢。

8. 氧气和硫化氢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氧气和硫化氢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9.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

10. 硫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答案:硫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硫酸。

这些是高一化学中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经典例题。

希望通过这些例题的解答,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产物生成。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

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24C O 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

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完整版)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试题..

(完整版)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试题..

有机反应机理一、游离基反应机理1. 完成下列反应式:(1)H 3C H+CCl 2(2)H 3CH +HBrROOR(3)+NBS ROORCCl4(4)+NBSROORCCl 4H 3C(5)NaNO 2/HCl Cu 2Cl 2BrBrNH 2Br低温2.含有六个碳原子的烷烃A ,发生游离基氯化反应时,只生成两种一元氯化产物,请推出A 的结构式,并说明理由。

3. 以苯为起始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ClBr4. 烷烃的游离基卤化反应中,通常是卤素在光照或加热的情况下,首先引发卤素游离基。

四乙基铅被加热到150O C 时引发氯产生氯游离基,试写出烷烃(RH )在此情况下的反应机理。

5.叔丁基过氧化物可以作为游离基反应的引发剂,当在叔丁基过氧化物存在下,将2-甲基丙烷和四氯化碳混合,加热至130~140O C ,得到2-甲基-2-氯丙烷和三氯甲烷,试为上述试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6. 分别写出HBr 和HCl 与丙烯进行游离基加成反应的两个主要步骤(从Br ·和Cl ·开始)。

根据有关键能数据,计算上述两个反应各步的△H 值。

解释为什么HBr 有过氧化物效应,而HCl 却没有。

二、亲电反应机理1.比较并解释烯烃与HCl ,HBr ,HI 加成时反应活性的相对大小。

2.解释下列反应:H C H 3CC H CH 3Br 2H CH 3Br BrHCH 3+Br HCH 3H CH 3Br3 写出异丁烯二聚反应的机理,为什么常用H 2SO 4或HF 作催化剂,而不用HCl ,HBr ,HI ? 4. 苯乙烯在甲醇溶液中溴化,得到1-苯基-1,2-二溴乙烷及1-苯基-1-甲氧基-2-溴乙烷,用反应机理解释。

5.解释:CH 2CH 2CHCH 2CCH 3CH 324H 3CCH 3H CH 2CH 285%6.解释下列反应机理:CH 2CHCH 2CH CHCH 3H 2SO 4CH 2CH 387%+CH 2CH 313%7.写出HI 也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1)(2)CH 3CH CHCH 2Cl (CH 3)3NCH CH 2 (3)(4)CH 3OCH CH 2CF 3CH CHCl(5)(CH 3CH 2)3CCH CH 28.完成下列反应式:(1)CH 2CH 3B 2H 6CH 3COOD(2)B 2H 6H 2O 2,OH -(3)4(浓)110 C°(4)(浓)60 C°(5)3(6)(7)AlCl 3O(8)(9)(11)HNO 3H 2SO 4H 3CN C C OO(12)++NHCH 3N +3-(13)CH 3CH 2CCl AlCl 3SH 3C O(14)+H NC 6H 5N +N(15)(CH 3)2CCOCH 3C 2H 5ONa 25(16)C 6H 5C OCH 2N +(CH 3)2Br -CH 2C 6H 5NaOH三、亲核反应机理1. 写出下列化合物和等量HCN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6】将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入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A.a=b=100 mL
B.a=b=1000 mL
C.a<b
D.a>b
【分析】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在加水稀释过程中盐酸电离出的H+离子的物质的量不会增加。

溶液中c(H+)与溶液体积成反比,故加水稀释时,c(H+)会随着水的加入而变小。

醋酸是弱电解质,发生部分电离。

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未电离的醋酸分子发生电离,从而使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而c(H+)与溶液体积同样成反比,这就使得此溶液中c(H+)受到n(H+)的增加和溶液体积V增加的双重影响。

很明显,若将盐酸和醋酸同等程度的稀释到体积都为a,则盐酸的c(H+)比醋酸的c(H+)小。

若要稀释到两溶液的c(H+)相等,则醋酸应该继续稀释,则有b
>a。

【答案】C
【例8】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最接近于()。

A. 8.3
B. 8.
C. 9
D. 9.7
[解析]同种溶质的酸或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约为大的pH减去0.3(两溶液的pH值必须相差2以上)。

[答案]D
【例11】用0.01mol/LH2SO4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

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

则①和②c(H+)之比为()
A. 10
B. 50
C. 5×103
D. 104
【分析】多加1滴H2SO4,则酸过量,相当于将这1滴硫酸由0.05mL 稀释至100mL。

少加1滴H2SO4,相当NaOH溶液过量2滴,即将这部分NaOH溶液稀释至100mL。

现计算如下:
①多加1滴硫酸时,c(H+)==10-5(mol/L),
②少加1滴硫酸时,c(OH-)=10-5(mol/L),
c(H+)==10-9(mol/L),故二者比值为104。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