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好吃的蛋黄派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糕点教案

初中化学糕点教案

初中化学糕点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糕点中常见原料的化学成分和作用;
2. 掌握几种常见糕点的制作方法和反应原理;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研究糕点原料中的化学成分和作用;
难点:理解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具和原料:面粉、砂糖、蛋、奶油、泡打粉等;
2.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烤箱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烘焙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糕点中常见原料的化学成分和作用,如蛋白质在烘焙中的作用、糖在糕点中的作用等;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烘焙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糕点,观察不同原料混合后的化学反应;
4. 讨论分析: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各种原料在烘焙中的作用和影响;
5. 结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延伸:
1. 给学生提供更多不同原料的糕点制作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尝试;
2.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糕点配方,理解各种原料的作用和搭配。

教学反馈: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讨论,检验学生对糕点中化学原理的理解;
2.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针对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教学评价:
1. 通过实验表现、讨论质疑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展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本节课参考了部分初中化学烘焙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了烘焙实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江苏中考化学热点分析

江苏中考化学热点分析

中考化学热点分析:“便携式制氧器”的探究小雨对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的“便携式制氧器”(如图1),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图2)和所用的药品。

药品中甲剂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作制氧剂;乙剂是黑色固体,作催化剂。

图1 图2 【提出问题】甲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过碳酸钠是白色颗粒状固体,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可用于制取氧气。

【设计与实验】小雨把甲剂和乙剂带到实验室与黄老师共同探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验证出甲剂是一种钠盐后,小雨接着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用甲剂和乙剂制取并验证氧气。

图3(1)根据图2得出: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图3所示的仪器:(填字母),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2)装置连接完毕,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3)小雨认为氧气是由过氧化氢在乙剂催化下产生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实验二]检验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第 1 页共 13 页【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小雨得出甲剂是过碳酸钠。

【反思与评价】小方认为小雨的结论不够严密,你认为严密的结论应该是。

参考答案:[实验一](1)ABCFG 或ACEG 二氧化碳或氢气(2)气密性(3)2 H2O2 2 H2O + O2↑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实验二] 结论: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反思与评价]甲剂一定含有钠、碳和氧三种元素(或甲剂可能是过碳酸钠)中考化学热点分析:探究可口可乐成分实验图1是开启后的可口可乐饮料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可口可乐瓶盖时,饮料会自动喷出。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降低而;逸出的气体可能是。

(2)将可口可乐饮料通过图2的装置后颜色被除去,其原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小资料:1. 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为红色。

第 2 页共 13 页2.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

(3)可口可乐饮料中是否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取适量上述烧杯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小虎同学据此认为饮料中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蛋糕化学知识点总结

蛋糕化学知识点总结

蛋糕化学知识点总结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蛋糕中的主要原料及其化学性质:1. 面粉:面粉是蛋糕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含有大量的淀粉。

在加热的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会发生糊化反应,使蛋糕的质地变得松软。

2. 糖:糖是蛋糕的甜味来源,它还可以在烘烤过程中与蛋白质发生焦糖化反应,增加蛋糕的香气和颜色。

3. 蛋:蛋是蛋糕中的重要蛋白质来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在烘烤过程中,蛋白质会发生凝固作用,使蛋糕的质地更加细腻。

4. 黄油:黄油是蛋糕中的重要油脂来源,它含有丰富的脂肪和乳清蛋白。

在烘烤过程中,脂肪会融化并渗透到面团中,使蛋糕更加松软和湿润。

5. 发酵剂:发酵剂包括泡打粉、小苏打和酵母等,它们可以在加热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使蛋糕蓬松起来。

接下来,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蛋糕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1. 搅拌过程中的乳化作用: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脂肪和糖混合在一起,这时就会发生乳化作用。

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以与脂肪和水分子结合,形成乳化液,使脂肪和水分子相互包裹在一起,从而使面团更加均匀和细腻。

2. 面粉中淀粉的糊化反应: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会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糊化反应。

糊化反应是指淀粉颗粒在水分的作用下膨胀并形成透明的糊状物质。

这种糊状物质会固定在蛋糕中,使蛋糕更加松软和有弹性。

3.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蛋白质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凝固作用,这是因为加热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螺旋状的链条在烘烤中交错交联,形成了网状结构。

这种网状结构可以保持面团的蓬松和弹性。

4. 糖的焦糖化反应:在蛋糕的烘烤过程中,糖会与蛋白质发生焦糖化反应,产生有机物和无机物,使蛋糕的色泽更加美观,并散发出香甜的味道。

综上所述,蛋糕的制作过程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化学知识,才能做出口感细腻、香甜可口的蛋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喜欢烘焙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食品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食品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食品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常见食品的化学成分及特性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食品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双糖主要是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和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主要作为能量的来源,同时也对食品的口感和外观有一定的影响。

2. 脂肪食品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主要的饱和脂肪酸有硬脂酸、棕榈酸、豆酸、动物脂肪中的优酸等,而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还有芥麦油酸等。

食品中的脂肪可以提供热量和脂溶性维生素,同时对食品的口感和味道起到重要的作用。

3. 蛋白质食品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常见的氨基酸有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甲硫氨酸等。

蛋白质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同时也参与了食品的味道和口感。

4. 维生素食品中的维生素有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而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有重要的作用。

5. 矿物质食品中的矿物质主要包括钙、铁、锌、硒等,这些矿物质对人体骨骼的形成和维持、血液的凝血和免疫功能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方便食品加工制作等目的而向食品中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

主要包括色素、香精、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二、常见食品的化学检测方法1. 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滴定法和光学检测法等。

其中比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基于蛋白质与某些物质发生颜色反应,通过测定反应产生的颜色的深浅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

2. 脂肪的检测脂肪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酶解法和氧值法等。

溶剂提取法是通过将食品中的脂肪提取出来,再用称量法或比色法来测定脂肪的含量。

3. 酸度值的检测食品中的酸度值是指其酸度的大小,通常以pH值来表示。

蛋黄派的做法

蛋黄派的做法

蛋黄派的做法
蛋黄派是很多人喜爱吃的,这类食物在果腹上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选择这样的食物,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任何损害,很多上班族们,因为工作的关系,在饮食都是没有规律,因此在饥饿的时候,都是会选择蛋黄派,那蛋黄派在热量上也是比较高,所以吃的时候也要适量,蛋黄派的做法如何进行呢?
很多人对蛋黄派的做法并不是很清楚,这样就需要在制作前,需要对蛋黄派制作流程进行一些了解,使得制作蛋黄派的时候都是能够顺利进行,不会有其他问题。

蛋黄派的做法:
材料:面粉300克10寸派盘苹果两个发酵粉6克泡打粉5克白糖粉适量椰丝适量柠檬半个。

做法
1用温水溶解发酵粉,然后和泡打粉和面粉的混合物,等面团发到摸起来有弹性即可
2把苹果去皮切薄片,放入半个柠檬汁家适量糖
3把面皮擀出个圆形,在派盘底部抹油,然后把饼皮按照派盘的铺上,用叉子扎一些洞
4在派皮上摸一些鸡蛋液,然后把椰丝撒入一层,再放苹果,最后再撒入一层椰丝
5最后在苹果上撒入糖粉一层,把派用网格铺上。

6放入预热烤箱,上火230度烤25分钟,出炉钱,涂上一层
鸡蛋黄,再烤2分钟即可
7用披萨刀切开,全家分食,10寸派盘可以供全家4-5人量。

没有派盘,披萨盘,面包盘也可以
以上就是对蛋黄派的做法详细介绍,按照以上方法制作蛋黄派是不错之选,这样的做法使得蛋黄派口感更独特,而且加入了苹果,使得蛋黄派容易消化,同时也降低它的热量,但是这样的食物在晚上的时候,依然也是要少选择的。

初中化学糕点教案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糕点教案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糕点教案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糕点制作中的化学原理;
2. 学会用化学知识调配糕点食材;
3. 掌握糕点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与过程:
1. 简单介绍糕点制作的化学原理,包括面粉、酵母、糖、油脂等原料在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2. 分析糕点中水和油脂的作用,以及化学变化过程;
3. 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添加剂在糕点制作中的作用,例如小苏打、泡打粉等;
4. 给学生提供一份简单的糕点食谱,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
5. 同时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观察和记录糕点的变化,并讨论其中的化学原理;
6. 结束时让学生品尝他们自己制作的糕点,讨论口感和味道与化学原理的关系。

评价方式:
1.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制作实验中的表现来评价他们对化学糕点制作的理解和掌握
程度;
2. 可以让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和糕点制作技巧。

教学材料与资源:
1. 化学糕点制作教材;
2. 糕点食谱和制作工具;
3. 化学实验室或厨房。

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化学原理在糕点制作中的应用,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和动手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尝试制作更多不同类型的
糕点,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中考化学总复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项提升练习题及答案(沪教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项提升练习题及答案(沪教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项提升练习题及答案(沪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A.氮气B.氧气C.甲烷D.一氧化碳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铁丝B.木炭C.红磷D.酒精3、(双选)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生物柴油B.油脂在人体内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C.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材料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4、在以下东北“四大冻食”中,富含营养素种类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A.冻梨B.冻柿子C.冻豆腐D.冻花红果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6、下列有关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钾离子和氯离子对维持人体内水分和血浆恒定的pH为7.35~7.45起重要的作用B.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糖类C.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腌制蔬菜,不仅风味独特,还能延长保存时间D.防止有害元素汞、铅、镉等对人体的侵害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7、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HCl B.CO C.N2D.CH48、(双选)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酒精灯火焰上灼烧C 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玻璃棒蘸取,灼烧蒸干D 鉴别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9、(双选)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使西瓜更甜,大量使用增甜剂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加碘盐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11、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上册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上册

九年级化学实验研究题1.小明和小市上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蛋黄派”生了趣。

他。

那么,是什么气体呢?小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你帮助他一个的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能否正确,要写出操作步(方法、象和):(2)、食品充气包装,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3)、市上售的香、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纳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掉空气。

你用所学知排除掉空....气的原由。

(2、(6分)以下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按要求填空:1)D中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B成功的关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前止水;③磷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翻开止水;⑤要用教室内的空气。

(3)上述A-D四此中能达到目的且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6分)将12gCO、O2、N2的混淆气体点燃,完好反后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足反后,生成25克的白色固体,有部分气体节余。

:1)节余气体___________克;(2)节余气体的成可能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_⋯⋯(有几种就写出几种可能,可以不填全,但写一个不得分)(3)将完好反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反的化学方程式:4、依据下所示的装置回答:1)写出有号的器名称: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室用酸和二氧化制氧气,所生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装置是________,采集装置_______。

..(3)室往常用稀酸与石灰石反制取二氧化碳,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装置是___________,采集装置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热点分析:好吃的蛋黄派
我对"蛋黄派"疏松多孔的结构感到兴趣,我从资料中了解到焙制糕点常用的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该物质受热易分解。

我对碳酸氢钠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干燥的碳酸氢钠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口有水珠,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______________ 。

②加热碳酸氢钠至完全分解后,试管中仍有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我认为
是一种盐;请你帮助我猜测这种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测(将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填于下表中)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


参考答案:
① H2O;CO2;②Na2CO3;③
步骤和方法(2分)现象(2分)分析(2分)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入盐酸;
②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
浊。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CO2;
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该白色固体是Na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