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大小计算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1)生成NaOH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g.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5.(2014•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1)图1中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2)图2中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_________;若把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 管中试纸变色比a 管明显,原因:_________.6.(2014•厦门)如图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_________.(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7.(2014•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_________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_________g.8.(2014•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10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克,(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9.(2014•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g.(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0.(2014•宜昌)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2014•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_________.(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_________.12.(2014•新疆)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_________;③_________,如浓硫酸.13.(2014•营口)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14.(2014•烟台)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E是_________.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_________.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_________.15.(2014•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 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3)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16.(2014•烟台)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②实验二中,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①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或_________.17.(2014•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猜想Ⅱ:溶质是_________;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18.(2014•雅安)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19.(2014•永州)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盛有87.6g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2)假定上述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___m2(填“=”“>”或“<”).(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_________ (填化学式).21.(2014•烟台)硝酸铵(NH4NO 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置100kg10%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铵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铵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22.(2014•宜昌)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 .【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_________.【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的成分.23.(2014•张掖)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4.(2014•永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____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_________种可能.(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25.(2014•枣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计算:(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6.(2014•昭通)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1)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下同)(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27.(2014•盐城)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请回答下列问题:(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_________.(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_________.(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_________色.(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丙同学推断既有Ca(OH)2,也有Na2CO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结论】_________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_________.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28.(2014•珠海)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的值为_________.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_________CO2+_________H2O+_________ CO.29.(2014•咸宁)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0.(2014•湛江)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单整数比).(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__ kg.(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_________.一、解答题(共3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1)生成NaOH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9.3%(精确到0.1%);(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 4.5g.=)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或氢氧化钠.(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5.(2014•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1)图1中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分子的不断运动.(2)图2中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H2O+CO2=H2CO3;若把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 管中试纸变色比a 管明显,原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6.(2014•厦门)如图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CO.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A(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是C (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太阳能.(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7.(2014•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9:127:48.(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10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7.5g.8.(2014•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10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克,(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9.(2014•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2g(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0.(2014•宜昌)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是:×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2014•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检查原因,改进后继续过滤.(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该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操作简单节约能源.12.(2014•新疆)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浓盐酸(或酒精或氨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③药品具有吸水性,如浓硫酸.13.(2014•营口)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55.5g×14.(2014•烟台)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15.(2014•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 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两个分子和一个分子反应,生成两个分子和一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两个分子和一个分子反应,生成两个分子和一个分子,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1,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由反应可知,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新的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1)(4)组符合,(2)(3)组不符合。

考点∶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3.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Fe和FeO中的铁元素都上了硫酸亚铁中去了,根据铁元素的质量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

解:由Fe和FeO的混合物质量为7.0g,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解出铁元素质量为:7.0g×80%=5.6g;用铁元素质量除以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15.2g故选B。

中考化学与计算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与计算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106 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 g;(2)106 g 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3)向106 g 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HCl =NaHCO3+ NaCl;当Na2CO3 全部转化为NaHCO3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CO2 。

请在“题25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4)另取10% Na2CO3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物质Na2CO3HCl X NaCl CO H2O质量/g31.814.616.823.4 4.4m则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10.6 g;(2)4.4g;(3);(4)1.8;3Na2CO3+ 4HCl=2NaHCO3+4NaCl+H2O + CO2↑【解析】【分析】【详解】(1)106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106g×10%=10.6g,故填:10.6。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消耗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则有2322Na CO +2HCl =2NaCl+H O+CO 106734410.6g 10610.6g=7310610.6g=44a xa xx =4.4g ,a =7.3g ;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

(3)设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需要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233Na CO +HCl =NaHCO +NaCl 10636.510.6g 10610.6g=36.5y yy =3.65g 盐酸溶液的质量为3.65g=36.5g 10%碳酸钠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73g 10%故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36.5g=36.5g ,故曲线为:。

(4)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生成4.4g 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 ,说明给出的碳酸钠有一部分转化生成了碳酸氢钠和氯化钠,X 为NaHCO 3,碳酸钠和HCl 是反应物,碳酸氢钠、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31.8g+14.6g=16.8g+23.4g+4.4g+m ,m=1.8g ; 设反应方程式为aNa 2CO 3+bHCl ═cNaHCO 3+dNaCl+eH 2O+fCO 2↑31.6g 14.6g 16.8g 23.4g 1.8g 4.4ga:b:c:d:e:f=:::::=3:4:2:4:1:110635.58458.51844方程式为3Na 2CO 3+4HCl ═2NaHCO 3+4NaCl+H 2O+CO 2↑。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计算题的综合附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计算题的综合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把2.4g镁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中,反应完毕后,向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加入NaOH溶液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

(1)计算与2.4g镁反应的H2SO4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2)加入NaOH溶液____g时,开始生成沉淀;图中a的数值为____。

(3)利用上述计算结果,若将NaOH溶液改用Ba(OH)2溶液并逐滴加入上述镁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____g。

【答案】9.8g8016052.4【解析】【分析】Mg+H SO==MgSO+H↑,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参(1)利用化学方程式:2442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2)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与镁反应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0g时才开始形成沉淀;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3)氢氧化钡既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硫酸镁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和硫酸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产生的沉淀的质量。

【详解】解:(1)设与2.4g镁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y;Mg+H SO==MgSO+H↑244224981202.4g x y2498=x=9.8g2.4g x24120=y=12g2.4g y(2)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0g时才开始形成沉淀;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42422NaOH+MgSO ==Na SO +Mg(OH)8012012gz ↓80120=z 12gz=8g 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g 10%÷ =80ga 的数值=80g+80g=160g ;(3)设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m ,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n ;2424Ba(OH)+MgSO ==Mg(OH)+BaSO 1205823312gn m↓↓120233=12g mm=23.3g 12058=12g nn=5.8g 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b ; 22442Ba OH +H SO ==BaSO +2H O 982339.8gb↓() 98233=9.8g bb=23.3g 生成的沉淀的总质量=23.3g+23.3g+5.8g=52.4g答:与2.4g 镁反应的H 2SO 4的质量为9.8g ;若将NaOH 溶液改用Ba (OH )2溶液并逐滴加入上述镁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52.4g 。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结束前某时刻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表中x、y、m、n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7014610反应中质量/g x11m n反应结束前质量/g42y4010A.x=56 B.y=6 C.m=17 D.n=8【答案】A【解析】【详解】A、y=70+14+6+10-42-40-10=8,根据题意有:(70-42):(14-8)=(70-x):(14-11),x=56,该选项说法正确;B、y=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题意有:(14-8):(40-6)=(14-11):(m-6),m=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Fe和FeO中的铁元素都上了硫酸亚铁中去了,根据铁元素的质量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

解:由Fe和FeO的混合物质量为7.0g,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解出铁元素质量为:7.0g×80%=5.6g;用铁元素质量除以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15.2g故选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已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的总质量方法是:用该元素的质量除以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3.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答案】D【解析】A、浓硫酸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碱石灰既能吸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完全反应分解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1g﹣9g=22g,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X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Y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气体Y的质量为45g﹣31g=14g,正确;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b:44c=9g:22g,可得b:c=1:1;正确;D、X中H、C原子个数比为1:1,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其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2:1,则生成y分子中C原子的个数应大于H原子的个数,甲烷中碳原子的个数小于氢原子的个数,错误。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结束前某时刻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表中x、y、m、n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x=56 B.y=6 C.m=17 D.n=8【答案】A【解析】【详解】A、y=70+14+6+10-42-40-10=8,根据题意有:(70-42):(14-8)=(70-x):(14-11),x=56,该选项说法正确;B、y=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题意有:(14-8):(40-6)=(14-11):(m-6),m=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白色沉淀。

则a的数值为A.3.21 B.3.59 C.4.01 D.7.4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CO2+Ca(OH)2=CaCO3↓+ H2O中CO2与CaC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为0.05mol,即0.05mol×44g/ mol=2.2g,即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参加反应的CO物质的量为0.05mol,即0.05mol×28g/ mol=1.4g,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列等式:a+1.4g=2.41g+2.2g,a=3.21g,故选A.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分子构成看B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属于单质,根据配平后的结果看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34×2:32×3=17:24;;A的化学式为H2S其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计算题的综合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计算题的综合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106 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量为 g;(2)106 g 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3)向106 g 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HCl =NaHCO3+ NaCl;当Na2CO3 全部转化为NaHCO3后,再加入盐酸才开始放出CO2 。

请在“题25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4)另取10% Na2CO3溶液边搅拌边加入10%的盐酸,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如下表:物质Na2CO3HCl X NaCl CO H2O质量/g31.814.616.823.4 4.4m则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10.6 g;(2)4.4g;(3);(4)1.8;3Na2CO3+ 4HCl=2NaHCO3+4NaCl+H2O + CO2↑【解析】【分析】【详解】(1)106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106g×10%=10.6g,故填:10.6。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消耗的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则有2322Na CO +2HCl =2NaCl+H O+CO 106734410.6g 10610.6g=7310610.6g=44a xa xx =4.4g ,a =7.3g ;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

(3)设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需要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233Na CO +HCl =NaHCO +NaCl 10636.510.6g 10610.6g=36.5y yy =3.65g 盐酸溶液的质量为3.65g=36.5g 10%碳酸钠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73g 10%故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36.5g=36.5g ,故曲线为:。

(4)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生成4.4g 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 ,说明给出的碳酸钠有一部分转化生成了碳酸氢钠和氯化钠,X 为NaHCO 3,碳酸钠和HCl 是反应物,碳酸氢钠、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31.8g+14.6g=16.8g+23.4g+4.4g+m ,m=1.8g ; 设反应方程式为aNa 2CO 3+bHCl ═cNaHCO 3+dNaCl+eH 2O+fCO 2↑31.6g 14.6g 16.8g 23.4g 1.8g 4.4ga:b:c:d:e:f=:::::=3:4:2:4:1:110635.58458.51844方程式为3Na 2CO 3+4HCl ═2NaHCO 3+4NaCl+H 2O+CO 2↑。

中考化学必做的30道压轴题

中考化学必做的30道压轴题
〔4〕【查阅资料】
①粗盐中可能含有镁盐〔Mg2+〕和硫酸盐〔SO42﹣〕等可溶性杂质.
②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表
阳离子 阴离子
OH﹣
CL﹣
SO
CO
Na+




Ba2+




Mg2+




说明:“溶〞表示该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该物质不溶于水.
③M g〔OH〕2为白色物质,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aSO4为白色物质,不溶于盐酸;MgCO3,BaCO3为白色物质都能溶于盐酸.
〔7〕【实验拓展】以下为乙同学设计的去除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试验流程:
①该实验过程中,除杂试剂都要过量,原因是.
②过量Na2CO3溶液用来除离子〔填离子序号〕.
【解答】解:〔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为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2〕步骤②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
y=1.36t
故答案为:〔1〕=,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2〕每天理论上能产生硫酸钙质量为1.36t.
6.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以下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核有20个质子
B.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响中,钙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
实验次数
参加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0
8
2
10
6
3
10
4
4
10
2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处找中考真题,不如下一个“中考神器”app:提分最快的中考备考app。

在360手机助手中搜“中考神器”即可。

小计算:(2013年丰台二模)24.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如右图所示),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性质来吸收包装袋内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 g,理论上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的质量为A.0.6 g B.0.8 gC.1.2 g D.1.6 g答案:A(2013年丰台二模)2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CO2O2H2O X 反应前质量(g)658 5 23反应后质量(g) a 10 32 0A. a的值为44B. X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 X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在X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4:1答案:C(2013年朝阳二模)24.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在原实验基础上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过程反应前反应后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34.3g 32.7g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D.反应后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8g答案:D(2013年顺义二模).“冬天捞碱”所获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质量的食盐,为测定纯碱的质量分数,称取24.8g样品,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5%的食盐溶液200g,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A.14.5% B.42.7% C.85.5% D.87.6%答案:C(2013年东城二模)25.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6.9 g 放入93.1 g 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4.9 %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4.9 g B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 gC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D .6.9 g 混合物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58% 答案:C(2013年海淀二模)25.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I 中未变质的NaOH 质量为5.3 gB. II 中溶液有两种溶质C. III 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D. IV 中溶液为红色答案:C大计算:(2013年丰台二模)35.(3分)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

为避免污染环境并回收利用废液,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桶中上层清液522 g ,加入足量的CaCO 3粉末,生成22 g 气体,过滤,得到a g 滤液。

向滤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pH 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

(1)a 的值为____。

(2)加入1000 g 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要配制成16%的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加水多少。

久置的NaOH 样品9.3 g 5 g 白色沉淀,100 g 溶液 (不考虑NaOH 潮解)I II III IV加水 加入氢氧化钙 加入酚酞溶液 完全溶解 恰好完全反应答案:35.(3分)(1)550 (2)【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碳酸钙的质量为y ,加水质量为a 。

m(Na 2CO 3) = 1000 g ·21.2% = 212 gNa 2CO 3 + CaCl 2 = CaCO 3↓+2NaCl 106 100 117 212 g y x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112.5g(2013年石景山二模)35.(3分)纯碱产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

为了测定某纯碱产品中氯化钠含量,取11.4 g 固体样品加入50 g 水充分溶解,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待恰好完全反应时,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130 g (假设气体完全逸出)。

请计算:(1)固体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0.8 g(2)恰好反应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6%(2013年通州二模)45.(5分)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物质,它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 2O 2+2H 2O=4NaOH+O 2↑,现将一定质量的过氧化钠加入到盛有175.2g 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反应完毕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6.4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试计算:(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

(2)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1)6.4g(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156 160 64…………………1分212g 106 = x 117 212g 106 = y 100 x = 234 g y = 200 g550 g+1000 g-200 g+a 234 g×100% = 16%……………………………(1分)……………………………(1分)……………………………(1分)X Y 6.4gX = 31.2gY = 32g31.2g+175.2g-6.4g=200g 200g ×20% = 40g答: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6%(2013年西城二模)35.经分析某生石灰干燥剂已部分变质,取18 g 此干燥剂放入烧杯中,加入150 g 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2.2 g CO 2;再继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2.2 g CO 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164.4 g 水,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3海淀二模)35.(3分)某温度下,某实验小组在用粗锌(杂质难溶于水且与稀硫酸不反应)与200 g 稀硫酸反应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粗锌的质量/g 稀硫酸的质量/g生成气体的质量/g反应后溶液过滤,所得 固体烘干后的质量/g 实验1 15 200 0.4 2 实验2 30 200 0.8 4 实验3452001.017.5(1)上述实验中,粗锌中的锌有剩余的是 (填实验序号)。

(2)计算:实验3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2013年朝阳二模)35. (3分)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甲 乙 丙 金属混合物质量/g 10 10 20 稀硫酸质量/g 100 12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4413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2)计算丙同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156 64X 6.4t =40g-32175.2g×100%=4.6%160 64Y 6.4t=………………1分………………1分………………1分答案:(1)实验3 ……………………1分 (2)解题过程参考如下: 解法1:【解】设:200 g 硫酸中H 2SO 4的质量为x 。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98 2 x 1 gx98= g 12 x =49 g ……………………1分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200 g – 49 g = 151 g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为:(200 g + 45 g -17.5 g – 1 g) – 151 g = 75.5g ………………1分答: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为75.5 g 。

解法2:【解】设: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y 。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65 161 2 y x 1 gx161 = g 12 x = 80.5 g ……………………1分y65 = g 12 y = 32.5 g反应后剩余样品的质量为:45 g - 32.5 g = 12.5 g 反应后固体中硫酸锌的质量为:17.5 g – 12.5 g = 5 g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为:80.5 g – 5 g= 75.5 g ……………………1分 答: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为75.5 g 。

答案:(1) H 2SO 4 、FeSO 4 ················1分(2) 解: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0g-13g=7g 。

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Fe + H2SO4 = FeSO4 + H2↑56 152 27g x y解得x= 19g y = 0.25 g (1)分∴反应后溶液质量为:20g -13g + 100g -0.25g = 106.75 g反应后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19g106.75g×100%≈17.8%···1分答:丙同学所得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17.8%(2013年东城二模)3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16g和0.6g,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14.4g黑色固体B。

(1)计算白色沉淀的质量;(2)通过计算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

35.(3分)解:(1)二氧化碳的质量 = 16g + 0.6g - 14.4g = 2.2g ……………………1分设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x。

CO2+Ca(OH)2 = CaCO3↓+H2O44 1002.2g x; x = 5g ……………………1分(2)根据实验现象:黑色固体B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说明B中不含碳单质;无气体放出,说明不含金属铁B中含铁元素质量:16g× = 11.2gB中含氧元素质量:14.4g–11.2g = 3.2g若固体B的的化学式为Fe a O b,则a:b = (11.2g/56):(3.2g/16) = 1:1则固体B的化学式为:FeO ……………………1分答:(1)白色沉淀的质量为5g;(2)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FeO。

(2013年房山二模)某化工厂生产的碳酸钠产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他杂质忽略不计),取一定量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 加入137.7g 水充分溶解,再向烧杯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300g 恰好完全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