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说明书讲解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一、引言1.课程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水质问题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
为此,本课程设计以水质工程为背景,旨在使学生掌握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关键技术及管理方法。
设计要求如下:(1)根据项目地点、水质特点及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水质处理工艺;(2)合理设计水质处理设施,确保出水水质达标;(3)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针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项目概况1.项目地点与范围本项目位于某城市,涉及地表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等水源。
项目范围包括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厂处理、输配水管网等方面。
2.项目内容与目标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水源地保护措施、水厂处理工艺改造、输配水管网优化、水质监测与控制等。
项目目标是提高水质达标率,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水质工程设计1.水源及水质分析本项目涉及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城市污水。
需对各水源的水质进行详细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指标。
2.水质处理工艺选择根据水源水质特点及处理目标,选择适用的水质处理工艺。
如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
3.水质处理设施设计根据所选水质处理工艺,设计相应的水质处理设施,包括设备选型、规模、布局等。
4.水质监测与控制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对水源、水厂、输配水管网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水质事件的能力。
四、工程实施与管理1.施工组织与管理本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施工队伍组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等。
2.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为确保工程质量,需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施工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加强进度控制,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水质工程学2》(污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 2》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 页 共 51 页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包括根据污水水质及污水厂规模 选择处理工艺,每个工艺构筑物各部分尺寸的详细计算,整个污水厂的规划布局 以及各构筑物间高程的确定。 该污水厂的设计规模为 280000m3/d,污水水质分析结果如下: COD:550mg/L SS:260mg/L BOD5:220mg/L 要求出水水质: COD:600mg/L SS:20mg/L BOD5:20mg/L 该污水厂所处地区气象条件: 全年极端最高温度:39.4°C 全年极端最低温度:2°C 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 该污水厂所处位置工程地质条件: 地震烈度:8 度 最大冻土深度:55cm 地基承载能力:110t/m2 该污水厂所处位置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埋深:7m 污水处理后排入某河流,污水处理厂据此河流 670m,河流最高洪水位为 65.5m。 污水处理厂设计地面标高为 68.3m。 市政污水引入管管底标高为 63.2m。 根据污水水质,设置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格栅、沉 砂池、 初沉池一级处理, 生物曝气池、 二沉池二级处理, 消毒接触池等工艺单元。 再对整个水厂的平面布置做出规划,然后具体计算每个工艺所需构筑物的个数、 详细尺寸等,计算各构筑物内以及构筑之间的水头损失,确定各构筑物之间的高 差以及水泵的扬程,最后绘制水厂总平面图以及水厂高程布置图。
兰州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
2010 年 1 月 9 日
《水质工程学 2》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2 页 共 51 页
2 工艺流程
2.1 污水处理方案比较
1.传统活性污泥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又称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早期开始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的 运行方式。原污水从曝气池首端进入池内,由二次沉淀池回流的污泥同步注入。 污水与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液在池内呈推流式流动至池的末端, 流出池外进入二 次沉淀池,在这里处理后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分离,部分污泥回流曝气池,部分污 泥则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本工艺具有如下特征: 有机物在曝气池内的降解,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代谢的完整过 程,活性污泥也经历了一个从池首端的对数增长,经减速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 吸期的完全生长周期。 由于有机污染物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 需氧速度也是沿池长逐渐降低。 因此, 在池首端和前段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较低,甚至可能是不足的,沿池长逐渐增 高,在池末端溶解氧含量就已经很充足了,一般能够达到规定的 2mg/L 左右。 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极好,BOD 去除率可达 90%以上,适 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高的污水。 经多年运行实践证明,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存在着下列各项问题: (1)曝气池首段有机污染物负荷高,耗氧速度也高,为了避免由于缺氧形 成厌氧状态,进水有机物负荷不宜过高,因此曝气池容积大,占用的土地较多, 基建费用高。 (2)耗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而供氧速度难于与其相吻合、适应,在池 前段可能出现耗氧速度高于供氧速度的现象, 池后段又可能出现溶解氧过剩的现 象,对此,采用渐减供氧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3)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 的影响。 2.氧化沟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于 50 年代由荷兰的 Pasveer 所开发的一种污 水生物处理技术,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种。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相较,氧化沟具有下列各项特征: (1)在构造方面的特征 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平面多为椭圆形或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 百米以上。沟深取决于曝气装置,自 2m 至 6m。 单池的进水装置比较简单,只要伸入一根进水管即可,如双池以上平行工作 时,则应设配水井,采用交替工作系统时,配水井内还要设置自动控制装置,以 变换水流方向。 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式,宜于采用可升降式的,以调节池内水深。采用交替 工作系统时,溢流堰应能自动启闭,并与进水装置相呼应以控制沟内水流方向。 (2)在水流混合方面的特征 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 污水在沟内的流速 v 平均为 0.4m/s,氧化沟总长为 L,当 L 为 100~500m, 污水完成一个循环所需时间约为 4~20min,如水力停留时间定为 24h,则在整个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摘要:一、引言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四、课程设计的成果与展望正文:一、引言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对水质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水质处理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本文将对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1)掌握水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
2.要求(1)了解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2)能够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水质处理工艺的设计;(3)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1.内容(1)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2)水质处理技术及其应用;(3)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4)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5)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2.方法(1)理论教学:教授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水质处理工程设计案例;(3)实验操作:进行水质处理实验,验证设计方案;(4)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设计方案讨论与交流;(5)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
四、课程设计的成果与展望1.成果(1)掌握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完成水质处理工艺的设计方案;(3)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2.展望通过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2014-2015

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与任务(一)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有关工程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二)任务——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中型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要求确定污水处理的流程,计算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处理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说明书和工艺计算书。
二、设计任务书和指示书(一)设计任务书1、城市概况——某新镇为山东某油田的生活居住中心和生产指挥科研中心,是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石油城。
它位于黄河入海口的黄泛区内,东径118°50′~118°53′,北纬37°54′~37°57′占地5.25平方公里,呈椭园状,最宽处2.4公里,最长处为2.8公里。
2、自然特征——某新镇地形由南向北略有坡度,平均坡度为0.5‰,地面平整,海拔高度为2.3~3.5米,属黄河冲积粉质砂土区,土质盐碱,地震裂度为6度,处于地震波及区,全年气温最高为40℃,最低为-18℃,极值冻土深度为57公分,全年降雨量为600毫米,当地缺乏雨量资料,就近气象条件相类似的长岛地区的暴雨公式为i=(5.941+4.9761lgT)/(t+3.626)0.622,镇东有卫东河,水流由南向北与神仙沟在新镇东北角汇合流向渤海湾。
神仙沟是“旧年黄河故道,现沟面宽约10~20m不等,水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神仙沟沟底标高为-1.5m,河床水位控制在0.5~1m之内,水位由神仙沟在渤海湾出口处甲方所设的流域防洪泵站加以控制。
处理厂厂址内地面标高为2.10~2.40m(高出黄海平均海面),土壤承载能力7~11吨/平方米。
3、规划资料——新镇将建设完备的市政设施。
规划人口,近期23000人,2020年发展为60000人,居民日平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为100升/人²日,工业与公共建筑最大日污水产量为10000米3/日,工业与公建污水日变化系数取1.3。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1)

长春建筑学院水质工程学Ⅱ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王磊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 130800127指导教师:日期: 2016.6.20-7.1城建学院一、设计题目宁夏省吴忠市同心县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水质工程学Ⅱ(污水处理)》课程设计属《水质工程学》专业课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净水厂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原始资料1.厂区附近地势资料:2.厂区附近地形图一张(见附图);3.厂区附近地下水位标高200米;4.厂区附近土层构造为粘土;5.城区污水资料:(1)生活污水(2)工业废水(3)城市排水干渠进厂处A点管底设计标高202米;(4)水体特征资料:该厂污水排入水体前要求达到一级处理程度;(5)气候资料最高温度39.5℃;最低温度-19.8℃;年平均温度4.8℃;冬季平均温度-12 ℃;结冻期3 ;风向西南;最高洪水位210米。
附图:厂区附近地形图比例尺1:5000四、设计任务进行某城市市区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其任务包括:1.根据所给的原始资料,计算出进厂的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浓度;2.根据水质情况、地形和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污水、污泥处理的流量以及有关的处理构筑物;3.对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与尺寸;4.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污泥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1.本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和图纸3张;2.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下列各项:(1)目录(2)绪论①设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包括城市所在位置、地形、气象、地质、水文条件、经济概况、规划远景等。
②水体说明;③设计任务、设计依据的简述。
(3)污水设计流量与污水水质(4)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以及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过程(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说明书简明扼要,力求多用草图,表格说明,要求文句通顺,段落分明,字迹工整。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1. 简介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是水质工程学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水质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内容、目标和实施步骤。
2. 设计目标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水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建造和操作水处理设施,以提高水质和保护环境。
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了解各类水体的水质状况;•学习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 实施步骤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在课程开始前,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水质工程学课程理论知识,包括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水处理工艺原理、水质污染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步骤二:项目选题和计划制定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一个具体的水质工程项目,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可以选择从实际工程中选取,也可以是模拟实验。
计划应包括项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步骤三:实施实验和操作根据项目计划,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和操作。
这包括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设计和搭建水处理设施等。
学生应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步骤四: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在实验和操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
他们应该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并与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验证。
步骤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和操作的结果,撰写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实验方法和数据、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报告还应包括学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步骤六:课程设计展示和评估学生需要将他们的课程设计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给予的原始资料,对某些小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
通过设计学会运用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一般原则,熟悉有关构筑物的计算方法和了解设计步骤及规律,使学到的基本知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得到一次综合性的训练。
二、设计内容1、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要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法。
2、根据污水处理程度结合污水厂的地形条件,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3、对所选择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形式和主要尺寸。
4、绘制污水厂的总体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高程图)。
5、编写说明书。
三、设计原始资料1、某小镇污水厂附近地形图一张,该城镇人口数为 5 万人。
2、污水流量:日平均流量Q=7500m3/d。
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分别为K d= 1.2,K h= 1.33。
污水水质:平均水温为:23℃。
处理前BOD5= 250mg/L, SS = 330mg/L。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DO=2mg/L,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附近河流。
3、水文及地质资料(1)污水厂附近最高洪水位260m,该河95%保证率的枯水量为1.5m3/s,河流流速为0.8m/s,夏季河水平均温度17℃,河水中溶解氧为2 mg/L,河水中原有BOD5为3mg/L,悬浮物含量为59 mg/L.(2)污水厂址地下水位距地表15m左右,土壤为砂质粘土,抗压强度在1.5公斤/cm2以上。
土壤年平均温度12℃,最低温度2℃。
4、气象条件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气压为730.2mm汞柱,年平均气温为15.1℃,冬季最低月平均温度为8℃。
5、其他资料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
拟由省建筑公司施工,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
电力供应充足。
四、设计步骤及方法1、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厂的规模和污水设计水量、水质。
由处理污水量可知,该污水厂属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Q max =Q×K h×K d =7500×1.33×1.2/24=498.75 m3/h=138.54L/s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DO≥5mg/L(本课程设计中不考虑有毒物质),为满足DO≥5mg/L要求,可根据氧垂曲线进行计算求出L处理后。
水质工程学Ⅱ课设 -某市排水处理厂设计

XX联合大学轻工学院排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某市排水处理厂设计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 12 月 31 日第一章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根据某市基本建设委员会2011年第034号文件批准,拟在该市东郊新建二级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悬浮物(SS)≤3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0mg/L。
二、设计数据1、污水量(平均日,m3/d)学号末位0~2的2.5万(第一组),3~5的为3.5万(第二组),6~9的为5万(第三组)。
2、总变化系数(KZ)K Z =Kd×Kh=1.1×1.2=1.323、污水水质:三、厂址根据城市规划,本着不占良田,少占农田的原则,拟将处理厂建在某河边的一片河滩地上,有地约300亩。
四、设计基础资料1、厂址地形、地物概述厂区地面基本平坦,高差相差1米左右,高程在85~86米之间,厂区基本上是河滩地,周围很大面积内没有农田。
2、工程地质情况土质基本上是砂砾石层,地基承载力18~20T/m2。
3、水文与水文地质资料(1)流经该市河流的最高水位为87.80m,最低水位84.00m,平均水位86.00m,河水最高水温25℃,最低水温8℃,平均水温14℃(2)地下水水位高程为80.00m,地下水无侵蚀性。
(3)冰冻层为0.5米。
五、设计参数处理厂受纳的污水来自城市污水管线,其中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所占比例较大,工业废水主要是化纤和印染废水,环保部门已经指定化纤、印染废水要在厂内自行进行预处理,达到工业废水排入市政管道标准,方可排入城市管网。
同时也考虑到利用生活污水补充工业废水N、P等营养物以利进行生化反应。
有关设计参数如下:1、污泥产率系数Y=0.55(kgMLVSS/kgBOD5)2、污泥自身氧化率Kd=0.065(d-1)3、氧化每公斤BOD5所需氧的公斤数a′=0.48(kgO2/kgBOD5)4、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b′=0.162(d-1)5、有机物降解常数K2=0.026、污水充氧修正系数α=0.90,β=0.927、全年平均气温15℃,冬季室外计算气温-3℃;池外土壤介质全年平均温度为16℃,冬季土壤计算温度5℃;新鲜污泥年平均温度为16.2℃,日平均最低温度为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污水处理厂设计相关.....................................3
第二章 水质水量及工艺流程方案
2.1 工艺方案分析.............................................4
吉安市水力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事业有着良好的前景。境内河流众多,以赣江为中轴,有28条大小支流汇入,各河上游植被茂密,山高水陡,水量充盈,水力资源充沛。各河水流域总面积约2900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196.75亿立方米。理论蕴藏量为2503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157万千瓦。赣江从万安良口经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流至新干三湖,过境河长289公里,占赣江总长的35.2%。其中集中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赣江一级支流有遂川、蜀水、孤江、禾水、泸水、乌江、洲湖河及牛吼江共8条,总流域面积为22500平方公里,集中面积在200-1000平方公里的赣江一级支流良口水、皂口水、通津水、云亭水、仙搓水、固陂水、横石水、固江、黄金水、住岐水、沂江、湄湘水、狗颈水等十三条河流总长约28000公里,沙网密度为0.8公里/平方公里;全市现有水库1206座,蓄水量达19亿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占有量约为4800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量为3460立方米。地下水埋深3-5米,含水层厚8-15米,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46亿立方米,丰水年为56亿立方米,平水年为45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加快了全市能源建设,大小水电站布满全市各县。国家重点项目万安水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泰和南丰水电站已在建之中。国家还将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吉安市境内的赣江水力资源。这对加速吉安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 平面布置和高程设计
5.1 平面布置................................................26
5.2 高程布置................................................27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设计背景
1.1设计基本资料
3.6 生化池..................................................12
3.7 二沉池..................................................19
3.8 污泥泵房.......................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流经城区的赣江河流均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为减轻水环境污染,有利于水的可持续利用,新建吉安市污水处理厂,将城市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1.1.2城市条件概况
吉安市是江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位于北纬25°58′32〞~27°57′50〞,东经113°48′~115°56′之间。南北长218千米,东西宽208千米,国土总面积25283平方千米
3.9 贮泥池..................................................22
3.10 污泥浓缩池..............................................22
3.11 排泥泵房................................................24
2.4.2污泥处理工艺流程........................................5
3.1 粗格栅..........................................................6
3.2污水提升泵房.....................................................7
2.3.3污水厂总流量计算........................................5
2.4 工艺流程..................................................5
2.4.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5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学号:201320190201
姓名:邓云华
指导老师:李泽兵
2016年 6 月 13日
第一章设计背景
1.1 设计基本资料..............................................3
1.1.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3
3.12 脱水间..................................................24
第4章污水厂设计说明
4.1各构筑物的尺寸.............................................25
4.2 材料的选用.................................................25
3.3 细格栅...................................................8
3.4 沉砂池...................................................9
3.5 初沉池..................................................11
2.3 污水厂总流量计算.........................................5
2.3.1城市污水排放量..........................................5
2.3.2工业废水排放量..........................................5
2.2 水质要求.................................................5
2.2.1设计进水水质............................................5
2.2.2设计出水水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