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字母”和“音素”的概念,理解字母与音素的关系;2.学习拼音的拼读规则,正确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3.熟记一、二、三声的拼音符号。
教学重点1.理解字母与音素的关系;2.正确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3.熟练掌握一、二、三声的拼音符号。
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三年级上册;2.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3.物品图示、拼音卡片等图像工具。
教学内容活动一:引导学生认识“字母”和“音素”1.学生举手回答:知道什么是字母吗?(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呈现在幻灯片上。
)2.通过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回忆英文字母表。
3.教师解释“字母”是指书写语言的符号。
4.学生再次回忆英文字母表,教师顺便与学生复习英文一些常用单词。
活动二:学习拼音的拼读规则1.引导学生根据语音发声,感性理解汉语拼音概念。
2.点读汉字并让学生观察、体验不同读音的区别,感受声音的异同。
3.通过让学生在同音或类音的汉字中找相似发音的元素,引导学生认识“音素”的概念。
4.引导学生逐一认识并掌握26个声母和21个韵母的读法。
活动三:熟记一、二、三声的拼音符号1.通过展示汉字及声调符号、播放典型的语音发音,让学生理解三种声调的发音方式。
2.教师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加深对声调的理解。
3.教师安排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练习读汉字时声调符号的使用。
教学方案1.教师通过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回忆英文字母表,并解释“字母”的概念。
2.教师让学生观察、体验不同读音的区别,感受声音的异同。
3.通过让学生在同音或类音的汉字中找相似发音的元素,引导学生认识“音素”的概念。
4.教师让学生逐一认识并掌握26个声母和21个韵母的读法。
5.根据汉字的声调,教师通过展示汉字及声调符号、播放典型的语音发音,让学生理解三种声调的发音方式。
6.教师设计互动游戏,加深学生对声调的理解。
7.教师安排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练习读汉字时声调符号的使用。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日记》教学设计

确,二看正文表达是否通顺明白。
)
3.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习作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加上去,删去不必要的词句。
4.把自己修改满意的习作在小组内交流,征求别人的意见。
5.请同组的同学推荐你觉得写得好的日记,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推荐这一篇。
(学生推荐日记,并说明理由,也可指出缺点,提出修改意见。
)
学生再次修改。
誊写习作。
评价
标准
星级小
组
评
老
师
评
格式
正确,
完整,
围绕
中心
通顺
完整
格式
正确
格式
基本
正确
通顺
完整
板书设计
写日记写对格式自己做的挑重点写具体
看见的
听说的
想到的
教后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会认41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会写34个生词。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4.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一、复习《古诗三首》1、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2、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3、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4、课文主题《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二、复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1、我会写铺pū(铺床、铺满、铺张浪费)泥ní(泥土、水泥、泥巴)晶jīng(结晶、晶体、亮晶晶)紧jǐn(紧张、抓紧、赶紧)院yuàn(院子、庭院、院落)印yìn(印章、手印、脚印)排pái(排列、排队、竹排)列liè(列举、队列、罗列)规guī(规则、规定、常规)则zé(法则、原则、以身作则)乱luàn(乱跑、乱说、胡乱)棕zōng(棕色、棕毛、棕树)迟chí(迟到、迟钝、推迟)2、我会认洼wā(山洼、水洼、坑坑洼洼)凌líng(凌乱、凌晨、盛气凌人)增zēng(增添、增加、增高)靴xuē(雨靴、靴子、马靴)3、多音字数shù(数学)shǔ(数着)铺pù(店铺)pū(铺满)觉jué(觉得)jiào(睡觉)4、近义词明朗——晴朗平展——平整凌乱——杂乱增添——增加愉快——快乐5、反义词潮湿——干燥平展——卷曲凌乱——整齐小心——马虎愉快——难过6、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园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1.快速回顾一下本单元学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自己是怎么做的?。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本单元学习中积累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班级交流。
预设1:我首先会选择查字典。
字典上的解释既准确又详细,可以避免很多弯路。
查字典的方法有: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预设2:可以通过看注释来理解。
学习“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时,“生”字我不理解,就是通过注释来理解的。
预设3.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查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我在理解“啊!多么明朗的天空”中的“明朗”一词时,我找到了“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雨过天晴后的天空很蓝很亮,就像水洗过一样。
这就是明朗的天空。
预设4: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理解“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中的“五彩缤纷”时,我联系后面的句子,可以知道秋天的色彩表现在: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橘子、柿子,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
由此可以推出“五颜六色”不仅指颜色很多,而且绚丽丰富,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预设5:还可以用组合法来理解词语。
理解““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中的“歌韵”一词时,我就运用了组合法。
“歌”的意思是歌曲,“韵”的意思是韵味,“歌韵”的意思歌曲的韵味。
预设6:用换词法理解词语也很不错。
在理解“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中的“愉悦”一词时,我就换成了“高兴、快乐、喜悦”,从而明白了“愉悦”的意思。
4.教师总结。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词法、组合法、找近义词或反义词,都是不错的方法。
当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时,可以尝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有时候可以几种方法同时用。
如果实在不能理解也可以向他人请教。
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一、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都与秋天有关。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主要写一个孩子在一场秋风秋雨后背书包上学时见到的水泥道上的美景。
《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线索,,从整体上勾画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积累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4.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山行》。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难点学习写日记。
四、单元课时安排《古诗三首》3课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4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3、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难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这三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默写古诗《山行》。
3.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一、初读古诗——感知美1.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秋天的风景,让学生说一说。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附板书、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附板书、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目的:1.学会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标准生字书写。
2.并学会用多种方法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积累一些描写不同季节的词语,并试着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重点:学会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标准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学会用多种方法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准备:田字格本、生字卡片、字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学到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掌握了如何理解文中词语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一单元的收获。
二、书写练习 1.师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生字。
狂排铺票盖寒臂假 2.师出示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图片,指生说生字构造,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点。
3.师点拨生字的书写要领。
〔1〕生字分类:左右构造:狂、排、铺、假上下构造:票、盖、寒、臂〔2〕生字特点:横画较多,注意横画的写法和布置;竖画端正,笔画书写要直。
〔3〕师示范生字的写法。
提示:a、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
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
b、横竖之间的间距要大致相等。
c、左右构造的字要左右两局部大小相当,上下构造要注意字体协调。
4.学生练习。
〔1〕师提醒:同学们刚开场用钢笔写字,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标准、端正、整洁。
〔2〕师巡视学生习字情况,随机纠正学生坐姿和执笔姿势。
〔3〕小组内交流习字感受。
〔4〕小组推荐优秀习字成果,全班展示,老师点评。
三、作业布置把本节课的生字端正、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每字写一行。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讲的是读书学习都应该有所收获。
可是很多同学会发现,因为我们的知识程度有限,当我们读书的时候,有些词语或句子都不太理解。
碰到“难路虎”,你会怎么办呢? 2.生说自己常用的方法——。
〔师予以肯定〕那我们还有没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呢? 3.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级总结的方法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并能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古诗题目意思。
(2)搜集有关古诗中描绘枫林、霜叶、橙橘、梧叶、促织、篱落等词语的资料,如图片或者视频等。
(3)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简介,对他们有个简单的了解。
(4)能把古诗正确流利地读通顺,再有感情地诵读。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的境界。
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生1:老师,我知道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2: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千古流传,朗朗上口,我最喜欢了。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可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秋天的古诗,看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3.我们先来看第一首古诗《山行》,《山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呢?题目的意思就是在山上行走。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5.助学资料。
课件出示: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附板书、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附板书、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第二单元语文园地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语文写作;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品味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课本《第二单元语文园地》;2.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工具、绘图纸;3. 角色设定:教师、学生。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课题: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通过回答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新课讲解:2. 词汇学习:介绍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并进行示范、操练和运用;3. 句子结构学习: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结构,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示范、操练和运用。
板书设计:4. 板书标题:《第二单元语文园地》5. 板书内容: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板书内容,可以包括重点词汇、句子结构等。
操练与巩固:6.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和角色扮演,巩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7.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写的句子和词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整堂课设计严谨,环节安排合理,能够使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另外,可以进一步拓展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要及时总结和评估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小学导学案
某小学导学案
/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用时:5分钟)
1.教师板书“雨”,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夏、秋的雨各自的特点。
(雨的特点:
1.春天的雨:润物无声、轻柔,
2.夏天的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打雷闪电,
3.秋天的雨:凉爽、细而冷、连绵、深情悲寂,
4.冬天的雨:冰冷)
2.教师出示秋雨及秋季景色的图片。
3.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20分钟)
1.引导读文,提出阅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强调“匙”的读音。
并给下面的字注音。
匙()争()
叭()喇()
缤()枚()
3.组织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的方法。
(用“______”画出第2~4自然段的中心句)
三、再读课文,随文积累(用时:10分钟)
:
1.引导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己喜欢的词句。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仿写。
问题:仿写句子。
春天是一把钥匙,它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
书是一把钥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词句,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回忆上节内容: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提出问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答:(颜色、味道和小动物的活动来写秋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抓重点段,品析课文(用时:27分钟)
1.[
2.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是如何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
答: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秋雨是秋天到来的标志之一,秋雨之后,秋天呈现出独有的景色,所以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2.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走进秋天,我们会看到什么?
答:黄黄的银杏树叶、红色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五颜六色的菊花。
3.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
(1)圈画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
(2)学生表演“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词。
4.引导学生自学3、4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答:成熟的果实、小动物们贮备过冬。
5.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秋天的雨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
歌”?
答:因为秋天到了,孩子们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吃到各种各样美味的水果,还可以抓紧时间和小动物们玩耍,秋天让孩子们收获种种欢乐,所以说“带给小朋友的是一
'
某小学导学案
某小学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