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范文

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范文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完成图书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校人事管理系统,医院病历管理系统,四者任选其一)的详细设计;系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详细设计的写法;完成图书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校人事管理系统,医院病历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报告。
三、实验主要内容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详细设计概要设计所划分的模块,确定每个模块功能所需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并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可画出详细的程序流程图,为编码做准备,写出详细设计报告。
四、实验原理详细设计也称过程设计,是程序设计的蓝图。
该设计是在数据设计、体系结构设计和接口设计完成之后进行的。
过程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逻辑上正确地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的简明易懂。
结构化程序设计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技术,因此是过程设计的逻辑基础。
过程设计的结果基本上决定了最终程序设计的质量。
将程序体系结构元素变换为对软件构件的过程描述。
该实验主要是利用过程设计工具进行程序设计。
五、实验结果Ⅰ、可行性分析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书籍,借阅和管理者的信息等。
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模块,书籍信息管理模块,借阅信息管理模块,管理者信息管理模块。
读者信息管理部分有两方面的功能,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
书籍信息管理可以浏览书籍的信息,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
借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
管理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管理者的情况,可以对管理者信息进行维护。
可见,本系统并不复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关键字对数据库进行查询。
Ⅱ、图书馆概况数据处理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图书管理和借阅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易忘记、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报告(3篇)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报告(3篇)【摘要】: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
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图书馆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
为了提高日常的图书管理效率,必须开发满足大多数中小型的图书管理要求的图书管理系统。
文章针对通常的图书管理流程,深入分析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管理系统程序开发提供了现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面计算机系统则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的计算机化以不容迟缓。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
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
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
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软件设计说明一.可行性研究:随着政府机关与广大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的广泛建立,在通用信息平台上构筑高效实用的协同工作和自动化办公应用系统,满足信息高度共享和即时发布的需求,有效实现内部知识管理,已成为众多用户的共同需求。
图书管理系统,为政府机关与广大企事业单位自动化办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在开发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的步骤,从设计到开发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采用了SQL SERVER 2000网络数据库,使得本系统可以方便的和其他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同时,注意从软件的图形应用界面上优化软件质量,使得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需求分析:1.任务概述:1.1 目标:对图书信息进行图书入库、借阅登记、借阅查询、过期提示、办理借书卡这些日常业务的需要。
高效性通过系统的实用,能够改变旧的图书管理模式,使对图书的管理、借阅、查询更加方便有效。
1.2 运行环境:Windows 98/2000/XP/2003操作系统下,安装并配置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需求:2.1 数据流条目:权限=权限+姓名登录用户=帐号+姓名+密码+权限用户=用户帐号+姓名+性别+组号+证件号码图书类别=类别+类名图书=图书编号+类别+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出版社+定价+总数量+剩下数量+备注借阅=用户帐号+图书编号+借书日期+到期日期+数量+还书日期借阅信息=用户帐号+图书编号+借书日期+到期日期+数量+还书日期2.2 数据字典(DD):2.3 数据库描述: 使用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就可以行使基于网络连接的用户认证。
从而给不同的子系统分配不同的数据库使用角色,让他们彼此之间使用的数据库隔离开来,以达到较高的安全性。
2.4 数据采集:通过Internet 从网站上收集一些图书的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从而建立数据库,并在编码调试阶段测试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
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录第1章绪论 (2)第2章需求分析 (2)第3章总体设计 (3)第4章数据库设计 (4)§4.1 概念结构设计 (4)§4.2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设计 (5)第5章详细设计 (7)第6章编码 (8)第7章测试 (14)§7.1 测试 (14)§7.2 发现错误和解决⽅法 (17)第8章设计总结 (17)学习体会(附录1) (17)致谢(附录2) (18)参考⽂献(附录3) (18)第1章绪论图书馆是信息交换和资源流通的重要媒介,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将⼤⼤提⾼图书资源的利⽤和信息的交换速度。
图书管理系统是通过将借阅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由⽹络传输来完成各⽤户(教师或学⽣)所要的借阅⽅⾯的需求(如借阅,归还,预订等)。
以打破传统的⼈⼯选课模式,极⼤地⽅便了使⽤⼈员和管理⼈员,节约了时间和空间,实现图书借阅⾃动化,⾃由化,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
建⽴图书管理系统,使每个⽤户⾃由地选到⾃⼰需要的图书,避免传统借书模式的繁琐、低效率、借阅程序臃肿等等的缺点,减轻相关⼈员的负担。
本图书管理系统运⽤SQLServer2000、C++Builder等软件实现了基本的管理员登录、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还图书、图书查询以及信息维护等功能的图书管理系统。
第2章需求分析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读者管理、图书采购、图书编⽬、图书流通、统计、查询等⼀系列的功能。
1、读者管理(1).新学期建⽴新班级,删除毕业班读者。
(2).为新⽣办理新借阅证。
(3).读者管理能完成读者调动、借书证挂失、补办、停⽌借阅、单独打印读者条码等⽇常事务。
(4).读者类别可以分类,可为每⼀类读者指定借阅规则。
(5).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远程预约图书。
2、采编管理(1).有完善的采编功能,能对新采购图书可以进⾏有效采编。
(2).图书采编能对相关图书进⾏分类别号编号,借助可扩展的编⽬库减轻编⽬⼈员的⼯作。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图书资料使用电子化存储和管理。
为了更加高效地管理图书,本文设计了一款图书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图书的入库、借阅、归还、维护等功能,同时提供了图书查询、统计、备份等应用。
通过本系统,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简便、管理更加高效。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入库、借阅、归还、查询一、引言图书管理是学校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它不仅仅是对藏书的管理,更是对读者的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也纷纷引入数字化技术,从而实现对图书数字化管理。
本文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Web技术开发的,旨在解决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存在的缺点,实现对图书的高效管理。
二、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前端采用HTML、CSS、JavaScript,后端采用PHP,数据库采用MySQL。
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基本的图书管理模式、更好的服务和更便捷的查询渠道。
主要包括六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图书入库模块、图书借阅模块、图书归还模块、图书查询模块和图书统计模块。
下面对这几个模块做一些详细的介绍。
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是对所有读者( 用户)的管理,包括读者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管理员可以添加、编辑或删除读者信息,还可以查看读者借阅情况。
2.图书入库模块图书入库模块主要实现对图书的批量入库以及单本录入。
管理员可以在此模块中输入具体的图书信息,并且设置相应的分类和编号。
这个模块还可以实现对图书的更新、修改、删除和查看的操作。
3.图书借阅模块图书借阅模块主要实现读者借阅图书的操作。
管理员需要在图书信息里填写读者借阅信息。
在读者登录账号后,只需要通过该系统搜索所借的图书并实现借阅的即可。
一份标准的借阅单还包括一些基本信息,如图书分类、编号、ISBN码、借出日期等。
借阅完成后,管理员会将数据标记在系统中,以便查询归还日期和罚金。
4.图书归还模块图书归还模块主要实现读者归还图书的操作。
学校图书管理系统

是
读者编号
name
varchar
50
否
读者名称
sex
char
4
否
性别
type
varchar
50
否
读者类型
birthday
smalldatetime
4
否
生日
paperType
varchar
20
否
证件类型
paperNum
varchar
30
否
证件号码
tel
varchar
20
否
电话
varchar
图2-6图书管理系统的流程图
3.数据总体结构设计
3.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这个阶段不用考虑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类型、机器类型等问题。这阶段可用的工具很多。用的最多的是E-R图(Entity-Relation,实体-关系图),另外还有许多计算机辅助工具(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可以帮助进行设计。本系统采用了E-R图的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R图是描述数据实体关系的一种直观描述工具。这种图中有:
第一种转化是将实体转化为关系表。这种转化较简单,需要将实体的属性定义为表的属性即可。
第二种转化是联系的转化。即将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表格之间的关系,如外部键的定义。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人员管理数据库表格的组成之间的联系等等。该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结构合理,对一个人员建立多条记录。
图书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图4-1 系统功能模块处理流程图
图中待执行模块包括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书管理、还书管理、信息查询模块。
3.2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图4-2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模块图
图4-3 图书管理子模块
图4-4 读者管理子模块
图4-5 系统管理子模块
图4-6 信息查询子模块
3.3功能分配
图4-7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功能图
针对图书管理系统,共分为7个模块:登陆模块、图书管理模块、读者管理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借书模块、还书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1、登陆模块
主要用来判断用户类别和用户权限。
2、图书管理模块
分为图书分类管理和图书信息管理两个字模块,图书分类管理拥有添加、修改、删除图书分类的功能,而图书信息管理拥有添加、修改、删除图书信息的功能。
3、读者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由管理员来管理读者的信息。
分为添加、修改、删除读者信息。
4、信息查询模块
用户可以进行图书信息查询、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借阅信息的查询。
其中,读者只能查询读者信息时,只能查询自己的。
5、借书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处理读者借书业务,在图书管理员录入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后,生成新的借阅信息,读者完成借书。
6、还书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处理读者还书业务,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要还的图书字段时,系统会在书籍信息表中查找该图书信息,之后对借阅信息和书籍信息表中的图书状态进行更新。
7、系统管理模块
超级管理员可以管理系统的用户及用户的权限等信息。
包括新建、修改、删除用户和更改口令的功能。
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图书管理系统专业:网络工程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成绩:计算机学院2017年12月8日目录1设计内容及要求1.1 背景1.2 设计要求2概要设计2.1 部分E-R图2.2 总体E-R图3逻辑结构设计3.1表结构介绍4设计结果与分析4.1系统开发平台4.2用户界面的实现5 结束语5.1课程设计心得6 参考文献1、设计内容及要求1.1 背景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1)基本思路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使用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即以少量代价快速地构造一个可执行的软件系统模型。
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较快地确定需求,然后采用循环进化的开发方式,对系统模型作连续的精化,将系统需具备的性质逐渐增加上去,直到所有的性质全部满足。
此时模块也发展成为最终产品了。
我作为一个网络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这几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应用程序来帮助这些学校图书馆进行更有效的图书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1)可以存储所有的图书档案,安全、高效;(2)只需一到二名图书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大量人力;(3)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
1.2 设计要求借书------根据您提供的图书条形码和图书编号确认图书,再据读者的编号确认读者后把此书借给这位读者。
还书------根据您提供的图书条形码和图书编号确认图书,再据读者的编号确认读者后把此书归还。
图书管理------对所有图书的资料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读者管理------对所有读者的资料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报告是为了完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站在全局高度上研究设计软件的结构,确定软件的模块化编写制定方案进度计划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1.2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开发软件。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用户是高校图书馆借书。
本产品是针对电脑管理图书的需求设计的,可以完成读者登记、购入新书、读者借还书、等主要功能。
1.3定义
开发(develop):不是单纯指开发活动,还包括维护活动。
项目(project):该词指的是向顾客或最终用户交付一个或多个产品的收管理的相关资源的集合。
这个资源集合有着明确的始点和终点,并且一般是按照某项计划运行。
这种计划通常会形成文件,并且说明要交付或实现的产品、所用的资源和经费、要做的工作和工作进度,一个项目可能有若干项目组成。
项目开发计划(project development plan):是一种把项目一定过程与项目如何推进连接起来的方案。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是产品从构思到不可以再使用的持续时间。
二、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主要输入输出项目:
图书信息:(书名,ISBN,定价,出版社,数量,是否可借)
用户信息:(ID,姓名,年龄,性别,开户时间,余额)
借阅信息:(ID,ISBN,数量,借出日期,押金)
2.2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最低配置:CPU:Pentium3 800以上或其它兼容规格,内存:256M以上,硬盘:20GB以上空间
推荐配置:CPU:Pentium4 1.6G,内存:512M以上,硬盘:100GB以上空间。
软件环境:Windows server 2003
SQL Server 2005
. NET Framework 2.0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过程
读者借还图书处理流程
更新图书资料处理流程
2.4 SC结构
2.5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示意图
2.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2.6.1出错信息
输入用户名不存在:说明数据库没无此用户名,需开户。
密码错误:说明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
弹出警告信息后需重新输入密码,一天内输入十次错误密码,将对此帐户进行冻结,需持身份证解冻。
由于管理员没有及时保存数据造成的数据丢失:可通过数据还原,还原成最近的数据备份。
2.6.2补救措施
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后备:使用附加存储设备备份数据。
备份频率为每日一次。
需手动备份。
恢复及再启动:如果数据造成丢失,可使用备份数据还原。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