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眉山市中考物理试题

2018年眉山市中考物理试题
w
眉市--9S10---3S
额定功率12W100W
19小雪用三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右上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4m,若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每个滑轮重为____N.
六、解答与探究题
(一)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0如图所示,请标出开关闭合后螺线管的南北极并画出放在其左侧的小磁针的转动方向。
21题图60小钟同学在做模拟引力实验时,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请你画出橡皮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右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进
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相应的法线)。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塑料杯子的质量不计,向杯中倒入200g的水,水深20cm;再轻轻放入质量为40g的木块,木块静止后漂浮,水面升高了4cm(水未溢出,g=10N/kg)。
求此时(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杯子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多少?
24某电热淋浴器铭牌中的主要参数如表所示,在正常工作时,将满一桶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50min (C水=42×l03J/(kg ℃);1L=1dm3]。
求
额定电压 220V。
四川眉山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D.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3.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符合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4.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 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 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图象可能为 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5.小李将一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离开手后竖直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李对排球做功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动能减小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6.小王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同一木块和同一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a、b、c三次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A.a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B.b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C.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D.b、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8年眉山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5E2RGbCAPC、纳M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故C错.D、在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心,质量占原子的大部分,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且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在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质量也占了太阳系的质量的大部分,行星绕它进行旋转.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及纳M研究对象等问题,原子的结构和太阳系的相似之处:都围绕质量很大的中心旋转.A.当断开Sl、S2,闭合S3时,R1与R2为串联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与R2为并联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R1与R2为串联D.只要同时闭合Sl、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错解分析题;图析法。
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元件顺次连接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状态进行分析.解答:解:A、当断开Sl、S2,闭合S3时,R1与R2为顺次连接,是串联,故A选项正确;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与R2为并列连接,是并联,故B选项正确;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为R1的基本电路,R2被短路,故C选项错误;D、只要同时闭合Sl、S3,电流从正极流出通过S1,S3直接流入电源负极,形成电源短路,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关键是会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根据通路判断用电器是否工作.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1EanqFDPwab之间时,电压表示数为O,将电压表并联在bc之间时,电压表示数较大,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该故障可能是< )DXDiTa9E3d右移动时< )I=根据R1=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滑片移动时电路变化的判断,难点是能把电压表的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转化为定值电阻阻值的变化.平衡.如果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则杠杆< )RTCrpUDGiTA .仍然平衡B.不平衡,左端下降C.不平衡,右端下降D.无法确定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2.(3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D.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3.(3分)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符合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A.气体扩散现象实验B.铅块未被重物拉开C.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难以再压缩D.卫星围绕地球转动4.(3分)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5.(3分)小李将一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离开手后竖直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李对排球做功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动能减小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6.(3分)小王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同一木块和同一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a、b、c三次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A.a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B.b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C.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D.b、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7.(3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2018眉山市中考物理真题

2018年眉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带详解Word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3分)(2018?眉山)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湖,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考点:响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响度是指声音很大,从成语的含义分析哪个成语表示声音大小即可.解答:解: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符合题意.B、闪烁其词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符合题意;C、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的传播;不符合题意;D、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首先明白成语的含义,根据成语含义再判断是声音高低,还是声音大小.2.(3分)(2018?眉山)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经常要估测,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NB.人步行5km路程,用时大约10minC.人们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是24℃D.超导体在常温下的电阻为0Ω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超导体的特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1.2m/s,步行5km路程,用时大约t===4166s≈70min,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C、人们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是24℃,所以C符合实际情况;D、超导现象是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电阻为零的现象,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C.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3.(3分)(2018?眉山)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3)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离开了水人类无法生活;(4)我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应该节约用水,反对浪费.解答:解:A、冬季,湖水结冰是水的凝固过程,凝固是个放热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C、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要节约用水,从技术上改进用水系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以及水的利用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4.(3分)(2018?眉山)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D.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考点:热机的效率;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燃料的热值.专题:热和能.分析:(1)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减少热的损失,可以提高效率;(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还与物体质量有关;(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即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解答:解:A、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所以A错误;B、热机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比值,所以B错误;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C错误;D、摩擦生热,该过程中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故属于能量的转化,故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热机的效率的概念,内能的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材料,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是一道基础题.。
2018年眉山市物理中考题

2018眉山市物理中考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材料和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是核反应堆;B 风能、天然气、汽油、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C 激光雷达测距主要利用了激光的平行度特别好的特点;D 半导体是制成集成电路(俗称芯片)的主要材料之一;2.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则()A 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 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C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D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4.分子运动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
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物理现象不包含分子运动论内容的是()A气体扩散现象实验; B 铅块未被重物拉开;C 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难以再压缩;D卫星绕地球转动;5.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湿地公园隆重举行。
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象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B 乙的s-t图象一定为b: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6.小李将一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离开手后竖直向上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李对排球做功;B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动能减小;C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D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7.小王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同一木块和同一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a、b、c三次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次实验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A a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B b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C 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D b、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等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题

眉山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1卷(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2.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4.刘翔在最近结束的上海田径l10m栏比赛中,勇夺冠军。
在他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他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D.冲过终点后,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高山上的“开水”不烫手,是因为山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B.大功率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能接地C.夏天大多数人习惯穿浅色衣服只是为了好看D.现在大量使用的光盘、磁盘、磁带、银行卡都是用磁来记录信息的6.关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受力分析中,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D.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巨大的天体是由分子组成,灰尘不是由分子组成B.物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的排列方式、作用力的变化无关C.纳米技术研究的都是Imm左右大小的分子D.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8.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当断开S l、S2,闭合S3时,R1与R2为串联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与R2为并联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R1与R2为串联D.只要同时闭合S l、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9.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
眉山中考物理试卷

眉山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1—44小题,共10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个小题,1—31每小题2分,32—44每小题3分,共计10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32.关于材料和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反应堆B.风能、天然气、汽油、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C.激光雷达测距主要利用了激光的平行度特别好的特点D.半导体是制成集成电路(俗称芯片)的主要材料之一33.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
则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3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D.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35.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包含...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36.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
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像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像一定为aB.乙的s-t图像一定为cC.甲的s-t图像可能为bD.乙的s-t图像可能为a37.小李将一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离开手后竖直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李对排球做功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动能减小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38.小王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同一木块和同一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a、b、c三次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A.a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B.b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C.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D.b、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3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A. 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 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 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答案】B【解析】【详解】解:A、不论敲打哪个瓶子时声音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因为同种介质中声速相同,故A错误;B、用嘴依次吹瓶口,因为A中的空气柱最短,振动的最快所以发出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C、用筷子敲打瓶子时,是水和瓶子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因为D的质量最小,所以振动最快,发声的音调就最高,故C错误;D、如果瓶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直接传入人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掌握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D. 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答案】C【解析】解:A、不正确,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B、热机多数燃烧的都是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错误;C、热值是指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只跟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是否充分燃烧没有关系故C正确;D、热机工作时: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热机的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燃料的热值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工作过程中,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 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符合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A、扩散现象说明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B、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符合题意;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符合题意;D、卫星围绕地球转动属于宏观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难度不大,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然后进行分析。
4. 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 甲的s﹣t图象一定为aB. 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 甲的s﹣t图象可能为bD. 乙的s﹣t图象可能为a【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s﹣t图象可知, v a v b v c;t=5s时,a、b、c 通过的路程分别约为1m、2.5m、5m 所以s a﹣s b2m,s a﹣s c2m,s b﹣s c2m;由题目条件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可判断,甲的s﹣t图象一定是图线a;乙可能是图线b,也可能是图线c;故选:A。
点睛:根据s﹣t图象找出同一时刻a、b、c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断三图象对应速度的大小关系;由图象判断5s内,三图象的路程差;根据图象a、b、c的速度及它们5s的路程差,根据题意选择答案。
5. 小李将一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离开手后竖直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李对排球做功B.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动能减小C.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D.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答案】D【解析】解: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李对排球不在施加力的作用,所以不做功;B、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变大,动能变大;C、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排球只受重力作用;D、排球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所以相同时间内下洛高度越大,即重力做功越来越快,故选:D。
点睛: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下落速度越来越大,下落相同高度,用时间越来越少,即重力做功快慢。
6. 小王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同一木块和同一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a、b、c三次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A. a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B. b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C. 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D. b、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答案】A【解析】解:根据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bc中接触面相同,b的压力大,所以b中受到的摩擦力大,ab中,压力相同,a的接触面粗糙,则a中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一些,所以a中的摩擦力是最大的;故选:A。
点睛: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行分析。
7.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B. 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 V A排V B排V C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 A F B F C,故A错误;B、A和B漂浮,C悬浮,由浮沉条件可知:G A=F A,G B=F B,G C=F C,又F A F B F C,故G A G B G C;因为体积相同,由ρ=知:ρAρBρC,故B错误;h相同,密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故D错误;因为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以根据F=PS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加上容器的重力即桌面受到的压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利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利用p=ρgh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关系。
8. 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 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 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答案】C【解析】解: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多少、温度变化没有关系;A从表格可以看出,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
B、不正确,比如:煤油的比热容与冰的比热容相等;C、因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常用作冷却剂,故C正确;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不仅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也与状态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多少、温度变化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9.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条形磁铁静止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左往右滑动的过程中,弹簧将()A. 缩短B. 伸长C. 静止不动D. 先伸长后缩短【答案】B【解析】解:滑片从左往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根据图中电流方向结合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此时根据磁极捡到相互作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螺线管对磁铁的吸引力增大,弹簧的长度变长。
故选:B。
点睛:先确定滑片移动时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再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N、S极,然后根据螺线管的磁性变化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弹簧长度的变化。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 2:1B. 1:2C. 3:2D. 2:3【答案】D【解析】解:乙表与电源两端连接,所以乙是电压表,甲如果是电流表, S闭合时,灯L2短路,与题意不符,故甲也是电压表,甲表测L2的电压,乙表测电源电压,两灯串联,=,根据分压原理可知,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故选:D。
点睛:根据电路的连接,乙表与电源连接,故为电压表,甲表不能是电流表,故两表都为电压表,甲表测L2的电压,乙表测电源电压,两灯串联,根据分压原理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答案。
1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闭合S1,将P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 闭合S1、S2,断开S3,将P向左移动,R1消耗的功率增大C. 开关都闭合,将P向左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变小D. 开关都闭合,将P向左移动,L消耗的功率不变,R2消耗的功率变小【答案】B【解析】解A只闭合S1,R1、R2串联,电压表测R2电压, P向左移动,R2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知电压表示数变小,A错误;(2)闭合S1、S2,断开S3,R1与灯并联后与R2串联,将P左移,R2电阻变小,根据分压原理,R2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大,根据P=,R1消耗的功率增大,B正确;(3)(4)开关都闭合,R2短路,所以滑片移动对电路无影响故CD错误。
所以答案为B.点睛:A、只闭合S1,两电阻串联,将P向左移动分析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由串联电阻的规律判断总电阻变化,由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示数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R1电压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确定电压表示数变化;B、闭合S1、S2,断开S3,R1与灯并联后与R2串联,将P向左移动判断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根据分压强原理确定R2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分析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大,根据P=确定R1消耗的功率变化;CD、根据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