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杠杆练习1

合集下载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

杠杆练习班级姓名一.杠杆作图1如图12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 的力臂L2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

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3请在图10中画出杠杆的支点O、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4图4是用杠杆吊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

对支点O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细绳对杠杆的拉力的示意图。

5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所受动力F1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

6图4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和阻力F2。

7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重物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º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 的力臂,并可求出拉力的大小F1= N 。

8如果将图8甲所示斜拉索桥梁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抽象成如图8乙所示的模型,O为支点,请在简化后的模型中标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9如图所示,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10如图8所示,均匀杆可绕O转动,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杆重力G示意图和力F的方向。

11如图所示.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

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 (I)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 (2)F1的力臂。

12请在图17中画出力F的力臂。

13在图9中画出小锤所受阻力F2以及动力F1的力臂.14是壁挂式书架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

]二杠杆实验;OABPF130°图9图9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 _. (2)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a 所示位置,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适当调节. (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 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b 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 _____. (5)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2图8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引言:杠杆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用于将力量或运动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杠杆原理并解决杠杆相关的问题是非常基础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题目一:平衡杠的应用小明想在家中制作一个平衡杠,他找来了两个木块,一个浴球和一个木棍。

他将浴球放在一个木块的一端,然后用木棍将另一个木块和浴球连接在一起。

小明想知道当浴球和木块的重量不同的时候,平衡杠将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题目二:力点的应用小红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杠杆。

她有一个木棍,并在一端放置了一个小球。

然后她用一只力臂来推动木棍的另一端。

她发现当力臂离球的位置越远,木棍就越容易转动。

她想知道力臂的长度对杠杆的作用力有何影响?为什么?题目三:力臂的计算小明正在进行一项实验来测量一把锤子的杠杆运动。

他使用一个长木板作为杠杆,将锤子的一端放置在木板上。

他发现锤子在杠杆上运动的距离是力点的三倍。

小明想知道这把锤子的力臂是多长?题目四:力矩的计算小红使用杠杆装置举起了一个重物。

她测量了施加在杠杆上的力为10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为0.5米。

小红想知道这个杠杆的力矩是多少?题目五:杠杆的平衡小明使用一个杠杆将一根木棒固定在椅子上。

他想要使杠杆保持平衡。

他可以选择在木棒的哪个位置放置力点?为什么?如果他希望在杠杆的一端施加100牛的力,力点应该放在哪里?结论:通过解答以上的练习题,初三学生可以对杠杆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练习题涉及杠杆的使用、力臂的影响以及力矩的计算。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杠杆的应用与平衡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比如在DIY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

虽然杠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它是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力学原理以及其他更复杂的物理概念的基础。

因此,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初三杠杆试题及答案

初三杠杆试题及答案

初三杠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B.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平衡C.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作用点D.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力的方向2.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A. 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B. 动力 = 阻力C. 动力臂 = 阻力臂D. 动力× 阻力臂 = 阻力× 动力臂3. 以下哪项不是杠杆的分类?A. 省力杠杆B. 费力杠杆C. 等臂杠杆D. 动力杠杆二、填空题4.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为________。

5.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

6. 一根杠杆,支点位于杠杆的中点,动力作用在杠杆的一端,距离支点2米处,阻力作用在另一端,距离支点1米处。

如果阻力为100N,求动力的大小。

四、简答题7. 请简述杠杆的省力原理。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2. 答案:A3. 答案:D二、填空题4. 答案: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5. 答案:1/3三、计算题6. 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 2m \times F = 1m \times 100N \)\( F = 50N \)7. 答案:杠杆的省力原理是指通过增加动力臂的长度,使得较小的动力可以产生较大的阻力效果。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为省力杠杆,可以减少施加力的大小。

结束语通过这份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平衡条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九年级科学杠杆同步练习

九年级科学杠杆同步练习

杠杆滑轮复习1、掉鱼杆是一根杠杆,请在杆上的A、B、C三点分别对应写上支点、画出动力和阻力.2、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3、正确表示开瓶盖时该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 )4.绘制力臂5.小明用力F翻石块,请作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6.如图钢丝钳,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0为转动轴,图7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

请在图7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1。

8.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米,OB=0.2米,A点处挂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G,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体G重力大小为牛,力F大小为牛。

10.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相对大小,可将杠杆分为三种类型:、OA=25厘米,OB=20厘米,OC=20厘米,AC=15厘米,B点所挂物体重为45牛,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秤肱二头肌 图2肘关节前臂骨骼 的示数为( )A.36牛B.45NC.50牛D.60牛11.所示杠杆重不计,O 为支点,AO =0.2m ,当在A 点悬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矿的力臂l 2,力臂l 2为________m .12.图(甲)表示一个指甲刀示意图,图(乙)是杠杆CBA 结构示意图(杆CBA 质量可忽略),其中B 为支点,CB=0.5厘米,AB=4.0厘米,BD=0.4厘米,作用在C 点上的力F 1=10牛顿。

求在A 点所加的最小力是多少?一位同学解答如下: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 F 2l 2,得:F 1·BC=F 2·BA ……由此可求出F 2的值。

请你判断上述求F 2的表达式是否正确?若正,算出F 2的值;若不正确,请给出正确解答过程。

初三杠杆练习题

初三杠杆练习题

初三杠杆练习题杠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初中物理中的一项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学习其他物理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初三杠杆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对杠杆的理解和应用。

1. 问题:某物体的质量是50kg,放在杠杆上,距离力的作用点2m 远处放置一个重量为200N的物体,使杠杆平衡,那么力的作用点距离杠杆的支点多远?解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该题可以利用力矩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力矩的公式为:力的大小 ×力臂。

设力的作用点距离支点的距离为x,则有:200N × 2m = 50kg × g ×x解得:x = 0.8m答案:力的作用点距离杠杆的支点0.8m远。

2. 问题:一根杠杆两端放置着两个分别为8N和12N的力,且力的作用线都在杠杆正上方,那么使杠杆平衡的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是多少?解析:同样利用杠杆平衡原理解题。

设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为x,则有:12N × x = 8N × (x + 1.5m)解得:x = 3m答案: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3m。

3. 问题: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置在杠杆的左端,支点离物体位置的距离为4m。

为了平衡杠杆,右端需要施加多大的力?解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设右端的力为F,则有:10kg × g × 4m = F × 2m解得:F = 20N答案:右端需要施加20N的力。

4. 问题:一个杠杆平衡时,左端施加的力为20N,离支点的距离为2m,右端施加的力为10N,离支点的距离为6m。

物体的质量是多少?解析: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有:20N × 2m = 10N × 6m + m × g × 4m解得:m = 5kg答案:物体的质量为5kg。

这是一些简单的初三杠杆练习题,通过解题可以巩固对杠杆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杠杆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用来描述力量作用在物体上的方式的一种工具。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一端,物体受力作用在杠杆的另一端;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中间位置,物体受力作用在杠杆的两端;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一端,物体受力作用在同一杠杆上的一点。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掌握杠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通过练习杠杆的问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1:某个杠杆上,一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位于离杠杆支点0.5米的位置处,另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位于离杠杆支点3米的位置处。

如果将杠杆的支点放在离介质不远的地方,使得杠杆处于平衡位置,请计算支点离物体距离是多少?解答:根据力矩守恒定律,物体在杠杆上的力矩之和为零。

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该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设物体1的力臂为x,力为F1;物体2的力臂为(3-x),力为F2。

由于杠杆处于平衡位置,所以F1 * x = F2 * (3-x)。

另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

所以F1 = 2 * g,F2 = 4 * g。

将上述结果代入方程中,得到2 * g * x = 4 * g * (3-x)。

化简得到2x = 12 - 4x,整理得到6x = 12,解得x = 2。

所以支点离物体距离为2米。

练习题2:某个杠杆上,有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位于距离支点1.5米的位置处,另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位于距离支点3.5米的位置处。

如果将杠杆的支点放在离介质不远的地方,使得物体1向下的力为30牛顿,请求物体2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解答:杠杆达到平衡时,物体1向下的力等于物体2受到的支持力。

所以物体1向下的力为30牛顿。

物体1的力臂为1.5米,物体2的力臂为3.5米。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杠杆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撬棍到复杂的机械装置,杠杆原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深入理解杠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杠杆的基本概念。

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这个固定点被称为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则被称为阻力。

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则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要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我们需要知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个等式始终成立。

通过这个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解决很多与杠杆相关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来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例 1:有一根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4 倍,阻力为 20N,求动力的大小。

首先,我们知道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4 倍,设阻力臂为 L,则动力臂为 4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得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20N×L÷(4L)= 5N。

例2:在一个杠杆中,动力为30N,动力臂为06m,阻力臂为03m,求阻力的大小。

同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动力×动力臂÷阻力臂=30N×06m÷03m = 60N。

在实际生活中,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我们常见的跷跷板就是一个等臂杠杆。

当两个体重不同的人坐在跷跷板的两端时,如果他们与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跷跷板就会保持平衡。

再比如,开瓶器就是一个省力杠杆。

开瓶器的动力臂远远大于阻力臂,所以我们只需要用较小的力就能轻松地打开瓶盖。

而钓鱼竿则是一个费力杠杆。

钓鱼竿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虽然我们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提起鱼,但却能使鱼移动较大的距离,方便我们控制和操作。

在解决杠杆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杠杆练习1

杠杆练习1

11.1 杠杆达标练习1.铡刀也是杠杆,其轴是_____,切草处是_ ___力作用点,刀柄是___力作用点。

2.用起子启瓶盖时,杠杆的示意图为图中的( )3.如图,有一杠杆绕O 点转动,在其中点D 挂一重物。

现在C 处加动力F(1)如动力滑F 1方向,其动力臂是__ ,阻力臂是__ _; (2)如动力沿F 2方向,其动力臂是__ ,阻力臂是__ ; (3)如动力沿F 3方向,其动力臂是__ ,阻力臂是_ ; (4)如动力沿F 4方向,其动力臂是__ ,阻力臂是__ 。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杠杆一定是硬棒B .杠杆在转动中一定受到阻力的作用C .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的杆长D .杠杆一定有支点,且支点一定在杠杆上5.关于力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距离 B.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C .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间杠杆的长度D 。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6.判断题(1)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 )(2)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 )(3)杠杆不一定都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 )(4)力臂不可能为零 ( )7.作出下列各图的力臂8.画出下列各杠杆的示意图1.下列工具中,哪个不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 )A.用十字镐撬石头;B.用翻斗车卸货;C.用刨子刨木板;D.用铲子铲煤。

2.有一根重为100N 的均匀铁棒,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要将一端稍微抬起一些,则所用的力为___ ___。

3.如图,杠杆AOB 可绕O 点转动,AO=BO ,在A 点挂重为200N 的物体G ,在B 点加200N 竖F2O F 2F 1直向下的力F,则杠杆( )A.能平衡,F的力臂是OD;B.绕O点顺时针转动,F的力臂是OD;C.绕O点逆时针转动,F的力臂是OB;D.绕O点逆时针转动,F的力臂是OD。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通过实验获得如下数据:F1=5N,l1=10cm,F2=10N,l2=5cm,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练习(一)
一、选择题
1、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
在水平方向上,O]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
蚂蚁同时从O 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
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乎衡,则:
A .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
B .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 .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
D .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
2、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G,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F1、F2、F3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A.F1=F2=F3; B.F1<F2<F3 ;
C.F1>F2>F3; D.F2>F3>F1.
3、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
是:
A.OF; B.OD; C.OC; D.OA.
4、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A.甲图的杠杆;
B.乙图的杠杆;
C.丙图的杠杆 ;
D.丁图
的杠杆.
5、均匀木条AOB ,AO=OB ,在O 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AO 保持水平,然后
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
A .A 端向上运动;
B .A 端向下
运动;
C .保持平衡不动;
D .不能确定。

6、一根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平衡,现在对杠杆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A .杠杆不可能再保持平衡;
B .杠杆有可能再保持平衡;
C .杠杆一定能保持平衡 ;
D .要根据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断.
7、如图两种情况,OB =AB ,物重均为G ,两轻质杠杆均平衡.比较F 、F'的大小,满足关系式:
A .F =F ;
B .F =2F ;
C .F =1/2F;
D .F =
1/4F.
8、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阻力F2都相等,动力F1作用的方向不同,其中最省力的是图:
9、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重物同时减少50N,则杠杆: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10、弹簧秤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与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之
比是5:2,弹簧秤读数是4牛,杠杆重忽略不计,则钩码
重:
A.10牛;
B.4
牛;
C.2.5牛;
D.1.6牛.
11、杠杆平衡,若将两边的砝码数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则杠杆:
A、不平衡;
B、平衡;
C、无
法确定.
12、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
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
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3、杠杆可以绕固定点O转动, B端挂一重物, 要使杠杆
平衡, 在A端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14、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为G B的物
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
则:
A G A=G B;;
B G A<G B; C
G A>G B; D无法判断.
15、从一端抬起200牛顿的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钢管,至少需要用
力:
A、200牛顿;
B、100牛顿;
C、50牛顿;
D、150牛顿.
16、O为一根轻质杠杆的支点,OA=2m,OB=2.5m,A点处挂着重
100N的物体。

若在B端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上保持静止,则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20N,竖直向上; B.20N,竖直向下;
C.80N,竖直向上; D.80N,竖直向下.
17、使用杠杆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18、对于费力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是: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B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C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D要看具体情况判定.
19、将重为5N和15N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力臂长之比为:
A.3:1; B.2:1; C.1:3;
D.4:1.
20、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B.使用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
C.使用杠杆一定省力;
D.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22、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较小.
23、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A、省力;
B、省距离;
C、改变力的方向;
D、工作的方便.
24、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25、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
A.一定是静止不动; B.一定是匀速转动; C.一定是静止在水平位置;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6、要使如图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
.
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解:先求配好的盐水密度m=0.6kg V=0.5dm3=0.5×10-3m3

然后与给定的密度相比较>给,所以应加水,设加的水体积为V水,其质量为m水=水V水由

得1.1×103kg/m3(0.5×10-3m+V水)=0.6kg+1.0×103kg/m3·V水
V水=0.5×10-3m3
∴m水=水V水=1.0×103kg/m3×0.5×10-3m3=0.5kg
4、D
5、B
6、B
7、D
8、C
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B
16、C
17、C
18、B
19、A
20、D
21、C
22、D
23、D
24、D
25、D
26、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