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21重力弹力摩擦力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2-1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相互
• 1.力
• (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 • (2)力的性质 作用
作用点 • (4)力的图示:包括力的大小、方向、 三个要素. • 2.重力 •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 竖直向下 力. • (2)大小:G=mg. • (3)方向:总是 . • (4)重心 • ①定义:为了研究方便认为各部分受到的 重力集中作用的点.
•第二章
相互作用
• [明考情 ·高效备考]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究 力和重力
• 【想一想】 • 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 方形木板,用水平力F推动木板缓慢向桌 边移动.试回答以下问题: • (1)木板的重心在什么位置?
• 提示:(1)重心在木板的几何中心. • (2)重心到达桌沿时,木板开始翻下桌面. • 【填一填】
• 基础自测 •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 C.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
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
动
• 解析: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譬如
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电荷与电荷
之间的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所以
• 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 悬挂一个重球,在重球下放着一光滑斜面 ,球与斜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保 持竖直,则重球受到的力有( ) • A.重力和弹簧的拉力 • B.重力、弹簧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 C.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斜面的静摩擦力 • D.重力、弹簧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下 滑力 • 解析:斜面光滑,故重球不受静摩擦力, 所谓下滑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当谈到 受重力作用后不应再提下滑力,因此排除
• 1.力
• (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 • (2)力的性质 作用
作用点 • (4)力的图示:包括力的大小、方向、 三个要素. • 2.重力 •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 竖直向下 力. • (2)大小:G=mg. • (3)方向:总是 . • (4)重心 • ①定义:为了研究方便认为各部分受到的 重力集中作用的点.
•第二章
相互作用
• [明考情 ·高效备考]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究 力和重力
• 【想一想】 • 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 方形木板,用水平力F推动木板缓慢向桌 边移动.试回答以下问题: • (1)木板的重心在什么位置?
• 提示:(1)重心在木板的几何中心. • (2)重心到达桌沿时,木板开始翻下桌面. • 【填一填】
• 基础自测 •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 C.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
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
动
• 解析: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譬如
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电荷与电荷
之间的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所以
• 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 悬挂一个重球,在重球下放着一光滑斜面 ,球与斜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保 持竖直,则重球受到的力有( ) • A.重力和弹簧的拉力 • B.重力、弹簧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 C.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斜面的静摩擦力 • D.重力、弹簧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下 滑力 • 解析:斜面光滑,故重球不受静摩擦力, 所谓下滑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当谈到 受重力作用后不应再提下滑力,因此排除
第二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3 D.2x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0页
解析:按题图甲所示方式连接时,两弹簧所受拉力大小均为 2mg,伸长量之和为 x=2mk g +2mk g=4mk g;按题图乙所示方式连接时,弹簧 a 所受拉力为 2mg,弹簧 b 所受拉力为 mg, 两弹簧总共伸长量为 x′=2mk g+mkg=3mk g=34x,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3页
01 理清教材 强基固本 02 重难考点 全线突破 03 课题研究 提升能力 04 限时跟踪检测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4页
理清教材 强基固本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5页
一、重力 1.产生:由于__地__球__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正__比__,即 G=__m__g___.可用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_测量重力. 3.方向:总是_竖__直__向__下___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__质__量___分布和__形__状___有关. 5.重心位置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_几__何__中__心__;对于形状不规 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_悬__挂__法__确定.
第11页
2.(2022·浙江 1 月选考)如图所示,公园里有一仿制我国古代欹器的 U 形水桶,桶可 绕水平轴转动,水管口持续有水流出,过一段时间桶会翻转一次,决定桶能否翻转的主要 因素是( )
A.水桶自身重力的大小
B.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
C.水流对桶撞击力的大小
D.水桶与水整体的重心高低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Ff=__μ_F_N___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 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37张PPT)

答案 AD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典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 N和F2= 11 N,物体A保持静止。现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 N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9 N C.28 N D.31 N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答案 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解析 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A项错误;瓶本身的重心不变的,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可能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B项错误;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绳的交点是确定的,但瓶的重心是变化的,D项错误。
答案 C
1.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
考点2 弹力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会计算弹力大小,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典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 N和F2= 11 N,物体A保持静止。现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 N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9 N C.28 N D.31 N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答案 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解析 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A项错误;瓶本身的重心不变的,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可能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B项错误;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绳的交点是确定的,但瓶的重心是变化的,D项错误。
答案 C
1.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
考点2 弹力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会计算弹力大小,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力的概念、重力和弹力课件

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F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 FT,
关于此时刻小球FN 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FT 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FN 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FT 不可能为零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解析】 小车向左或向右运动应考虑三种可能:匀速、 加速和减速.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向左或向右),FT 和 FN 都不可 能为零,否则不满足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当小车向左加速或 向右减速运动时,随加速度的增大,FN 增大而 FT 减小,当 a =gtanθ 时,FT 为零,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D 错误.同理当小 车以 a=gtanθ 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运动时,FN=0,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C 错误.
第三十三页,共42页。
诱思启导 桌边框为一竖直的挡板,弹力方向跟接触面有何关系? 【解析】 不论小球沿什么方向撞向桌边框,也不论小球 向何方向反弹,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跟竖直挡板(即接触面) 垂直,也就是沿 OB 方向,选项 B 正确. 【答案】 B
第三十四页,共42页。
三、弹力大小的计算 规律方法
反”).
第十二页,共42页。
4.大小 (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其公式为 F= kΔx;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
(2)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25 ________或动力学规律求得.
第十三页,共42页。
自我校对 ①相互 ②物体 ③不存在 ④相互 ⑤大小 ⑥方向 ⑦形变 ⑧运动状态 ⑨长度 ⑩方向 ⑪大小 ⑫方向 ⑬ 作用点 ⑭重力、弹力、电场力 ⑮拉力、向心力、支持力 ⑯ 地球 ⑰竖直向下 ⑱质量分布均匀 ⑲形状规则 ⑳恢复原
第三十五页,共42页。
例 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1、m2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 簧连接,在力 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 在地面,m2 在空中),力 F 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则 m1 所受支持
高考物理人教一轮配套课件2.1重力弹力摩擦力

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
B 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图2-1-1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以B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绳
的拉力、静摩擦力和支持力,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图2-1-6
重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与拉力的合力,所以可
能为零,可能沿斜面向上或向下,A错误;利用整体法可知不论B、C间摩擦力大
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B错误,C正确;同理,在竖
图2-1-2
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万有引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但重力的方向 不一定指向地心。
3.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一定 在物体上,也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 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
【例2】运输货车的制造标准是:当货车侧立在倾角为30的 斜坡上时,如图2-1-3所示,仍不致翻倒。也就是说,货 车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线仍落在货车的支持面(地面上,以 车轮为顶点构成的平面)以内,如果车轮间的距离为2 m, 车身的重心不能高出地面多少?
考点 3
弹力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 根据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此方法多用来判断 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利用假设法判断 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 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 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2-1-2-2 重力、弹力、摩擦力优质课件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 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4)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
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否维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
2.几种典型接触弹力的方向
弹力
弹力的方向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而指 向受力物体
大小:F= μFN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 相反
作用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 势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 动
◎知识梳理
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名称 项目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 相对静止 的物体间的摩擦 两 相对滑动 的物体间的摩
力
擦力
(1)接触面 粗糙(1)接触面 粗糙源自产生条件 (2)接触处有 弹力
C.一直增大
D.保持不变
解析 当木板倾角较小时,物块P有沿木板 向上的运动趋势,由受力平衡可知静摩擦力随着
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物块
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时,静摩擦力减小到零,
之后物块有沿木板向下的运动趋势,随着角度的 增大,静摩擦力逐渐增大,直到物块与木板发生 相对滑动为止,A对.
答案 A
3.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4.重心:其位置与其 质量 分布和形状有 关.形状规则、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
的几何中心.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如 茶杯、水壶、圆环等),薄板的重心可用
悬挂 法确定.
◎自主检测
1.关于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的方向是垂直斜面 向下的
高考物理一轮 21重力弹力摩擦力PPT课件

(2)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 速度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三定律(F=ma)确定合力的方向,然 后受力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3)用牛顿第三定律的摩擦力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 到的摩擦力方向.
2.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方法 (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可 用 Ff = μFN 计 算 . 最 关 键 的 是 对 相 互 挤 压 力 FN 的 分 析,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它跟研究物体受到的垂直于接 触面方向的力密切相关. (2)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静止、匀速运动或加速运 动),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答案:A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
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
或
相对运动趋势 的力.
2.产生条件
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趋势.
3.作用效果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 .
[名师点拨]►► 1.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高考指数
★★ ★★ ★ ★★★★★ ★★★★★ ★ ★★★
专家解读
1.有关弹力、摩擦力问题.其中对 弹簧的弹力的分析及应用在高考中 出现的频率很高,静摩擦力大小和 方向的分析计算也是必考内容.2. 物体的平衡问题.常考查重力、弹 力、摩擦力三力平衡问题,或与电 场力、磁场力等综合的平衡问题. 3.合力与分力问题,共点力的合成 问题.常结合实例分析合力与分力 的等效替代特征,如交通运输、体 育竞技、人体骨骼等.此为Ⅱ类要 求,是高考热点.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精研核心考点
1.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高三物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2.1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A.Ffa大小不变 B.Ffa方向改变 C.Ffb仍然为零 D.Ffb方向向右
解析:对b进行受力分析,剪断前b受重力、支持力、向左 的弹簧的拉力和向右的绳的拉力,由于它所受摩擦力Ffb=0, 所以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将右侧绳剪断瞬
3.[杆上弹力的分析]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 N的斜 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
上,轻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沿轻杆向上,大于2 N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80 N C.小球对轻杆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 D.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考点一 重力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 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 性等特征. (4)基本相互作用 ①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 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②重力属于引力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 力等本质上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3 [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多选)如图所示为表面粗糙 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无初
速度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处,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 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 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A.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B.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C.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BC段受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
重力宏观作用效果的等效作用点
思维诊断
(1)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 ) (2)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不 可能不在这个物体上.( × ) (3)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不仅大小变大,而且 方向也变了.( √ )
解析:对b进行受力分析,剪断前b受重力、支持力、向左 的弹簧的拉力和向右的绳的拉力,由于它所受摩擦力Ffb=0, 所以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将右侧绳剪断瞬
3.[杆上弹力的分析]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 N的斜 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
上,轻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沿轻杆向上,大于2 N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80 N C.小球对轻杆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 D.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考点一 重力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 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 性等特征. (4)基本相互作用 ①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 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②重力属于引力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 力等本质上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3 [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多选)如图所示为表面粗糙 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无初
速度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处,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 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 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A.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B.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C.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BC段受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
重力宏观作用效果的等效作用点
思维诊断
(1)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 ) (2)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不 可能不在这个物体上.( × ) (3)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不仅大小变大,而且 方向也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