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泪道疾病也能“冬病夏治”

合集下载

冬病夏治原理 哪些病能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原理 哪些病能冬病夏治

神星镇中心卫生院健康教育中医知识讲座冬病夏治原理哪些病能冬病夏治主讲人;郭栋梁冬病夏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些冬季高发疾病在夏季会有所缓解,而我们可以趁这个时候调理冬季的相关疾病,那么,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呢?一、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原理: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

正确合理的冬病夏治“应该是选择夏令”三伏“天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去除寒气的有利时机。

此时予以积极调养,培本以扶助正气,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根治不发了。

冬病夏治不仅仅是贴膏药,该法还应该包括运用具有补益调养作用的中药内服(汤剂、中成药、膏方等)、食疗药膳、艾灸药浴等等。

二、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1、风湿类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冬季受寒时加重,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

风湿骨关节病,在中医统称”痹症“。

中医上说,”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痹“,意思是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都会引起风湿类疾病发作或加重。

夏天阳热之气,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因此,这时冬病夏治,配合辛温之药以治疗,效果蛮好。

2、胃肠道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怎么知道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呢?平时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凉、胃口不好、常感疲倦无力,容易腹泻的,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

而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黏滞不畅、脾气暴躁的,多为胃热之人。

脾胃虚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

脾胃虚寒类胃病,用针灸、穴位敷贴治疗,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

3、冻疮该病多在寒冷季节发作。

冬病夏治好处多 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好处多 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好处多事半功倍*导读: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治疗。

如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风湿、类风湿性气节炎等。

上述疾病的最大特点是受寒后,尤其寒冬季节易发作或加重而夏季则病情缓解,此即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所指的能(耐)春夏,不能(耐)秋冬的疾病。

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治疗。

如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风湿、类风湿性气节炎等。

上述疾病的最大特点是受寒后,尤其寒冬季节易发作或加重而夏季则病情缓解,此即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所指的能(耐)春夏,不能(耐)秋冬的疾病。

对此类疾病中医学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即趁着病情缓解期,借助阳热最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冬病夏治疗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依靠天地之气生存,随四时变化规律而成长,此天人相应也。

疾病的发生随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而不同,其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

前述冬病之发生,主要因为素体虚寒,而又外受寒邪,其病因为阳虚感寒,故寒为病之本。

从小暑至立秋(盛夏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借着天人之阳盛之时,趁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取同气相求之理。

用两阳相加之法,使体内阳气充足,抗病御寒能力大增,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以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病种,首先是从清《张氏医通》三伏天白芥子涂法治疗哮喘开始,随着中医科研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逐步开展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近年来又开展了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冻疮及颈腰椎病变、寒冷性荨麻疹等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也由开始的穴位贴敷而逐渐发展到外用、内服等多种方法。

冬病夏治的十大好处

冬病夏治的十大好处

冬病夏治的十大好处
冬病夏治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论,它认为人体在冬季易患一些疾病,如感冒、哮喘等,因此应该在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

下面是十大冬病夏治的好处:
1. 预防感冒:夏季进行锻炼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可以减少冬季感冒的发生率。

2. 改善皮肤:夏季阳光充足,适合户外运动和日光浴,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3. 提高免疫力:通过夏季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更好地应对冬季的疾病。

4. 治疗哮喘:夏季气温较高,适合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调理。

5. 时间短暂:夏季时间短暂,可以尽量利用这个时间进行预防和治疗,为冬季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6. 减少用药量:夏季阳光充足,气候宜人,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等调理方法,减少用药量和治疗时间。

7. 消除疲劳:夏季适合进行休闲和度假,可以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疲劳,更好地迎接冬季。

8. 促进新陈代谢:夏季气温较高,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可以
利用这个时期进行身体调理。

9. 改善心理健康:夏季阳光充足,心情愉快,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状态,更好地面对冬季挑战。

10. 多种方法: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多种方法,如食疗、针灸、络脉、按摩等,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

哪些病适合“夏病冬治”?

哪些病适合“夏病冬治”?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哮喘病因: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 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

冻疮病因:冻疮是冬季常见疾病,在气温低(10 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冬季复发,天气转暖后自愈。

寒冷是长冻疮的根源,所以冬季来临时,做好防寒准备非常重要。

过敏性鼻炎病因:有的人每天早晨一起床就出现鼻子发痒,连续打喷嚏,最多可打十几个。

也有的人每年春天和秋天就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伴眼痒、耳朵痒、上腭痒,有时鼻塞。

风湿病因: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主要由于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邪气乘虚而入,以致气血不和、经络阻滞而成。

该病的发生与个体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有关。

慢阻肺病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

近年慢阻肺发病率显著增高。

免疫力低下病因:有的人一到冬天就容易感染各种“冬季病”,呼吸道感染、流感、风寒……这些都是因为免疫力低下,无法适应忽然严寒带来的身体变化。

适时地补充人参皂苷Rh2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强健冬季体魄。

冬病夏治常见问题解答

冬病夏治常见问题解答

冬病夏治常见问题解答:一、冬病夏治主要治疗哪些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感冒、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2、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骨关节炎等。

3、小儿病,如小儿哮喘、变应性咳嗽、鼻炎等。

4、妇科病,如盆腔炎、产后痛、痛经等。

5、其他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胃寒病、腰腿酸痛等。

二、“冬病夏治”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

”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

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

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穴位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

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三、3岁的孩子患哮喘可以贴伏贴吗?听说孩子皮肤嫩可能会起泡,可以进行治疗吗?答:冬病夏治就是采用发泡的原理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您的孩子可以采用此种方法,由于年龄小,贴敷的时间不宜过长,2—4小时即可, 1岁以下婴儿一般不宜做贴敷,他们的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

四、患者正逢哮喘发作期,能贴药吗?如果正在发烧呢?答:穴位贴敷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等病的复发,如遇哮喘正发作时,除了贴药以外,还应到内科看医生,对症治疗;如遇发烧,需要等发烧症状缓解后再敷贴。

五、贴药时间以多长为宜,当天晚上能洗澡吗?答:贴药的时间一般为小儿2—4小时,成人6—8小时,但个人体质不同,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1小时或更长。

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

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冬病夏治,不止是贴膏药,中药内服、穴位注射、饮食疗法等均是治疗手段。

从临床效果看,穴位贴敷还是最好。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治疗。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阳气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一些冬季的高发疾病,就是由于人体内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所致。

而在夏季,人体阳气达到高峰,借三伏最热之时,对病人进行治疗,使虚阳恢复正常,就能有效增强其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作用。

冬病夏治虽好,但也不能包治百病,可以治疗的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冻疮、风湿病和部分肾脏疾患等。

因此,凡易患此病者,都可考虑在三伏天进行治疗。

不过,其治疗方法并不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只有去医院贴块膏药那么单调。

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方式,其实有6种。

1.中药内服: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个体情况,可以服“止咳合剂”、“化痰合剂”等多种对症药物。

只要坚持连续服用3个月,就会有不错的疗效。

2.穴位敷贴:这是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病人的背部相应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肺脏,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这种方式需要有准确的敷贴时间,即每年每伏的第一天,一伏一敷,以皮肤有烧灼感为度。

这也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

3.穴位注射:通常选用丹参、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以起到调节病人体内神经体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每月1次,连续3个月。

此外,脱敏治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人。

首先,病人必须做过过敏原试验,明确致敏物质后,由医生给病人注射脱敏制剂,使其过敏程度降低,从而减少哮喘发作。

脱敏治疗是一种长期方案,患者需要耐心配合,以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4.药物外擦:在治疗冻疮时,最多采用的方法是用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擦患处,同时用自然日光照射5分钟。

三伏天冬病夏治哪些病速看

三伏天冬病夏治哪些病速看

三伏天冬病夏治哪些病速看三伏天冬病夏治哪些病速看1.鼻鼽:(变应性鼻炎):冬病夏治是将辛温、走窜、通经之药物制成药饼敷于特定穴位,配以特定的中药定向透皮技术及热疗技术进行治疗,起到疏经通络,温补阳气、补益脾肾、散寒驱邪的作用,适宜鼻鼽的患者。

2.哮病(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采取中医辨证论治法,还可以将辛温、走窜、通经之药物制成药饼敷于特定穴位,在此基础上辅以耳穴治疗,作用于全身,以改善慢性咳喘病的临床证候;适宜于哮病、外感咳嗽等患者。

3.消渴病筋痹(糖尿病神经病变):内分泌科冬病夏治特色在于防治消渴病筋痹,以穴位敷贴为主要手段,以补益脾肾、疏经通络、活血止痛,使人体在秋冬寒冷之时正气得到增强,从而减轻和延缓消渴病筋痹的发病。

三伏天冬病夏治对哪些病有效果呢夏天要养阳,要养好自身的阳气,‘’冬病夏治‘’很好,对一些风湿,类风湿,腰腿疼,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寒性或寒湿所致的疾病,这时候不管是进行药物治疗也好,还是穴位贴敷治疗也好,都是希望能振奋阳气,补足阳气而用很少的药就能达到很好的疗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天吃菜花预防感冒末伏也是一个季节交替的时期,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地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

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三伏天菠菜预防口腔溃疡由于末伏正处在初秋的时节,此时气候开始变干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摄入不够,就容易上火,口腔里也会跟着出现溃疡、发炎等问题。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三伏天晒背的好处三伏天进行晒背的好处是比较多的,主要作用是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血液循环,其次三伏天进行晒背,还可以有利于将人体的湿气以及寒气排出体外,也有一定疏通气孔以及滋养补肾的作用。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作者:诸剑芳来源:《健康人生》2019年第08期夏季是温补人之阳气的好时节,因而有了“冬病夏治”,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所接受,很多人会来咨询我们:“我适不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适合什哪些疾病?”“冬病夏治什么时候开始?”下面我们来聊聊这些话题。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顾名思义便是冬天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

在冬天因为人体阳气虚弱、或感受寒冷之邪而发作、加重的一些疾病,通常在夏天阳气最旺盛时处于缓解阶段,而在这一时期抓住阳气生长之时,通过中医的调养可减少该病在来年冬季的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症状。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延续,指在夏季最热、阳气最为旺盛的“三伏天”,通过如穴位贴服、铺灸等治疗方法,温补人体的阳气,鼓舞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祛除寒邪,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病次数。

冬病夏治秉承中医“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

“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在夏天气温高,人体在夏天阳气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而午时11点到下午1点又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间,所以一般我们要求在伏天的中午时刻治疗。

“春夏养阳”,是指春天、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通过一些培补阳气的方法来纠正阳虚体质,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疾病呢?冬病夏治适合阳虚体质的患者,这些人通常有如下特征:怕凉喜暖,喜静少动,易疲劳乏力,大便偏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等。

冬季天地间阴长阳衰,寒气外扰机体,这类患者容易受咳嗽咳痰、咳声清长、痰白质稀、畏寒怕冷、腹泻便溏、四肢关节冷疼等症状困扰。

其中心脾肾三脏容易出现阳虚症状:1.心阳虚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遇寒加重,形寒肢冷,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2.脾阳虚证:食少乏力,进食后感困倦,大便溏薄,肠鸣,腹中冷痛,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进食生冷食物而症状加剧,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细。

3.肾阳虚证:腰背酸痛,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沉迟细弱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来,泪道疾病也能“冬病夏治”
有些人常常不由自主的眼泪“夺眶而出”,迎风流泪,那可不是“45°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的忧伤,而是泪道阻塞的典型症状。

有些人早晨起来眼屎多,眼睛睁不开,也可能是泪道病引起。

泪道堵塞后眼泪不能从正常部位排出,长此以往易造成泪道感染、发炎,导致眼部分泌物大量增加,造成眼泪盈眶、眼屎增多的现象,引发慢性泪囊炎等疾病。

从婴幼儿到老年都可能患有泪道病,但多发生于中年之后,50岁左右发病率极高。

泪道疾病冬病夏治怎么做
“冬病”是指某一些容易发在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泪道病恰属于此类。

“夏治”是冬日里频繁发作,夏季相对症状较轻,且易治疗。

对于泪道病来说,夏天的症状可能没有那么严重,流泪现象也有所好转,这是由于夏季炎热水分容易蒸发,同样的泪液也易蒸发,造成了泪道病已好的“假象”。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代谢功能减退,极易患眼科疾病,有一些中老年患者,对流泪、眼屎多没有引起重视,因而忽视了眼睛的病变,延误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

若泪道病没有在夏天治愈,到了冬天流泪问题又会出现,周而复始,流泪问题会一直困扰患者。

所以,想要彻底解决流泪问题,根治泪道病才是关键。

如果能有一条“新通道”来取代泪道,让眼泪通过“新泪道”流出,就可以彻底解决泪道堵塞、急慢性泪囊炎等问题。

此外,西安爱尔古称眼科医生强调,泪道疾病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少油,多喝水。

注意保护眼睛,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

一旦出现流泪、畏光、痒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和干燥感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通过冬病夏治,解除疾病烦恼。

千万不要乱点眼药水,以免治眼不成,还错失治疗契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