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智能电网的运行与控制技术分析

智能电网的运行与控制技术分析第一章: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是指将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物理技术与管理决策技术有机结合,实现电力系统各类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加工处理,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快速、有效、安全、经济调度,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适应性和优化性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技术革命的代表。
其发展必将推动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技术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
第二章:智能电网运行技术分析2.1ETMS系统技术ETMS(Energy Trading and Market System)是智能电网运行中的重要技术,它是以电量贸易市场为核心,构建起智能电网可靠、安全、高效的运行平台,实现电能贸易的公平、透明、高效。
ETMS系统是由多维度、多规模的信息数据支撑系统构成,主要包括控制管理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计算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实现对电力市场、用电需求和电力生成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2无线传感网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是智能电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感知和远程监测,通过对电力设备状态、供应负荷、电压等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控制和快速响应。
无线传感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待处理数据的去重、压缩和加密,确保数据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第三章: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分析3.1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它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建模和模拟,对未来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优化,进而做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该技术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运行状态进行优化,还能够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策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3.2自适应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电网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进行的智能化控制技术。
该技术利用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数据反馈信息,对电网系统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分析,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细控制和调整,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数字电网的理念、架构与关键技术

数字电网的理念、架构与关键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数字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全球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方向。
数字电网以用户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为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数字电网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数字电网中,各种信息数据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收集并整合在一起,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管理。
数字电网的出现,使得电力系统的管理更加精细、灵活和高效。
数字电网的架构包括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和管理体系三个部分。
基础设施是数字电网的底层设施,包括智能设备、传感器、数据中心等,用于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种数据。
网络结构是数字电网的核心,通过各种通信网络将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管理体系是数字电网的软件部分,包括数据分析、监控、调度等功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数字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微网、物联网、云计算等。
智能微网是指将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智能设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能源的自主管理和优化利用。
物联网技术则用于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效率。
云计算平台则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字电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优势和场景。
在智慧城市领域,数字电网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数字电网可以提供实时能耗监测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能源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高。
数字电网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总之数字电网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数字电网将在能源管理、环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数字电网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撑。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增加,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网技术逐渐成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
智能电网技术以信息化和自动化为核心,通过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和智能决策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调度、故障诊断和优化控制,从而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智能电网技术的概念、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智能电网技术是指通过引入信息化、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等手段,对电力系统的设备、线路、负荷等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智能感知。
智能电网技术的核心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建立起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预测模型,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通过智能决策和优化算法,对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关键技术方面,首先是智能感知技术。
智能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电力系统设备的状态、负荷和线路等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这种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其次是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包括自动化控制和优化控制两个方面。
自动化控制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优化控制则是通过建立适应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优化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灵活和精确的调度和控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经济性。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渐进和系统化的过程。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智能电网技术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通过对配电网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电力的主动调度和优化控制,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的毕业设计论文

电力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摘要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环境压力、购电能力、安全可靠和高效利用等重大挑战。
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不同国家和组织不约而地提出要建设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的智能电网,将智能电网视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
文章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重点研究了智能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相关技术。
其中数字变电站部分首先分析研究了数字变电站的系统结构,主要研究了数字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和特性及发展的新方向,然后设计了以罗氏线圈为电流传感头的数字采集系统。
分布式能源部分首先研究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能发电技术。
然后分析了几种储能技术,重点分析了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原理,接着分析了并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微网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SMART GRID’S KEY TECHNOLOGYAbstractIn the 21th century electricity supply is facing with great challeng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the capacity of electricity purchas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t use.Different countries and organizations such as US and UE put forward to built a flexible clean safe economical power grid and make smart grid the future power grid’s direction. Smart gri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wer gri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It focuses on the intelligent digital subst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ink technology distributed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The first part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digital subst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 .It mainly research digital current transformer’s principle features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n it designs a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which make Rogowiski circle as the current sending head.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soar power generation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Then it analyze sever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er conducting energy storage and super 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principles . The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of linking to the power grid. Finally it draw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prospect and summarizes its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problems.Key words: smart grid; digital substation;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micro-networ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性 (1)1.3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2)1.3 1 国外研究现状 (2)1.3.2 国内研究进展 (3)2 数字变电站技术 (4)2.1 数字变电站概述 (4)2.2 IEC61850简介 (4)2.3 数字变电站的系统结构 (5)2.3.1 数字化的一次设备 (5)2.3.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10)2.4 数字变电站的信息采集 (11)2.4.1 总体设计 (12)2.4.2 系统硬件设计 (12)3 分布式能源的接入 (15)3.1 分布式能源的系统集成 (15)3.1.1 分布式发电 (15)3.1.2 储能技术 (16)3.2 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并网 (18)3.2.1 并网定义和并网意义 (18)3.2.2 并网带来的问题 (19)3.3 微网 (19)3.3.1 微网概述 (19)3.3.2 微网的运行与控制 (21)3.4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方向 (21)4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 (23)5 智能电网技术优劣势分析 (24)结束语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1绪论1.1 课题背景在20世纪,大电网作为工程领域的最大成就之一,体现了能源工业的战略布局,是实现各种一次能源转换成电力能源之后进行相互调剂、互为补充的迅速、灵活、高效和能源流通渠道。
智能电网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的安全性分析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电网技术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带来了高效、可靠的电力供应,但与此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电力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
然而,这种高度的智能化和互联性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安全威胁。
首先,网络攻击是智能电网面临的重大安全挑战之一。
由于智能电网依赖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的下达,如果网络系统存在漏洞,黑客就有可能入侵,篡改数据或者破坏关键设备,导致电力供应中断或者出现故障。
例如,黑客可能会攻击电网的控制中心,干扰电力调度系统,造成大面积停电。
其次,数据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智能电网中产生和传输的大量数据包含了用户的用电信息、电网的运行状态等敏感内容。
如果这些数据被窃取、篡改或者滥用,不仅会影响用户的隐私,还可能被用于对电网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
再者,物理设备的安全性也是关键。
智能电网中的传感器、智能电表等设备分布广泛,如果这些设备受到物理破坏或者被恶意篡改,也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此外,智能电网的复杂性增加了系统故障的风险。
由于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一旦某个部分出现故障,可能会迅速蔓延到整个电网,引发连锁反应。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技术层面,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是首要任务。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
同时,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数据安全,要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只允许授权人员访问和处理。
此外,还需要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以防止数据丢失。
在物理设备安全方面,要加强设备的防护措施,如安装监控设备、设置防护围栏等。
同时,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除了技术手段,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与政策分析

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与政策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电力系统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快速、安全、可靠的需求。
而智能电网的出现,则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电网建设作为一个高技术、复杂性强的项目,涉及众多技术和政策因素。
本文将从技术和政策两个角度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一、技术分析1. 通信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作为一个分布式的系统,需要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快速传递。
因此,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各个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智能配电和负荷管理。
而5G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供高速、低时延的通信服务,为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支持。
2. 数据分析与处理智能电网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收集和处理各个环节的数据,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细管理。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的应用,将为智能电网建设带来巨大的价值。
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优化。
此外,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还可以为未来的电力规划和能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3. 安全与保护技术智能电网建设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传统电网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例如潜在的火灾风险、供电中断等。
智能电网引入了先进的安全与保护技术,可以及时检测和预警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政策分析1. 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智能电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和环节。
政府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激励和促进企业和机构参与智能电网建设。
此外,政府还要在智能电网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试点示范等方面加大投入,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市场监管与规范智能电网建设涉及到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同运作。
市场监管和规范的作用十分重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其中之一就是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一种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传统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的电力系统,能够全面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优化运行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等。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也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部分。
一、智能电网的实现与挑战智能电网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电力系统建设、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等等。
在传统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智能电网引入了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使其变得更为智能化。
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数据处理和分析、控制与调度等环节,而这些环节都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才可以实现。
但是,智能电网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处理。
智能电网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和传输,需要实时获取不同区域的电力负荷信息以及电力设备状态信息,这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
2、调度与控制。
智能电网需要实现对电力能源的优化分配和调度,同时降低暴力扰动和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这需要依赖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高精度控制和智能调度。
3、能源管理和优化。
智能电网需要实现对电力能源的全面优化管理,实时监测电力负荷、电力设备以及电力设施的使用状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能源损耗。
1、智能数据采集与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可实现对电力设备故障的诊断和异常排查,帮助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能源管理和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智能电网中的能源管理和优化,实时监测电力负荷和电力设备的使用状况,以及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电力的分配和调度等。
例如,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优化管理,达到对电力的高效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它通过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环境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智能、绿色、安全运行,为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则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强的智慧化、自主化管理和优化控制能力,为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低碳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智能电网应用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建立高效、稳定的能源运行模型。
传统的模型建立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力,建模精度低,运行效率低下。
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帮助智能电网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决策等智能管理能力,从而建立更高效的能源运行模型。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优化调度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智能电网的优化调度,通过对电网的负荷预测、电力供应的多元化调度,使得电力系统的资源得到了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
同时,智能电网还可以根据用电客户的需求和用电环境的变化,对电网资源进行实时调度和优化,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智能监测管理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在智能电网中实现智能监测管理,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将电网的状态、负荷、供应等信息实时收集、分析、处理,并进行预警。
不仅如此,智能电网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远程控制、设备诊断、质量分析,从而有效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分布式能源管理智能电网可以让分布式能源设备接入网络,实现分布式光伏、风力发电、蓄电池等设备打通,实时互联,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
此时,智能电网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分布式能源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系统能耗、改善能源利用状况。
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实现更好的能源管理。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存在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面对。
例如:1. 安全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网成为了黑客攻击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摘要】为了迎接电力行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新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点,总结了智能电网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并对实现智能电网在网络拓扑、通信系统、计量体系、需求侧管理、智能调度、电力电子设备、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电源接入等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关键词】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分析与探讨
引言:
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巨变。
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大区电网互联初步形成,电力市场运行因素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会更加频繁,冰灾、水灾、风灾、热浪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会越来越严重.这些都对电网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诸多新挑战。
为了解决电力行业遇到的上述问题,全球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未来电网发展理念.并积极推动其建设和发展。
但是截至目前,智能电网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国际上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
由于发展环境和驱动因素不同,不同国家的电网企业和组织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智能电网,对智能电网进行研究和实践,各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思路、路径和重点也各不相同。
因此智能电网概念
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的中。
1、智能电网的特点
尽管各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对智能电网建设有着不同的重点和目标,但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驱动都是基于市场、安全、电能质量和环境因素,其特征可归结为:自愈、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
1.1 自愈
自愈是智能电网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
它是指对于无论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的对电网的损害。
无需或仅需少量人为干预.实现电力网络中存在问题元器件的隔离或使其恢复正常运行。
尽可能小地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通过进行连续的评估自测,智能电网可以检测、分析、响应甚至恢复电力元件或局部网络的异常运行。
1.2兼容
支持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正确、合理的接入,适应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
做到“即插即用”,可以容纳包含集中式发电在内的多种不同类型电源甚至是储能装置.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
1.3交互
电网在运行中与用户设备和行为进行交互,将其视为电力系统的完整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促使电力用户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电力
运行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收益,使需求侧管理的功能更加完善,
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
1.4协调
与批发电力市场甚至是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
有效的市场设计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可靠性管理水平,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电力市场竞争效率的提高。
1.5高效
引入最先进的信息和监控技术,优化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提高单个资产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实现网络运行和扩容的优化。
降低其运行维护成本和投资。
1.6优质
在数字化、高科技占主导的经济模式下,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电能质量的差别定价。
1.7集成
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2、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2.1 坚强、灵活的网络拓扑
坚强、灵活的电网结构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
我国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很不平衡.为了缓解此现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制定了“西电东送”的政策,并开展了特高压联网工程、直流联网工程、点对点或点对网送电等工程的实施建设。
如何进一步优化特高压和各级电网规划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
大、互联大电网的形成,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与脆弱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对主网架结构的规划设计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
只有灵活的电网结构才能应对冰灾、战争等突发灾害性事件对电网安全的影响。
2.2开放、标准、集成的通信系统
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需要具有实时监视和分析系统目前状态的能力:既包括识别故障早期征兆的预测能力,也包括对已经发生的扰动做出响应的能力,其监测范围将大范围扩展、全方位覆盖,为电网运行、综合管理等提供外延的应用支撑。
而不仅局限于对电网装备的监测。
2.3高级读表体系和需求侧管理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所以电网的智能化首先需要电力供应机构精确得知用户的用电规律,从而对需求和供应有一个更好的平衡。
因此目前国外推动智能电网建设。
一般以构建高级量测体系为切入点。
高级读表体系由安装在用户端的智能电表、位于电力公司内的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和连接它们的通信系统组成,近来。
为了加强需求侧管理,又将其延伸到用户住宅内的室内网络(han)。
这些智能电表能根据需要设定计量间隔,并具有双向通信功能,支持远程设
置、接通或断开、双向计量、定时或随机计量读取。
同时.高级读表体系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系统范围的可观性。
不但可以使用户参与实时电力市场,而且能够实现对诸如远程监测、分时电价和用户侧管理等的更快和准确的系统响应,构建智能化的用户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基本的双向互动管理与服务功能以及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运行。
随着技术的发展。
将来的智能电表还可能作为互联网路由器。
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的整合。
2.4智能调度技术和广域防护系统
智能调度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调度的智能化是对现有调度控制中心功能的重大扩展,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则是智能调度研究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提升调度系统驾驭大电网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纵深风险防御能力、科学决策管理能力、灵活高效调控能力和公平友好市场调配能力的技术基础。
调度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网络保护和紧急控制一体化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协渊电力系统元件保护和控制、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紧急控制系统、解列控制系统和恢复控制系统等具有多道安全防线的综合防御体系智能化调度的核心是在线实时决策指挥,目标是灾变防治,实现大面积连锁故障的预防。
2.5高级电力电子设备
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电能质量的改善与控制,为用户提供电
能质量满足其特定需求的电力.同时它们也是能量转换系统的关键部分。
所以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全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电力系统应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几乎全部使用了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各种新型的高性能多电平大功率变流器拓扑和dsp全数字控制技术,包括可控硅并联电抗器、多功能固态开关、智能电子装置(ieds)、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有源滤波器(apf)、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故障电流限制器(fcl)以及高压直流输电(hvdc)所用装置和配网用的柔性输电系统装置(如svc和d—statcom)等。
3、结束语
发展智能电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由于不同国家能源及电网情况不同,应根据自己国情,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建设既要满足近期需求,又要适应未来要求的智能电网。
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定义和特征、应用和发展现状,详细讨论了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希望可以对智能电网的了解和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蔡丹君.智能电网的三个关键词[j].国家电网,2009.
[2]钟金 .建设信息时代的智能电网[j].电网技术,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