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真题·感悟中考 1.1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常见感悟题类型

中考复习常见感悟题类型

常见感悟题类型及答题要点材料:利川市柏杨邮政支局投递员,1988年参加邮政工作,负责柏杨兴隆班邮路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共12个行政村、150个村民小组、2803户、159.8公里,山高、路险,25年来,他默默的承受着家庭的变故和屡遭不幸的精神打击,忠实履行着邮政普遍服务职能和特殊服务义务,把对党的忠诚和邮政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倾注在邮路上,先后多次被利川市邮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XX年度“最美恩施人”评选表彰活动中,李加林被评为“最美乡村邮递员”。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应用所学知识从关爱、责任、道德、体验幸福以及正确对待挫折等方面抒发你的感悟。

答:上述材料说明李加林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关爱他人,承担责任从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这给的感悟有:(1)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

为他人开花,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缕温馨,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当我们真诚地关心和帮助他人时,会感受到比得到帮助时更大的快乐,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2)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意识,是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对自己负责,是具有责任感的最起码的表现。

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还会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有其相应的责任,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勇担责任需要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只有那些牢记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

(3)德是立身之本。

德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人的精神追求。

一个讲道德的人,不仅能收获内心的充实、锤炼人格和提高思想境界,也会享受到真情的温暖和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们能活得更加愉快、更加有价值。

(4)奉献社会是幸福的源泉。

在奉献中,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我们的劳动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奉献的幸福。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之收获、感悟、启示题(知识点梳理+练习)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之收获、感悟、启示题(知识点梳理+练习)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收获、感悟、启示题专题导入生命的价值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

”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个人,但我要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弄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还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如果我这样做你们又会怎么样呢?”他将钞票扔到地上,又踩上一只脚,而且用脚碾它。

之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

无论我怎样对待那张钞票,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

我们觉得自己好似一文不值。

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就不会丧失价值。

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漂亮或不漂亮,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说说你的感悟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依赖我们结交的人,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们是唯一的——请不要忘记这一点!(小故事导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

)知识详解【瞩目考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有这样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口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因此课改以来,阅读增加了考查学生对收获、感悟和启示的题目。

中考中相关考点整合如下:【方法指导】这类题目虽然是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作答。

初中语文2012年中考经典真题·感悟中考(16个专项,附答案解析)-7

初中语文2012年中考经典真题·感悟中考(16个专项,附答案解析)-7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经典真题·感悟中考一、(2012·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②,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③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④,犹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⑥而不苟取,力裕⑦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①骥(jì):良马。

②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③介胄:披上战甲。

④酉:酉时,指傍晚。

⑤褫(chǐ):解除,解下。

⑥受大:指饮食量大。

⑦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常奇.之 ( )(2)比.行百余里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4)一食或.尽粟一石 (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初中语文2012年中考经典真题·感悟中考(16个专项,附答案解析)-11

初中语文2012年中考经典真题·感悟中考(16个专项,附答案解析)-11

经典真题·感悟中考一、仿写题1.(2012·襄阳中考)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

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2.(2012·六盘水中考)根据所给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___________,书中自有___________,书中自有___________。

3.(2012·重庆中考)参照下面的示例,为“诗意的情趣”创设两种恰当的情境,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不限。

示例:诗意的情趣就是——牵着手赤着脚漫步海边,听涛声,数远帆……(1)诗意的情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意的情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2·临沂中考)参照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自立是骨,没有了自立,人生就疲软了。

仿句:自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本溪中考)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美丽的风景,总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

让我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吧!二、对联题6.(2012·山西中考)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A.旗开得胜马到成功B.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C.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D.竹菊梅兰可养性琴棋书香养耐性7.(2012·眉山中考)有时,良知在是与非之间徘徊,良知在善与恶之间游走。

经典中考历史材料题(附中考答案)

经典中考历史材料题(附中考答案)

经典中考历史材料题(附中考答案)1.经典中考历史材料题1.1 改写材料一:这个时代需要巨人,而且也产生了巨人。

这些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以及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都非常出色。

这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变革。

材料二的作者是XXX,他的另一个代表作品是《宣言》。

1.2 改写材料三:在法国,那些启发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很革命,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无论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

其中一位主要思想是批判现有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这位人物是XXX所描述的那些人物之一。

1.3 改写问题:1) 材料一中的“最伟大的进步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的作者是谁?他的另一个代表作品的名称是什么?2) 材料三中的“伟大人物”可以举一个例子吗?说出他的主要思想。

3) 材料一和材料三共同说明思想解放具有什么重要作用?2.改写材料:2.1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名正言顺地解除了对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同时,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2.2 材料二: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XXX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2.3 改写问题: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些法律文件?它们各自旨在解决什么问题?2) 合众国取得“自由独立”的途径是什么?材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3) 材料二反映的文献由谁颁布?该文献的颁布对美国南北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这两个重大事件的解决对本国发展有何共同影响?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3.改写材料:3.1 改写材料一:大约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的威胁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中考数学试题探究与感悟

中考数学试题探究与感悟
第三,由于是三个进行三等分,所以牧场的数据 必须能够被3整除才更准确。所以就本题来说, 我们可以更全面的去思考问题,从而使我们的命 题工作更加完备。
数形结合,突出永恒主题
在各地中考题和历年的中考题中,我们可关注到 二次函数与平面几何的结合这一类试题是常考不 衰。不管是新题还是陈题都可以在中考试题中见 到。由此让我们感觉到这样的试题到底是否是有 这样的存在价值?而对于一些地市的中考试题中 这一类试题多少年不变在教学中体现了一种什么 样的导向?这样命题安排是否真正的体现了指导 初中教学,铺垫高中教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思 想?等等的问题让我们都能够不断的对这一类考 题进行思考。
牧童B的划分方案如图(一):三块矩形的面积相等,牧 童的位置在三个小矩形的中心.
牧童C的划分方案如图(三):把正方形的 牧场分成三块矩形,牧童的位置在三个小 矩形的中心,并保证在有情况时三个人所 需走的最大距离相等.
请回答:
(1)牧童B的划分方案中,牧童 (填A、
B或C)在有情况时所需走的最大距离较远;
本题的证明很简单,只需要将EF、MN平移,使得
两条线段都有一个端点和正方形的顶点重合即可 得到证明。
而对这一道试题的研究
与探索,让我们看到了
更多的相关问题,而且
有的问题立意高远,灵
活度高,成为一道道耐
人寻味的好题。
[1]:《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基础讲座》P 52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一年版。
A.仅小明对出 B.仅小亮对 C.两人都对 D.两人都不对
另辟溪径求比例,功夫不负有心人
[例3] (09梧州18)如图,正方形ABCD 中,E为AB的中点,AF⊥DE于点O,

等于( )
A.
B.
C.

1.1阅读理解(热点题型)·数学中考分类精粹

1.1阅读理解(热点题型)·数学中考分类精粹

n=1
( )
4 20 1 3 20 1 3 , 因此 2 仿照以上推理 , 计算出 2 + ������ +2 S-S=2 -1. 2 3 20 1 2 1+5+5 +5 + ������ +5 的值为 ( ㊀㊀ ) .
1 1 ) ) ) 20 1 1 + ������ +f( 2 +f( 1 +f + ������ +f + f( 2 20 1 1
������ 若 m3 分裂后 , 其中有一个奇数是20 +1 5+1 7+1 9, 1 3, B. 4 4
D. 4 6
[ ]
即可 .
㊀㊀㊀㊀ . ʌ 思路点拨 ɔ 根 据 题 目 提 供 的 信 息, 列 出 方 程, 然后求解 ) 设 S=3+5+7+ ������ + ( 2 n+1 =1 6 8① , 整理得 , n +2 n-1 6 8=0, , ( 解得 n 舍去 ) =1 2 n =-1 4 . 1 2
阅读理解题一般篇幅比较 长 , 由 阅读 和 问题 两部分
20 1 3 5 -1 C. 4
20 1 2 A. 5 -1
20 1 3 B. 5 -1
法, 探索发现解题的思路技巧 , 并用此思路技巧解决 新 问 题. 我们可以仿照例题的解法 , 解答如下 :
2 3 20 1 2 , 设 S=1+5+5 +5 + ������ +5
B C 与B ᶄ C ᶄ㊁ C D 与C ᶄ D ᶄ㊁ DA 与 D ᶄ A ᶄ之间的距 离 分 别 为a, 要使矩形 A b, c, d, ᶄ B ᶄ C ᶄ D ᶄʐ 矩形 A B C D, a, b, c,
2 ( ) 并 x-3 +4的 几 何 意 义 , 2 ( ) x-0 +1 +
则 x 轴上一点 ,
) 则 S= ( 2 n+1 + ������ +7+5+3=1 6 8② , ) ①+② 得 , 2 S= n( 2 n+1+3 =2ˑ1 6 8,

中考试题分享心得体会

中考试题分享心得体会

中考试题分享心得体会中考试题分享心得体会中考是中国学生面临的一次重要考试。

在这个考试中,学生需要面对各个学科的考试题目,并展示自己在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中考试题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考试题的题目形式多样,需要我们灵活应对。

在中考试题中,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的题型。

每一种题型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解题方法。

对于选择题来说,我们要学会分析选项,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对于填空题来说,我们要设法推测出缺失的内容,填充到对应的空格中;对于解答题来说,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思路,逐步展开答案。

通过多做中考试题,我们可以熟悉各种题目形式,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中考试题的考点覆盖较广,需要我们全面掌握知识点。

在中考试题中,每个学科都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或考点。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文言文阅读技巧等;在数学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运算规则、代数方程、几何图形等;在英语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单词、语法、阅读、听力等多方面的知识。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中考试题。

再次,中考试题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些综合能力。

在中考试题中,有一些题目是需要学生进行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有一些文章阅读题目要求我们对文章的主旨、情节、人物性格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数学学科中,有一些应用题要求我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英语学科中,有一些写作题目要求我们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

通过这些题目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最后,中考试题的解答需要条理清晰,重在过程。

在中考试题中,要求我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

尤其是在解答题中,我们需要先梳理思路,列出步骤,然后逐步展开解答。

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说明思考过程、阐述答案的合理性。

通过这种解答方式,我们可以让检查人员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解题思路,提高我们的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经典真题·感悟中考一、字音题1.(2012·南充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恐吓(hè) 愤懑(mèn) 埋怨(mái) 校对(jiào)吹毛求疵(cī)B.徙倚(xǐ) 慰藉(jí) 羸弱(léi) 眼睑(jiǎn)恪尽职守(kè)C.沉浸(jìn) 哂笑(shěn) 鞭挞(tà) 炽痛(chì)舐犊情深(shì)D.荫庇(yìn) 干瘪(biě) 纤巧(qiàn) 惬意(qiè)龙吟凤哕(huì)2.(2012·重庆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让灵魂站立,它使你在暴风骤雨中站成威严的雕像,在骄阳烈日下站成叱咤(chà)风云的勇士。

B.走进自然,嗅一缕沁(qìn)人心脾的花香,听一曲微风清爽的吟唱,整个世界仿佛都在向我微笑。

C.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生活就只会让你咀嚼(jiáo)出淡淡的苦味。

D.《济南的冬天》行文如山中高士闲庭信步,左右踱(dù)行,醉心吟哦,怡然自得。

3.(2012·临沂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缄默(xián) 迸发(bènɡ)苗圃(pǔ) 津津有味(jīn)B.哀号(háo) 溃退(kuì)忐忑(tǎn) 长吁短叹(yū)C.哺育(bǔ) 诘问(jié)蓬蒿(ɡāo) 歇斯底里(xiē)D.亢奋(kànɡ) 啜泣(chuò)沉湎(miǎn) 随声附和(hè)4.(2012·眉山中考)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丫杈(chà) 长吁短叹(xū)应和(hè) 猝然长逝(cuì)B.羁绊(pàn) 中流砥柱(Dǐ)蛮横(hénɡ) 戛然而止(jiá)C.媲美(pì) 引颈受戮(lù)拗口(ào) 根深蒂固(dì)D.绮丽(qǐ) 莫衷一是(chōnɡ)炮制(páo) 怏怏不乐(yānɡ)二、字形题5.(2012·临沂中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凛冽 繁衍 不可名状 心旷神怡B.笑柄 迁徙 长途跋涉 莫衷一事C.许诺 恻隐 通霄达旦 一拍即合D.安祥 涟漪 盛气凌人 妙笔生花6.(2012·六盘水中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嬉闹 丘陵 妇孺皆知 重道覆辙B.松驰 迁徙 一如既往 忍俊不禁C.博学 琐屑 无与伦比 粗制烂造D.佳肴 迂腐 世外桃源 恪尽职守7.(2012·嘉兴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语文世界风光无限。

在这里,我们寻(mì)________春天的踪迹,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走进戏曲天地,品味民族文化悠长的(yùn)__________味;追寻人类起源,体会古代神话永恒的(mèi)__________力;共话千古风流人物,激发心中的仰(mù)___________之情……8.(2012·宁波中考)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浩瀚的星空。

只有它才能qū (1) 除愚昧,才能包luó (2) 万象,才能让你成为一个bó (3) 学的人。

朋友,热爱书籍吧!它yóu (4) 如汪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9.(2012·聊城中考)根据拼音写汉字。

近年来,一场曹操墓“争夺大战”在yī wànɡ wú yín()的中原大地上激烈展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ái huá hénɡ yì( )的曹植,却静静地长眠于东阿鱼山脚下,少人问津。

10.(2012·台州中考)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我不做jiāo ________艳欲滴的花朵,却要站成山谷里那棵沉静的树。

我要mù ________浴明媚的阳光,啜饮天地的甘露,领略无尘的清风,将它们化成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

我也准备经lì ________狂风暴雨,并在风雨中长成结实的身体,练就不屈的jīn ________骨。

三、书写题11.(2012·资阳中考)用楷书将下面短语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12.(2012·襄阳中考)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看荆楚翻天复地,数襄阳涣然一新。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13.(2012·随州中考)请将下面的文字规范、端正、美观地用楷书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渔夫唱晚 古寺敲钟四、综合题14.(2012·武汉中考)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水渍(zì) 吹毛求疵(cī) 热忱 功名利禄B.褴褛(lǚ) 栩栩如生(xǔ) 锤炼 自出心裁C.磕绊(bàn) 瞻前顾后(zhān) 恻隐 眼花缭乱D.揣摩(chuǎi) 拈轻怕重(zhān) 陶冶 与日具增15.(2012·宿迁中考)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农人是教晦世人的导师,是深谙( )自然的智者。

春的细雨中,扶犁而歌;夏的娇阳下,挥镰而舞;秋的暮色中,荷( )锄而归;冬的雪夜里,围炉而话……为一年四季谱写了一首最美的诗。

(1)给加点字注音。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16.(2012·南充中考)识字书写。

青春的六月,是一个微笑的季节,是属于我们的季节。

每一个灿烂的日子,都值得以微笑来迎接;每一个感人的瞬间,都值得以微笑来珍藏;每一个无意的错误,都值得以微笑来包容;每一个辉煌的成功,都值得以微笑来赞美。

学会用微笑quán释生活,以心灵体味人生,便有了从容前行的潇洒步lǚ,便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1)给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quán( )释 步lǚ( )(2)将画线句“青春的六月,是一个微笑的季节”工整、规范地写入田字格内。

17.(2012·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ɡuī(________)宝。

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nǐ(________)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yì(________),或平正或险绝。

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身恣,行草的线条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揩书的结构如君子端庄的举止。

连云港市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

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联于指间心上。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前后的句式,将横线上的内容续写完整。

答案解析1.【解析】选C。

A项“埋”应读mán;B项“藉”应读jiè;D项“纤”应读xiān。

2.【解析】选B。

A项“咤”应读zhà;C项“嚼”应读jué;D项“踱”应读duó。

3.【解析】选D。

A项中“缄”应读jiān;B项中“吁”应读xū;C项中“蒿”应读hāo。

4.【解析】选C。

A项中“猝”应读cù;B项中“绊”应读bàn,“横”应读hènɡ;D项中“衷”应读zhōnɡ,“怏”应读yànɡ。

5.【解析】选A。

B项“莫衷一事”的“事”应为“是”;C项“通霄达旦”的“霄”应为“宵”;D项“安祥”的“祥”应为“详”。

6.【解析】选D。

A项中“重道覆辙”应为“重蹈覆辙”; B项中“松驰”应为“松弛”; C项中“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

7.答案:觅韵魅慕8.答案:(1)驱 (2)罗 (3)博 (4)犹9.答案:一望无垠才华横溢10.答案:娇沐历筋11.答案:略。

(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即可。

)12.答案:复覆涣焕书写略。

13.答案:略。

(书写要规范、端正、美观。

)14.【解析】选D 。

“拈”应读niān,“与日具增”应为“与日俱增”。

15.答案:(1)ān hè (2)①晦诲②娇骄16.答案:(1)诠履 (2)略。

(工整、规范地书写。

)17.答案:(1)瑰拟逸 (2)恣—姿揩—楷联—连 (3)示例:飞天舞动的飘带仙女飘飞的衣带写者心灵的舞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