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作者:张希军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6期入春以来,持续上升的婴幼儿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其实这是疫情发展的自然现象,春天也是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其中就包括手足口病。

只要我们正确认识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治措施,患者就会得到有效治疗,疫情也会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拟就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作一简要介绍。

1 流行病学特征1.1病原学特点手足口病病原很复杂,但都是肠道病毒,目前已经发现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有Cox A16病毒、EV71病毒[1-3]。

此外,Cox A10、 A2、A4、A5、A7、A9以及Cox B1~5等型别的病毒致病流行也时有发生。

据对2008年5~6月上海市和浙江省的50例住院患儿的咽拭标本检测发现,其中EV71病毒感染的26例,Cox A16病毒感染的10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2%和20%[2]。

该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即RNA病毒)。

病毒可在人体肠壁细胞内增殖,通过淋巴系入血,在血液中以游离形式存在。

该病毒耐酸、不耐热,75%酒精、5%的来苏对其没有作用,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也不敏感,但在50℃可被迅速杀灭。

碘酒、甲醛或者氧化剂都可以杀灭病毒,蒸煮高温和含氯制剂也可以杀灭病毒;环境生存能力与生境有关,可在污水中长期生存,对紫外线及干燥耐受力差,因此应经常曝晒衣被[1-3]。

1.2流行病学特点1.2.1传染源主要是感染此病的患者,还有健康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

患者在发病1~2w内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时间较长(约3~5w)。

所以,传染期较长。

1.2.2人群易感性幼儿对手足口病各型病毒普遍易感,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学龄儿童Cox A16病毒抗体阳性率达高水平。

人群中EV71抗体阳性率很高,按年龄分析,4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很低,以后呈现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增高的趋势。

另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同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没有或很少有交叉免疫力,所以患儿1年有可能多次被感染。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分析2009年文登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展开分析。

结果托幼儿童占55.67%,1~5周岁占85.20%;各月均有病例报告,6~9月发病数占全年总发病数的75.20%,发病人群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显典型,病原以肠道病毒71型和科萨奇病毒A组10型为主。

结论新生儿的出生、易感者积累和病原构成变化等因素是影响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文登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文登市2009年发生的手足口病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文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9年传染病疫情年报、2009年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调查报告,实验室资料来自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的检测报告单。

1.2 调查对象2009年全市医疗机构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为研究对象。

病例诊断标准参见第七版《实用儿科学》[1]及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2]。

1.3方法根据医疗机构报告的病例资料,经文登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使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完成手足口病病例的回顾性调查。

采集部分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由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RT-PCR实验进行病毒鉴定。

2.3 地区分布全市18处乡镇办事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位于城区的天福办事处、环山办事处、龙山办事处、开发区等4处共报告手足口病959例,占总病例数的63.93%。

2.4 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1月发生3例,2月发生4例,3月发生1例,4月发生4例,5月发生69例,6月发生338例,7月发生230例,8月发生286例,9月发生274例,10月发生148例,11月发生94例,12月发生49例。

6~9月发病数占全年总发病数的75.20%,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2.5 临床表现及转归1500例病例中,出现发热症状者492例(32.8%),热程1-6天,多为中低热;所有病例均有口腔黏膜疹及皮疹,口腔黏膜疹为粟粒至绿豆大小,颊两侧居多,皮疹分布于手、足部、臀部,以手掌、足底两侧和足跖为多,呈灰白色,周围绕以红晕;部分病例出现咳嗽,头痛、呕吐,其中并发支气管炎6例,3例患者合并病毒性脑炎,1例患者合并一过性高血糖。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分析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分析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分析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认真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效果。

结果1~3岁儿童是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高达82.86(58/70),明显高于4~15岁高17.14%(12/70)(P<0.05)。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各季节发病率对比差别显著,其中以秋季最为常见,高达58.57%,群居儿童发病率72.86%明显高于散居儿童27.14%(P<0.05);本组患儿均在10d内完成治疗,健康出院,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57%。

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1~3岁群居儿童,秋季是该病高发季节;对患儿予以隔离对症治疗效果明显。

标签: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预防;疗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儿科临床常见传染病之一,其主要是有肠道病毒引起,可引发患儿手、足、口腔的呢过部位疱疹,少数患儿可发生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若未及时有效控制病情,其进一步恶化可导致患儿死亡[1-2]。

本研究探讨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病情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3]。

患儿男女比例40:30,年龄1~15岁,平均(2.59±1.02)岁,病程5~15d,平均(8.25±1.21)d。

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体温升高、皮疹、头痛、恶心呕吐、头痛、咳嗽、咽痛等;并发症:心肌炎、脑炎各2例,支气管肺炎4例。

1.2方法整理并认真分析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手足口病发生季节、提问、皮疹状况的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均进行隔离治疗,选择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C 和维生素B2。

针对出现细菌感染患儿采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发生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患儿给予对症治疗。

河南省2009~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河南省2009~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河南省2009~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孙建伟;王彦霞;许汴利;陈豪敏;康锴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统计》
【年(卷),期】2012(029)003
【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2009~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方法应用集中度结合圆分布法对河南省2009和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和2010年集中度分析M值分别为0.605和0.595.圆分布法平均角2009年对应日期为5月3日,2010年为5月11日;发病高峰期的68.28%可信区间2009年为3月4日至7月2日,2010年为3月11日至7月10日.两年平均角雷氏检验P<0.01.结论2009和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6月,集中发病倾向时问为5月中上旬.
【总页数】2页(P365-366)
【作者】孙建伟;王彦霞;许汴利;陈豪敏;康锴
【作者单位】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450016;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4500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8~2010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分析
2.河南省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特征分析
3.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探讨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规律
4.2010年聊城市城乡手足口病发病率比较分析
5.浙江省宁海县2009—2019年成人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与感染模式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
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培训讲座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开展知识讲座 和培训,提高大众对手足口病的
认知和防控意识。
个案报道
报道典型病例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以及防控经验和教训,引导公
众科学防控手足口病。
04
手足口病防控的挑战 和展望
面临的挑战
01
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
手足口病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导致病毒株不断演变,给防控工作带
加快手足口病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通过 特异性疫苗的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有 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提高诊断和监测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提 高医务人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同时, 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 各国共同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 果,共同应对挑战。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 、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 死亡。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 查可确诊。
0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调查
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流行 趋势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的基本信 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 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措施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有手足口病, 应立即就医,尽早得到诊 断和治疗。
遵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按时服药,定期 复查,直至痊愈。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和变 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神 志不清、呼吸困难等严重 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措施
宣传教育

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

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
男性病例是女性的1.8倍,重症和死亡病例中3岁及以下婴幼儿占93%以 上。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
死亡病例从发病到死亡进展快,救治难度大 死亡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短,中位数为3天,87.43% 的病例死于发病后的5天内;
聚集性病例多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等集体场所 09年1-12月共报告突发疫情( 5例以上)390起,发生在 学校和幼托机构等集体场所的共334起,占疫情总数的 85.64%。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特点
以EV71和 Cox A16肠道病毒为主,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 要为EV71;
我国EV71以C4基因亚型中的C4a分支为绝对优势型别,经 对1998~2009年9月分离的C4基因亚型代表株的全基因组 序列测定和分析,未发现特征性的毒力位点改变。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手部疱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足部疱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死亡病例数 0天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8天 9天 10天 11天 12天 13天
累积构成(%)
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最短为发病当天(6例),中位数为 3天,87.43%的病例死于发病后的5天内,8例病例时间间隔 大于13天.
死亡病例数
120
累计构成(%)
100
100
80
80 60
60

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分析分析2009年滦县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对手足口病进行监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09年滦县共报告手足口病344例,发病率为62.24/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4~10月份,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1~6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例为1.51:1,全县12个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镇为九百户镇。

结论2009年滦县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时间、年龄、性别差异,本病的发病有明显地区聚集性。

手足口病发病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应重点加强此年龄组人群防治工作。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 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及个别患者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1]。

近几年我国手足口病疫情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卫生部于2008-05-02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2]。

为掌握滦县手足口病流行规律,现对2009年滦县手足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2009年网络直报信息。

2009年滦县人口资料来源于滦县统计局年报。

1.2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2.1基本情况2009年滦县辖区共有12个镇,50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数为552,674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44例,发病率为62.24/10万,无死亡病例。

2.2时间分布2009年滦县手足口病首例出现于1月1日,发病时间集中于4~10月份,以6、8月份为发病高峰(图1)。

图1 2009年滦县手足口病时间分布图2.2年龄分布344例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为1个月龄,最大的为23岁,主要集中于1~6岁年龄组,共报告病例316例,占全部病例总数的91.86%。

09偷袭儿童:手足口病

09偷袭儿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 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 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 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 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 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我国疫情: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 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 (市)均有报导。 2008年截至5月2日,安徽阜阳肠道EV71病毒导致的 手足口病感染病例上升至3736例,并造成22例死亡,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 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饭后漱口。 局部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 早日愈合。 当小儿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一 般1~2周可以自愈。
中药治疗
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 化湿凉血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 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 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 散等;

自2008年中4月以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 现在儿童中流行一种新的传染病。由于这种 传染病的主要病征发生在手上、足上和口腔 内,所以称之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 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主要侵犯儿童,并有
手掌、脚掌,有时臀部,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
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 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近年发现EV 71较Cox 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 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 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 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2岁以内患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肠道 病毒 7 型 和柯 萨奇 病毒 A1 型 。 1 6
【 关键词 】 手足 口病 ;流行特 征 ;分 析 中图分 类号 :R8 .1 1 18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7 — 14 (0 0 6 0 7— 2 6 1 8 9 2 1 )2— 0 7 0
卫生部 自 0 8 H2 起 将手足 口病纳 入法定丙类传 染病管理 , 20 年5 日 周 1市各级各类医疗机 构按照 Ⅸ 2 1 传染病 信息报告管理规 范》的有 关规 定对 手足 口病病例进行 网络直 报监测管理 。由于对20 年的病例较晚 08 实行 网络 直报 ,监测 数据 缺乏 完整性 ,为 准确 掌握 手足 口病流 行特 征 ,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 ,笔 者对周 口市20 年手足 I 09 Z l 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
5 .1 0 (2 / 4 4 0 ,太康县为4 . /0 (5/3 2 0 ),项 4 / 万 7 41 0 0 ) 0 1 3 7 11万 6 718 8 0 5
城市为2. / 万 (7/130 )。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川汇区明显高于 2 81 9 0 221840
最低的项城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P 0 1 。  ̄ 18, < . ) 0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9月第 8 第 2 期 00 卷 6
G i C ia d i , et e 2 1, o. N . u e f h Me i n Spe r 0 0 V 1 , o 6 do n ce mb 8 2
临床研 究 I 7 7
周 口市2 0 年手足 口病 流行 病学特征 分析 09
全市有2 0 0 个乡镇 ( 处 ),均有手 足 口病病 例报告 ,最 多的 办事
14 ,最少 的3 ,其 中10 以上的5 ( . %) ,1 ̄ 0例 的 9例 例 0例 个 占25 0 0 10
17 ( 8 0 7 个 占8 . %),<1例 的l 个 ( . %)。 5 0 8 占9 0 0
8. %、8 3 87 8 . %、 1 8 8 . %。检 测住 院 手足 口病病 例疤 疹 液 16份 ,肠 道 病毒 7 9 8 1型核 酸 阳性 率 为 5 . %,柯 萨奇 病毒 A1 69 9 6型核 酸 阳性 率 为 3 3 ,其他 肠道 病毒 核 酸阳性率 为 3 .8 .% 2 9 %。结 论 2 0 7 09年周 1市 手足 1病 疫 情呈现 明 显增 高趋 势 ,出现 重症和 死亡 病 例 ,分 离病 原主要 2 2 : 2 '
罗宏 伟 杨 昊 霖 王 莉
【 摘要 】 目的 准确掌握 周 口市 手足 口病 流行 病学特 征 ,为制 订预 防控 制措 施提 供科 学依据 。方 法 对周 1市 《 病监 测信 息报告 管理 系统》 2 疾 报告 的 20 09年 手足 口病监 测 资料进 行 分析。结 果 2 0 09年共 报告 手足 1病 病例 70 2 : 2 " 68例 ,其 中重 症病 例 25例 ,死亡 5 。20 年 发病率 2 例 09 为 7 . /0 。周 1市所 属各 个县 ( 区) 均有 发病 , 均 发病率 , 汇 区最 高 , 0 51 万 0 2 市 年 川 项城 市 最低 , 分别 为 157/ 9. 1 8 0万、 2 81 2 . /0万 ( 9 P< O 1; .) 0
男性 为 9 . /0万 ,女性 为 4 . /0万 31 1 8 69 1 2 < O 1 ;≤ 5岁为 2 6 .1 0万 ,> 5岁 为 23 /0万 . ) O 16 / 2 1 .11 < O 1。3 6月合 计 发病 6 1 , . )  ̄ 0 14例 其 中重 症 2 1 ,死亡 4 ,分别 占发病 、重 症 、死 亡 总 数的 8 . %、9 . % 和 45 l例 例 06 3 37 8 / 。全部 病 例 中,散 居 儿童 、幼托 儿童 、 学生 分别 占
1资料与方法
I . I资料
2. .2季节分布 2 各 月报告 病例 数 ,1 例 ,2 1例 ,3 1例 ,4 38 ,5 月3 月 0 B62 月3 1例 月
18 例 ,6 0 例 ,7 4 1 ,8 l ,9 2 例 ,1 月1 0 ,l 31 月8 3 l f 6例 H3 例 1 月12 0 5例 1
1 . 2方法
采用描述 流行病学方法对 资料进行分析 ,运用S S 1. P S 2 软件对 数 0
据 进行统计处理, 率的比 较采用j ( 2 检验。
l - 3定பைடு நூலகம்
暴发为 以村、居委会 、托幼机构 、学 校或其他集 体机构为单 位 , 在7 内发现 1例 及 以上 手足 口病病 例 ,聚 集为 l 内 ,同一 托幼机 构 d O 周
或学校等集 体单位 发生5 例及 以上 手足 口病病 例 、或同一班 级 ( 或宿
居 儿童66 例 ( 8 7 71 占8. %) ,幼托儿童6 2 ( . %),学 生 ll 8 7例 占8 3 8 5 例 ( . %) ,其他2例 ( .1 占1 8 9 4 占0 %)。 3 2 0 年 年均 发 病 率 ,男 性 为9 .81 3 (0 05 3 2 0 , 09 31 /0 7 5 6 /4 0 5 ) 女 性 为 4 .2 1 3 ( 5 85 3 0 0 , 男性 高于 女 性 ,差 异 有 69 /0 7 2 4/4 0 5 ) 统 计 学意 义 (28 99 Z= 2 .,P<O0 ) I ≤5 儿 童为 2 62 /07 .1 岁 l .11 3 6
病例 资料来源于周 1市20年 《 病监测信息 报告管理系 统》 中 2 09 1 疾
手足 1病例统 计数据 ,人 口资料 来源于周 口市 统计局 《 口 2 1 周 统计 年鉴
209。 09
月15 ,l月32 。36 2例 2 1例  ̄月合 计发病61例 ,其中重症2 1 ,死亡4 14 1例 例 , 别占发病 、重症、死亡总数 的8. %、9. %和45 分 06 3 38 7 /。 2_ .3人群分布 2 年 龄 最 小 1 月 ,最 大3 岁 ,< l 5 2 ( .8 ) ,1 个 O 岁 9 例 占77 % 岁 2 2例 ( 31%) ,2 5 8 ( 2 7 54 占3 .8 岁20 例 占3. %),3 5 70 ( 9  ̄ 岁14 例 占 2 . %),6 9 13 ( . %) ,1 ̄ 0 1 ( . %)l散 28 7  ̄ 岁 9例 占2 4 5 0 3岁5例 占0 7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