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无系列油茶品系嫁接苗木质量评价
油茶不同杂优品系嫁接苗生长特性对比试验

11 试 验 区 概 况 .
下 旬拆 除遮 阴 网 , 止施 肥 。 2年 对 留圃 苗木 进 行 常规 水 停 第
肥 管理 。
14 调 查 内 容 与 方 法 .
21 0 0年 8月设 置 定 点样 方 , 方 内苗 木 3 样 0株 , 隔 2 每 个 月 调查 各 个杂 优 品 系嫁 接苗 的生 长 ,2月同 时调 查 杂 优 l
好, 推广 应 用前景 广 阔 。
试验共设 1 5个处 理 , 每 个 品 种 为 1个 处 理 。 照 油 即 按
茶 芽苗 砧嫁 接 育苗 常规 技 术培 育 油茶 杂 优品 系 无性 系嫁 接
苗 。0 0年 5月 2 21 5曰采集 油茶 杂 优 品 系 穗 条嫁 接 , 7月 中
旬逐 步 揭膜 , 隔 1 ~ 5d进 行 除 萌 除 草 和 追 肥 打 药 , 每 O 1 9月
品系苗 木嫁 接保 存 率 、 当年抽 梢 比例 ,0 1 7月在 生长 调 21 年
查 的 同时 . 选取 5株平 均 苗测 定各 部分 生物 量 。
2 结 果与 分析
21 各 杂优 品 系苗 高的 变化 .
由表 1可 知 , 优 品 系嫁 接苗 在 2 1 杂 0 0年 8月 3日抽 梢 已达 3 1 — .2c 平 均 43 m。0月 中 旬抽 梢 为 64 ~ .4 52 m, .0c 1 .8 1 . m, 均 为 90 m, 8月初增 长 了 47 , 接 苗 高 为 71 — 1 6t 平 均 为 94 m, 1 嫁 .9 1. m, 5 3 .1 c 与 0月相 比仅 增加 04 m。 .1 c 一般 油 茶 芽苗 砧 嫁 接苗 的愈 合 期 为 4 ~ 0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国有林场和种苗项目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国有林场和种苗项目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西省林业局
•【公布日期】2021.05.07
•【字号】赣林规〔2021〕4号
•【施行日期】2021.05.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
正文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国有林场和种苗项目绩效评
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区)林业局,赣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现将《江西省国有林场和种苗项目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反馈局林场种苗处。
附件:
1.江西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绩效评价表
2.江西省林木种质资源库绩效评价表
3.江西省省级示范保障性苗圃项目绩效评价表
4.江西省国有林场“百场兴百业百场带百村”项目绩效评价表
江西省林业局
2021年5月7日附件1
江西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绩效评价表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油茶品质评估与鉴定

油茶品质评估与鉴定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油茶品质评估与鉴定的方法和指南,以帮助有关方面更好地评估和鉴定油茶的品质。
油茶作为一种有着丰富营养价值和广泛应用的农产品,其品质的评估与鉴定对于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品质评估油茶的品质评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特征:外观特征是衡量油茶品质的第一要素,包括油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表现。
2. 味道和口感:油茶的味道和口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其的接受程度。
在品质评估中,应综合考虑油茶的香味、甜度、口感等因素。
3. 营养成分:油茶的营养成分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品质评估中,应对油茶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维生素含量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4. 有害物质检测: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油茶品质评估中还需要对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进行检测。
鉴定方法油茶的鉴定是为了确保油茶的品种和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果实特征鉴定:通过观察和比较油茶果实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来鉴定油茶的品种和真实性。
2. 遗传分析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油茶基因组进行分析,鉴定油茶的遗传特征和品种。
3. 化学成分鉴定:通过检测和分析油茶的化学成分,如挥发油、脂肪酸、多酚等,来鉴定油茶的品种和质量。
4. 田间观察鉴定:通过在油茶种植现场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解油茶的生长状况和特征,来鉴定油茶的品种和质量。
结论油茶品质评估与鉴定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满意度至关重要。
通过综合考虑油茶的外观特征、味道和口感、营养成分以及有害物质检测,可以对油茶的品质进行评估。
而通过果实特征鉴定、遗传分析鉴定、化学成分鉴定和田间观察鉴定等方法,可以对油茶的品种和质量进行鉴定。
通过以上评估和鉴定方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油茶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
不同无性繁殖措施对油茶苗木质量的影响

种质 资 源 不 足 的 问题 , 目组 从 2 0 起 对 油茶 赣 项 0 9年 无优 良品系 开展 了夏季 扦插 繁殖 试验 , 以期 筛选 出最 佳扦 插 繁殖技 术 ; 同时 对该 地 区生 产 的油茶 嫁接 苗与
扦插 苗 的苗木 质量 进行 了 比较 。
1 材 料 与方法
1 1 试 验 区概 况 .
1 4 调 查方 法与指 标 .
20 0 9年 1 O月 2 1日对 泰和 千烟 洲进 行试 验 的每 个处 理随机 抽取 3个重 复 ( 每个 重 复 3 0株 ) 调查 其 , 成 活率 、 抽梢 率与平 均 高 。2 1 0 0年 6月 1 日对 当时 7
The r s lss we h tt s r ia a e a d v r g se kln ih f te se ki g p o g td e u t ho d t a he u vv lr t n a e a e tc i g heg t o h t c ln r pa a e wih lng c tn s wee t o utig r hg r t n t tprpa ae t h r utig ihe ha ha o g t d wih s otc tn s,bu h u tt e n mbe fne s os a h oi g r t fte se k i o a ae ro w ho t nd s o tn ae o h tc lngpr p g td
o ut gwa n etdit du .T es i bed n i f ohc tn n rf n lnsw s2 0 pa t p rsu r — fc tn sisr nome im) h ut l e st o t ut ga d gat gpa t a 8 lns e q aeme i e a y b i i
赣北地区油茶栽培技术

赣北地区油茶栽培技术作者:吕清熊铁琼朱峰石攻关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1期摘要从选择良种、园地选择与清整、造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赣北地区油茶栽培技术,以期为油茶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油茶;栽培技术;选择良种;造林;水肥管理;赣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71-01近年来,江西省赣北地区(九江市的全部县区,景德镇市、宜春市、上饶市的部分县区)的林业开发公司和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很高,年种植油茶6 666.67 hm2左右,但各地普遍存在“重种植轻管理”的问题。
许多农户不进行施肥、除草、修剪、抚育及病虫害防治;有的甚至只种不管,导致草比苗高;有的认为种植油茶的科技含量高,而林农文化程度不高导致种植管护存在困难。
人们常说油茶“三分种七分管”,笔者根据赣北地区及周边物候特征和当地油茶种植户的创新劳动成果,将油茶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简明扼要地总结如下,以供油茶种植户参考。
1 选择良种1.1 良种品系选择选择良种,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果大、皮薄、籽黑,结果多,大小年差别小、花期相遇、成熟期一致的5个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单株或适宜本地物候条件的外地优良品种[1-2]。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各地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鄱阳湖周边和长江沿线附近的区域,要充分考虑寒露风对油茶生长、昆虫授粉以及果子成熟期会吹落果子等诸多因素[1],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油茶品系。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因此要选用花期相近的多个无性系作配合栽植,做到主栽系与配栽系搭配。
适合江西赣北地区种植的高产油茶主栽品系有: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培育的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嫁接苗,江西省林科院培育的赣无1号、赣无2号、赣无11号、赣无12号、赣无15号、赣无16号、赣无24号、赣无83-1号、赣无84-8号嫁接苗;配栽品系有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嫁接苗;赣无系列主栽品系中已包含了配栽品系。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林业局•【公布日期】2020.05.22•【字号】•【施行日期】2020.05.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各市、县(区)林业局,局机关有关处室、局属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工作,明确油茶新造、低改与提升的技术要求,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推动全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局制定了《江西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指南》对推动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指南》各项技术与管理要求,严把技术质量关,实现全省油茶资源培育经营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认真学习,广泛培训。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面向基层技术人员、林农、大户和企业等各类油茶经营主体的《指南》学习和培训,真正掌握各项技术要求,全面提升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技术能力。
三、加强指导,注重示范。
要强化深入实地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与示范操作,使《指南》各项良种良法技术措施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重视新造、低改和提升三种类型的示范林建设及其成效监测,以点带面,带动全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成效的全面提升。
执行中有何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省林业局油茶办。
联系人:金晓鹏、万发令,电话:0791-85265728,电子邮箱:*****************。
附件:1.江西省推荐油茶良种品种特性表2.江西省推荐油茶良种采穗圃名录3. 江西省油茶十大优良农家种群名录4. 江西省油茶生产作业月历江西省林业局2020年5月22日江西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指南(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油茶资源培育水平,切实增强各项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建设要求,推进集约经营,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建设成效,全面推动我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指南。
油茶生产技术问答50例

**************************** 油茶生产技术问答50例**************************** 宜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林业分会编***************************************************前言宜春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
民国末年,宜春所属10县就有油茶林160万亩。
2004年调查全市有199.3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6.23%。
其中袁州区77.7万亩,列全国县级单位第二名,是国家林业局2000年命名的第一批全国“油茶之乡”。
宜春油茶具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产区农民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但由于生产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大面积油茶林的平均亩产,一直维持在3公斤左右的低水平上。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营多次垦复和低产林改造,产量略有上升,但仍然没有摆脱低产低效的面貌。
要使油茶产量有大幅度提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实行高产栽培。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特编辑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用问答的形式,把当今我国油茶研究中最先进的技术奉献给读者。
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积极发展油茶产业有何重大意义?我国人多地少,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新一轮“扩容圈地行动”在不断进行,致使农业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粮油供需矛盾突出。
如何充分利用山地资源,积极发展油茶生产,对保障粮油供给,缓解耕地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及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
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此曾作出过重要批示;国家林业局也曾多次在我市召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宜春市委、市政府将油茶产业列为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举全市之力,强攻发展。
我市栽培油茶历史久,油茶林面积大,现已达到220多万亩,已是油茶产区广大农民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且产区农民有丰富的油茶栽培经验,生产积极性高,这些对我市油茶产业发展都是一大促进。
油茶良种赣无2的授粉特性

油茶良种赣无2的授粉特性赵松子;徐林初【摘要】赣无2是一个高产优质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为更好地大面积推广该品种,对其授粉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赣无2属于强自交不亲和品种,其自交坐果率为0-1.75%,自然坐果率为29.69%-34.88%;通过高通量测序,对118份赣无2子代(F1)进行分析,在混系造林、自然授粉的条件下,赣无2的授粉花粉来自赣8、赣石84-8、赣永5、赣70、赣无15、赣无1、赣190、兴46等8个品种,其中赣8、赣石84-8的花粉比例分别为40.68%、34.75%,二者合计75.43%。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3页(P20-21)【关键词】油茶;授粉;自交不亲和;花粉;赣无2【作者】赵松子;徐林初【作者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4油茶(Camellia oleifera)具有自交不亲和性,不同品种的自交坐果率有较大差异,品种间的杂交坐果率也有较大差异[1],因此,一般选10~15个品种造林[2]。
赣无 2(编号:国S-SC-CO-026-2008)是2008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茶良种,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抗炭疽病、软腐病的能力强,成熟期在寒露与霜降之间;蒴果圆球形,果皮黄色,平均果径为2.8 cm,单果种子4~10粒。
鲜果大小为41个·500 g-1,鲜出籽率48.1%,干籽出仁率27.8%,干仁含油率49.4%,鲜果含油率8.1%。
在园艺化栽培条件下,产油量可达975 kg·hm-2以上。
赣无2的亚油酸含量较高,对来自九江海会、武宁、丰城岗霞的油茶籽进行分析,其亚油酸含量分别为9.70%、16.86%、13.47%,油酸与亚油酸总含量分别为88.76%、88.03%、89.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对2 5个 系列赣 无 油 茶 品 种嫁 接 苗 木 的 质 量 进 行 比较 研 究 , 结果表 明 : 赣 无 油 茶 品 种 的 嫁 接 苗 木 间 形 态 生 长性状差异明显 , 品 种 间的 地 下 部 分 生 物 量 的 变异 幅度 明显 大 于地 上 部 分 形 态生 长 的 ; 根干重 、 根 鲜重 、 根 茎r e ( 干、 湿)
c l o n e s n u r s e r y " s v a ia r t i o n r a n g e o f b i o ma s s o f s t o c k p l a n t a e r i a l p o r t i o n wa s o b v i o u s l a r g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n u r s e r y u n d e r g r o u n d
t h e r e i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mo n g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e o l e r a c l o n e s f o r i t s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a n d g r o w t h i n d i c a t o r s .Di f f e r e n t
分类号 : ¥ 7 9 4 .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9 8 1 8 ( 2 0 1 5 ) 0 4 — 0 0 0 9 — 4 0
Q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g r a f t i n g s e e d l i n g s o f Ga n wu c l o n e s
第4 3卷第 4期
2 0 1 5年 8月
D O I 编码 : 1 0 . 1 6 2 5 9 6 . c n k i . 3 6 - 1 3 4 2 / s . 2 0 1 5 . 0 4 . 0
科
学
V 0 1 . 4 3. No . 4
Ag u . ,2 01 5
及分枝数的变化幅度较 大, 地上部分除分枝数 外 , 变异 系数均在 1 0 %左右 , 各生长性状指标相 关性显著。在 苗木质量评
价指标 中, 鲜重 、 干重、 叶与根干重、 根鲜重 、 根 茎比、 根 占全重比及地径 占 据 决定地位 。利用 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值及 回
归法分析得 出赣 无油茶 2 5个品种嫁接 苗木质 量的优劣顺序 。 关键词 : 赣无 系列 ; 油茶 ; 无性 系; 嫁接苗木 ; 质 量评价
S o u t h Ch i n a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赣 无 系列 油 茶 品 系嫁 接 苗木 质 量 评 价
左 继林 , 王 玉娟 , 龚 春, 黄建建, 幸伟 年 , 黄 文 印
( 江西省林业科学 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1 3 )
c o e ic f i e n t o f v a i r a t i o n o f n u r s e r y u n d e r g r o u n d p o ti r o n e x c e p t t h e n u mb e r o f b r a n c h i n g wa s a v e r a g e a t a r o u n d 1 0 % ,t h e
g r o wt h c h a r a c t e r i n de x wa s s i g ni ic f a nt l y r e l a t e d.Fr e s h we i g ht d y r we i g h t ,l e a f a nd r o o t d y r we i g h t ,r o o t f r e s h we i g ht ,t h e r a t i o
o f C a me l l i a o l e i f e r a
Z u o J i l i n , Wa n g Y  ̄u a n , G o n g C h u n , H u a n g J i a n j i a n , X i n We i n i a n , H u a n g We n y i n g
p o r t i o n ; T h e f r e s h a n d d r y r o o t w e i g h t s , t h e r a t i o o f t h e r o o t a n d s t a l k( d r y , w e t ) a n d b r a n c h i n g D u m b e r w e r e m o r e l a r g e ; T h e
( J i a n g x i A c a d e my o f F o r e s t r y , Na n c h a n g J i a n g x i 3 3 0 0 1 3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m p a r e d r e s e a r c h o f s e e d l i n g q u a l i t y o f 2 5 C a m e l l i a o l e y l e r u c l o n e s e r i e s , t h e r e s u h s s h o w e d t h 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