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秦岭南麓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良好 , 沃 湿 润 , H 值 5 7的 偏 酸 性 土壤 上 生 肥 p ~
长 , 之 , 茶 喜光 性 较 强 , 加 油 特别 进 入 盛产 期 要 求
有 充足 的光 照条 件 , 长 于 阳坡 的 油茶 比阴 坡 产 生 量 高 、 油率 高 , 含 因此 , 林 地应 选 择 光 照充 足 的 造
摘
要 : 文 从 油 茶 的 林 地 选 择 、 园 栽 植 、 茶 林 管 理 、 形 修 剪 及 病 虫 防 治 等 方 面 , 述 了 秦 岭 南 麓 本 建 油 整 阐
油 茶优 质 高 效栽 培 技 术措 施 。 关 键 词 : 岭 ; 麓 ; 茶 ; 培 技术 秦 南 油 栽
中 图 分 类 号 :7 7 3 ¥2.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1 2 1 ( 0 1 0 —0 2 0 10 —1 7 2 1 )40 8—2
油 茶 (a li li ea Ab 1是我 国特 有 的 c mel oe r e) a f
量 8 0mm 以上 , 层 深厚 , 壤 质 地 疏松 , 0 土 土 排水
木 本油 料树 种 , 其果 实不 仅 是 高 档食 用 油 的生 产 原料 , 而且 在食 品、 药 、 工及 化 妆 品工 业 中用 制 化 途 广泛 , 仁 、 壳 、 茶 茶 茶麸可 加工 成不 同 的产品 , 产
3 2 施肥 .
321 基肥 ..
盛 果期 树全 年施 基肥 1次 , 每亩施
农 家肥 3 0 ~ 5 0 g 或 磷 酸 二 氢 铵 8 ~ 1 0 00 0 0k , O 0 k, g 幼树 酌减 。 施 基肥 时 , 园结 合深 翻改 土挖环 状沟施 入 , 幼 沟 宽 3  ̄ 4 m, 0 0c 深度 4 m, 0c 逐年 向外 扩展 , 园 全 深 翻一遍 后 改用 撒施 , 肥料 均匀地 撒 于树冠 下 , 将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2019.06种植技术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茶科常绿小乔木[1],近年来茶油价格持续走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一次种植,终身受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也是广大林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良好的林业产业项目。
广西现有油茶林680万亩,年产茶籽25万吨,茶油6.5万吨,位列全国第3位。
为此,新建的油茶园要按丰产的标准建设,老化的油茶园要进行低产林改造,这将与广西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相呼应。
1 平乐县概况平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总面积1919.34平方公里,县城平乐镇位于漓江、茶江(恭城河)、荔江(荔浦河)三江汇流处,与桂林相距118公里,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暧,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沙田柚、柑橙、柿子、板栗等水果及甘蔗、黄豆、烤烟、苎麻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94058 公顷,绿化率98.6%,覆盖率53.4 %。
2 新建油茶园丰产栽培技术2.1 油茶林基地选择新建油茶林选择交通方便,阳光充足的南向、东向或东南向阳坡和半阳坡的中下部,坡度小于25°以下的斜坡或缓坡造林,要求土壤排水好的红壤土或黄红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以上,PH为4~6.5,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200m以下、光照充足,远离污染源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林荒山荒地或采伐迹地作为新造林地。
2.2 栽培技术因地制宜选择良种壮苗造林,如低海拔林地选择广西的岑软系列油茶等良种苗。
海拔较高的选择湘林系列油茶良种苗。
最好是营养苗,其没有缓苗期,生长快;提倡大苗造林,其结果周期短,成林快,效益高。
油茶造林时间春、秋季均可。
新建油茶,为方便管理,先进行砍山清山。
油茶林地清理方式分为不炼山与炼山类型。
不炼山的林地将林地上的杂草灌木砍倒,然后清理宽为1m的等高线带用于挖种植坎。
炼山造林的,砍除杂灌后炼山,然后清理燃烧不完全的枯木,再挖坎造林。
油茶种植方法

油茶种植方法油茶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油茶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油茶种植方法1、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是油茶增产的基本措施,它应该包括垦复、中耕、除草和水土保持等内容。
其作用在于:清除杂草、灌木,改良土壤,增强抗旱能力,改变林地环境,增加光能利用,减少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油茶产量。
所以,对林相整齐、生长健壮的油茶林来说,加强耕作,可以做到“当年垦复、头年得利、两年增产、三年丰收”。
土壤管理能使油茶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调节了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条件。
经过垦复,土壤含水量提高了,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比未垦复的提高了1倍以上,土壤孔隙度提高了,从而促进了油茶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油茶的根系发达了,新叶增加了、新梢增加了,花芽数增加了,产量提高了。
油茶林大面积增产,垦复是重要手段。
根据各地积累的经验,就是因地、因时、因树制宜进行垦复。
在地势平坦、坡度15以下可搞林粮间作或荒芜的成林可用全垦。
根据地形情况隔一定距离,沿水平环山作梯带,外高内低,外缘作土埂,内开竹节沟,达到保水、保肥、保土。
对于坡度15-30度和不搞间作的油茶林,用带垦或穴垦。
油茶垦复中耕,一般冬春进行,但深度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做到:冬春稍深,夏秋稍浅;荒山稍深、熟山稍浅;成林稍深、幼林稍浅;平地稍深、坡地稍浅;冠外稍深、冠内稍浅。
一般深挖20-25cm,浅锄10-15cm,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深挖和浅锄应根据林地杂草和树势的情况灵活掌握,既要保证抚育管理及时,又要考虑节省用工投资,更要注意保持水土。
2、间作施肥油茶成林的间作、施肥,是促进油茶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1)间作间作就是在油茶林内因地、因时制宜间种适宜的作物。
油茶林地间作,以种代管,保证了油茶林经常性的抚育管理,是达到一地多用,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熟化土壤,提高肥力,增加收入,促进油茶生长发育的好办法。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油茶是一种特色产业作物,是中国南部地区的一种重要油料作物,也是中国“绿色食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油茶的主要产地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省份,以及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这些地区都以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为油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油茶栽培技术是影响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着一定的技术含量。
油茶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也是制约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掌握油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茶高产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油茶生长需要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4.5-5.8。
2.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油茶品种,如广油1号、广油16号等。
3.适时播种:油茶的播种期一般在每年3月至5月之间,播种前需先将种子进行浸发处理。
4.密植适量:油茶株距宜保持在1米×1米左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油茶株的生长。
5.施肥管理:油茶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一般每年施施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化肥,提高树体的养分含量。
二、油茶病虫害防治1.炭疽病:炭疽病是油茶树上常见的病害,主要症状为叶片和嫩枝上出现棕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引起叶片凋零。
防治方法为采用过氧化氢、福美双等药剂进行喷雾处理,同时保持油茶树的通风透光。
2.蛾类危害:油茶树上经常受到蛾类危害,主要为蚜虫和蛾虫,会严重危害油茶树的生长。
防治方法为采用安全、有效的杀虫药进行防治,如敌敌畏、氯氟氰菊酯等药剂。
3.果蝇危害:果蝇是油茶树上的重要害虫,常以幼果和半熟果为害,严重时会影响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为采用甲基对硫磷、敌敌畏等药剂进行喷雾处理,同时及时清理油茶树下的果实。
4.蚜虫危害:油茶树上经常受到蚜虫危害,主要为大蚜和小蚜,会严重危害油茶树的生长,严重的时候会影响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为采用噻虫嗪、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冷雾处理,同时及时清理油茶树周围的杂草和病叶。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造林地选择、造林、林分管理、果实采收等内容,以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丰产;栽培;造林地选择;造林;林分管理中图分类号 s5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01-02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
茶油以亚油酸、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贮藏时间相对较长[1]。
茶油可以软化血管,具有降低血脂、血清胆固醇、血压的作用,可以预防常见心血管疾病,长期食用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另外,茶油在化妆品、高级保健食用油方面的应用逐渐扩大。
茶枯饼、茶壳在工农业生产中作用也越来越大。
因此,栽植油茶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难得的机遇。
一是茶油市场看好;二是茶油加工能力迅速扩张;三是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成功选育出一大批高产稳产油茶良种;四是国家和省、市、县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
宁国市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和油茶适生区域,自2006年以来油茶产业也成为该市特色经济林。
为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指导当地茶农的农业生产。
1 良种选择在苗木使用上,推广嫁接苗、慎用扦插苗、严禁实生苗,采用安徽省油茶苗木定点生产单位的优良无性系裸根苗或容器苗造林。
苗木标准2级以上[2-3]。
具体标准为:裸根嫁接苗:苗龄2年,苗高25 cm,接芽抽梢后的枝条基径粗0.4 cm以上;容器嫁接苗:苗龄1年,苗高10 cm,地径0.2 cm以上。
苗木必须保持根系完好无损,无病虫害。
2 造林地选择2.1 土壤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要求土壤为酸性、微酸性,以ph值5.0~6.5为佳,油茶种植地要求沟渠配套,排水通畅,土壤疏松、保水、透气,尤以黄壤、黄棕壤和砂壤为好。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P l a n t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o f C a me l l i a o l e i f e r a
HE S h e n ,L I Xu n ,HE Z a n b o 2 Z HOU Xi u q u a n 。
,
( 1 . F o r e s t r y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e n z h o u C i t y ,C h e n z h o u 4 2 3 0 0 0 ,C h i n a ;
摘
要 :在传统 栽培方法的基 础上 ,通过对北湖 区碧 香源油茶 基地油 茶新造林 丰产 栽培技术 7年的深入 研究 ,
总结 出新 的栽培方法 :油茶苗根部保湿栽培法 ;油茶高位定干 自然整枝法 ;油茶多品种混栽法 ;油茶保花促果 增产法等 。以上方法可 使油茶新 造林 苗木保 存率 9 5 % 以上 ; 7年生 ( 2 0 0 7 年 种 )油茶 新造林 产茶 果 6 5 4 k g /
C h e n z h o u 4 2 3 0 0 0 ,C h i n a ; 3 . F o r e s t y r B u r e a u o f C h e n z h o u C i t y ,C h e n z h o u 4 2 3 0 0 0 ,C h 慎 ,李 恂 , 何赞波 , 周修权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适应力强、能够防火等特性。
本文从选择良种壮苗、林地规划(林地选择、整地设计、密度设计)、定植、基础设施建设、松土除草及间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茶造林的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油茶造林业主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油茶;造林;丰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20-0145-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陶世泽(安徽省桐城市林业局,安徽桐城231400)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
油茶树寿命长,可达百年以上,该树种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1]。
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而且树干光滑,能起到防火作用。
因此,油茶也是防火林带的较佳树种。
虽然油茶适应性强,但是建设丰产油茶基地还是要依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其能丰产的立地条件种植。
近几年,桐城市木本油料林、林苗两用林工程建设规模大、发展快,立地条件较好且适宜油茶种植的地块已经比较少。
油茶基地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使用适宜本地的良种壮苗、科学选择林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减少用工等。
造林后还要进行合理的经营抚育,油茶基地才能达到丰产、稳产和高质量的目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桐城市自2012年实施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以来,油茶基地建设发展迅速,种植的油茶面积己达266.67hm 2,笔者从不同立地条件、抚育措施等方面对桐城市近几年发展的油茶基地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桐城市油茶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现就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1选择良种壮苗良种是油茶基地丰产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使用良种苗丰产无从谈起。
目前,适合桐城市的无性系良种是长林系列部分品种(3、4、53、18)及大别山1号。
造林使用壮苗是幼林期快速生长的基础,使用省定点油茶育苗基地培育的二年生营养杯嫁接苗造林,即Ⅰ级苗高30cm 以上、地径35mm 以上,低于上述标准的弱小苗不能造林,慎用裸根苗,这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高保存率。
浅谈浙江浙江红花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浅谈浙江浙江红花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又名浙江红山茶,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都同属茶科(theaceae)茶属(camellia l),也是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价值较高的山茶优良品种。
经测定,种子出油率为25%~30%,油脂中含不饱合脂肪酸90%,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滋补提神、驱虫健胃的功效;也可做为纯天然优质化装品原料。
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可作生物杀虫农药和优质有机肥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浙江红花油茶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它与油茶在垂直分布上有个重要区别就是它主要分布于海拔600~1200m的中高山中,油茶则分布于低山丘陵区。
目前,浙江红花油茶生产主要存在品种混杂退化、管理粗放、乱摘滥采、产品加工研发滞后、整体效益偏低等问题。
需要技术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本地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丰产种植技术推广、浙江红花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使浙江红花油茶发挥更强的产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笔者经多年的实践和观察,现将浙江红花油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生长条件浙江红花油茶分布于浙江的缙云、青田、龙泉、遂昌、庆元、松阳、云和、开化、常山、仙居,福建的拓荣、霞浦和江西东部的高山上,春季2、3月开花,9月中、下旬即果实成熟,比其他种类果实的发育周期短,适于中、北亚热带地区,海拔600~800m的山地种植。
海拔八百米以上,才是采果理想种植地区。
浙江红花油茶喜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4.5~7.0范围内都能生长,以ph值5.0~6.5最适宜,碱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不良。
二、繁殖技术(1)种子繁殖。
秋季应做到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种,应进行湿沙贮藏,笠年2月播种。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质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土地作苗圃,播种前进行土壤清毒,精耕细作,施足基肥,作好苗床;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采用条播方式播种,幼苗出土后及时加强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仙游县油茶产业协会科学栽培油茶培训教案:黄元伟 一、油茶开发利用价值 油茶为长寿得常绿阔叶树种,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30-50年。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生长期长,从开花到结籽采收,历经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油茶全身都就是宝。
(一)食用功能 油茶籽含油25%-40%,用油茶籽榨出得茶油色清味美,就是优质得营养保健油,纯天然得高级绿色食用油,为食用油中得珍品,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其脂肪酸组成、油脂特性及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油酸与亚油酸总量达90%以上,维生素E含量高,含有角鲨烯等生理活性成分。有良好得抗氧化能力,可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增进胃肠道功能。近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列为重点推广得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二)保健药用功能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茶籽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有没有得特定生理性物质茶多酚与山茶甙,品质优于橄榄油。美国国家医药中心实验证实。茶籽油中得茶多酚与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与抗癌有明显得功效。经常食用茶油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内得沉积,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防止动脉硬化,减少心脏病得发病率。《中国药典》将茶籽油作为药用油收载。
茶油得保健、药用价值主要有:(1)清热化湿,杀虫解毒;(2)对 慢性咽炎与预防人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很好得疗效;(3)长期服用可清胃润肠,抑制衰老,治疗习惯性便秘等。
(三)工业原料功能 油茶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产业链长,除了茶油外,茶饼中含有12%-15%得茶皂素。茶皂素就是一种绿色、天然、可降鲜得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作农药、洗涤剂、食品起泡剂、虾蟹保护剂、矿物浮选剂等。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长,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可保护环境。做洗涤剂可减少其她合成洗涤剂得二次污染。提取茶皂素后得茶饼用细菌发酵后可作高蛋白饲料、肥料。茶壳能生产栲胶与木糖醇,制作活性碳等。
(四)经济功能 油茶经济效益高,毛油价格每斤达50-60元左右,茶饼价格每百斤达80元左右,可以预见,随着市场得扩大,茶油得价格将会逐渐走高,市场潜力巨大。
(五)生态、社会功能 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花大美观,耐干旱脊薄,抗低温冻害,适生范围广,防火效果好,就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得优良树种,在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都可栽植,不与粮食争地,种植油茶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
二、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 发展油茶,选用良种壮苗就是关键,新植油茶林一般4年开始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如果种苗出了问题,要影响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会造成巨大得损失与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农民得积极性,因此,“油茶产业发展成也种苗,败也种苗”。油茶种苗建设就是事关油茶产业发展成败得关键问题,油茶种苗质量就是油茶产业发展得生命线,省林业厅组织科技人员对种苗进行攻关。
1、国家审定良种与地方区域良种 国家审定良种就是指各地选育得良种经省内外区域性试验表现良好。通过国家良种审定得优良品种。目前,通过国家林业局审定得油茶良种有54个,其中新品种19个,湖南5个,江西7个,广西4个,浙江3个,优良无性系等35个,地方区域良种就是指通过各地省级审定得优良品种,目前已公布得约120个,其中,湖南60个,江西52个,广西4个,安徽4个。
2、福建省良种 福建省油茶良种选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熊年康高工为代表得油茶课题组开展了油茶得优树选择与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得选育及杂交育种等研究,相继选育出优良农家品种1个、优良家系11个、优良无性系11个、优良杂交子代32个,2008年12月通过省级审定得优良无性系3个,即油茶闽43、油茶闽48、油茶闽60,通过省级认定得优良农家品种为龙眼茶。
省林科院经过几年得油茶选优测产,通过省林业厅审定菜溪乡—后门岭2号、5号、44号,虎腰87号、93号,张庄70号、72号为龙眼油茶优良品种。 (二)造林地准备 1、造林地选择 油茶属阳性树种,喜光、喜暖湿、喜酸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在深厚肥沃得林地上,油茶生长快,产量高,经济寿命长。因此,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充分发挥油茶得生长潜力。造林地坡面应选择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以海拔800米以下丘陵、缓坡、中坡(坡度25°以下)中下部,土层深厚(土层厚度80㎝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得酸性或微酸性得红埌为好,尽量避免选择高山、阴坡及积水低洼地。
2、整地、挖穴、下基肥 整地时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树干,挖掉树根,水平带状整地。挖大穴,规格为70×70×50㎝或60×60×40㎝、下基肥有机肥5-10㎏或施氮磷钾复合肥250g/穴。肥料与穴内底土充分拌匀。
注意:不用火烧土与草木灰为基肥。 (三)造林方法 1、栽植时间 一般在每年得11月下旬至翌年春季得3月上旬,以冬末春初为佳。造林适宜在阴天、小雨天或者在晴天傍晚进行,尽量避免在大风、大雨天造林。
2、栽植密度 (1)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决定了群体结构,影响着光能利用,地力利用及苗木费用,直接关系到产量高低及造林成本,就是油茶栽培中一项重要得技术。
具体合理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抚育管理水平及经营条件而定,一般控制在80-120株/亩
(2)株行距 同样得造林密度,可以采用不同得株行距及排列,一般油茶株行距在2、5-3米之间。在土层深厚、肥沃得平地、株行距可为3m×3m,造林密度74株/亩,缓坡地、株行距3m×2、5m,造林密度107株/亩,种植点得排列有正方形、品字形、长方形,在林地不规整得情况下也可随自然地形进行不规则栽植。
(3)品种配置 油茶自花授粉结果率低,要靠异花授粉,因此,合理得无性系配置(配置授粉无性系)就是油茶丰产得关键措施之一。无性系配置数量一般要5个以上,最多可达20个,无性系之间配合力要高,花期大致相同。
(4)种植 可分为裸根苗栽植与容器苗栽植。裸根苗栽植:先把苗木根系放入穴中,回土至三分之一,提一下苗让根系舒展后踩紧,然后边覆土边踩紧。深度以苗木根颈入土1-3㎝为宜,不能埋叶或露根,做到根系舒展,主干直立,栽后复一层松土。在基部围土成盘状,以利保水。容器苗栽植:塑料袋容器苗栽植前应将塑料袋剥去,其她栽植方法与裸根苗大致相同。苗木宜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必须 假植。栽后遇干旱,要浇水。 (四)幼林抚育 实生苗造林后一般5-6年成林,嫁接苗造林后3-4年成林,成林前得幼林抚育管理,主要就是创造优越得环境条件,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肥水得要求,促进营养生长并形成树体。为开花结果做好形态与内部物质准备,为早实、丰产、稳产打下基础。
1、造林检查及补植 (1)幼林检查 造林后当年,应对所造幼林进行成活率检查。造林成活率在41%-84%,或成活率虽然在85%以上,但局部地块死亡多得,应进行补植,成活率不足40%时应重造。
(2)补植 发现缺株、病株。选用相同品种类型得大苗或容器苗,在适宜得造林季节进行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均衡生长。
2、加强抚育 (1)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能及时消灭杂草,疏松土埌,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埌透气性,提高蓄水保肥能力,有利幼林生长,造林当年9-10月除草松土1次,以后(2-3年),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三伏天地表炽热,不宜松土除草。 (2)幼林垦复 冬垦就是油茶丰产得重要措施,能加速土埌熟化,疏松土埌,改善土埌水肥条件,有利根系伸展吸收,促进生长,同时冬季油茶正处于休眠期,挖伤得根系,在春季可促进新根萌生、增强吸收能力,冬垦还可以消灭土埌中化蛹过冬得害虫,冬垦可结合施肥进行,2-3年进行一次。
3、水肥管理 (1)合理施肥 造林头几年得施肥特别重要,结合松土除草给幼林施肥,能增加土埌有效养分,改良土埌。
①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与迟效肥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造林后第一、二年主要以追施氮肥为主,促进幼树营养生长。
②施肥量:定植当年通常可以不施肥,丰产林或实验林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得人粪尿,或每株施10-20g得尿素或专用肥,也可用0、3g-0、5g磷酸二氢钾溶液,分别在3-4月与9-10月喷施叶面肥一次。从第二年起,每年可施肥2-3次,3月上旬叶芽萌发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5-6月结合除草松土。每株施尿素50-100克,11-12月施越冬肥,每株施土杂肥或粪肥5-10公斤。
(2)合理排灌 油茶怕渍水或干旱,所以在雨季要注意排水,夏季干旱时应及 时灌水,为保证灌溉用水,每20-30亩林地内应挖一个蓄水量5-6m3得水池。
4、树形管理 主要通过对幼树进行整形修剪,培养良好得树形与冠形,为丰产稳产打下良好得基础,具体做法:
油茶定植后,长到1米左右时,在距接口30-50㎝处短截主干,让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15㎝,生长健壮得侧枝4-5个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骨干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得基础上,将其上得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幼树修剪以轻度为好,修剪量宜小不宜大,主要控制徒长枝,剪阴少剪阳,剪下少剪上,小空不大空,使其成为自然园头形与自然开心形,修剪最适时期就是早春,修剪后及时除萌。幼树得前3-4年需摘掉花蕾,阻止结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5、保护土蜂 油茶授粉昆虫有40余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得就是野生土蜂,必须加以保护。在缺少土蜂得油茶林内,可进行人工引放。即在梯埂壁上,打直径1-1、5㎝,深30-40㎝得引蜂孔,在土蜂繁殖时得傍晚每孔放一只土蜂,15-20孔/亩。
(五)成林抚育 据调查,通过常规得抚育管理,油茶林产油量可以数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