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1]
中考病句修改专题[1]
![中考病句修改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0216fc3443323968011c92e0.png)
练习
1、通过宣传教育,有的青年已经改邪归正, 、通过宣传教育,有的青年已经改邪归正, 走上了正途。 走上了正途 修改: “改邪归正”和“走上正途”重复 “ 2、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市场, 2、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市场,严 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 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
修改: “伪造”和“假”重复 “
(一)、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 语序不当(
序错乱,造成病句。) 序错乱,造成病句。)
在很多食品中苏丹红1号的发现 号的发现, 1、在很多食品中苏丹红 号的发现,具有很强的致 癌性。 癌性。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修改: 苏丹红1号的发现 发现的苏丹红1号 修改:“苏丹红 号的发现”应改为 “发现的苏丹红 号” 2、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一)介词使用不当造成句子成分残缺: 介词使用不当造成句子成分残缺: 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 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通过读了徐迟的 2.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隋的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隋的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二)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优劣”,“成败”等, 有两面意思的词语, 是否” 优劣” 成败” 前后不一致。 前后不一致。 1.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 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2.是否有“以农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是否有“ 是否有 以农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病句类型(1)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没有主语,去掉“使”。
)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如: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把“揭露”改为“表现。
”)如: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
(“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
)如: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
(这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
”)3.词序颠倒: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如: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
(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
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
)4.重复啰嗦:如: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啰嗦。
)如: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
(“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5.前后表达不一致或矛盾: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如: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
)6.概念含混:如: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
(《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
病句1

• 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 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 起自己的遭遇来。 • 八名运动员像脱缰的野马,潮水般地涌向终点。
• 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牺牲在孟良崮战役中。
二 搭配不当
•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 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理,违反了语言的习 惯。 • 例: 1. 在联欢会上,我们看到了优美的舞蹈和 悦耳的歌声。 【错误原因:“看到的”和“悦耳的歌 声”不搭配。】
练习
• 1、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 操场。 • 2、双休日,星期天我在家里画 了一张地图和一篇短文。 • 3、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雨。 • 4、这次到会的只有50人左右。
二 褒贬不分
• 指写句子时,不注意人物的身份、立场、 用词不当,感情色彩错位。 • 例: 我们的班主任像狐狸一样聪明。 【错误原因:本句中“班主任像狐狸”有 讽刺的意味,不合适。】
练习
•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 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 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 需要继续努力。
二 归类不当
• 在一个句子中把根本不属于同一类的事物 混在一起,造成归类不恰当。 • 例: 1. 我带了课本、纸、笔等文具,去了学 校。 【错误原因:“课本” 不属于文具。】
练习
• 我们十个班级里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 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 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 “上课要积极发言。” • 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 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 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 禽。 • 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 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一 概念混淆
病句(1)

(3)主语和宾语可以有修饰成分,使句子内涵更丰富。 树叶缓缓地安静地飘向地面。 银杏树金黄的树叶缓缓地安静地飘向敞开怀抱迎接 它的地面。 (4)修饰主语和宾语的成分叫定语。 格式:定语+主语(名词) 定语+宾语(名词)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消 失、判断、
①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看、说、进行、开始。 ②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 ③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叫、让。 ④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 应、应该。 ⑤趋向动词:如,来、去、进、出、回、过、开。 ⑥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与“是”相当的“为”等。
”画出主语,用“____”画出 )画出定语,用[ ]画出状语,
示例:
(良好)的习惯‖[往往]改变(人)的命运。
练习:
①他读书。 ②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书。 ③不喜欢运动却喜欢阅读的他昨天下午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十分有意 义的历史书。 ④我用纸糊了两扇窗户。 ⑤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⑥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⑦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⑧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那里的人们。 ⑨她是国家队里一位有十几年国际大赛经验的最优秀的乒乓球女运动员。 ⑩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产生了兴 趣。
二、短 语
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 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 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
(一)短语类型
①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如:阳光灿烂 今天星期六 春风和煦 ②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动词在前,宾语在后。 如:想妈妈 喜欢清静 接受祝福 ③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修饰语在前,修 饰或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其间关系是修饰关系。 ④补充短语: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补语附加在 中心语后面,其间是补充关系,有的中间加“得”字。如: 打〈死〉 学得〈好〉 看了〈一眼〉 高兴〈极〉了 ⑤并列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 其间是并列关系。如: 今天和明天 一个或两个 又大又圆 伟大而质朴
病句1:语序不合理

病句修改〔一〕:语序不当1、常见错误:1.定语或状语顺序不当如:耳针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气管炎的方法。
〔 " 好 " 是" 方法 " 的定语,应移到 " 方法"前面。
〕又如:广阔青年,普遍地为实现四化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
〔"普遍地"是 " 提高 " 的状语,应移到 " 提高 " 的前边。
〕2. 定语和状语错位如:中国政府一贯认为和平谈判是最好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法。
〔 " 最好 " 是 " 方法 " 的定语,不是 " 解决 " 的状语。
〕3.前后必须对应的词语错位如: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徐帆和葛优。
〔句中的男女演员的姓名应对调,否那么与前面的 " 男女 " 不对应。
〕4.介词前后的词语错位如:中关村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这些、" 老海淀 " 都是非常了解的。
〔介词 " 对于"应移到 " 中关村 " 前面或删掉。
〕2、修改方法: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
3、常用的修改符号有:4、修改的一般原那么是:一是保存原句根本意思不变,二是尽量少改。
堂上练习:修改以下病句1、“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查问题。
〞2、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3: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4: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5、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病句综合测试〔一〕1.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C、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小学修改病句[1]
![小学修改病句[1]](https://img.taocdn.com/s3/m/7c2a05a665ce050876321361.png)
修改病句原则:
注意: 1.修改符号 2.换词,不 是换一个字 :热心鼓掌
1.保留句子原意,少改为佳
2.防止以造新句来代替修改病句。
说明关系图表
例:
1.成分残缺。 句子不完整。
小明
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例:
2.重复啰嗦。 成分累赘。 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例: 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水平不
团结
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 助。
7.分类不当。 把不是一类的 归为了一类。
例: 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 黄瓜、毛豆、扁豆等蔬菜。
四大法宝
增
调
删
换嗦
用词不当
3.搭配不当。 词语与词语 间搭配不当。
断改善。 提高
例: 4.词序颠倒。 词语排列的先 后顺序不合适。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 习上的毛病。
5.前后矛盾。 句子前后意思 不一致,自相 矛盾。
例: 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 了。
6.用词不当。 关联词、近 义词用错
例: 只有 无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才会 自卑。
小学修改病句大全[1]
![小学修改病句大全[1]](https://img.taocdn.com/s3/m/cdc710186c85ec3a86c2c509.png)
小学修改病句大全一、修改病句:⑴夏天的晚上,常常卧在院子里看星星。
⑵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端正了学习习惯。
⑶英语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
⑷小明和小毛参观了化工厂,他受到了很大教育。
⑸昨天傍晚刮了一夜风雨。
⑹我的家乡是福建人。
⑺我不禁忍不住流出泪来。
⑻我一定改善不好的坏习惯。
⑼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⑽花园里,万紫千红的红花争相开放。
⑾王明从小爱学习,形成了动脑筋。
⑿《林海》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⒀李大钊与其牺牲生命,也决不向共产党屈服。
⒁尽管天气不好,总是按时到校。
二、修改病句。
1、读了《敦煌莫高窟》,受到深刻的教育。
2、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3、元旦,到天一广场去游览了一番。
4、早自修,全神贯注地看书。
5、中秋节,买一盒月饼送给奶奶。
6、大家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看。
7、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
8、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
9、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拍气球.10、班级环境要保持。
11、我们应该养成从小爱清洁。
12、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的增加了。
1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进了。
14、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风气。
15、蒙古族姑娘表现了优美的民族舞蹈。
16、罗佳峰犯了错误,就要下决心改进。
17、作业本上有了错题,要及时解决。
18、每个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19、坚持多读多写,作文水平就会不断进步了。
20、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21、上课时,张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22、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23、除夕夜,妈妈炒了12个菜和汤。
24、我们学校有800多个同学们。
25、弟弟手里拿着美丽、漂亮的花儿。
26、树上挂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苹果。
27、我有另外的别的打算。
28、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29、春天的庄市是个美丽的季节。
30、秋天的校园是个多彩的季节。
31、报晓的公鸡是人们起床的信号。
32、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病句类型[1]
![病句类型[1]](https://img.taocdn.com/s3/m/39f68ac62cc58bd63186bda6.png)
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名词附加语(定语不当)例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例2: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移到“许多”前面)例3: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2.动词的附加语(状语不当)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的同他交谈。
)例2: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不禁”应移到“打”前面)3.虚词的位置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下面句子是安排得不恰当的例子。
例1: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例2: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是“沸腾”,不能“呼啸”)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 █改正病句方法
2014-4-25 1
如何诊断病句
看词性,辨词义,查用词是否恰当
找主干,辨枝叶,查搭配是否得当
看结构,辨关系,查语序是否恰当
看句意,辨逻辑,查表达是否恰当 看照应,找对象,查成分是否残缺
2014-4-25 2
病 句 类 型
用词不当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成分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清 不合逻辑
动宾搭配可能有错
2014-4-25 33
只照应“肯 定” 只照应“否 定”
照应不周全
31
错在这!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清明前后, ××部队派了800人次, 参加 郊区植树劳动。(88`) 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 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00`春季) 3、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 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 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01` 春季) 问题就在这! 这里有问题!
(7)目前,世界各地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我 国,旅游事业一派欣欣向荣。
2014-4-25 5 “源源不断”多用于物,应为用于人的“络绎不
语 序 不 当
定语次序不当
状语次序不当
谓语次序不当
关联词语次序不当 主客体次序不当 对应次序不当 分句次序不当
2014-4-25 6
语 序 不 当:定语次序不当
悉的。
科学家指出,大量饮酒与癌症的发生
有密切的关系。
2014-4-25
11
语 序 不 当:对应次序不当
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
关系。
中国同日本的战争,是正义和非正
义、侵略和非侵略的大较量。
2014-4-25
12
语 序 不 当:分句次序不当
他不仅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
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吃透这些 理论的精神实质。
2014-4-25 32
看看“主宾”
检查一下定语与中心词 检查一下定语与中心词
4、本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1世纪是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 的年代。 5、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 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和引 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6、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况的 经验教训,确立了科教兴市的工作思路。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14-4-25
24
搭配不当:补语和中心词搭配
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 得完整、条理、清晰。 应改为“写得---有条理”。
他投篮投得正确,命中率很高。
“正确”应改为“准确”。
我们的课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整整齐齐”应删去。
25
2014-4-25
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
语序不当
14
“讨论”与“发现”有时间先后区 别 2014-4-25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职业间谍埃姆,揭开 了美国情报史上特大的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 提供绝密情报的丑闻。 2.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 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 艺术瑰宝.(97`上海) 3.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 究。
“在(从)……中”
2014-4-25
固定短语
27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安排……(内容.时间.出席人员)问题
5.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 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 应注意的问题。(95`) 6.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 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 导的表彰。(93)
(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
2014-4-25 28
又例:
加快……(速度和)规模
7.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 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 8.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 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 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96`)
? 博物馆展出了一千五百年前新出土
的文物。
我们非常敬佩教学工作出色的南山
中学的这位语文老师。
为了表彰先进人物,我们调查了许
多王老师的先进事迹。
2014-4-25 7
语 序 不 当:状语次序不当
半小时后,有人陆续交卷了。 “陆续”应修饰“有人”。 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
2014-4-25
3
用 词 不 当
(1)昨天晚上我看了二场电影。 计件量词前一般用“两”,不用“二”。 (2)这种收音机原来售价60元,现为20元, 售价降低了三倍。
“下降”和“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 分数。可改为“降低了三分之二”。 (3)同学们希望他来,他居然来了。 结果与预期一样,应为“果然”。
将“虽然”提到“他”前 面
“出口”位 置交换
“很受”提到“电脑用户”前,删 2014-4-25 “中”
17
搭 配 不 当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一面和两面不当 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014-4-25 18
2014-4-25 16
“棉布”与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4.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 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5、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 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 不快。(93`) 6、微软拼音、双拼、全拼、智能ABC及郑码 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 法。
对……事 件……批评 教育(和严 肃处理)
2014-4-25
规 律 ?
双谓+单宾
单谓+双宾
双谓+双宾 29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9.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 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99`) 10.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 多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 亚地区。(2000`) 11.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 及完稿,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2001`春招) “消防车(官兵)……坚守……岗位” “工厂……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主谓搭配不当 “巨著……离开了我们”
他在劳动时虽然不感到疲倦,反而越干 越有劲。 “虽然”改为“不但”。
不管工作任务这么重,我们也能完成。
“不管”改为“尽管”。
2014-4-25
26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搭配不当)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 法制。(92`) 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 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攀登到顶峰。(93`)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 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92`上海)(4---97`) 4、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 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无论……和(还是)……都” 关联词 “不管(尽管)……都” “无论……以及(还是)……也(都)”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谓搭配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 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教导”不能“出现”,可与“又在我耳边 回响”搭配。
结冰时期,各层水中溶解的氧很充足, 水的温度较暖,鱼多集中在水底。 “温度”与“暖”不搭配,可改为“温度 较高”。 艺术团到达的城市,都毫无例外地受到 当地人民的欢迎。
去掉“一个班”,或把“基础”放到“中” 之后。 2014-4-25 21
搭配不当:一面和两面搭配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发关键。
“能否”指两个方面,“关键”指一个方面, 不配搭。应去掉“能否”。 班级面貌变不变,最根本之点在于全班 同学对学习的目的意义要有正确的认识。
“变不变”改为“的变化”。
我们要善于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
现和分析问题。
两个分句内容应 互换
2014-4-25 13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1](语序不当)
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 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94`) 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 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 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99`) 3、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 的一些问题。(95`上海) “理论上”——“说 照应不当 明” “政策上”— —“ 规定” “关于 ……”介宾短语应放在主语前面
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单位今天分房,我拿到了这间房间的钥匙。
2014-4-25 23
应改为“50万朵花的花粉”。
“房间”是物量词,不受本身量词限制。
搭配不当:状语和中心词搭配
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
“积极”应改为“虚心”。
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 了这门技术。 “成熟”应改为“熟练”。
错在哪里?
2014-4-25 15
[课堂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1.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职业间谍埃姆,揭开 了美国情报史上特大的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 提供绝密情报的 丑闻。 2.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 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 艺术瑰宝.(97`上海) 3.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