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四)溶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4)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4)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3)1.(2019·海南省)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A.徐光宪B.侯德榜C.张青莲D.屠呦呦2.(2019·北京市)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3.(2019·北京市)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一NaOH D.小苏打一NaHCO34.(2019·北京市)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

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

补全实验方案序号目的步骤A 探究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B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______C 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20°C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8gKCl;③加入___________(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D 配制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5.A.探究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稀盐酸和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C.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D.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6.(2019·北京市)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

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明”字位置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Zn+2HCl=ZnCl2+H2↑8.(2019·兰州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B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9.(2019·桂林市)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专项(0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探究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专项(0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探究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

专项(四)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探究1.[2019·某某]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G4-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图G4-2(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烧瓶内液体的溶质组成可能是。

3.[2019·某某十八县基模]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20 ℃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

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溶液,理由是。

河南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04专题四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河南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04专题四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专题四溶液及溶解度曲线命题点1溶解与乳化1. (2020重庆B)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 汽水B. 白酒C. 酸奶D. 苏打水2. (2020泰州)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A. 蔗糖B. 泥土C. 粉笔灰D. 食用油3. (2020丹东)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 碘酒B. 盐酸C. 氯化钠溶液D. 酒精溶液4. (2020湘西)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C.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5. (2019青岛)下列与洗涤有关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 用汽油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渍C. 用白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D. 用纯碱溶液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命题点2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6. (2020宜宾)取某固体物质5 g加入20 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该固体物质可能是()第6题图A. NaClB. NaOHC. NH4NO3D. CaCO37. (2020郴州)下列物质溶于水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是()A. NaOHB. NH4NO3C. NaClD. CaO8. (2020锦州)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

下列液体X 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第8题图A.X是水,Y是氧化钙B. X是水,Y是氢氧化钠C. X是水,Y是硝酸铵D. X是水,Y是氯化钠9. (2020毕节)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第9题图A.固体X可能是NaOHB. 固体X可能是NH4NO3C. Ca(OH)2溶解度:①>②D. Ca(OH)2质量分数:①=③命题点3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0. (2020张家界)在20 ℃时,将40 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 g固体未溶解。

2019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突破课件专项04 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2019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突破课件专项04 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4.启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

密封 保存。
3.原因: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无法证明是二氧化碳溶于水还是二 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气压减小。
完善的方法: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观察对比二者反应后的现象
考点突破
二、碱变质的探究
1.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Na2CO3 的溶解度/g 7.1
12.2 21.8 39.7
典题训练
NaOH、Na2CO3 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温度/℃ 18.5~25 NaOH 的溶解度/g 17.3 Na2CO3 的溶解度/g 不溶
进行实验 注:乙醇在实验中只作为溶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打开止水夹,通入 CO2,气球明显鼓起后关闭止水夹
②部分变质,其成分为
③完全变质,其成分为
NaOH、Na2CO ;3 Na2CO3

考点突破
(3)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质是检验固体物质中是否有 C������������
①加酸溶液: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足量稀盐酸 , 如果产生 +H2O 程式表示为 Na2CO3+2HCl 2NaCl+CO2↑。
Ca(OH)2 CaCO3
;
②部分变质,其成分为 Ca(OH)2、CaCO3 ;
③完全变质,其成分为

考点突破
(3)检验氢氧化钙的变质程度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酚酞
变质。
溶液,倒去上层清液,向试
管中,滴加 足量的稀盐酸 ,如果 酚酞不变色,有气泡产生,则完全变质;如果 酚酞变红,有气泡产生 ,则部分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

初三化学学科精讲精练——溶解度专题知识点:一、溶液1.(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他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3)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溶液中的各个部分成分、性质均相同注: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在不断运动(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沉淀、分层)(3)溶液不一定是液体例:合金是固体溶液;空气是气体溶液3.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1)吸热:硝酸铵;(2)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3)大部分溶解都不引起温度变化;4.影响溶解的因素(1)溶剂的种类——相似相溶例: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碘单质易溶于酒精,难溶于水(2)温度:对于大部分固体:温度越高,溶解越多;对于气体:温度越高,溶解越少;(3)压强——针对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越多5.悬浊液、乳浊液、乳化作用(1)悬浊液:固体和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体系(如泥沙入水)(2)乳浊液:液体和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体系(如油入水)(3)乳化现象:在不稳定的乳浊液中加入一种稳定剂(乳化剂)形成一种均一、稳定的乳化液,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注:乳化后的混合物并不是溶液,溶质并不以分子形式存在二、饱和溶液与溶解度1.(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剂,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此溶液成为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剂,当溶质仍能继续溶解时,此溶液成为饱和溶液;(3)判断:若容器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是饱和溶液;(4)转化: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添加溶剂或升温;②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添加溶质或减少溶剂(恒温蒸发)或降温;2.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①定义:一定温度下,使100g 水达到饱和的溶质的质量,称为该溶质的饱和度②溶解度曲线a.点的含义:——在曲线上方,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曲线上,恰好达到饱和;——在曲线下方,不饱和溶液;b.点的转化——在曲线上方,通过升温或增加溶剂,使固体溶解;——曲线上,可通过升温或增加溶剂,变为不饱和溶液;或通过降温或蒸发溶剂,使固体析出;——在曲线下方,通过降温或蒸发溶剂,使溶液饱和;c.在溶解度的相关判断中,一定要注意必须同时提及温度相同且为饱和溶液(即“温”“饱”)注:若提及溶质的质量,则必须提及溶剂的质量d.溶解度曲线较陡的物质,提纯手段: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较缓的物质,提纯手段:蒸发结晶例题:1.(2019•秦淮区二模)t℃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随溶剂质量的变化如图中斜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A.由图可知,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由图可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C.N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P 点、Q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考点】7I: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7L:固体溶解度的概念;7R: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图象进行分析,绘制的此图是在同一温度下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解答】解:A、图示不能体现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故A 错误;B、由图可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故B 错误;C、N 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故C 错误;D、P 点、Q 点表示的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D 正确;故选:D。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冲刺卷(4)解析版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冲刺卷(4)解析版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冲刺卷(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图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A.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B. 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C. 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D. 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解:A、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析出,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B、20℃时,蒸发10g水,其饱和溶液能析出4g晶体,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40g,则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等于4g,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乙和丙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析出,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所得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第二次温蒸发掉10克水,结果析出4g晶体,则溶液为饱和溶液,说明该温度下蒸发10g水,其饱和溶液能析出4g晶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确定第一次蒸发水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 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 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C.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 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答案】D【解析】解:A、汽油难溶于水,将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C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2019年中考化学重要考点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重要考点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练习卷1.将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固体溶于199.2克水中配成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6克沉淀,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56.8克,试计算:(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2)原混合固体的质量;(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160g (2) 60.4g (3)14.2%2.测定某Na2CO3样品(混有K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1)甲同学称取样品11.8 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过量的16%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0 g,试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ω(Na2CO3)。

(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1位小数)(2)乙同学同样取样品11.8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的的CO2的质量来确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试计算反应到少需要该盐酸溶液多少g?【答案】:(1)89.8%(2)73.0g3.为测定实验室硫酸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刚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将硫酸废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废液中其它成分不与锌发生反应)请计算:(1)生产氢气的质量;(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g (2)9.8%4.(1)实验室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配制成1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______mL。

(计算结果保留到0.1mL)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3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17 g。

请完成下列计算:①3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g。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溶解度典型例题(最新整理)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溶解度典型例题(最新整理)

2019 年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溶解度典型例题2019 年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溶解度典型例题例1 20℃食盐的溶解度为 36 克,求20℃时配成的饱和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在该温度下能配成 30%的食盐溶液吗?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36 克是溶质需要溶解在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溶液的质量是:100 克+36 克=136 克。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可以求出。

解答:(1)(2)不能配成。

点拨:通过此题解答,可知按溶解度配成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该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

在20℃食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值为26.5%,不改变温度,就不可能再进一步溶解溶质,也不能将其浓度进一步提高。

因此,不能配成20℃时的 30%的食盐溶液。

例2 在 80 克15%的溶液里加入 20 克水或 20 克,计算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里用加水或加质方法改变它的质量分数要注意;各种量变的规律。

只加水能引起溶剂量和溶液量的改变而溶质质量不变,即溶质守恒。

只加溶质能引起溶质量和溶液量改变而溶剂量不变。

解答:原溶液中有溶质为 80 克×15%=12 克水为 80 克-12 克=68 克。

(1)(2)点拨:通过此题的计算可知,加水时只加在溶液的质量变化上,而加溶质时,除了溶质要加上还要加在溶液的质量变化上。

加水时不引起溶质质量变化可用溶质守恒计算列方程。

加溶质时要用原溶液中的溶质加上加入的新溶质和混合后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来列方程,也可解出。

例3 25℃,10 克某盐加入一定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蒸发 12.5 克水后得到浓度为 20%的饱和溶液。

(1)计算25℃时某盐的溶解度(2)原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3)25℃时若要使 5 克某盐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来,需蒸发多少克水?分析:此题,由已知溶质 10 克某盐入手利用质量分数为 20%,求出饱和溶液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训练(四)__溶液夯实基础1.【2016·聊城】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冰块 B.蔗糖C.干冰 D.酒精2.【2016·云南】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蔗糖溶液 B.生理盐水C.碘的酒精溶液 D.稀盐酸3.【2016·邵阳】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A.NH4NO3 B.NaClC.NaOH D.CaO4.下列对乳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乳化属于化学变化B.乳化后得到的是溶液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乳化D.乳化后得到的混合物不如溶液稳定5.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 D.增大压强6.【2016·扬州】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图K4-A.甲图表示称取7.5 g氯化钠B.乙图表示量取42.5 mL水C.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D.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7.(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

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 g,需要量取水____________。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K4-2所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 2(3)若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8.【2016·苏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g。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填字母)。

(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图K4-3所示。

与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烧杯中的溶液。

9.将50 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到200 g,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能力提升1.【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B.蔗糖溶液的上半部分溶液比下半部分溶液甜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2.【2017·成都】溶液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3.【2017·聊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4.【2017·沈阳】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5.如图K4-4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水迅速出现倒吸现象,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A.水和氯化钠B.水和氧化钙C.水和硝酸铵D.稀硫酸和锌粒6.【2017·株洲】除质量分数以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例如,52%的饮用白酒就是100体积的饮用白酒中含有52体积的乙醇。

下列溶液的浓度属于用体积分数来表示的是( )A.0.9%的生理盐水B.5%的葡萄糖注射液C.10%的氢氧化钠溶液D.75%的医用酒精7.【2017·丽水】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 mL,计算时必须查阅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过程除使用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7·广东】如图K4-5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1)应称量___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9.【2017·西宁】水是生命之源。

(1)在电解水实验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其操作步骤为________、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3)下列情况会导致(2)中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所用的NaCl不干燥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A [解析] 冰块是固态的水,加入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C [解析] 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稀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氯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

3.A [解析] NH4NO3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变化不大,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

4.D 5.C6.C [解析]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量取42.5 mL水,应使用50 mL量筒,不能使用烧杯;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烧杯口紧挨试剂瓶口。

7.(1)47.5 mL(2)CBDEA(3)①②③8.(1)4.5 D(2)胶头滴管(3)丁[解析] (1)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0 g×0.9%=4.5 g;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但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并不是为了整洁美观,而是为了避免污染天平;量取所需水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是为了准确读数。

(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

(3)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但是由图可知,丙和丁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因此,二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溶解度+100 g9.解:设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50 g×20%=200 g×xx=5%答: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能力提升|1.C [解析] 泥土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浊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蔗糖溶液的各部分一样甜;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还能溶解其他可溶的物质。

2.D [解析] 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植物油加入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尿素是氮肥,过量使用会造成水污染。

3.D [解析] 氯化钠能溶于水,植物油不溶于水;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蔗糖,但加入食盐,能溶解;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

4.A [解析] 氯化钾能溶于水,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 g×100%=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其溶质质量分数5 g+95 g远远小于5%;5.0 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其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5.C [解析] 氯化钠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所以试管②中的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产生压强差;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使气压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气压变小,导致试管①中的水发生倒吸;稀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氢气造成气压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冒出。

6.D [解析] 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是针对液体与液体配成的溶液。

医用酒精是液体酒精与水配制成的,是液体与液体配成的溶液,浓度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7.10%的稀硫酸的密度烧杯[解析] 进行溶液稀释计算时,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而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所以要先查出10%稀硫酸的密度才可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配制溶液时需要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所以除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用到烧杯。

8.(1)7.5 42.5(2)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3)30[解析] (1)配制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15%=7.5 g;需要水50 g-7.5 g=42.5 g,水的密度为1 g/mL,则水的体积为42.5 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若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氯化钠质量不足,需要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

(3)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m g,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列式得10 g×15%=m×5%,m=30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