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B.摈弃bǐng) 造诣(yì) 恣欢谑(zī) 曲高和寡(hè) C.qiā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抱怨领导,不甘心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工作,反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B.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减少,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传承鲁迅精神的重任不全在教科书上,鲁迅的精神实质也不会因某些作品的隐退而消失。

C.每年高考前的半个月之内,是恐惧症孩子就诊的高峰期,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少对孩子施压,让孩子的心情迟缓下来。

D.老师要从细处着眼,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既有表扬又有批评,做到一碗水端平,使每个学生既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也能看到自身的缺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柏林电影节首日上映的黑色喜剧片《布达佩斯大饭店》讲述了欧洲著名酒店一位礼宾员与他年轻门生共同的人生经历,引发了人们对友谊、人性的思考。

B.政府下大力气治理毒土地,固然体现民生为本的执政情怀,但这笔钱不应由政府代表的纳税人来出而应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让污染者埋单。

省关工委和组委会主办 “新思维少年”全国作文大赛杭州市委市政府西湖30所会所全部关停,公众拍掌称快,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终于变成现实。

①好的散文,就是性情文章,就像一篇文章题目“带着一本书去海边”,在自然之中还有书卷气息。

散文门槛低,几乎谁都可以写,或闲赋或游记,或唱歌或感怀,或愤怒或喜悦,或叙事或抒情,只是好与坏的差别。

但何谓好文章,何谓坏文章,争议较多,众口难调,有点“此法微妙,难以文字语言直说”的意味。

我喜欢散文,觉得散文自由,不虚构,无伪饰,流露出个人性情。

散文这东西,与围棋仿佛,易学难精。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

1.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立即紧急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3.小船横渡一条河,小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小船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A.由A岸到B岸,河水的流速越来越小B.由A岸到B岸,河水的流速越来越大C.由A岸到B岸河水的流速先增大后减小D.河水的流速恒定4.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光滑的滑轮(半径很小)跨在轻绳ABC上,滑轮下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现在滑轮轴上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滑轮向右平移,直到绳BC部分竖直、AB部分与天花板的夹角为60°的位置并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A.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2-3)G B.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2+3)G+3)G C.绳ABC的张力大小为G D.绳ABC的张力大小为2(2A.k=3mg 3hB.k=mg6h C.a=g D.a=3g7.如图所示,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转动的轮A和B水平放置,两轮半径R A=2R B,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

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则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A.R B4B.R B3C.R B2D.R B8.如图所示,劈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面光滑,把b物体放在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在下滑过程中,a对b的弹力对b做的功为W1,b对a的弹力对a做的功为W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W1=0,W2=0 B.W1>0,W2>0C.W1<0,W2<0 D.W1<0,W2>09.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M=1 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传送带的速率v0=B.传送带的倾角θ=30°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D.0~1.0 s和1.0~2.0 s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10.a、b两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设它们抛出的初速度分别为v a、v b,从抛出至碰到台上的时间分别为t a、t b,则()A.v a>v b B.v a<v bC.t a>t b D.t a<t b11.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 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B.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C.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速度的变化相等D.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12. 2013年冬天哈尔滨连降大雪,路面结冰严重,行驶汽车难以及时停车,经常出现事故,因此某些路段通过在道路上洒一些炉灰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校订(jiào) 戛然(jiá) 佝偻病(gōu) 自怨自艾(yì) B.青苔(tāi) 惊诧(chà) 超负荷(hè) 流水淙淙(zōng) C.妩媚(fǔ) tóng) 拗口令(ào) 惊鸿一瞥(piē) D.称职(chèn) 谄媚(chǎn) 一刹那(shà) 呱(guā)呱坠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师傅除了每天准时上班勤奋工作,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更不赌博,全无不良嗜好。

B.为了反对青年们埋头故纸堆中,逃避现实,鲁迅在《阿Q正传》的第一章中就以入木三分的妙笔嘲笑了那些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学者。

C. 当年“康乾盛世”的统治者,自恃“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而排斥改革,其结果如烈火烹油,夕阳西下。

D. 尽管洋快餐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可是多数中国人还是对它敬谢不敏,因为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都不能与中餐相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B. 如果赖宁还活着,他现在是年过四十的中年人。

中年赖宁面临的问题,可能是不该鼓励自己的孩子上山救火。

C.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 D.为什么纪检部门对广大群众批评领导干部违反制度年终突击花钱的行为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呢? 5.对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4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

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1、为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理”难题,2014年湖州投资数百万元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拥有湖城通公交IC卡的市民可以通过开通公共自行车租用业务,按收费标准以扣费的形式租赁,这说明()A.信用卡方便、快捷 B.电子货币将取代纸币C.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D.货币执行流通手段2、近年来,在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在境外消费以信用卡美元账户支付,在最后还款日以人民币还款,享受美元贬值带来的“隐性折扣”。

人民币在此执行了( )A.世界货币的职能 B.价值尺度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 D.支付手段的职能3、某创意煎饼店所售煎饼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情况中,会使需求曲线从D1向D移动的是()①鸡蛋和面粉的价格上涨了②煎饼店主推出全天候送餐服务③附近新开了两家类似的煎饼店④美食栏目对这家煎饼店做了推荐A.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4、下图曲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P=P0时,该商品供求平衡②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③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④当Q=Q0时,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升降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幅度。

依据这一理论,下列做法能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利润并解释正确的是( )A.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价格,粮食的需求弹性小B.企业大幅度降低汽车销售价格,汽车的需求弹性小C.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价格,粮食的需求弹性大D.企业大幅度提高汽车销售价格,汽车的需求弹性小6、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 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7、我国将减轻小排量乘用车税负、增加大排量乘用车税负,已停止执行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

浙江省湖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浙江省湖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2015年湖州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D(A酵jiào B掺c hān C 捺nà)2.A(B质疑—置疑;C 磬—罄;D 暴—爆)3.C(平铺直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此处使用符合语境;A项的“鉴于”意思是考虑到、觉察到。

此处应改用“关于”。

B项的“隐讳”意思是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

此处应改用“隐晦”;D项的“身无长物”指的是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此处使用不合语境。

)4. B (A “我们……”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与后文的“面包”“玫瑰”对应;C“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面对两面;D “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且缺少“避免”的宾语)5.(4分)根据建议的合理性赋分,其中未使用第二人称、整句的均扣1分,超过字数扣1分。

6.(4分)紧扣作品内容2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准确精炼1分,超出字数扣1分。

)7.(4分)能围绕信件的内容、答复的方式等,写出2点原因即可,每点2分。

参考角度:及时答复、在论坛里答复、友情建议、台词及QQ名言的引入、措辞的语体特征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9分)8.D(“观念封建”不是“老戏”的草根特征。

)9.C(“爱情被处理成婚姻的对立面”的说法没有依据。

)10.(3分)①表现了人情味与人伦的美好结局;②承载着独特的表演艺术精华;③具有普世价值。

(答成“历史的结晶”也算正确)每答出一点得1分(二)(20分)11.(4分)①作者需要一个父亲在他成年之后,把他最初的那段人生讲给他听;②中年的我更需要父亲教会“我”如何从容面对衰老和死亡;③中年生活的迷茫需要父亲给“我”精神、情感上的慰藉。

(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即可给4分,其中第③点只要涉及父亲给我精神、情感等层面的影响均可)12.(4分)通过细节描写,想象(虚写)一个平常父亲老年的境况,苍凉中更显拥有父亲的温馨;引出下文有关“先父”的叙议;反衬“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的悲哀,突出了“先父”短暂的生命和“我”由此而来的怀念和痛惜。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乘.机/乘.风破浪浅.陋/流水浅浅..露.面/风餐露.宿B.弹.压/弹.无虚发伺.候/伺.机而动属.意/终成眷属.C.狭隘./溢.于言表辍.学/低声啜.泣谄.媚/陷.害忠良D.罢黜./相形见绌.皈.依/阪.上走丸棱.角/绫.罗绸缎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悟到在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中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的结合在一起。

B. 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缥缈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灵秀旖旎的青山碧水,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C. 鲁迅总是独具匠心地抓住一切机会,运用他特有的幽默才能,出奇不意地使词语闪烁出动人的艺术光芒。

D.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本人在118路公交车上丢失一张银联信用卡,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500元酬谢,决不食言..。

B.目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及其..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

C.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内江和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适当,内江灌溉区从此河清海晏....。

D.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社保养老不是简单的“生意”行为,而是像阳光、空气一样的“必需品”。

只要阻止“弃保”风潮,就必须设法让社保资金保值增值。

B.日前,经过来自全国文化界、出版界、网络、书店、媒体的21位评委的严格筛选,2013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书目揭晓。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菱湖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4•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光滑的滑轮 (半径很小)跨在轻绳ABC 上,滑 轮下挂一个重为 G 的物体.现在滑轮轴上施加一水平拉力 F 使滑轮 向右平移,直到绳 BC 部分竖直、AB 部分与天花板的夹角为 60°的位 置并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 ( )A .水平拉力 F 的大小为(2 — .3)GB .水平拉力 F 的大小为(2 + ,3)GC .绳ABC 的张力大小为 GD .绳ABC 的张力大小为 2(2+ -^.;'3)G5.如图甲斫示.当収疗两物块放衽光潛的水平而上叶,用水平恒力F 作用于虫的左端:#禺丑 V 向右做勻加速宜钱运动时的加逹度大小为旳A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陌*当乩E 两换块放在固定光福斜面上时,此叶在恒才尸件用下汨斜面简上 --Y 鹼対加违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人小为的,乩必间的梱互作用力的大小为则有关占1*处幫閃* M 附关系正硝的是( ) A- 口[>口屮AZ 】〉//] 氏町>暫,场€沏df]—flfa 1 J V I 二册D*3如圏所示・竖苴平面囱两根光涓纟日杆疔构成的被钳垂钱QO 平分,£:AQS=]2^.禹牛质童均为肝的小环遍过水平轻弾簧的件用静止左乩£两处,A.占连銭与必「垂宜,连挨距。

点高度为加己知弹簧原长为©飢劲度系数为归现在扌巴两 个小环在竖直方向上均向下平移丛释強蚯间A 环加速度为盘・厠下 列畏达武丘确的是()7.如图所示,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转动的轮 A 和B 水平放置,两轮半径 R A = 2R B ,当主动轮 Ai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立即紧急刹 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 t = 10 s ,前进15 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 大速度为( ) A • 1.5 m/s B • 3 m/s C . 4 m/s D .无法确定 横渡一条河,小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小船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A .由A 岸到B 岸,河水的流速越来越小 B .由A 岸到B 岸,河水的流速越来越大 C .由A 岸到B 岸河水的流速先增大后减小 D •河水的流速恒定.3mg3hmgB•k=m; D . a = . 3g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州市菱湖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静谧.(mì)缱.(qián)绻恣.(zì)意悄.(qiǎo)无声息B.谛.(dì)听菜圃.(fǔ)卓.(zhuó)越有条不紊.(wěn)C.徜徉.(yāng)月晕.(yùn)饿殍.(piǎo)残羹.(gēn)剩饭D.濒.(bīn)临迁徙.(xǐ)戕.(qiāng)害得失俱亡.(w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世人仅以沧海一栗之身,却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B.对于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来说,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C.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慨莫能外。

D.外面的世界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奈不住的虚荣心。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而春联就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一种对联。

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甲__的楹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乙与品味。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丙__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A.题写内涵吟咏 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 D.题签蕴涵吟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乘.机/乘.风破浪浅.陋/流水浅浅..露.面/风餐露.宿B.弹.压/弹.无虚发伺.候/伺.机而动属.意/终成眷属.C.狭隘./溢.于言表辍.学/低声啜.泣谄.媚/陷.害忠良D.罢黜./相形见绌.皈.依/阪.上走丸棱.角/绫.罗绸缎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悟到在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中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的结合在一起。

B. 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缥缈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灵秀旖旎的青山碧水,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C. 鲁迅总是独具匠心地抓住一切机会,运用他特有的幽默才能,出奇不意地使词语闪烁出动人的艺术光芒。

D.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本人在118路公交车上丢失一张银联信用卡,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500元酬谢,决不食言..。

B.目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及其..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

C.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内江和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适当,内江灌溉区从此河清海晏....。

D.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社保养老不是简单的“生意”行为,而是像阳光、空气一样的“必需品”。

只要阻止“弃保”风潮,就必须设法让社保资金保值增值。

B.日前,经过来自全国文化界、出版界、网络、书店、媒体的21位评委的严格筛选,2013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书目揭晓。

C.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了中国深层次改革政策,研究布置了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等工作。

D.2013年的双11在40分钟内,淘宝网服装类就突破10亿元销售额,1分钟有9.8万个包裹,与去年同期相比包裹数同比增长1.7倍。

5、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

(4分)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注】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

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

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

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

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

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

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

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

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

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

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 【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8、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

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

“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

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

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

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

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

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2分)枣香醉人洪丽丽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破璃瓶中。

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

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

寂靜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

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

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

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剌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額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

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

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

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

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

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

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

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

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