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棉选配(改)

合集下载

《现代纺纱技术》教学大纲.doc

《现代纺纱技术》教学大纲.doc

《现代纺纱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1102总学时:96 学分6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课程负责人:某某修订日期2008. 1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现代纺纱技术》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前导课程是《纺织纤维与产品》,后续课程是《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岗位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毕业后从事纺纱原料选配、生产工艺设计、设备维护、运转与操作管理、生产调度、质量检验等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原料选配、纺纱设备实际运用、纺纱工艺分析与配置、质量控制等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

♦教学目标1.能根据纱线产品选配原料。

2.能进行纺纱工艺分析、计算和配置。

3.能进行半制品、成品的质量检测和分析,提出工艺改进措施。

4.具有灵活处理好产量、质量及消耗等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二、课程要求达到的专业技能(表1)表1《现代纺纱技术》要求达到的专业技术能力三、课程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表2)本课程内容由九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教学模块,职业技能训练采用“模拟职业岗位角色”。

各项目工作任务和相应模块的教学内容见表2。

表2课程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3)《棉纺工艺学(第二版)》顾菊英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4)《棉纺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五、考核标准与方法K考核内容: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应用2、考核形式: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3、成绩评定方法:采用百分制,过程性考核占50%,期末考试占50%,课程成绩评定依据见表5。

4、过程性考核内容及评定标准(1 )职业道德:占20%考核内容:包括尊敬师长,遵纪守时,学习态度认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平时积极主动,勤奋踏实,注意团结协作等。

(2)课堂交流讨论:占20%考核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思路是否清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任务完成报告:占30%考核内容:根据提交的任务完成报告的质量,考核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规范;概念是否清晰、获取信息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项目二 原棉的选配与混合

项目二  原棉的选配与混合

纺 纱 系 统
精梳纱
1.9~2.1级 29~29.8mm
粗梳纱
1.9~2.5级 28.4~29.4mm
成 纱 股 数
单纱
原棉品级较高,短绒率较 低,纤维强力较高 成纱特数相同时,相对单 纱原棉品级可较低,短绒 率和含杂率较高,纤维强 力可低
与成纱特数 有关 与成纱特数 有关
股纱
经 纱 纬 纱
经纱
纤维细、长,成熟度适中, 与成纱特数 强力较高,原棉结杂质可 有关 允许稍高 原棉绵结杂质要少,纤维 可粗而短,纤维强力可稍 低,外观手感要好 与成纱特数 有关
• (二)强度和伸长率 化纤的强伸度对成 纱强力有一定影响,当混纺纱受拉伸时, 断裂伸长率低的纤维先断裂,使成纱强力 降低,所以,应选断裂伸长率相近的纤维 进行混纺,对提高成纱强力有好处。同时, 两种纤维的混比选择也应尽量避开临界混 纺比。
• (三)与成纱结构有关的纤维性质 两种纤维混 纺时,纤维细长,卷曲小,初始模量小的纤维容 易分布在纱条的内层,纤维粗短卷曲大,初始模 量大的纤维易分布在纱条的外层。外层纤维影响 织物的表面性能,因此,要适当选配纤维性质, 使某些纤维处于纱条外层,另一种纤维处于纱条 内层,充分利用纤维性质。 • (四)热收缩性 多唛混用时,应使不同型号纤 维的热收缩性相接近,避免成纱在蒸纱定捻时, 或印染加工受热后,产生不同的收缩率,造成印 染品出现布幅宽窄不一,形成条状皱痕。
(二)排队
• 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 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个队内, 当一批原棉用完时,将同一队内另一批原棉接 替上去。排队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 1、主体成分 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 棉为主体成分,一般主体成分占70%。可以产 地为主体,也可以长度、线密度为主体。

纺纱学课后习题解

纺纱学课后习题解
目的:可从进厂时间不同、数量和质量不等的多种批号的原棉中选出若干批号组成一种混合棉,使其既能满足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
5、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
答:原料选配的目的是:(1)、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2)、合理使用原料;(3)、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1)、应根据纱线和织物的特征和品质要求来选用原料;(2)、应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使生产稳定,易于制成优良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3)、应考虑加工成本。选配原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可用混用纤维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加权平均计算。
6、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
答:混纺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
若、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 =1。、W2
K1、K2分别为A、B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K1+K2=1
第五章梳理
第七章牵伸与并合
1、什么是牵伸?实施牵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牵伸的实质是什么?
答:有捻度、捻系数、捻幅、捻向。
3、什么是阻捻、捻陷、和假捻?举例说明它们在纺纱加工中的应用。
捻陷阻捻假捻
答:捻陷:纱条输送方向与捻回传递方向相反,摩擦件位于加捻点与握持点间。由于摩擦件C使纱条片段AC上的捻度比正常捻度减少了,这种现象称为捻陷。粗纱机锭翼顶孔和细纱机导纱钩均为捻陷点。
阻捻:加捻区AB,中间摩擦件C,但纱条运动与捻陷情况相反,即捻回传递与纱条输送方向相同。C件的摩擦阻力矩阻止捻回传至AC段,摩擦件C对一段纱条(BC段)有增捻,这种现象称为阻捻,但对产品捻度并无影响。粗纱机锭管边孔、空心臂、压掌处以及细纱机钢丝圈处均为阻捻点。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原料选配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原料选配

编码:01制订日期:项目一原料的选配与混和模块一原棉的选配一、原料选配的目的和意义原棉的工艺性质:长度、线密度、强力、成熟度、色泽、含水含杂率配棉:将各种原棉搭配使用的技术工作1、配棉的目的:(1)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质量要求①根据纱线特数和用途不同,各种纱线对使用原棉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

②如果采用混合棉纺纱,可充分利用各种原棉的特性,取长补短。

(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相对稳定①保持原棉性质的相对稳定是纺纱生产和质量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②如果采用多种原料搭配使用,只要配合得当,就能保持混合棉性质的相对稳定,从而使生产过程及成纱质量也可保持相对稳定。

(3)节约用棉,降低成本①配棉要从经济效益出发。

控制配棉单价和吨纱用棉量,力求节约用棉,降低成本。

②短加长,粗加细;回花、再用棉,可按配棉技术以一定比例回用或降级使用。

2、配棉原则根据实践经验总结,配棉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

贯彻配棉原则时,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稳定:力求混合棉质量长期稳定,以保证生产稳定。

(2)合理:在配棉工作中,不搞过头的质量要求,也不片面地追求节约。

(3)正确:指配棉表上成分与上机成分相符,做到配棉成分上机正确。

二、原料选配的依据(一)纱线品种与用途:不同品种和用途的纱线对原料的品种和特性有不同的要求①棉纱的特数分类:特细号纱:10tex 及以下(60s以上)细号纱:11~20tex(58s~29 s )中号纱:21~30 tex (28 s~19 s )粗号纱:32 tex 及以上(18 s以下)②纱线产品分类原料不同:纯棉纱、纯化纤纱、棉与化纤混纺纱纺纱方法不同:环锭纱、转杯纺纱等纺纱工艺不同:普梳纱、精梳纱、包芯纱、产品用途不同:机织用纱(经纱、纬纱)、针织用纱、起绒用纱等。

不同的纱线类别对原棉的选配要求(1)棉纱线密度(特细特、细特、中特、粗特)(2)普梳纱和精梳纱(3)单纱和股线(4)经纱和纬纱(5)针织用纱(6)染色用纱(7)特种用纱(8)混纺纱(二)根据成纱质量考核指标选配原棉成纱质量考核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和强力变异系数(2)纱线的条干均匀度(3)纱线的外观疵点:棉结、粗节、细节讨论原棉性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1)长度(2)线密度与马克隆值(3)成熟度(4)回潮率(5)强伸性(6)原棉含杂率(7)地区、色泽和手感原棉性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①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单强CV 值):(a)原棉的线密度和成熟度:(b)原棉长度、短绒含量及轧工条件(c )地区、色泽和手感②百米重量变异系数;③条干均匀度;(a)线密度(b)短绒(c )原棉的棉结杂质:④一克内棉结粒数、一克内棉结杂质粒数;(a)成熟度与轧工(b)原棉含水率(c )原棉含杂⑤黄白纱对成纱质量影响大的配棉指标(1)原棉的长度和整齐度影响成纱条干、强力、毛羽。

原棉品质与纺纱工艺

原棉品质与纺纱工艺

一、原棉品质质量要求规定了考核棉花质量的指标,共有11个,它们分别是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

其中,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是采用HVI检验时要增加的指标。

(一)棉花品级棉花品级表示棉花质量优劣的综合性指标,应对照实物标准进行评定,目前细绒棉分为1级~7级,长绒棉分为1级~5级,级数越大,质量越差。

(二)长度过去用手扯长度确定棉花长度标样的长度级,现用容器量快速棉纤维测试仪(简称HVI)测定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值。

表1细绒棉棉纤维长度范围表纤维长度/mm包括范围/mm2525.9及以下2626.0~26.92727.0~27.92828.0~28.92929.0~29.93030.0~30.93131.0及以上长绒棉的纤维长度只分33mm、35mm、37mm,三个长度级,级距2mm,以组中长度表示即33mm,长度范围32mm~34mm;长于37mm按37mm计;品级四级~五级的,长度长于33mm的以33mm计。

(三)棉纤维的马克隆值马克隆值是一定数量的棉纤维从气流仪上测得的透气性量度,它没有计量单位,数值越大,棉纤维越粗,也反映出棉纤维的成熟度越好。

细绒棉的马克隆值分A、B、C三个级,B级分为B1、B2两档,C级分为C1、C2两档。

B级为标准级,分级范围见表2。

表2马克隆值分档表马克隆值分档表A级B级C级AB1B2C1C2数值3.7-4.23.5-3.64.3-4.93.4及以下5.0及以上(四)棉花回潮率和含杂率标准规定: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最高限度为10.5%。

棉花含杂: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长绒棉的含杂标准为3%,最高不得超过6%。

二、部分指标对纺纱成品的影响(一)含杂质率原棉中含杂质疵点少,纤维匀净清晰,则成纱棉结杂质少。

在纺纱工艺中,不孕籽、带纤维破籽、棉枝铃片、碎叶等杂质容易被清除,对成纱结杂影响小。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工艺考试题及答案模拟考试练习.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工艺考试题及答案模拟考试练习.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工艺考试题及答案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刺辊分割度 本题答案: 2、填空题 原棉排队应注意的问题有( )、( )、( )、( )。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D 型牵伸的特点?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梳棉机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间的隔距增加,盖板花的数量(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 本题答案: 7、问答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根据什么选定?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本题答案:8、填空题影响六辊筒开棉机开松除杂作用的工艺参数是()、()和()。

本题答案:9、多项选择题普通粗纱机的锥轮(铁炮)提供的变速改变()。

A、龙筋升降速度B、锭翼速度C、罗拉速度D、锭子速度E、筒管卷绕速度本题答案:10、问答题如何控制生条条干不匀率?本题答案:11、填空题当刺辊高速回转时,随刺辊一起回转的气流层称为()。

本题答案:12、问答题列出粗纱机的牵伸工艺参数有哪几项?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正常纺纱过程中转杯纺纱对须条的剥离()。

A、超前剥离B、迟后剥离本题答案:14、判断题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间隔距变小,可使盖板花减少。

本题答案:15、问答题对如何缩小或消除纺纱加捻三角区问题,要确立两项原则:本题答案:16、填空题粗纱前集合器口径大小由()来确定,中集合器的大小由()来确定。

纺纱原理与设备配棉与混棉

纺纱原理与设备配棉与混棉

5.回花、再用棉的使用
回花—生产过程中的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 花等称为回花; 再用棉—包括开清棉车肚落棉、梳棉抄斩花、梳 棉车肚落棉及精梳落棉等。
第二节 化纤的选配
一、选配的意义 (1)改善织物的性能; (2)增加织物的花色品种; (3)降低织物的成本。
二、化纤品种的选用,考虑以下因素: (1)产品的用途:如衣着用或工业用;内 衣用或外衣用。 (2)产品的性能要求:如织物的强力、挺 括性等; (3)织物的生产成本。
二、混比计算 2、条子混和时的条子干定量
• 设Y1、Y2、Y3分别为各根纤维条子的干混比,N1、N2、 N3分别为各根纤维条子的并合根数,G1、G2、G3分别 为各根纤维条子的干定量;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Yn Y1 Y2 Y3 : : :: G1 : G2 : G3 : : Gn N1 N 2 N 3 Nn
作业2 1.什么是配棉?配棉的目的是什么?配棉的原则是什么? 2.什么是分类、排队?各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如何合理使用回花和再用棉? 4.如何合理选用化学纤维? 5.原料混合的方法有哪些?其适用范围如何? 6.涤/粘纱设计干混比为65/35,若涤纶的实际回潮率为0.4%, 粘胶纤维的实际回潮率为11%,求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 7.涤/棉纱设计混比为65/35,在并条机上混合,初步确定用 四根涤纶条子和两根棉条喂入并条机,涤纶条子的干定量 为18g/5m,求棉条的干定量是多少?
3.排队考虑以下因素:
(1)主体成分:以性质接近的某几批号为主体成 分,一般占70% ; (2)队数安排:队数和混用比多不便管理,少易 造成波动,目前一般排5~6队,每队混用比<25 %; (3)勤调、少调——保持质量稳定; (4)交叉替补。

原料选配

原料选配
化学短纤维转移对选配的影响化纤的可纺性棉纺原料的计算机辅助选配通过对成纱质量进行科学预测及时指导配棉工作并对库存原棉进行全面管理准确地向配棉工作提供库存依据保证了自动配棉的顺利完成
第一章 原料选配
棉纺原料的种类 原棉选配 化纤原料选配 棉纺原料计算机辅助选配 棉纺原料的混和方法
棉纺原料种类
棉纺原棉种类: 粗绒棉、细绒棉、长绒棉 化学短纤维的种类: 棉型化纤、中长型化纤、毛型化纤、 超细旦纤维 有色棉纺原料: 彩色棉、原液着色化学短纤
原棉选配
配棉的目的:合理使用原料、稳定生产、节约用棉。 合理使用原料、稳定生产、节约用棉。 原棉选配与产品的关系
1. 2. 3.
纱线质量 纱线的用途 加工设备的状态
配棉方法
1. 2. 3.
原棉依据所纺纱线的质量、用途进行分类。 原棉依据所纺纱线的质量、用途进行分类。 针对某一种纱线确定其所配原棉的主体成分、辅助成分, 针对某一种纱线确定其所配原棉的主体成分、辅助成分,并按 库存或原料采购情况进行排队。 库存或原料采购情况进行排队。 合理使用回花与再用棉。 合理使用回花与再用棉。
原料的混和
混和方法:棉包散纤维混和、 混和方法:棉包散纤维混和、条子混和和
称重混和等。
混纺比的计算 纤维包排列 :
1. 2.
圆盘式抓包机纤维包排列 往复式抓包机纤维包排列
化纤选配
化学纤维பைடு நூலகம்配的目的
1. 2. 3. 4. 5.
充分利用化纤特点 增加花色品种 改善纤维纺纱性能 提高织物服用性能 降低产品成本
化学短纤维的选配 化纤性能的选配与工艺质量关系: 化纤性能的选配与工艺质量关系:化纤的可纺性 化学短纤维转移对选配的影响
棉纺原料的计算机辅助选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问题】【认识纱线产品】(一)纱线产品分类和名称棉纺纱线产品的名称很多,通常可按使用的原料、纺纱方法、纺纱工艺、产品用途和纱线粗细不同进行分类,见表1-1,见表1-2。

表1-1 棉纱按粗细不同分类类别 特克斯(tex ) 英制支数 特细特纱 10tex 及以下 60s及以上 细特纱 11~20tex 58s~29 s中特纱 21~30 tex 28 s~19 s粗特纱32 tex 及以上18 s 以下表1-2纱线产品分类和名称依 据 棉 纺 纱 线 产 品 的 名 称原料不同 纯棉纱、纯化纤纱、棉与化纤混纺纱等 纺纱方法不同 环锭纺纱、转杯纺纱、喷气纺纱等 纺纱系统不同 普梳纱、精梳纱、包芯纱等 加捻方向不同 顺手纱(S捻)、反手纱(Z捻)产品用途不同机织用纱(经纱、纬纱)、针织用纱、起绒用纱、缝纫用纱等(二)常用纱线产品代号极其含义● 纱线产品代号极其标示含义 ● 纺纱工艺流程课题引入要做好纱线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原料选配工作,首先要了解纱线的分类、标示代号以及纱线产品的用途,根据你对纱线产品的了解,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 纱线按照粗细不同分为几类?每一类具体线密度(tex 或英支)范围是多少?2. 列举3~5种纱线产品,说明纱线代号极其含义,并写出其纺纱加工工艺流程。

表1-3纱线产品代号和名称(三)纺纱工艺流程把纺织纤维加工成纱的过程称为纺纱,纺纱过程是由所用原料的基本特性及成纱用途的要求决定的。

纺纱工艺系统一般按照加工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棉纺、毛纺、麻纺、绢纺等系统。

纺纱时经过的加工程序称为工艺流程,要根据不同的原料、不同成纱要求确定纺纱系统。

1、环锭纺工艺流程棉纺厂一般有普梳系统和精梳系统两种:(1)普梳系统 普梳系统又称为粗梳系统。

一般用于纺制质量要求一般的纱线,工艺流程见图0-1。

(2)精梳系统 精梳系统主要用于纺制质量要求高或线密度较细的高档棉纱、特种工业用纱等。

要求纱线结构均匀、强力高、毛羽少、光泽好。

工艺流程见图0-2。

后加工是根据产品的销售方式和包装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工序,包括络纱、并纱、捻线、摇纱、成包等工序。

2、新型纺纱系统1.1原料选配第一部分 学习准备【引导问题】【知识要点】1.1.1 配棉目的、依据、方法 (一)配棉的目的1.1.1配棉目的、依据、方法 1.1.2配棉案例分析【工作页-- 编制配棉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 能对原料检验数据进行纺纱性能分析● 能根据纱线的要求及原料情况进行原料选配工作 ● 能编制原料选配表配棉技术员接到纱线品种生产任务单以后,对纱线品质要求以及原料情况进行分析,在规定时间内以经济的方式完成原料选配工作,编制完成原料选配表。

原棉的性质与纺纱工艺、成纱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配棉技术员是如何完成原料选配工作,要考虑哪些因素呢?1.不同品种的纱线对原棉的要求有哪些不同?2.对成纱质量影响大的配棉敏感性指标有哪些?3.生产中如何保证成纱质量的稳定?4.何为回花、再用棉?生产中如何使用?● 什么是配棉? 所谓配棉,就是将原棉搭配使用的技术。

即根据成纱质量要求,结合原棉特点制定出混合棉的各种成分及混用比例的最佳方案,并按产品分类定期编制出配棉排队表。

作好配棉工作,不仅能增进生产效能,保证和提高成纱产量、质量,而且对成纱成本有显著影响。

配棉要从经济效益出发,控制原棉单价和吨纱用棉量。

(二)配棉依据1、根据成纱品种和用途选配原棉棉纺厂是多品种生产。

纱线品种不同,质量要求也不一样,在配棉时应分别予以考虑。

不同品种纱线对原棉的要求见表1-4.表1-4 不同纱线产品对原棉性质的要求纱线类别对原棉主要性质要求成纱线密度特细、细特纱细特和特细特棉纱,要求成纱强度高,外观疵点少,条干均匀度好。

配棉时应选用色泽洁白、品级高、纤维细、长度长、杂质和有害疵点少以及含短绒较少的的原棉,一般不混用再用棉。

中、粗特中粗特纱的质量要求较低,所用的纤维可以适当短粗些,同时还可混用一些再用棉及低级棉。

纺纱加工方法精梳纱精梳纱一般为高档产品,精梳棉纱要选用色泽好、长度较长、整齐度略次、线密度适中、强度较高的原棉。

普梳纱普梳纱选用含短绒较少的原棉对提高成纱强度有利,在纺细特纱时尤为显著。

单纱与股线单纱经并合加捻后成为股线,质量比之相同线密度的单纱有所改善,配棉时可选择色泽略次、长度一般、强度中等、未成熟纤维和疵点稍多、轧花质量稍差的原棉。

纺同线密度的股线,配棉对原棉的要求相对于单纱略低。

成纱用途经纱经纱的结构要求紧密结实、弹性好、强度高、毛羽少。

配棉时可选择色泽略次、纤维较细长、强度较高、成熟度适中、整齐度较好的原棉。

纬纱纬纱对强度要求不高。

因此,宜选用色泽好、含杂较少、长度略短、线密度略高、强度稍差的原棉。

针织用纱针织纱对纱线条干、细节、疵点、棉结的要求很高,配棉时对成纱强度、条干、疵点各方面都要照顾到。

所以,应选择色泽乳白有丝光、细长、整齐度好、成熟正常、短绒率低、未成熟纤维和疵点少、轧花良好的原棉。

起绒用纱纤维粗而短,可混用部分低级棉或精梳落棉染色加工方法染色浅色布用的原棉要求色泽较好、含杂较少、成熟正常。

染质量较高的深色布对纤维吸色要求高,故成熟度要好,以防染色不匀。

漂白漂白布和一般染色布所用的原棉可稍次,但漂白布用的原棉忌带油污麻丝等异性纤维。

印花因为印花布可以掩盖一部分外观疵点,对棉结、杂质、条干的要求不高。

●配棉原则!①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相对稳定②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质量要求③节约用棉,降低成本想想看,为什么?●为什么要配棉?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

2、根据纱线的质量考核项目选用原棉棉纱质量的好坏,除与生产管理、工艺条件、机械状态、操作水平等有关外,还和原棉的优劣及其使用的合理与否有密切关系,因此,掌握好纱线质量对原棉的不同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各种原棉的长处,对提高纱线质量、稳定生产和降低成本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表1-5原棉性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程度原棉性质 单纱强力CV 、强度百米重量CV 及偏差条干CV 成纱结杂品级 ★ ★ ★ ★ 长度 ★ ☆ ■ □ 细度 ★ ☆ ★ ■ 成熟度 ★ ☆ ★ ★ 单纤维强力 ★ ■ □ □ 含杂疵率 ★ ☆ ★ ★ 回潮率 ■ ☆ ■ ★ 短绒率 ■ ☆ ★ □ 产地及品种☆★■☆【注】★表示有很大影响 ☆表示有较大影响 ■表示有一定的影响 □表示影响不大想一想, 国标GB/T398-1993对纱线质量考核项目的规定 ①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单强CV 值) ②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③ 条干均匀度、一克内棉结粒数、一克内棉结杂质粒数评等, ④ 此外还要考虑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 ⑤ 优等纱还要考核十万米纱疵。

(三)配棉方法 ► 分类排队法 (1) 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

生产品种多,可分若干类。

(2) 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排在一个队内,C27.5textT 与CJ14.5texK 对原棉性质有何要求?想一想?想一想?对成纱质量影响大的配棉敏感性指标有哪些?1.1.2 配棉案例分析(一)常规产品配棉方案(见表1-6)表1-6 常规产品配棉方案(二)案例分析:纯棉普梳27.8tex 机织用经纱配棉表►纱线品种代号:C27.8tex T►制定配棉方案的步骤:1、分析纱线的品种特点极其用途C27.8tex T为纯棉普梳中特纱,用途为机织用经纱,主要用于织造平布,斜纹、卡其工作服等。

因此,对原棉总体性能要求不高。

该纱属于中档大面积产品,要求减少成纱质量波动。

2、分析原料,确定配棉主体性能指标①该纱为为纯棉普梳中特纱,对线密度要求不高,为降低成本,可选用一定比例的低级棉,虽然线密度差异较大,但粗中夹细,有利提高其成纱强力;②因该纱属于中档大面积产品,选用队数较多(8队),以便取长补短,稳定成纱质量③以长度为主体,27mm的原棉占75%④配用5%的低级棉,以降低成本⑤配棉主要性能指标掌握范围:平均品级:2.5~3.0平均长度:28±1平均成熟度系数:1.3~1.73、制定配棉表(表1-7)【工作页—编制配棉表】班级组别学号姓名:日期►纱线品种:►制定配棉方案:1、纱线的品种特点极其用途2、分析原料,说明配棉特点极其配棉主体性能指标3、编制配棉表(见附表)【课后自测题】练一练!你会做吗?一、名词解释1、配棉2、主体成分3、分类4、排队5、回花6、再用棉7、原棉有害疵点二、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纱线代号中经过精梳加工的纱线,其纺纱加工方法代号用下列()(A)J (B)C (C)OE (D)以上都不是2、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是粘胶纤维,其原料代号用下列()(A)T (B)C (C)R (D)A3、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是粘胶纤维,其原料代号用下列()(A)T (B)C (C)R (D)A4、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是涤纶纤维,其原料代号用下列()(A)T (B)C (C)R (D)A5、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纱线是用于针织用纱,其纱线用途代号用下列()(A)T (B)W (C)K (D)Q6、纱线代号中如加工的纱线是转杯纺纱,其纺纱加工代号用下列()(A)J (B)OE (C)K (D)Q7、为了减少混合棉成分的波动,混合棉中,最大混合比例一般为()(A)10%左右 (B)20%左右 (C)25%左右 (D)35%左右8、配棉时,混合棉中的混合队数一般为()(A)3~5队 (B)5~9队 (C)10~15队 (D) 15队以上9、股线配棉的要求与同特单纱配棉的要求相比,一般()(A)股线的要求高于单纱的要求 (B)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C)两者相同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0、在纺下列品种的纱时,一般采用半制品混合方法进行混棉的是()(A)纯棉纱 (B)涤/腈混纺纱 (C)涤/棉混纺纱 (D)涤/腈/粘混纺纱11、混纺纱的混纺比是指()(A)干重时的混纺比 (B)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C)实际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D)标准回潮率时的混纺比12、配棉排队时,当原棉质量差异过大,产品色泽等要求较高时,队数宜在()(A)7~10队 (B)5~6队 (C)3~4队 (D)11~12队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棉纺厂一般采用单一唛头纺纱()2、原棉的性质与棉花的生长条件、品种、产地有,而与其它条件无关。

()3、纬纱配棉时应选择纤维较细、长,强力较高,成熟度适中、整齐度较好的原棉。

()4、浅色布用纱,由于染色浅,可以混用成熟度较低的原棉。

()5、回花因为性能与混合棉接近,因此,可以任意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