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3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31张PPT)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自主学习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的表现 皇帝: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 臣: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造成的后果:
明《流民图》局部
①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 ② 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相关史事: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 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 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 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 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 人称“九千岁”
科学巨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建筑 小 说 和 戏 剧
明长城
北京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
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明)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 而,种种社会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它逐步走向 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 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起义军纪律严明。 (3)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 失,这是根本原因。
自主学习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女真族)的兴起: (1)生活地区: 我国东北
(2)兴起时间: 1616年统一女真 赫图阿拉(辽宁) (3)杰出首领: 努尔哈赤
2.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 系,请在□内画√。 √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精修)(共30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精修)(共30张PPT)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
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 后李氏。隆庆二年( 1568 )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 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 1572 年),明穆宗 驾崩, 10 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 48 年, 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 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 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 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 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 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 [1] 执 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 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再上朝, 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 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 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 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


清太祖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1559年2
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 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 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 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 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 向覆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 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ー、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明朝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 明神宗 )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 2.社会动荡: 法纪松弛 ,各级官吏贪赃枉法 ,大量农民流 离失所。

人教部编版 七下历史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 七下历史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30张PPT)

明《流民图》(局部)
陕西勇猛举义旗,欲以大顺代大明。
——起义领袖李自成
1、李自成起义原因
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 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 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 赋税。(主要原因) ②陕西北部连年大旱, 官府催征如故。(直接 原因)
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响”、训练军队的 “练响”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响”,合称“三响”。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深刻理解 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2.正确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识记明朝灭 亡的时间和原因。 3.知道清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明崇祯帝(明思宗)
李自成(李闯王)
皇太极(清太宗)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三帝称雄的局面:内忧外患的末世之君 崇祯帝怀抱中兴梦想,试图一统天下;李自成于陕西高举义旗,欲 以大顺取代大明;皇太极在辽东建立大清,虎视中原。一位亡国之 君,一位成功与失败同样悲壮的农民起义之王,一个开国大帝,他 们三人的搏杀,隐含着多少历史机缘和人性悲剧!本节课,我们学 习第17课,探寻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原因。
大臣结党营私
知识小结 政治腐败的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因果关系)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 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 下降,法纪松弛,各级 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 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 僚、地主等(地主阶级) 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 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 流离失所。
明 朝 的 灭 亡
政治腐败 与社会动 荡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表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课件(共30张PPT)

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 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 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 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 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 均田免赋 大顺。 (2)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_____ 崇祯 (3)1644年4月,起义军 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_____ 自缢,明 朝灭亡。
材料: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 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3)明末政治的腐败,失民心,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 政治腐败 严重,_______ 国家财 (1)主要原因:明朝末年,_________ _______ 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2)直接原因:_____ 陕西 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材料一:《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 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 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清 1636年,改国号为 “ ” 。


满 洲 兴 起
皇太极
努尔哈赤
清 朝 满 八 旗 盔 甲 复 原 图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1、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赋税苛重 陕北连年灾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6张PPT)

4.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 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5.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 的关系,请在□内画√。 √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 □土地兼并严重 √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课堂小结:
明 朝 的 灭 亡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李自成 起义推 翻明朝 满洲兴起 和清兵入 关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起义原因: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闯王
口号:均田免赋
发展: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 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
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
清兵入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
人民起义的“剿响”,合称 “三响”
陕北起义
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特点: 目标明确、规模浩大、 作战勇敢、受百姓欢迎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2、 经 过
攻克西安: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 年)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 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 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2.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因果关系)-(导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

2. 造成的后果
(1)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 (2)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 起义原因 (1)明末,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2)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
明末农民战争
2. “闯王”李自成
(1)口号:“均田免赋” (2)发展:
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天启六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 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 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Βιβλιοθήκη 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 为清太祖。
1. 满洲兴起
(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次年,改国号为清
2. 清兵入关
魏忠贤
东林党争是指明末东林党与非东林党之间的斗争。 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人为主的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东林书院, 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形成重大影响。朝野士绅,一时汇集, 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 得到广泛支持,同时遭到宦官的激烈反对。 明末党争中,东林党的主要对手是齐楚浙党, 即所谓的非东林党。 万历后期,双方从大礼议事件的“国本之争”为起点, 继之以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斗争不已。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政, 人称九千五百岁,诸党争相依附之, 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又拆毁全国书院, 许多东林人物被迫害致死,朝野忠良尽去, 还殃及边防将帅,如熊廷弼、袁崇焕等。 明思宗继位后,对东林党的迫害才告停止, 但他又说:“朕御极之初,撤还内镇, 举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图, 罔恤民艰,廉谨者又迂疏无通。” 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33张PPT)
: 攻克北京: 1644 ____年攻占北京
崇祯帝 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_______
1627年
1644年 大顺政权 1644年 张献忠称帝
1644年攻入京 师,明朝灭亡
1645年李自 成牺牲地
农民起义的口号。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东汉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明朝李自成起义: 均田免赋。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清军是如何入关的? 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 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 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 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 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3、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 引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 三桂与清兵联合夹 击,最后失败。
土地的要求,对于发动饥民、扩大队伍起了很 “均田免粮”反映了贫苦农民对土地的强烈 大的作用。在中国农民战争的历史上,它第一 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 次把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 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 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李自成起义经过
陕北起义:
进入中原: 提出“均田免赋” ____________口号
崇祯帝自缢之处
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点。 相同点:(1)统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 (2)都直接推翻统治王朝。 不同点:(1)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在王朝的初 建时期,主要是与秦初的统治政策的急功近利 有关。 (2)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大明王朝建朝近300 年,土地兼并恶化,各种矛盾积重难返的情况 下。
(2)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 免赋”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 压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 益,各地方的地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 主武装与农民军对抗,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 了伏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2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26张PPT)

历史启迪
课堂小结
明朝的灭亡
探究一
暗流涌动
狼烟四起
探究二
探究三
江山易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爆发根本原因
李自成起义(农民起义)
失败重要原因
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644年)
巩固练习
B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C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攻克北京 推翻明朝
读地图,指路线
3. 口号
“均田免赋” (平均分配田地,免除赋税)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进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读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 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土地兼并
明朝政府
不断加赋
民心丧尽
社国,, 稷门不不
! , 纳赔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苏轼 《范增论》
贡款 ,,
图片中的历史
政治腐败
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宣宗
好斗蟋蟀
(第5位皇帝)
明武宗之豹房
尚武爱玩乐
明世宗 好炼丹
(第10位皇帝) (第11位皇帝) 明神宗 不爱上朝
(第13位皇帝)
明熹宗 喜好木工 (第15位皇帝)
情境导入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探究一
狼烟四起
探究三
暗流涌动
探究二
江山易主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 解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流民图》局部
材料一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思考明崇祯时期 2.“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 是什么样的关系? 材料二
问题探究1:概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
明 崇 祯 帝
清顺治帝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是偶然的吗?谈谈 你的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 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 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 日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 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吴三桂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 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迎接清军。 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 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44 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的兴起
阅读书本P86,制作满洲兴 起的大事年表。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 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努 尔 哈 赤
皇 太 极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2. 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
复习反馈: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科技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 名著 徐光启 《农政全书》 朝 的 科 明长城和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技 、 北京城 北京城: 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建 筑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与 文 施耐庵: 《水浒传》 小说和 小说 学
阅读书本P84内容,结合材料一,请归纳明朝 政治腐败的表现。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表现: ①皇帝: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 神 宗
东 林 党 争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阅读书本P85内容,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P86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 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 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 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 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 失,这是根本原因。)
戏剧 吴承恩: 《西游记》
戏剧: 汤显祖 《牡丹亭》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 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 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 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明朝的灭亡。
第17课明朝的灭亡Fra bibliotek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条件极其恶劣。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导致李自成等广大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 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 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 故。 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义。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
2、 经 过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 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2、 经 过
1643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西安:
攻克北京:(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 (明朝统治长达 276 年) 李自成大顺政权印信
课堂小结: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
明 朝 的 灭 亡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 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 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 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材料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与李自成起义有什么关系? 材料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 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 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 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纷纷发动起义。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1606—1645年):1630年,跟随高迎祥起义。1636年被 推为“闯王”。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 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看图说话:
根据图,结合书本,说一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2.社会动荡 表现: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吏贪赃枉法 ,对民众百般盘剥。 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__ 兼并土地 ,肆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 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 明《流民图》(局部)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 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提示: 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 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无 田可种的流民。社会矛盾也愈发激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