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4.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PPT

高中物理人教版:4.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PPT

3、 矩形线圈ABCD位于通电长直导线附近,线圈与导线在 一个平面内,线圈的两个边与导线平行。下列哪种情况线圈 中产生感应电流? (1)在这个平面内,线圈远离或靠近长直导线时; (2)在这个平面内,线圈沿着平行与导线的方向
上下运动时; (3)线圈以AB边为轴转动时; (4)线圈以AD边为轴转动时; (5)线圈以长直导线为轴转动时; (6)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 (7)在中心点不变的情况下,把 矩形线圈ABCD拉成圆形时。
4.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复习:磁通量
1、定义:
是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
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 2、意义: 磁通量能够采纳穿过某一个面 的磁感线条的数量来表示、
φ= B S
φ= B S cos θ
考虑:哪些情况能够引起磁通量变化?
φ= B S cos θ
c
d
磁通量变化包括:
S 、θ不变,B变化
是(
)C
A、线圈沿磁感线方向移动
B、线圈沿垂直磁感线方向做移动
C、线圈以ab边为轴匀速转动
D、线圈以bc边为轴匀速转动
巩固练习
1、
2、如图所示,一通电螺线管b放在闭合金属线圈a内,螺
线管的中心线正好与线圈的一条直径MN重合、要使线
圈a中产生感应电流,可采纳的方法有(
)D
A、将螺线管在线圈a所在平面内转动 B、使螺线管上的电流发生变化 C、使线圈以MN为轴转动 D、使线圈以与MN垂直的一条直径为轴转动
实验3:模拟法拉第实验
实验3:模拟法拉第实验
有 无 有 有
第三部分 分析论证
实验1:导体所处的磁场能够认为是一个匀强磁场,导体左
右运动时,关于导体所在的闭合电路来说有什么变化?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PPT课件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PPT课件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2】(2016·河南开封名校联考)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磁场,法拉第认 为磁也一定能生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图中环形物体是法拉第使用过的线圈,A、B两 线圈绕在同一个铁环上,A与直流电源连接,B与灵敏电流表连接。实验时未发现电流表指
A 针偏转,即没有“磁生电”,其原因是( )
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
铁芯
课堂活动
探究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导体棒的 表针的摆动 导体棒的 表针的摆动
运动
方向
运动
方向
向右平动
向左
向后平动
不摆动
向左平动
向右
向上平动
不摆动
向前平动 不摆动 向下平动
不摆动
结论:只有左右平动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有电 流产生,前后平动、上下平动,导体棒都不 切割磁感线,没有电流产生。

A.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匀速运动 B.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加速运动 C.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作匀速转动 D.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作变速转动
典例分析
【典型例题2】如图所示,A、B两回路中各有一开关S1、S2,且回路A中接有电源,回
AD 路B中接有灵敏电流计,下列操作及相应的结果可能的是 (

A、先闭合S2,后闭合S1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B、S1、S2闭合后,在断开S2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C、先闭合S1,后闭合S2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D、S1、S2闭合后,在断开S1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围的磁场面积变化时,电路
A
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包围的

N
磁场面积不变时,电路中无


S
感应电流产生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含动画) ppt课件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含动画)  ppt课件

B
电路相互独立!
ppt课件
12
模仿法拉第的实验
G
+


-
开关闭合
+
瞬间
开关闭合, 迅速移动
滑片
开关断开 瞬间
复原再做
实验操作 开关闭合瞬间
实验现象 (线圈B中有无电流)

开关断开瞬间

开关保持闭合,滑动变阻器 滑片不动

开关保持闭合,迅速移动滑动 变阻器的ppt课滑件片

13
实验3:模拟法拉第实验
平行运动 切割运动
实验现象(有无电流)
无电流 无电流 有电流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有无电流) 实验结论
导体棒静止
无电流
导体棒平行磁感线 运动
无电流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 运动
有电流
ppt课件
闭合电路包围的面积(变化) 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包 围的面积 不变 时,电路 中无电流产生。
8实验2Biblioteka 探究磁铁在线圈中运动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G
+


NS
N极插入
NS N极抽出
S极插入
磁铁的运动
表针摆动方 向
磁铁的运动
S极抽出
表针摆动方 向
N极插入线圈 右偏 S极插入线圈
左偏
N极停在线圈中 不偏转
N极从线圈抽出 左偏
ppt课件
S极停在线圈中 S极从线圈中抽出
不偏转
右偏
9
实验2:实验分析
实验操作
ppt课件
19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法拉第总结的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PPT教学课件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PPT教学课件

26
本课小结
实 电 提 出 ? 问 磁 题 究
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 穿过闭合电路的 磁通量发生变化


分 析 论 证
得 出 结 论
理 解 应 用
27
课后思考:
1、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请利用网络资源自主研究。 2、闭合回路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 切割快慢对感应电流的大小有无影响? 有怎样的影响? 3、不同的切割方向指针偏转方向不同, 切割方向对感应电流的方向有怎样的 影响?
25
5、是什么让零售商如此推崇RFID? 据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
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
劳动力成本。尽管另外一些分析师认为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但毫无疑问,RFID 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 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0亿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业 的营业额能达到这个数字,就可以在美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研究 机构估计,这种RFID技术能够帮助把失窃和存货水平降低25%。 6、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是什么? 物流和供应管理、 生产制造和装配 、航空行李处理 、邮件/快运包裹处理 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 、动物身份标识、 运动计时、门禁控制/
线圈中的磁场变化,闭合电路中产生 感应电流。
15
探究2分析:线圈中的磁场变化, 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探究3分析:由于线圈A中电流 变化,线圈B中的磁场也在变化, 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这两个实验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呢? 都是线圈中的磁场强弱发生变化,闭合 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4.1 4.2 划时代的发现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说课ppt

4.1 4.2 划时代的发现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说课ppt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选修3-2 第四章 电磁感应
4.1 划时代的发现 4.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Fra bibliotek说课 内容
教学任务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地位 作用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引起了物理 学家的极大兴趣。
教学过程
二、趣味实验,引入新课
科学思维: 有依据的质疑
法 教学过程
三、回顾旧知,进行猜想
初中的电磁感应知识: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该回路中就
有电流产生。
教学过程
四、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实验器材
N S
法 教学过程
四、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导体或磁铁的运动情况
有无电流产生 回路面积的变化 回路所处磁场的变化 磁通量的变化
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了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
态度和科学精神,辩证认识传统观念对科学发展的利与弊。 科学态度与责任
(2)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本质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事物本质特征的科
学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3)理解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概念。 物理观念
(4)会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与电磁感应现象有关的问题,感悟科学、
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体会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
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法
演示法、讲解法
学法
实验探究法 讨论法
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划时代的发现 趣味实验,引入新课 回顾旧知,进行猜想 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联系实际,贯彻理念 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布置作业,深化理解

高中物理-《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课件

高中物理-《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课件

如:磁感应强度减小,面积变大,闭合回 路的磁通量不变,有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么?
B
V向右
请同学们分析:电风扇能转动发电的原因 电风扇结构图:
线圈这样运动能发电么?
运用:发电机
思考: 地球是一个大磁场,有同学设想通过摇 绳来发电或者证明地磁场的存在。这可以吗?
摇绳发电
小结:
同学们:思考上述问题 ,就要用 到这堂课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探究:1、猜想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获得感应电流呢?
探究:2、实验:磁生电
①找寻产生感应电流的办法: ②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 、讨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
实验一验证
实验二探究
实验三检验
磁场B不变 面积S变化
面积S不变 磁场B变生变化其本 质都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 这就是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判断的根据。
因为磁通量大小等于: Φ= B S COSθ
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因素有: (1)B发生变化,如实验滑动 滑动变阻器获得感应电流; (2)S发生变化,如切割磁感线; (3)B的垂直平面与S的夹角θ 发生变化,如线圈转动。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穿过闭合回路的 磁通量发生变化。这里关键要注意“闭合” 与“变化”两词.也就是说在闭合电路中 有磁通量但不变化,即使磁场很强,磁通 量很大,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当然电路 不闭合,电流也不可能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出同时改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思维进阶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
实验一
切割无I感
实验二
变B有I感
实验三
变S有I感
实验四
变B和S无I感
磁感应强度和线圈面积同时改变有感 应电流吗?
分析出同时改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思维进阶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背景 | 教学目标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教教材材分析
第四章 电磁感应
1
1 划时代的发现
2
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5
3 楞次定律
9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5
5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19
6 互感和自感
22
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26
完善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教学背景 | 教学目标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
导体切割磁感线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吗?
实验一
切割无I感
实验二
寻找 “变化量”
实验三 实验四
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思维进阶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
导体切割磁感线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吗?
实验一
切割无I感
实验二
寻找 “变化量”
实验三 实验四
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思维进阶
核心素养
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引起感 应电流产生的“变化量”
分析出 改变B
“切割” 分析出磁 进阶到 通量变化 “改变S”
物理观念、 运动与相
构建物理 互作用观
模型

科学推理
教学背景
仪器 改进
|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情境简单,易于分析
连线耗时、 电路复杂, 不易于分 析实验现 象
教学背景 |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
实验一
切割无I感
实验二
变B有I感
实验三
导体不切割磁感线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吗?
实验四
分析出改变磁感应强度, 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科学探究
实验一
切割无I感
实验二
变B有I感
实验三
变S有I感
实验四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磁场不变,捏扁线圈,有感应电流产生吗?
对“切割”前概 念的认知,进阶 为对“闭合回路 面积”的理解
通电前
通电后
抽象
形象
形成物质观念,构建物理模型
教学背景 |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通电前
通电后
抽象
形象
形成物质观念,构建物理模型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演示实验
科学探究 归纳总结
寻找 “变化量”
学习评价
思考:你认为感应电流的产生与什 么有关呢?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已有
知识储备:初中学习过电磁感 应现象,知道导体切割磁感线 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学生能力:具备对问题的分析、 归纳总结的能力。
进阶
不了解除“导体切割磁感
线”外其他产生方式
教学背景 |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归 纳总结出感应电流 的产生条件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能力
分析出改变线圈面积, 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归纳总结
实验二
S不变 改变B
实验三
B不变 改变S
寻找 “变化量”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
实验一
切割无I感
实验二
变B有I感
实验三
变S有I感
实验四
变B和S无I感
磁感应强度和线圈面积同时改变有感 应电流吗?
科学探究
归纳总结
学习评价
切割B无 I感 科技应用
学习进阶,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科技应用
创设情境
科学探究
归纳总结
学习评价
切割B无 I感 科技应用
学以致用,认识科学对技术的 推动作用,树立科学责任感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仪器改进 自我评问价题引导
自主探究 难点分解 科技应用
简化情境,构建物理模型 挖掘思维,培养科学思维 互助合作,提高动手能力 逐层进阶,培养探究能力 学以致用,树立科学责任
说课结束
谢谢评委老师,敬请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
实验一
切割无I感
实验二
变B有I感
实验三
实验四
自主探究
Hale Waihona Puke 导体不切割磁感线可以产生感 应电流吗?
1. 说出哪些操作产生了感应电流? 2. 这些操作引起哪些物理量的变化?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归纳总结
实验二
S不变 改变B
科学推理
引入
实验三
B不变 改变S
归纳 总结
感应电流的产生 与改变B和改变S 都有关系
寻找 “变化量”
实验四
B、S同 时改变 没有I感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 的变化
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 | 教学流程 | 教学策略
实验一 导体切割磁感线为什么没有产生感应电流? 创设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