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锦城文化公园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生态文化旅游地产经典案例芙蓉古城020448386

生态文化旅游地产经典案例芙蓉古城020448386

辉映全球的中国民居——传统建筑的"芙蓉古城"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符号,是一种有国界和个性的情感诉求方式, 但它可以被全世界的人认同、理解。"大杂居,小聚居"是中国多民族特征 的体现,也因此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华建筑文明。 城市建筑,无疑是城市内涵和地域文明的凝固,是城市人群的情感寄托之 一,应该有着鲜明城市特色。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种建筑"洋风"扑 面而来,让国人(当然包括成都人)目不暇接而盲目崇尚异域风格,于是, 传统的、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建筑风格日渐黯淡于房地产业的推进中, 大量不伦不类、不明所以的洋式建筑却如雨后春笋般亮相于大江南北。来 华的外国友人诧异,有深沉民族情结的国人或惋惜、或痛心。因此对那些 能够坚守民族建筑的房地产界同行,永远值得我们赞赏。 成都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川西建筑自成一家,"芙蓉古城"正是以川西 民居为主,同时融入江苏民居、云南民居、唐风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精髓。 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而摒弃"杂布"学派的思维,巧妙组合各种建 筑符号,保留老成都特点,在各种原有地方风格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外观 古朴,住宅内部强调实用性,采用现代智能配套等相关设施,力求合乎现 代人生活习惯,达到现代人的理想生活标准。 只有独特的,才是个性和宝贵的。"芙蓉古城"只是一个传承民族建筑精品 的开始,更多"故园"必将像春天一样"复苏"。
秉承"为您想得更多,让您住得更好"的经营 理念,致力于高品质房产的开发,在园林环 境方面的思索几近殚精竭虑。"芙蓉古城 "0.26的容积率已属罕见,66.8%的超大绿 地率更是匪夷所思。在"芙蓉古城"内,桢楠、 香樟、银杏、翠柏等乔木繁盛成荫,芙蓉、 海棠、紫薇、梅花等花树相互辉映,其它如 竹、兰、菊、荷等不胜枚举。 回归自然重在身心与自然相融,在"芙蓉古 城",家就等于园林,回家就等于回归自然。 香港精品电视剧《创世纪》中的"无烟城"梦 想,将会在"芙蓉古城"实现。

旅游地产项目芙蓉古城建议书(doc)

旅游地产项目芙蓉古城建议书(doc)

第一篇项目简介及运作目标一、项目简介置信生态花园芙蓉古城是由置信实业领衔开发,大华实业和蔚信实业一路投资经营,以川西民居为主、融入苏州民居、云南仿汉民居、唐风民居当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包含着浓郁的川西文化,将古典与实用完美结合的高品质社区。

气势磅礴的皇城—明远楼—至公堂、灵动飘逸的亭台楼阁、古朴淳厚的风俗风情,生动再现了千年古芙蓉城的原始风貌,让老成都的风俗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今天的芙蓉古城上。

置身其间,晃若隔世。

而芙蓉古城商业地产项目是以川西文化为灵魂,用深厚的川西文化包装古城,形成其独特的卖点。

商业地产项目占地近500亩,投资逾2个亿,集餐饮、娱乐、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经营面积达5万余平米,能同时接待数万人休闲、娱乐。

是置信资产芙蓉古城餐饮娱乐公司在温江打造的成都最大的餐饮娱乐基地。

经营项目包括:川菜酒楼、古风茶室、客栈、婚庆中心、运动康体中心、风俗演出中心、商务会议中心、小吃街、手工艺品街、儿童乐园、生态农庄等,是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

二、经营目标:将芙蓉古城打造成为成都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场所。

将芙蓉古城打造成为旅游热点、亮点。

3年内古城年游客量达200万人次。

第二篇项目定位、计划及业态细分一、定位以川西文化为主要特色的高性价比公共化的休闲旅游基地。

二、计划及业态细分芙蓉古城商业地产区可划分为四大版块:“文化版块”——古城生命力之所在;“商业版块”——古城的利润中心;“运动板块”——年轻人的天堂;“生态板块”——炒作的一大亮点。

一、文化版块文化是芙蓉古城的核心内容,是古城持久生命力之所在。

本项目的文化内涵主要以川西文化为背景。

1)、风俗文化演出中心风俗演出中心是芙蓉古城文化建设的核心部份之一,是古城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最好载体,要靠它来凸显古城的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

它散落于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一走进古城即可处处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古风古韵。

民间艺术部份:如转糖人、捏泥人、纸风车、糖葫芦、拉响簧等散落在整个商业区内,营造一种老成都文化气氛。

芙蓉古城策划案

芙蓉古城策划案

芙蓉古城策划案一、项目背景芙蓉古城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古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针对芙蓉古城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策划案,旨在保护和展示古城独特的历史风貌,同时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1. 保护文化遗产: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确保芙蓉古城的历史建筑、文物和文化景观得到有效保护,防止破坏和盗窃。

2. 提升旅游体验:改善古城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游客服务,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

3.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与其他文化名城的交流,推动文化的融合发展。

4. 实现经济增长: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策划方案1. 文化遗产保护:a. 制定完善的古城保护规划,明确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加强修缮和保护工作。

b. 建立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古城遗产的保护监管和文物修复工作。

c. 严禁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加强对盗窃文物的打击力度,提高保护意识和法制教育。

2. 旅游体验提升:a. 更新旅游设施和交通设备,改善古城内的道路、照明和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

b. 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如游客中心、导览服务和餐饮住宿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c. 定期举办古城文化展览和表演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观和体验古城的魅力。

3. 文化交流促进:a. 与其他文化名城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文化展览和演出等。

b. 建立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扩大文化交流的影响力。

c. 培养本地文化从业人员,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专业水平。

4. 经济增长实现:a. 开展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丰富古城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增加游客的消费需求。

b. 配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古城特色产品,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c. 引导古城周边的农民参与农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庭院设计:芙蓉古城的设计

庭院设计:芙蓉古城的设计

它们与三星堆遗址的第一期属于同期文化,与以三星堆古城为代表的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或古蜀文明相衔接。

然后的金沙遗址说明在商末至西周时期成都己经是古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公元前四世纪,蜀王开明九世迁移蜀都于成都,公元前311年,秦人按照咸阳建制建造成都的城垣,成都城市正式建立,有了初步的城池。

成都为“六朝古都”,公元前4世纪的蜀王开明、西汉末年的公孙述、三国时期的刘备、东晋时期的李寿、五代时期的王建和孟知祥都先后这里立国称王。

成都整个城市的布局是紧紧围绕皇城来展开的,先有了皇城,才有了周围的建筑,两千多年来皇城一直是成都这座城市的灵魂。

现今的皇城一明远楼一至公堂是老成都的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皇城”新建的“皇城”和历史记载的一致处于整个芙蓉古城的中轴线上,这是设计师出于对老成都文化历史的尊重和继承。

皇城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两层共有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设计规模与原成都皇城规模的比例为1: 1;修建老城墙采用绘画、雕塑等手法来表现历史长河中的芙蓉城。

明远楼长50米,宽20米,3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至公堂 2层,每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共4000平方米。

追溯历史,战国时期,蜀王开明九世迁都成都,建“北少城”,在现今的天府广场以北五担山一带建城,沿袭至明朝。

唐朝时期,四川节度使高骄以大城为中心,向“秦大城”外扩出一圈新城,称为“唐罗城”,大城被改建为“子城”。

五代十国,王建称帝,改“唐子城” 为“皇城”,王衍继位,又建宫殿亭阁,长达十里,又引水绕宫城为御河。

明朝时期,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为蜀王,修筑“藩王城”,其前面的牌楼、拱桥等被称为“皇城坝”,皇城全用砖石砌建,基址宽阔,中心就是现在的成都省展览馆、红照壁。

1968年拆毁皇城,从此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皇城”是成都历史文化的象征和见证,拆毁是巨大遗憾,之所以重建皇城,恢复原貌,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子孙后代的交代,是认识到拆毁皇城是错误的,重建“皇城”是及时的改正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在这样古朴的文化环境氛围下开发设计芙蓉古城恰到好处,具有潜在的深层内涵与巨大价值。

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探析

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探析
Anay i ft eTh mePa k n L n s a e De in lsso h e r sa d a d c p sg
YA G ion 1 ta (olg f otuhr,N r w sA nvri , agi ,Sari 110 N Xa -3ne l C l eo rcli 1 e H i e ot et &FU i sy Y nlg haL 20 ) h e t n x7
我 国主题 公 园根 据主题 内容 大致 可分 为 2 , 以娱 乐文 化 类 即
为 主的主题 乐 园和 以展 示文 化 为 主的文 化 主题 公 园。文 化
典皇 家园林格 局为 载体 , 曲江 山水 , 借 演绎盛 唐名 园 , 于 服务 当代 的大型主题公 园 , 可以说是新一 代文 化 主题公 园的代 表
问题 , 并提 出有 益的建议 。
21 景观设计 “ 元论 ” 我 国 园林 发展 已有千 年 历史 , . 三 然 而 随着科 技 的发展 、 会环 境 的 国际化 , 国 的景 观需 求 已 社 我
11 文化主题公 园发展现 状 .
我 国主题公 园历史较 短 ,9 9 18
年建成 的深圳 “ 绣 中华 ” 我 国第 一 座 真正 意义 上 的主题 锦 是
成 为我 国许多城 市公 园 建设 的 重点 。主题 公 园是 为 了满 足
展示 为 主线 , 设置 情节 性 与参 与性 活动 , 发游 人 的游 园乐 激
趣, 寓教于乐 , 在活泼 、 的环境 中理解 主题 、 受 主题 , 轻松 感 是 对传统公 园 的积极 发展 , 也提高 了经济效益 。
Ab ta t Th mep rsh v n e ep re cd tefii ee tlso n o rc t r n n ftl s mp ra trao swa I ak g ftl n sr c e ak a eo c x ein e I rgd d fa esn i u omtya d o eo I mo ti o t es n stelc a eo I l d. l e n l ea sa n i n n iIo ii t e d sg n x eln o srcin wok cp e vr me tw t r nai e in a d ec l tc nt t rs.I Is tei I rsn i ain a d te c aatr t so utrlte e o l g v e u o n ti I ss te pee tst t n h h rcei i fc l a h me l l l u o sc u p r r n lzda d s mmaie ak weea ay e n u s rzd.teTn aa ieln sa eWa n lzd f m e ct n sa e intils a d tera sh w k r — I a g P rds a d c p s a ay e r t i l dc p d sg r im n od o t ma eaee l o h ya e a h o

文化主题化,主题场景化——以成都天府芙蓉园规划设计为例

文化主题化,主题场景化——以成都天府芙蓉园规划设计为例

文化主题化,主题场景化——以成都天府芙蓉园规划设计为例摘要:“场景化营造”是未来城市公园设计的必然方向,天府芙蓉园做为“成都198”环城生态带上的重要节点和示范项目,承载着都市辐射周边的“城市会客厅”功能。

作为开放包容的城市模块,天府芙蓉园既是“文化演绎为主题、主题具象为场景”的物理空间,也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社会空间,更是构建场所记忆的精神空间。

天府芙蓉园,借鉴了Henry Hoare在Stourhead Park的“场景式”(Picturesque Staging)和“叙事式”(Narration)相结合的手法,在延续历史的同时,切合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场景需求。

成都自古有“城墙遍种芙蓉花”的盛况,因而获得“芙蓉城”美誉。

从龟画芙蓉、到芙蓉护城再到大唐的芙蓉乐舞,可见芙蓉传说由来已久,悠悠千年。

斗转星移,千年锦官城的随常小景已成历史印迹,隐匿在了故纸堆里。

如今的成都,既有天府之国的基因,又有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人城市的实践土壤。

天府芙蓉园以历古弥新的文化景观,渗透混搭的建筑形态,多元时尚的业态呈现,承载成都市民休闲生活的千姿百态,还原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厚重丰富的文化底蕴。

《借景》中有云: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因借无由,触情俱是。

天府芙蓉园的造园手法正是利用时光长廊+组团斑块+现有河道因地制宜的改造,将芙蓉文化和历史记忆通过借景的方式呈现出“文化主题化,主题场景化”。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新苗社区,占地面积约1300亩,第一期占地约550亩。

作为成都市武侯区落实“中优”要求和打造天府文化重大部署的天府芙蓉园项目。

客群满足本地居民客群花卉观光、公园游憩、亲子游乐、儿童教育的主要需求,同时让外地旅游客群及商务客群充分感知成都芙蓉花文化和传统成都饮食文化。

设计中以“时空隧道”为概念,将时代发展进步的成果和对历史的回顾融为一体。

以一条文化景观走廊为主线串联起成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历史片段。

采用虚实相映的手法,用实体的文化长廊象征天府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脉络,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历史片段故事形成多个节点。

庭院设计之芙蓉古城

庭院设计之芙蓉古城

四川成都“芙蓉古城”庭院包容了川西风格、苏州园林风格、云南园林、唐风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庭院的精华,巧妙组合各种传统与现代的建筑符号,在各种原有庭院风格上注重创新和发展,整个社区外观古朴,并将现代科技智能配套相关设施融入庭院设计之中。

芙蓉古城居住区庭院的设计是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是重视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和引领中国现代的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典型。

芙蓉古城庭院设计作为现代居住外部环境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凝聚了传统文化以及现代人的审美,同时古今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古今庭院设计也会有所不同,从中可以看出庭院中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继承、统一与推陈出新。

研究庭院设计的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关系有助于改善我国混乱的居住区庭院设计和盲目模仿西方园林的状态。

虽然当代一些居住区的设计冠以“庭院”为亮点,将居住区的庭院设计融入传统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梅兰竹菊,蕴含中国传统耐人寻味的意境美,还原人们内心向往的诗意环境与和谐的邻里关系。

但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一些城市居住区庭院空间依然存在着缺乏民族文化的现象,盲目模仿西方园林。

此外缺乏理性的对待传统文化和正在经历的文化和文脉的“断层”。

从当代居住区庭院设计现状来看,庭院设计面临严峻的考验。

当代庭院设计如何汲取传统庭院文化的精华,如何使传统与现代很好的结合是设计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庭院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历史悠久的古都城市。

庭院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文献方面,对庭院的研究文献如数家珍,在先秦古籍《考工记》、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造园家计成的著作《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等古典著作对庭院有所提及,汇集了中国传统庭院的美学思想,营造方法。

此外,当代的睦谦的《四面围合》、任军的《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对中国传统庭院文化进行了论述与整理。

蒋启霆、陈从周主编的《园综》是集合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其中有对庭院的论述。

小公园园设计方案

小公园园设计方案

芙蓉园规划制图姓名张静学号20104140136 班级10级旅游管理1班课程旅游规划制图2013年 10 月26 日规划说明一、功能定位芙蓉园位于郑州市的中心,规划定位为休闲观光的小公园。

二、总体布局及景点规划在对休闲观光小公园现有资源全方位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游人的需要,对公园景观进行合理布局,将芙蓉园划分为三大个部分,即喷泉广场、芙蓉湖、蝴蝶广场。

以喷泉广场为主线,左边为芙蓉湖,右边为蝴蝶广场。

(一)喷泉广场1、引景通道主干道以带图案的大理石砖铺设而成,道路两边有俩个叶子状的大水池,池中种有白色睡莲。

2、花朵喷泉在主干道的尽头是一个花瓣的喷泉,它是五层阶梯状的,预示着更上一层楼,在程序的控制下,最上层的水柱喷涌而出,洒落在下面的水面和荷花上,给人一种朦胧感。

在喷泉的周围分布着四个月牙状的水池,池中种植荷花。

与中心的喷泉构成一个花朵。

(二)芙蓉湖1.在湖中种上各种颜色的荷花,湖中放养金鱼,营造一种“荷在水上摇,鱼在水中游”的动态美。

结合岸线种植垂柳,湖中心设有一个岛,岛上以花和树点缀,游客可以在中心岛上垂钓、观景,游客在水中的倒影、垂钓池中的鱼儿、绿树的倒影等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花景。

在草坪和湖心岛之间建一座条形的木桥、一个木桩形的桥。

2.在湖的西南角设有一六角的芙蓉亭,从喷泉广场到亭子,再从亭子到芙蓉湖铺有两条石子小路。

在亭子的西南角设有一长条凳,凳子的周围种植春天开的紫荆树,亭子的西南角是几棵西府海棠。

3.在湖的西北角的一片空地上是一片竹林,与垂柳一起形成静雅的环境。

(三)蝴蝶广场1.在蝴蝶中心的广场上铺设大理石的图案砖,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大花坛,花坛中种植红色的蝴蝶花,在广场的北方依次设有圆形的石凳和石桌,周围散布着蝴蝶兰,最北方是一个种植紫色蝴蝶花的花园。

在广场的南边种有黄色的蝴蝶花。

2.在蝴蝶广场的最南方是停车场,停车场以水泥铺设而成,停车场的周围种植有黄金榕和九里香。

3.在停车场通往蝴蝶广场的小路上铺上小石子,在蝴蝶广场和芙蓉湖两区之间,铺设有一条小路,路的周边种有杜鹃树,让人们在两个区穿梭时感受鸟语花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五代的蜀王孟昶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

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成都,整整一座城市成为那个动荡不安时代中,天下最大最幽静的花园城了。

孟昶在无意间做了将成都绿化推向了极致第一人。

以致千年以后的今日成都,也没有超过当时的城市绿化景观:灿若云阵姹紫嫣红的芙蓉树高列城墙之上,所形成的空间序列与丰富景观层次,形态的生动、色彩的丰富和蓬勃生机都是极具审美价值的。

后蜀的天空那样的明丽,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花香里是百鸟的鸣叫,伴随百鸟的鸣叫是蜀宫内外日日纷纷的丝竹歌舞,莺声燕语的浪笑。

若干年后,冒着细雨从剑门入蜀的宋代大词人陆游,曾生活在成都。

此地依旧繁花似锦,暗地妖娆,已成为他一段最灿烂最眷恋的人生回顾。

成都别号蓉城自此而始。

千年后,这酡颜三变木芙蓉被选定为成都市市花。

薛涛笺:才女薛涛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成了色彩绚丽又精致的“薛涛笺”,写下“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的诗句。

芙蓉花应该是能被当做城市名片的,就像武侯祠或杜甫草堂那样,芙蓉花是有文化和历史的,它和成都的渊源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

“整个成都市现在都在致力于文化的推广,但却忽略了芙蓉花,就是因为缺少了一个赏花的载体,所以我们决定做一个以芙蓉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景观公园,将其打造成成都的又一张名片。

该场地为虚拟场地,四周是城市道路,有小河从场地中穿过。

平面图是以芙蓉花为造型,植物方面以木芙蓉为主,景观小品中采用芙蓉雕塑和景墙等,道路铺装也会采用芙蓉图案,景观中无处不诉说着成都芙蓉的故事。

生态主要体现在设置了一个环境教育文化区,结合芙蓉文化宣传环保意识,场地的建筑用水是生态可循环的,在场地各处还设置了生态垃圾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