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卷(含答案)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Zn-65。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食堂里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可乐B.西瓜汁C.冰水 D.绿豆汤2、“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B.可通过滴加肥皂水鉴别软硬水C.油能溶于水形成溶液D.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从一杯糖水中取出一半,则剩余糖水的甜度变小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比较硬度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洗涤剂除油污 D.自制汽水5、小明想要尽快得到一杯蔗糖水,下列方法可以采取的是()①冷水中溶解蔗糖②热水中溶解蔗糖③将蔗糖研碎④搅拌A.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B 洗涤餐具时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起到乳化作用C 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D 使用铝箔包装物品铝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A.A B.B C.C D.D7、下列措施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是()A.搅拌 B.增加溶剂 C.加热 D.把溶质研细8、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简易海水淡化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运动加剧B.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体积变大C.海水变成淡水,水的化学性质不变D.海水蒸发过程中,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1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反映四个变化,其中错误的是()A.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B.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C.向一定量的生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D.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11、模型建构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建构的模型中正确的是构建模型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含答案)

《溶液》检测题一、单选题1.将浓度为a%、密度为d的盐酸b克稀释成c%的稀盐酸,需用到()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B.量筒、托盘天平、烧杯C.量筒、烧杯、玻璃棒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的甲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D.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会升高4.下列各组物质用水不能区分的是A.BaCO3 Na2CO3B.NaOH NH4NO3C.CuSO4 Ca(OH)2D.KCl NaCl5.如图是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D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6.下列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 .硝酸铵B .氢氧化钠C .生石灰D .浓硫酸7.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t 2℃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 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 .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1℃升高到t 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 >bC .t 1℃时,100g a 、c 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 、c 的质量相等D .t 2℃时,等质量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8.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电解水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稀硫酸质量的关系9.某同学配制100 g 8%的NaOH溶液的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偏高的是A.称量前发现指针向右偏,未调节螺母至平衡就直接称量B.在左右两托盘上垫相同的称量纸,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8.0g NaOH固体C.用100mL量筒量取92 mL水时仰视刻度线D.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量10.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D.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互相刻画B 区分固体硝酸铵和食盐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C 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加足量的铁粉后过滤A.A B.B C.C D.D12.质量分数为30%的某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40%,则原溶液的质量是A.30g B.40g C.50g D.60g二、填空题13.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I(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A.碳酸钙B.高锰酸钾C.植物油D.氯化钠2、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
现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酒精,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3、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A.洗洁精B.食盐水C.白醋D.自来水4、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霾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 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 食盐5、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g6、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7、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8、关于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剂是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 B.只有水能作为溶剂C.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于溶质的质量9、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1.四位同学的对话如下,请你判断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其数目也不会变化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2.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温度由t2℃降到t1℃时,物质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t2℃时,物质甲的溶解度大于物质乙的溶解度D.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均可以使甲、乙两种溶液中析出晶体3.归纳与整理知识点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某同学整理的一下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②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间有间隔⑤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⑥生煤火炉时,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A.2个B.3个C.4个D.5个4.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水可看作纯净物C.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5.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加入的粉末是23Na COB.0℃时,甲试管中的溶液一定不饱和,乙试管中的溶液一定饱和C.NaCl中含有少量23Na CO,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Cl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试管中加入对应溶质的质量大于乙试管中加入对应溶质的质量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不饱和溶液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方法D.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A的晶体7.实验室用蒸馏水和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60分)两局部。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 35.5 : 65第Ⅰ卷(选择题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溶化3、在试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C.参加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4、燥热的夏天,小林翻开冰箱,从4℃的贮存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觉晶体消逝了。
得到溶液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时m溶液肯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下列变更属于化学变更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外表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场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状况下,发觉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削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变更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依次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9、用50g 98%的浓H 24 配制成20%的稀H 24 ,需加水的质量为( )A . 145gB .195gC .196gD .245g10、向一接近饱和的3溶液中,渐渐参加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更规律的是( )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志向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 、50℃时84g ,、60℃时90g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果酱C.蒸馏水D.牛奶3.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食盐、②纯碱、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③⑥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不正确的是()A.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B.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250g水C.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5.下列常见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析出晶体后,在当时条件下应该成为不饱和溶液B.质量百分比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升温或蒸发溶剂都能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D.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7.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
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再滤出食盐。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C.浸洗后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1/ 9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恰好饱和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9.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3℃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将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C.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有溶质析出D.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0.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1.下表列出了20 ℃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冰块B.纯碱C.蔗糖D.酒精2.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A.A B.B C.C D.D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A.铜B.石墨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溶液一定是溶质和水组成的②冰放到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③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是液体或气体④溶液可以有颜色,也可以是无色的液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硫酸铜固体B.食盐C.食用油D.豆浆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7.从10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中取出10g,对所取出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所含溶质为原溶液中的1/10B.所含溶剂为原溶液中的1/10C.溶液质量为原溶液的1/10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原溶液的1/108.如图甲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乙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丙所示关系的是()A.A B.B C.C D.D9.把30 克质量分数为20%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克,取出稀释后溶液20 克,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5%B.6%C.3%D.7.5%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12.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AB.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降低温度C.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B>A=CD.t1℃时,将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13.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D.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14.某学生俯视量取25mL的水,把水倒掉部分以后,再仰视读数是8mL,倒掉的水是()A.大于17mL B.等于17mL C.小于17mL D.无法确定15.KCl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下表。
(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溶液理论》单元训练题B.t2℃时,取三种物质各 a g 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足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姓名:;评论等次:。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 1℃,A (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O-16、S-32、Fe-56、Cu-64)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一、我会选择:(此题12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 2 分,共24 分)D.可用增添溶剂的方法使靠近饱和的 B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9.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错误的选项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答案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以下四种常有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足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C.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泥土B.白糖C.面粉D.食用油D.在t1℃时,10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2.溶液在平时生活中应用宽泛。
以下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0.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同样A.9.8% B.10.2% C.10.8% D.19.6%C.稀溶液必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11.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
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此中采用仪3.某同学需要迅速配制一杯爽口的白糖溶液,以下举措不可以达到目的是()器或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A.只要要托盘天平易量筒两种仪器B.用天平称量0.9g 氯化钠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C.用量筒量取100g 水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4.生活中清洗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H-1,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蒸馏水
2.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3. 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4. 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g 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
C.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5. 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氯化铵晶体
6.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7.图9-1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图9-1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
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9. 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冷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
晶体的溶液A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时,A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将m g 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 %与时
0.20 0.15 0.10 0.05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溶
解
度
/g
图9-2
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9-3
11. 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 溶液100g ,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
图9-4
12. 欲将80g 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 )
A.800g
B.80g
C.8g
D.0.8g
13. 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
14. 如图9-5,图1可表示“M 与N 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 属于N 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
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单质 酸碱盐 氧化物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15. 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6,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 1℃时,A 的饱和溶液65g 中含有溶剂50g
B.将t 2℃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保持不变
C.在t 2℃时,A 、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 溶液中得到B ,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42分)
16.(
5
分)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
溶质的化学式
(A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稀硫酸溶液
(B )医疗消毒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
(C )医疗消毒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图9-5 图9-6
(D )医疗用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
(E )澄清的石灰水
17.(6分)用“>” “<” “=”填空:
(1)50ml 酒精与50ml 水混合后体积 100ml ;
(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3)20℃时40g 氯化钠加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 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为36g );
(4)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则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1.6%。
18.(8分)60℃时,将30克硝酸钾完全溶于270克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该溶
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①取第一份,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②取第二份,要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则需蒸发水 克。
③取第三份,要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2,则需添加 克水。
19.(5分)图9-7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图9-7
(1)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t 1℃时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 。
(3)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
是 。
20.(4分)一木块漂浮于50g 的KNO 3饱和溶液中(见图9-8A ),
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
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t )发生了变化(如图9-8B 所示)。
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填:“升温”或“降温”) 。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 3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
21.(8分)图9-9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下列问题:
(1)t 1℃时,向两只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 、B 两种物质至不
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A ”或
“B ”)。
(2)t 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
系是A B 。
(填写“>”、“<”或“=”,下同)
(3)将t 2℃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 ,降温至t 1℃,析出晶体的
质量关系是A B 。
(4)将t 2℃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 ,升温至t 1℃,欲使它们仍
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 B 。
22.(
6分)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
4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图9-8
图9-9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
(2)在20℃时,向100 g 水中加入50 gNH 4Cl ,形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
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3.(9分)图9-10是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A B C D E
图9-10
试回答:
(1)B 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D 操作应选用 mL 的量筒(从10mL 、50mL 、100mL 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与 处保持水平。
D 处存在的错误是: 。
(3)E 操作的作用是 。
(4)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B 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③D 操作时有少量水
溅出;④E 操作中溶液洒落
24.(11分)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1)从你好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
的影响:因素① ,你的预测 。
因素② ,你的预测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
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
四、计算题(共8分)
25.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右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
“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 稀盐酸
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
应).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1.34g .试计算:
(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预测因素
探究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因素①(或因素②)
图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