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九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人美版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九课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说课稿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九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学生为九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学生已经学过手绘线条图案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简单应用手绘线条图案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有关设计的例子·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五、说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六、说教法学法课堂中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1、特点:色彩纯度高,颜色丰富2、“五彩”:青、赤、黄、白、黑。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教案标题: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技巧。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运用,学生将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及其特点;2.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原理;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则;2.鉴赏并学习民间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理解和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理;2.创作作品时能够有自己的创意和表现方式。
教学准备:1.投影仪、电脑;2.民间美术作品图片;3.绘画工具和颜料;4.学生练习用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并了解他们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Step 2:介绍(15分钟)1.通过PPT或者口头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例如木雕、陶瓷、纸艺等,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重点介绍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对比、平衡、温暖与冷色对比等。
Step 3:示范(15分钟)1.展示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图,解读其中的色彩搭配原则和技巧,并简要说明作品的背景和寓意。
2.以教师示范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如何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Step 4:练习(30分钟)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图片供学生选择),并进行色彩分析和鉴赏。
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作品进行创作,要求运用所学色彩搭配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Step 5: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用他们自己的话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感悟。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者给予意见和建议。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2.让学生思考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对作品的表达和观感产生的影响。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规律,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学生需能够独立完成一项民间美术作品,在创作中锻炼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要求同学们根据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色彩搭配原理,完成一件创意美术作品。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及色彩特征;2. 选择合适的主题(如民间剪纸、民间绣品等),根据主题确定基本色彩搭配;3. 使用画笔、纸张或手工艺材料(如彩纸、线等),自行设计并创作一幅体现民间美术特色的作品;4. 作品中应体现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包括色彩的对比、调和以及色彩所传达的寓意等。
三、作业要求1. 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符合民间美术的特色;2. 色彩搭配合理,能够体现出色彩的对比与调和;3. 作品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反映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运用;4. 作业需独立完成,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但不得抄袭他人作品;5. 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附上简要的创作说明或寓意解释。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创意新颖性、色彩运用、艺术性、完整性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评价;3. 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鼓励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3.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进行展示,以鼓励同学们的创作热情;4. 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独立完成作品和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同学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还能在创作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进一步理解色彩搭配在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理论学习: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运用原理及地域性特色。
2. 色彩观察:选择几幅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色彩搭配的规律和特点,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3. 色彩实践: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农民画等),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创作一幅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作品。
4. 作品整理:将创作过程和最终作品以图片或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包括色彩搭配的思路和实际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积极提问。
2. 色彩观察部分要求学生选择的作品要具有代表性,分析要深入,记录要详细。
3. 色彩实践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合理运用色彩,创作出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作品。
作品要符合民间美术的审美标准,色彩搭配要和谐统一。
4. 作品整理部分要求学生以清晰、简洁的方式记录整个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方便日后回顾和总结。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理论学习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听课态度和笔记情况;色彩观察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作品选择、分析的深入程度和记录的详细程度;色彩实践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民间美术的审美标准,色彩搭配是否和谐统一;作品整理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记录方式和清晰度。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2. 学生自我反馈: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9.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色彩搭配方法。
2.能够对比不同地区、不同作品之间的色彩运用。
3.掌握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
4.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民间美术的特点。
2.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
3.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特点1.1 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历史民间美术是指民间传统文化中表现在日常生活用品、建筑装饰、服装、绘画等艺术领域的艺术形式。
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早期人类时代,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1.2 民间美术的特点(1)自然形象和具体形态民间美术的形象以自然形象为主,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形态具体,和生活密切相关。
(2)色彩鲜艳明快民间美术的色彩鲜艳明快,常用的颜色有红、黄、绿、蓝、紫、黑、白等,搭配灵活多样。
(3)线条简练民间美术的线条简练,常用于描绘轮廓和线性构图。
2.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2.1 红黄搭配在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中,红色和黄色经常出现在一起。
黄色代表土地和大地,红色代表太阳、火和生命力。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和庆贺婚礼中,这种红黄搭配尤为明显。
2.2 红黑搭配红黑搭配在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中也比较常见。
这种搭配代表着两种主要的情感,红色代表喜庆和欢乐,黑色则代表悲痛和忧伤。
这种搭配方法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状态。
2.3 运用对比色搭配对比色搭配即将色相相反,互为对比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使用。
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中,常用红、绿、黄、紫等相互对比的颜色进行搭配。
在搭配时,一般会将比较鲜艳的颜色和比较暗淡的颜色进行搭配,使作品更加鲜明生动。
3. 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3.1 熟悉并运用各种颜色的含义熟悉各种颜色的含义,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关系,可以更好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色彩搭配。
比如,红色代表火、热情和欢乐的情感,黄色代表暖和、活力和欣喜等等。
2017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人美版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背景: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主要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放假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美术e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2 人美版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强烈、鲜艳,在色相、明度和纯度等方面都有鲜明对比的特点,及其质朴、热烈、浓郁的民族风格。
2.过程与方法:欣赏多件民间美术作品,通过感受、分析和比较,找到民间美术色彩应用与搭配的特点。
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独特风格,感受其体现出的普通劳动大众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和追求吉祥美好的热情,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民间艺术,培养多元与包容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视角。
2学情分析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如何依托色彩表达精神内涵的。
本科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它为下一课《民间工艺品制作》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和技能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与前后课程共同组成了民间美术系列单元。
3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和方法2、难点:了解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风格和成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讲授】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视频《春节序曲》,直观的让学生感受质朴、热烈、浓郁的民间艺术。
(新课标提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师生简要交流,引入课题。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二、欣赏感受了解特点1、欣赏多种多样的的民间美术作品,课件展示风筝、农民画、染织刺绣、民间玩具、面具等民间美术作品。
感受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
(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
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2、通过问答交流知道民间美术的创造者、以及创造者要表达的情感。
3、课件出示民间美术作品,师生共同分析民间美术的用色特点。
鲜艳、对比强烈、用色大胆、多采用高纯度的用色,成就了民间美术作品鲜明、喜庆、花团锦簇的色彩特点。
《9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美术中色彩搭配的特点和规律;2. 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2. 教学难点:将所学色彩搭配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 准备色彩搭配练习所需的纸张、画笔等工具;3. 提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了解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学习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1. 引入主题:首先,我们会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们感受民间美术的色彩魅力,同时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基础知识:在欣赏作品之后,我们会讲解一些关于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础知识,包括色彩的象征意义、民间美术常用的色彩搭配方式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我们提供的素材,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分享与评价:每个小组完成创作后,我们会邀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然后,我们会请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最后,我们会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鼓励。
5. 课后延伸:在课程结束之前,我们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进行一些小创作,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民间美术中色彩搭配的特点和规律。
2. 学会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民间美术的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民间美术中色彩搭配的特点和规律,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教案背景: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主要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
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
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放假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美术e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生:②风筝是它的美丽的色彩。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
总结:是鲜艳夺目色彩把我们的眼球吸引住了,好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吧!
课件出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授课: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美术和狭义民间美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包括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各种艺术形式。
!、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师: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百姓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H8z师: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
2、课件展示:民间美术的图片欣赏,图片播放中加入动听的民间音乐《春江花月
夜》,情景交融。
(1)民间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2)染织刺绣。
包括蜡染、印花布、织锦、刺绣。
(3)民间服饰。
包括民族服装、绣花荷包、鞋垫。
(4)各地剪纸。
包括窗花
(5)纸扎灯彩。
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6)绘画。
版画、年画。
(7)雕塑。
彩塑、小型泥人、木雕、面塑等。
(8)戏具用品工艺。
包括木偶、皮影、面具等。
(9)编织。
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
师:(1)这么多、这么美的民间美术作品,创造者是谁?(是民间的能工巧匠,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2)在民间美术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花卉、人物、动物等大多是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的主题。
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好恶)5?3A*
(3)民间美术作品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形象古拙、概括、简练,即抓住了形象的主要客观特征,又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变形。
)
(4)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如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雨绿、蓝玉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色彩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
色彩搭配采用了强对比手法,形成了特有的装饰风格。
)(5)做个小游戏:“买东西”。
(对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主动的参与学习改变偏见,并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运用对比自然真实的物品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
教师准备好许多不同款式的鞋垫,让部分学生上扮演“顾客”,为自己的“店铺”提“意见”。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没有色彩的鞋垫没有人买,而色彩鲜艳的鞋垫买的人却多呢?
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及时分析运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5、课件展示:
(1)民间玩具虎与现实中老虎有哪些不同?
(2)具体分析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三原色)
(3)课件呈现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要点:民间美术中的“五彩”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色。
(4)课件出示年画“点套”口诀:(大红、深绿、深绿、黑谓硬色,淡灰、天蓝、粉红、粉绿、淡黄谓软色)。
N+[,C(B9P#c7Ud
软靠硬,色不愣。
黑靠紫,臭狗屎。
红靠黄,亮晃晃。
分表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黑。
女红,妇黄,寡青,老褐。
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三)布置学生课堂作业:
(1)选择的下图中其中一个,用所学的民间色彩对比的方法彩绘空白图形中。
(2)学生彩绘图形,教师巡回指导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
(四)作业展示:
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总结优秀原因。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