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88分

合集下载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的考试-84分上课讲义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的考试-84分上课讲义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的考试 84分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A.产业的生态化B.产业的人本化C.产业的文明化D.产业的智能化2. 最近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A.三中全会B.四中全会C.五中全会D.六中全会3.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A.低碳经济B.IT产业C.金融业D.高科技产业4.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C.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5.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6.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7. 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8.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五种B.四种C.三种D.两种9. 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0.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A.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 判断新经济形态革命是否发生有哪些标志?A.资源替代B.先导产业C.利益机制D.倒逼动力2. 中国经济与社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难题?A.如何启动与培育新的增长动力B.如何建立一个福利共享的和谐社会C.能源与环境约束的难题D.如何使政府的治理模式和理念适应中国经济发展3. 在世界经济转型的同时,哪些新观念正在兴起?A.新财富观B.新文化观C.新消费观D.新正义观4. 如何实施生态经济?A.振兴中国资源禀赋优势产业B.探索建立GDP与国民福利总量均衡增长的新宏观调控体系C.启动消费端的低碳解决方案D.探索传统工业经济向智能化、生态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5. 浙江省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哪些内容?A.生态文化的建设B.建立生态经济模式C.环境保护的模式的问题D.围绕生态文明的机制体制的建设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八十年代我们把土地承包改革作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考试(64分)word版本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考试(64分)word版本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2. 最近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A.三中全会B.四中全会C.五中全会D.六中全会3.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4. 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5.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五种B.四种C.三种D.两种6.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7.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A.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8.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C.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9.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A.低碳经济B.IT产业C.金融业D.高科技产业10.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A.产业的生态化B.产业的人本化C.产业的文明化D.产业的智能化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 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哪些问题?A.要防止已经形成巨大惯性力的重化工投资再度扩张B.要走出投资一定会带动就业的误区C.要提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强化与调控D.要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2. 如何实施生态经济?A.振兴中国资源禀赋优势产业B.探索建立GDP与国民福利总量均衡增长的新宏观调控体系C.启动消费端的低碳解决方案D.探索传统工业经济向智能化、生态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3. 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着哪些战略任务?A.目标导向B.产业升级C.结构调整D.模式创新4. 判断新经济形态革命是否发生有哪些标志?A.资源替代B.先导产业C.利益机制D.倒逼动力5. 在世界经济转型的同时,哪些新观念正在兴起?A.新财富观B.新文化观C.新消费观D.新正义观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国家治理的新模式是生态立国、经济富国、文明强国、文化养国。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的考试-80分复习进程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的考试-80分复习进程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五种B.四种C.三种D.两种2.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C.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3.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A.低碳经济B.IT产业C.金融业D.高科技产业4.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A.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5. 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6.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7.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A.产业的生态化B.产业的人本化C.产业的文明化D.产业的智能化8. 最近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A.三中全会B.四中全会C.五中全会D.六中全会9. 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0.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走向生态经济的"三个提升"的战略是什么?A.把生态经济建设上升到"十二五"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来对待B.把应对低碳经济上升到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建设来对待C.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上升到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对待D.把节能减排提升到生态经济模式建设的高度来应对能源与环境问题2. 中国经济与社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难题?A.如何启动与培育新的增长动力B.如何建立一个福利共享的和谐社会C.能源与环境约束的难题D.如何使政府的治理模式和理念适应中国经济发展3. 浙江省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哪些内容?A.生态文化的建设B.建立生态经济模式C.环境保护的模式的问题D.围绕生态文明的机制体制的建设4. 外源增长模式在满足中国竞争力提升上面临着哪些局限?A.无法通过依赖外资与技术的溢出效应获得支持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竞争力B.不能通过依赖外资获得关系国家安全的技术和国家级竞争力的关键技术C.无法通过外资缩小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D.无法通过交换获得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5. 在世界经济转型的同时,哪些新观念正在兴起?A.新财富观B.新文化观C.新消费观D.新正义观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推动新经济革命的利益驱动机制尚未形成。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考试(64分)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考试(64分)

一、单选( 共10 小题,总分: 40分)1.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2. 最近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A.三中全会B.四中全会C.五中全会D。

六中全会3.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十四大B。

十五大C。

十六大D.十七大4.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A.二个B.三个C。

四个D.五个5。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

五种B.四种C。

三种D。

两种6.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

第四个7.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A。

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8.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C。

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9.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A.低碳经济B.IT产业C.金融业D。

高科技产业10.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A.产业的生态化B。

产业的人本化C。

产业的文明化D.产业的智能化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 20 分)1. 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哪些问题?A.要防止已经形成巨大惯性力的重化工投资再度扩张B.要走出投资一定会带动就业的误区C.要提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强化与调控D.要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2. 如何实施生态经济?A.振兴中国资源禀赋优势产业B.探索建立GDP与国民福利总量均衡增长的新宏观调控体系C.启动消费端的低碳解决方案D.探索传统工业经济向智能化、生态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3. 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着哪些战略任务?A.目标导向B.产业升级C.结构调整D.模式创新4。

“十二五”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

“十二五”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

“十二五”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关键词: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方式“十一五”规划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清醒认识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1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主要发展特点是:1.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9年来,我国GDP 的年平均增速达到10.01%,实现了2位数的持续高增长。

1.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我同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00年的6 280元l/a提高到2009年的1717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 253元提高到5 153元。

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开始由温饱型的衣食消费为主.向全面小康型的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

住房及汽车消费,已成为拉动国内消费的最强劲动力。

我国不仅住房建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也已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

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拉动了城市建设的改造与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城乡住房建设与发展,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大规模的房屋及基础设施建设。

对工业产品保持了持续增长的需求。

1.3 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

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由2000年约4 743亿美元,增长到2009 年的22 07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8.63%.出口额由2 492亿美元增加到12 01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1%。

同期,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已由2000年的l 656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3 992亿美元。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答案76分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答案76分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答案76分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五种B.四种C.三种D.两种2. 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3. 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4.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A.低碳经济B.IT产业C.金融业D.高科技产业5.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6.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A.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7.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8. 最近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A.三中全会B.四中全会C.五中全会D.六中全会9.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A.产业的生态化B.产业的人本化C.产业的文明化D.产业的智能化10.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C.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 在世界经济转型的同时,哪些新观念正在兴起?A.新财富观B.新文化观C.新消费观D.新正义观2. 中国经济与社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难题?A.如何启动与培育新的增长动力B.如何建立一个福利共享的和谐社会C.能源与环境约束的难题D.如何使政府的治理模式和理念适应中国经济发展3. 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哪些问题?A.要防止已经形成巨大惯性力的重化工投资再度扩张B.要走出投资一定会带动就业的误区C.要提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强化与调控D.要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4. 国际社会正在发生哪几方面的转型?A.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型B.世界经济形态的转型C.世界价值观的转型D.世界格局的转型5.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走向生态经济的"三个提升"的战略是什么?A.把生态经济建设上升到"十二五"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来对待B.把应对低碳经济上升到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建设来对待C.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上升到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对待D.把节能减排提升到生态经济模式建设的高度来应对能源与环境问题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 我们要以现代次高速公路为支撑,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形成小城镇与乡村共享的城乡文明网。

“十二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十二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成 为 一 个 紧 迫 的 课 题 其 中 的 原 因很 简
高 速 发 展 的 珠 三 角 地 区 , 事 实上 难 以 回 避 区 域 发 展 失 衡 的 问题 , 即 便 珠 三 角 城 市 ,几 乎 都 有 “ 后 地 区 ” 的 落
困 扰 。 经 济 总 量 在 该 区域 中靠 后 的 珠 海
敌 国 ” 的 气 势 ,证 明 了 一 个 发 达 的 区域
国家 出手重构经济版 图
1 年 前 的 “ 部 大 开 发 ” 是 一 个 标 0 西 志 性 的 转 折 点 ,解 决 区 域 经 济 失 衡 已经
到 了 国 家 非 出 手 不 可 的地 步 。
展 版 图修 订 已经 清 晰 ,接 下 来 所 期 待 的
的 发 展 格 局 ,恰 恰 描 述 了 区 域 内 发 展 的 不 平衡 特 征 。
对 于 实 现 了一 部 分 人 、 一 部 分 地 区 “ 富起来 … 先 的 改 革 开 放 而 言 ,这 只
8 2 1/ 0 01 1
西 部 大开 发
W ES HI A VEL P EN T C N DE O M T

单 ,失 衡 的 区 域 经 济 结 构 , 既 限 制 了珠 三 角 作 为 发 展 引 擎 的 动 能 ,也 难 以改 变
相 对 落后 地 区的 现 状 。
当 广 东 都 有 “ 部 问题 ” 的 时 候 , 西
为 珠 海 西 部 与 现 在 的珠 海 主 城 区 发 展 相
差悬殊 。
事 实 上 ,广 东 区域 经 济 一 直 由珠 三 角 地 区 “ 极 驱 动 ” ,珠 三 角 独 领 风 骚 单
种 持 久 的 消 耗 战 ,非 均 衡 的 发展 模 式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过 程 ,只 有 稳 步 推 进 城 市 化 ,才 能 有 效 解 决 我 国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 的根 本 出 路 问 题 。从 近 年 来 我 国 城 市 化 率 每 年 增 长 近 1个 百 分 点 的 增 长 趋 势 分 析 , 每 年 约 10 0万 人 口从 农 村 转 入 城 市 。 随 着 城 市 人 0
要 实现 “ 二 五 ” 内 经 济 的 持 续 稳 定 发 展 必 须要 转 变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十 国
关 键 词 :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计 划 ;经 济 发 展 ;转 变发 展 方 式
2 0年 是 我 国 “ 一 五 ” 划 的 最 后 1年 , 进 01 十 规
表 1 2 0 ~ 0 9年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0 0 20
成 为 世 界 贸 易 大 国 ,进 出 口 规 模 的 快 速 扩 张 成 为
国|冶寺匀 21f 期 才 瘩 00- . ̄3



拉 动 国 内 经 济 增 长 和 扩 大 就 业 的 重 要 因 素 。 我 国 进 出 口 总 额 已 由 2 0 年 约 47 3亿 美 元 , 增 长 到 00 4
在 国 民经 济发 展 取得 巨大 成 就 的 同时 ,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也 面临 着 一些 深 层次 的 矛盾 和 问 题 。 总结
发 展 取 得 的 成 就 和 经 验 ,清 醒 认 识 未 来 发 展 面 临
的 形 势 和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根 据 未 来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1 .3 . 出 口 额 由 2 4 2亿 美 元 增 加 到 1 7亿 86 % 9 201
美 元 , 年 均 增 长 率 达 到 1 .% 。 同 期 , 我 国 外 汇 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A.五种
B.四种
C.三种
D.两种
2.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
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
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
C.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
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
3. 最近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4. 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5.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
A.低碳经济
B.IT产业
C.金融业
D.高科技产业
6. 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
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
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
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
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
7.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8.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
A.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
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
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
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
9.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A.产业的生态化
B.产业的人本化
C.产业的文明化
D.产业的智能化
10.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哪些问题?
A.要防止已经形成巨大惯性力的重化工投资再度扩张
B.要走出投资一定会带动就业的误区
C.要提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强化与调控
D.要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2. 国际社会正在发生哪几方面的转型?
A.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型
B.世界经济形态的转型
C.世界价值观的转型
D.世界格局的转型
3. 中国经济与社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难题?
A.如何启动与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B.如何建立一个福利共享的和谐社会
C.能源与环境约束的难题
D.如何使政府的治理模式和理念适应中国经济发展
4.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走向生态经济的"三个提升"的战略是什么?
A.把生态经济建设上升到"十二五"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来对待
B.把应对低碳经济上升到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建设来对待
C.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上升到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D.把节能减排提升到生态经济模式建设的高度来应对能源与环境问题
5. 浙江省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哪些内容?
A.生态文化的建设
B.建立生态经济模式
C.环境保护的模式的问题
D.围绕生态文明的机制体制的建设
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是中国实现增长方式转型的根本任务。

正确
错误
2. 在生态经济和新能源发展的领域,中国和其他国家基本上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正确
错误
3. 把生态文明在政府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而且又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能源形态的高度而认定的,广东省走在全国的前面。

正确
错误
4. 国家治理的新模式是生态立国、经济富国、文明强国、文化养国。

正确
错误
5. 低碳经济等于生态经济。

正确
错误
6. 生产出的GDP都一定能够变成我们的消费财富。

正确
错误
7.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面临着走向生态经济的"一个转变、三个提升"的战略。

正确
错误
8. 十二五期间民生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发展民生产业的问题。

正确
错误
9. 只要发展有利于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能从根上解决民生问题。

正确
错误
10. 生态化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一个以生态化、智能化、人本化、文明化为内容的人与自然更协调的新的城镇化模式。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