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08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2008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涉及中国历史(含《安徽历史》)的例题有9道;涉及世界历史的例题有9道。

归纳起来看,中国历史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统一国家建立;近代化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未涉及到中国现代史的内容。

世界历史涉及到古代、近现代思想文化;近代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反对分裂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现代美、日、政治与经济等内容;未涉及到古代史前时期人类、上古人类文明、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近代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俄、日资产阶级革命;现代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独立和振兴、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内容。

总之,对例证性试卷及简析的分析与研究,对广大教师和学生复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参考试卷今年《历史考试纲要》创设了参考试卷。

参考试卷由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解读题、活动与探究4种题型、17道例题、答案、解读等部分组成。

在17道例题中除第7、15、17题出自去年历史学业考试试卷外,其余14道例题都是新设计的。

对如何处理和使用参考试卷,有几点建议,仅供参考:(一)重视参考试卷的作用。

今年《历史学业考试纲要》增设参考试卷是对例证性试卷及简析的补充说明。

参考试卷的设置,对于广大师生来-16-2008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解读与复习策略安庆四中王光涛《2008年安徽省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为《历史学业考试纲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省初中历史新课程教案实际,在2007年历史学业考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

由于《历史学业考试纲要》是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因此作为教师深入研究它的外延与内涵,研究它的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研究它与往年的异同,是做好复习教案工作,帮助九年级学生复习迎考的关键所在。

[精品]2008年安徽历史中考卷

[精品]2008年安徽历史中考卷

[精品]2008年安徽历史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A. 张衡B. 祖冲之C. 贾思勰D. 郦道元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唐肃宗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印刷术A. 锦衣卫B. 东厂C. 西厂D. 都察院A. 白莲教起义B. 拜上帝教起义C. 天地会起义D. 义和团运动A. 孙中山B. 黄兴C. 蔡锷D. 袁世凯A. 1918年B. 1919年C. 1920年D. 1921年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A. 南京B. 杭州C. 合肥D. 苏州A. 黄山B. 泰山C. 嵩山D. 衡山A. 安庆B. 蚌埠C. 铜陵D. 马鞍山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17.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______,用来检测地震。

18. 唐朝时期,我国设立了______制度,选拔官员。

19. 宋朝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______。

20. 明朝时期,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21. 清朝时期,我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2. 1840年,英国发动了______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23.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______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

2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______时代的到来。

25. 1978年,我国召开了______,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

200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200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2OO8年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温馨提示:1.物理与化学同场考试,两张试卷,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请合理安排时间。

2.本试卷共6页,六大题,25小题,满分90分。

请核对无误后再答题。

3.请认真答题,沉着应对,祝你考试顺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

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可锻打成片;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_____ 作用,可用于矫正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

2.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3.如图1所示,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中国印的“京”字被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对于一个奔跑运动的人来说,速度越快,____能越大;2008年5月29日下午,象征着爱心、梦想、和平与希望的奥运圣火在芜湖成功传递,已知此次传递全程约l0km,历时65min,则火炬传递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km/min,合____________m/s。

4.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实际上是运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5.我国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

2008安徽省中考真题试卷(含答案)(数学,英语,语文,历史,物理,化学)

2008安徽省中考真题试卷(含答案)(数学,英语,语文,历史,物理,化学)

2008安徽省中考真题历史试卷(含答案) (数学,英语,语文,历史,物理,化学)2008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注意事项:本卷共八大题,计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满分40分)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

每一小题:选对得 4 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3的绝对值是…………………………【 】 A.3 B.-3 C.13D. 13-2. 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A.x 2-xy B. x 2+xy C. x 2-y 2D. x 2+y 23. 2007年我省为13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35万用 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A.0.135×106B.1.35×106C.0.135×107D.1.35×1074.如图,在⊙O 中,∠ABC=50°,则∠AOC 等于……………【 】 A.50° B.80° C.90° D. 100°5. 分式方程112x x =+的解是…………………………………………【 】A. x=1B. x=-1C. x=2D. x=-26.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相关数据,则判断正确的是……………【 】 A. a >c B. b >c C. 4a 2+b 2=c 2 D. a 2+b 2=c 27.函数k y 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的值为…………………【 】A.12B. 12- C. 2 D. -28. 某火车站的显示屏,每隔4分钟显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显示时间持续1分钟,某第4题图OA CB第6题图人到达该车站时,显示屏上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的概率是…………………【 】 A.16B.15C.14D.139. 如图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5 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B .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C .这5 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D .这5 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10.如图,在△ABC 中,AB=AC=5,BC=6,点M 为BC 中点,MN ⊥AC 于点N ,则MN 等于…………………【 】 A.65B. 95C. 125D.165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1. 化简=_________12.如图,已知a ∥b ,∠1=70°,∠2=40°,则∠3=__________。

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卷试题中g值均取10N/kg。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这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N。

2.如图所示,正在传递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常温下呈气态的丙烷是通过加压液化后储存在较小的罐内。

若丙烷的热值为8.0×107J/kg,罐内装有的450g丙烷完全燃烧可以放出的热量是J。

3.电动机通电后线圈会在磁场中转动(如图),在线圈转动的过程中(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4.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5.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6.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据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14时30分50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与武汉的距离约为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m/s。

7.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并求出此状态下拉力F1= N。

8.2008年4月6日,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外白渡桥南段在潮水上涨时,借助驳船受到的浮力将桥慢慢顶起,并在原地转向,由驳船经黄浦江运载到工厂进行维修(如图所示)。

若外白渡桥南段装载到驳船后,驳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580m3,则外白渡桥南段重为N(水的密度ρ=1.0×103kg/m3)。

200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200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2008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l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70分。

第1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B.秦末和春秋末C.战国和三国D.秦初和汉初3.假如有一天你去参观刚刚出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文物展览,你一定不会看到.( )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5.小明在一次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错误的是( )A.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B.中共二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6.1984年初,芜湖一户农民家庭正在召开会议,商量“包产到户”后的土地耕作计划。

他们在执行我党的一项农村经济政策,这就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发展乡镇企业7.“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开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8.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安徽省宣城市部分学校2008年第一轮联考中考历史试题(开卷)

安徽省宣城市部分学校2008年第一轮联考中考历史试题(开卷)

安徽省宣城市部分学校2008年第一轮联考历史试题(开卷)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近三年的历史知识的学习,相信你的历史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的试题是对你的历史知识水平的检测,请认真作答。

在答题过程中你可以使用教材和其它资料,但不能相互借阅资料,不能有交头接耳等影响考试的行为。

凡涉及中国史人名、地名、专用历史名词,出现错别字的,该得分点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每小题2分,共计201.“烽为戏诸侯”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的原因是()A.想借机见见周王B.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C.诸侯为了讨好周王D.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保卫王室的义务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面内容中表现他实施这一政策的历史事件是()A.昭君出塞B.文成公主放藏C.金城公主入藏D.建立西域都护3.随着两岸旅游不断升温,如果你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奉祀民族英雄()的专祠。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4.如果请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你应引用下列哪些事例作论据。

()①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人30万以上②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③日军在中国的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并制造大量的无人区④日军在中国每占一地,就抢劫当地的银行或工矿企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6.世界三大宗教,按创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伊斯兰教②佛教③基督教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7.1931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病重期间,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向全国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

2008安徽中考

2008安徽中考

安徽省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你选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

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A、牛肉B、河虾C、青菜D、雪糕3、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上述主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4、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B、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用食醋和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D、用花辨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5、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将于2008年5月下旬进入我省,使用的燃料为丙烷,其化学式为C3H8,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中,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含有四个氢分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44D、每个分子中含有11个原子6、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元素符号是AgB、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C、铝的核内质子数是13D、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B、碳是非金属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8、下图所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0、常温下,在两支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安徽省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课改)历史试题(开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

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它资料.请你仔细审题。

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运动”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2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孽当地欢迎的是……………………【】A甘薯 B.瓷器 C.玉米 D.马铃薯3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自然经济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初现c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 D.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4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问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①创办京师大学堂②废除科举制④陕复高考④颁布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5.某校为“纪念孙巾山逝世船周年”编排的话剧场景中,孙中山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B筹建中国同盟会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与中共磋商第二次合作6.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利革命根据地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7.在课本剧“马克思主义诞生”中,最能真实再现这一时刻的道具是………………………………【】A.油画《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B《义勇军进行曲》歌词C.《共产党宣言》文本 D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模型8.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你会感受到美国人根的进步,这得益于……………………………【】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人权宣言》的颁布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颁布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从右图比较中你获得的正确 信息是…………………………-【 】A 苏驶工业发展慢于德国B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c .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D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10.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已经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 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1913年 1937年A 《哈姆雷特》B .《美国的悲剧》 c .《神曲》 D .《战争与和平》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

共13分)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最早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_(2)迁都洛阳,促进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3)“唐蕃和同为一家”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4)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________1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请根据描述判断“他”是谁。

(1)他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r 卓越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_(2)他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__________(3)他推翻了“物种不变论”,完整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______________1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21世纪的世界舞台。

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占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____(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印度的是_____________(3)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父系的基本准则是____________14.2008年5月,奥运圣火闪耀江淮大地。

请将圣火传递城市的相关史诗补充完整。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工业总产值的变化15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

《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同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_______运动。

(1分)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____________。

(2分)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喊着: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中任选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2分)(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3分)材料二材料三(1)读材料一后,把图中字母代号填人相应的空格中:点燃一战战火的事件发生在______;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_______;在战争期间,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在。

(3分) .(2)材料二都是使用了新能源的武器,它们分别在哪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2分)近代以来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哪些新能源?(2分)面对当今的能源危机,我们应泼树立怎样的能源观?(2分)(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

(3分)四、分析探究(本题13分)17.“论从史出,史论结台”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芥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1)下列萼5华资料能有效佐证材料一中的论点___________.(3分,填字母代号)材料二: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

这段不幸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2)列举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2分)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因素。

(4分)材料三2008年3月“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 2008年5月日本救援队赴四川震区救援(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得哪些最主要的信息?(2分)(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2分)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A 2 B 3.C 4 A 5.D 6.B 7.C 8.C 9.D 10.B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1(1)张骞(2)北魏孝文帝改革(3)藏族(4)回族’12(1)袁隆平(2)富兰克林·罗斯福或罗斯福(3)达尔文13.(1)种姓制度(2)佛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1)包拯(2)《淮南子》(3)胡宗宪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2分。

共24分)15(1)大跃进(1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或急躁冒进(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2)文化大革命时期或1966—1976年(2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所举事例能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即可。

(2分)(4)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3分)16(1)B、c、A(每空1分,共3分)(2)坦克是在一战中首次使用,原子弹是在二战中首次使用。

(2分)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电力、原子能或核能等。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共2分)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等。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3)科技是把双刃剑;应该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台理、合法利用科技成果。

(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3分)四、分析探究(本题13分)17(1)A、B、c(每答对一项得1分,答D项扣1分,扣完为止,共3分)(2)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分)~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如答清政府的腐朽,闭关锁国政策等其体表现亦可);列强的侵略等。

(符合题意,寄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4分)(3)中日人民友好交往(如答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帮助亦可。

答出图中直接信息可酌情给分,共2分)(4)以史为鉴、面向来来;相互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