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工程力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程力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具。
本文主要从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
标签: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具。
然而,由于其内容抽象、公式繁多,让很多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害怕学习。
如何排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力学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1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现在的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弱,不喜欢理论课程。
但是他们思维活跃,热爱新鲜事物。
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定理和公式与生活实例紧密相连,使学生觉得力学并不难学。
如讲力对轴之矩时,可以教室的门进行演示;讲柔性约束时,可以让大家看教室里的吊灯;讲力偶时,可以汽车方向盘和拧衣服为例;讲疲劳极限时,可以反复折铁丝使其断裂为例;讲光滑面约束时,可以讲台上的粉笔盒为例;讲铰链四杆机构时,可以摇头风扇和起重机为例。
通过这些常见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工程力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觉得学有所用,可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教师何乐而不为呢?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而是教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然后引出疑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最后根据授课内容让学生进行解释,这就是“启发式”。
例如,攻螺纹时,为什么教师要求学生必须用双手握住手柄两端,且要用力均匀,而不能只用一只手扳动手柄?我们可以用力的平移定理来解释。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效果,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一、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清晰,便于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解释。
而缺点是缺乏互动性,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记忆效果也较差。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给出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后进行。
三、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指通过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展示工程力学的原理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实验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并且实验条件和设备有一定的限制。
四、交互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交互式教学。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然而,交互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以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方法。
通过使用演示软件、网络资源等,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存在技术设备的限制和故障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传统讲授法适用于对基础概念和原理的介绍;案例教学法适用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的应用结合;实验教学法适用于展示实际工程现象和操作技能;交互式教学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浅谈大学《工程力学》课程学习技巧

浅谈大学《工程力学》课程学习技巧覃卓萍 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工程力学》主要适用高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学生学习,普遍被学生认为是一门难学的课程。
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谈谈大学《工程力学》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技巧。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学习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4-000452-02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学科,该学科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知识领域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
该学科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静力学” 和“材料力学”。
本文将结合“静力学” 和“材料力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列出以下几点学习难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为今后学好《工程力学》这一门课程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学习难点之一:学习态度不端正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学科,包含的知识领域广泛,与其他基础学科如数学、高等数学、物理和工程制图等学科内容密切相关,只有掌握好这些基础学科的相关内容的前提下,才能更容易的更好的学习《工程力学》这一门课程。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推导较多、例题计算量较大及学习要求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等,这些原因使理科科目学不好及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不爱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这部分学生认为:基础打不好,学习更深的知识谈何容易。
最终这部分学生抱着勉强学习的态度学习,在学习中稍遇到一点困难就没信心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温故而知新”,既然学科基础打不好,那么我们有必要花点时间把以前学习的与《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知识相联系的内容重温一下,只有把相关的知识真正掌握了,才能获得新的知识,才能有动力有信息去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引言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中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研究力的作用规律和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建筑、机械、航空等各个工程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在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工程力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工程力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工程力学教学的体会1.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学功底要求较高,而且对力的概念和平衡条件理解不深刻。
在授课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力学基础,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往往对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晦涩难懂,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言语和丰富的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工程力学的应用,增强他们对学科的兴趣。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3.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力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工程实践中,让他们了解工程实践的本质和要求,培养他们的工程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点和原理。
还可以通过模拟软件和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赵巧绒张宏伟孙琳琳(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工程力学是近机类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结合西京学院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课程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为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0引言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是机械、汽车、材料加工等近机类工科专业的必修课,与工程技术方面联系比较紧密。
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而力学的研究成果又改进工程设计思想。
工程力学包含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问题,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
由于其课程里涉及到复杂的计算和分析问题,学生相对较难理解,再加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培养方案的出台,目前国内高校工程力学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课时数减少,教学内容不变,而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困难。
如何能在少学时的情况下,教师做好“教”,学生做好“学”,且有质有量的完成工程力学课程任务,是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近几年在工程力学课程方面的教学经历,浅谈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1部分教学内容采用师生课堂角色的转换,教师扮演“导”,学生去“演”,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课堂上只当听众,真正参与到课堂上的人少之又少。
想要改善课堂情况,教师需摒弃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课程开设初期,教师可先对所带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可采用自由组合加少量干预的方法,尽量保证各组能力相当。
合理的组员分配,在后期课堂谈论及演讲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学习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主线,深入讲授基本概念及简单应用,讲清知识构架和脉络关系,做好“导”的角色,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后通过协作、探究和讨论的方法,解决综合复杂的内容,并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找问题的方式做好“演”的工作。
园林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方法(全文)

园林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1.1互动式教学工程力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如果只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效果是很不理想的.但如果课堂上将主动权从老师转移给学生,效果截然相反.但是如何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呢?措施如下1.1.1紧紧结合课堂,有针对性的提问高超的教学提问艺术,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学中教师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巩固强化已学过的知识.1.1.2抓住重点难点,合理安排课堂讨论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了一定的知识点后,要及时的设计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进行课堂讨论,课本上的思考题或者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积存设计成的问题,都能及时的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进展,更能让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举例1在讲解力偶和力矩时,一般是先讲力矩再讲力偶的,基本的概念、性质、定理讲完之后,及时的问学生:力矩和力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出,学生就开始思考,这时就可以组织一个小讨论,让大家自由发言.综合大家讨论的内容,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力矩和力偶,而且也能完全的区分这两个力的形式.举例2在讲解拉压杆的强度问题时,要根据杆件的强度来确定结构的许用荷载,如图1中所示结构,若已知杆1杆2的横截面积和许用应力,要确定结点处受力的许用荷载.解法1根据结点的受力平衡找出杆1和杆2受到的力与F的关系,然后根据许用应力确定F的取值范围,取交集即可;解法2根据杆1和杆2的许用应力确定两杆受到的最大轴力,再根据结点的平衡计算力F的大小.这两种解法,计算的结果完全不同.我们就可以问学生,这两种算法是不是都正确?如果都正确,为什么结果不同呢?如果不全正确,哪个计算方法错误呢?错误又在哪里呢?这样一来,学生就开始思考讨论了.通过这样的一个讨论,大家就会明白杆件的许用荷载和结构的许用荷载的区别了.只要课堂上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远比老师在讲台灌输式的讲解强的多.可见,老师少讲,学生多想多讨论,是件事半功倍的大好事.1.2案例式教学工程力学理论性强,比较抽象,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与此同时,学生又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而《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搜集和积存一些与工程力学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举例1讲解平面汇交力系时,基本的理论知识讲完后,给大家举例园林工程施工时的轧路碾子过障碍物的实例,如图2所示.要大家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问题,计算拉过碾子的最小水平力是多大?拉过碾子的最小力又是多大?举例2讲解弯曲强度时,大自然给予树木的美好造型,如形成合理的圆形截面,能够抵御不同方向的风力引起的弯曲内力和变形,上细下粗的树身,各截面弯矩自下而上越来越小,形成等强度悬臂梁.1.3重视习题课和课下作业为了解决《工程力学》课时相对较少内容相对较多的矛盾,一般都采取加快授课进度的办法,所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还要会熟练应用,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展开一定课时的习题课和布置定量的有代表性的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工程力学的两大部分,分别展开静力学习题课和材料力学习题课各一次,一次2学时.(1)习题课时一定要选择好题目,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一定难度,还要能联系工程实际,重点是通过题目的讲解培养学时的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讲解题目时尽量一题多解,让学生通过一个题目的解决就能熟练掌握多个知识点;(3)习题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题目讲解前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采取学生思考—设问—回答—分析—讨论—讲解—总结的过程,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掌握知识的时间;(4)课下作业一定要适量,有针对性的温习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及时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5)课后作业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总结,将作业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再重点强调一下,个别问题单独纠正.总之,一定要利用好习题课的时间,重视课下作业的整体质量,通过习题课和课下作业让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2考核办法根据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考试成绩不能采取一卷定高低的方法,而应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1)将课下作业做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每次课下作业都给学生做成绩记录,不交作业的没有成绩,这样也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动力,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将课堂提问回答情况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提高学生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3)期末考试时,弱化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些常见的公式印制在试卷上,增强学生的应用知识水平.3结束语如何在《工程力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其应用型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是值得不断的探究和总结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运用就业目标导向教学法,结合案例导向和教具、问题导向,努力使专业基础与专业‘实践充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标签:教学导向工程力学启发式对比法工程力学是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
该课程能否学好,对后续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工程力学是第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一些基础课如数学、物理的公式结论,一般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和公理基础之上、经过逻辑推理和证明得到的,而工程力学中的很多公式和结论大多建立在观察、实验、假设基础上,不同于一般的演绎推理,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生感到很不适应;第二,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公式多,并且对其它课程如数学、物理、制图的基础要求较高,有独特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
尤其是在四种基本变形中,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
如果理解不透,做题时就无从下手。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直观教学,增加感性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要尽量用挂图、教具、力学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具、多举一些现实而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并尽可能把例子描述得生动形象。
其次,要结合机械等实物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然后要结合挂图、板书,把抽象的力分析成具体的力。
如讲授三角构架的受力分析,要制作木条三角构架,帮助学生分析各木条的受力特点,再通过画力图分析解除约束后3根木条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步骤。
又如讲授摩擦力,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滑动趋势、静止状态、临界状态、滑动状态的特点,掌握各种状态下摩擦力的变化规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与区别、摩擦力的方向及其计算方法等。
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 型本 科 院校是现 代大学 适应 于市场 经济 的 需要 而产 生 的 , 以培养 高 素质 的工 程应 用 型 技术 人 才为主 。这就对 学生 的专 业知识 培养 和专业 素质训
练等提 出 了相 应 的要 求 。为 了适 应 新 的形 势 , 们 我 以培养学 生 的能力为 根本 , 强化 突 出理论 学 习能力 、 社会实践 能力 、 术 应用 能 力 和创 新 能力 。以培 养 技
夏 平 ,毛 文贵 ,卿上 乐
( 湖南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 院,湖南 湘潭 4 10 ) 11 1
摘
要 :应 用型普通本 科 院校 主要 培养 直接 面向 市场 和生产 一线 的 高级 工程应 用型技 术人 才。这对 学
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 出了 高的要求。为此, 较 我们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 目的, 从工程 力学教 学的
式、 教学 内容和教 学方 法展 开深入 的研究 。 工程 力学 是 一 门重 要 的技 术基 础 课 , 对学 生 的
导作 用 , 又充 分体现 学生 的认知 主体作 用 , 索与 并探
之相适 应 的教学组织 形式 、 教学 活动形 式 、 教学 管理 方 式 和教学 环境等 的建立 。
逻辑 思维 、 析能 力 和解 决 实 际 问题 能 力 的培 养 至 分 关重要 。工程 力 学课程 中含有许 多抽 象 的力 学概念 和公式 、 当数量 的课后 作业 以及 大量 的工 程实例 。 相
学生普遍 反 映该课 程 比较枯 燥 、 学 。针 对 这些 问 难 题, 出现 了一些 工程 力学 多媒体教 学软件 , 目前这 但
第2 O卷 第 1 期
21 00年 3月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3 J 1 1 - 0 2 1 4 — 0 2
良好 的思维习惯 , 还能增强学生 的主体作用 , 巩 固强化 已学
过 的知识I 1 . 1 2 . 1 . 2 抓住重点难点 , 合 理安排课堂讨论 课堂上教师在讲 解 了一定的知识点后 ,要及时 的设计 问题让 同学们思考并进行课堂讨论 ,课本上 的思考题 或者 自己平 时教学过程 中的积 累设计成 的问题 ,都能及时的引 导学生课堂学 习, 有启 发性 的问题有 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 更 能让学生抓住教学 的重点难点.
摘 要 : 为适 应 培 养 高水 平 应 用型 人 才的 目标 , 结 合 园林 专 业 的特 色 , 从 课 堂 教 学 和 考 核 两 个 方 面 对 工程 力 学 的教 学 进 行 了深 入 探 讨 , 结 果表 明培 养 高水 平应 用 型 工程 力 学本 科 人 才 的基 本 要 求 包括 : ( 1 ) 采 用 互 动 式教 学 以 变被 动 学 习 为 主 动 学
图 1 拉 压 杆 的强 度 问 题
解法 1 根据结点 A的受力平衡找 出杆 1和杆 2受到
的力 与 F的关系 , 然后根据许用应力确定 F的取值范同 , 取
交集 即可 ; 解法 2 根据杆 1 和杆 2的许用应 力确定两杆 受到 的 最大轴力 , 再根据结点 A的平衡计算力 F的大小. 这两种解法 , 计算 的结果完全不 同.
针对我校立 足培养应 用型人才 的 目标 ,结合园林专业 的特色 , 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 中, 我们对学生强调工程力学
自由发言. 综合 大家讨论的 内容 , 学生基本上都能 掌握力矩 和力偶 , 而且也能完全 的区分这两个力 的形式. 举例 2 在讲解拉压杆的强度 问题时 , 要根据杆件 的强
2 . 1 互 动 式 教 学
度来确定结构 的许用荷 载 , 如 图 1中所示结构 , 若 已知杆 1
杆 2的横截面积和许 用应力 ,要确 定结 点处受力的许用荷
载.
工程力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本 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能理解解
决 问题 的思路 , 掌 握解 决问题的方法. 课 堂上如果只是 老师 在上面讲 , 学生在下面 , 效果是很不理想 的. 但如果课 堂上将 主动权从老师转移 给学生 , 效果截然相反. 但 是如何将 主动 权交给学生呢?措施 如下
第2 9卷 第 1 1期( 下)
2 0 1 3年 1 1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 —
21 4— 。
我们就可 以问学生 , 这两种算法是不是都正确?如果都 正确 , 为什么结果不 同呢?如果 不全正确 , 哪个 计算方法错
短学 生掌握知 识的时 间 ; ( 4 ) 课 下作业 一定要 适量 , 有针 对 性 的温习课堂 教学 内容 ,能够及时评 价课堂 教学 的效果 ;
工程力学 的研究对象是各类工程结构 中各类构件 的受 力平衡 问题 和变形 问题 ,分析并解决这些 问题 时需要 运用 力 学 的理 论知 识将工 程结构 中 的构 件受 力情况 分 析 出来 ( 要求学生力学基础较好 ) , 然后 建立 力学模 型( 要求学 生具 有一定 的抽象 思维能力 ) , 最 后再运用数 学知识 ( 要求 学生 数学基础知识扎实 ) 解决问题. 许多学 生在本课程 的学 习中, 花费大量的精力 能基本掌握工程力学 的理论 知识 ,但仍不 能熟练 掌握工程力学解决 问题 的方法 ,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 力没有得到应有 的提高.
2 . 1 . 1 紧紧结合课堂, 有针对性 的提 问
高超 的教学提 问艺术 , 能很好的启发学生 的思维 , 使教 学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 中教师巧妙 的提 问常常可 以~下子打 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 拓展学生思维 的深度和广度 , 培养学生
基 金 项 目: 安徽 科 技 学院 校 级 专 项 ( X2 0 1 1 1 6 )
2 教 学 设计
举例 1 在讲解力偶和力矩时 , 一般是先讲力矩再讲力
偶的, 基本 的概念 、 性质 、 定理讲 完之后 , 及 时的问学生 : 力 矩和力偶的相同之处和不 同之处分别 是什么?这个 问题一
出, 学生就开始思 考 , 这 时 就 可 以组 织 一 个 小 讨 论 , 让 大 家
V n 1 . 2 9 No . 1 1 NO V. 2O1 3
应用型本科 园林专业工程力学课 程教学方法探讨
于 敏 ,缑瑞宾 ,肖昕迪 ,吴伟东
( 1 . 安 徽科技 学院 城 建 与环境 学 院 ,安徽 风阳 2 3 3 1 0 0 ;2 . 安徽科 技 学院 机 电与车辆 工程 学院 )
和一般的力学理论的区别 ,培养学生对工程的认识 以及应
用力学理论解决工 程问题的能力. 在 教学过程 中, 先讲解力 学 的理论 基础 , 再从生活 出发 , 从 工程实 际问题出发 , 理论 联系实际 , 激 发学生 的求知欲 、 好奇心 , 培 养学生独 立思考 , 互相讨论进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习, 如 针 对 性 提 问、 课 堂讨 论 等 ; ( 2 ) 采 用 案 例 式 教 学 以提 高课 程 的 吸 引 力 ; ( 3 ) 引入 全 过程 考核 思想 , 充分 调 动 学 生 的积 极 性 . 关键词 : 应 用型 人 才 ; 园林 ; 工程 力 学 ; 案 例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