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有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有的答案和详细解析)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属于基础理论知识,双线桥法是串联各概念的有效途径,是后面方程式配平和计算的基础。
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O2和O3的转化。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示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C 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三大误区”(学生举出反例)误区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误区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只作氧化剂。
误区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实例: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实例: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图示总结: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CO等还原性气体(×)(3)NaHCO3+H2===HCOONa+H2O的反应中,NaHCO3被氧化(×)(4)H2O作为还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生成(√)(5)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创新题)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一、单选题1.下列概念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 .浊液、溶液、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B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碱性C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D .还原剂和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2.下列反应既不是水解反应,又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l 2+H 2O=HCl+HClOB .H 2S+H 2O=H 3O ++HS -C .HCO 3-+H 2O=H 2CO 3+OH - D .NH 4++H 2O=NH 3·H 2O+H +3.下列变化中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A .N 2O 3→HNO 2B .Mn 2+→MnOC .Fe→Fe 3+D .MnO 4-→Mn 2+4.反应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5:1B .1:5C .3:1D .1:35.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凡石灰经火焚,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中的“粉”为CaOB .“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中的“炒”为氧化除碳过程C .“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即硫化汞)”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一千片…金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说明了金有良好的延展性6.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2Na 2O 2+2H 2O=4NaOH+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Na+2-Na+B.此反应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C.氧元素的一种核素18O的中子数为12 D.此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的M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反应中,A元素和B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D.R和M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子组成不同8.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 点燃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NO3,还原剂为S 和C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氧化产物只有CO2,还原产物只有N2D.每消耗0.1molS,反应中共转移电子0.2mol 电子9.有一种孔雀石,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可作为颜料使用。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讲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讲案(含解析)复习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作出准确地判断。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特别是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2、掌握几种氧化性、还原性判断的方法。
基础知识回顾: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特征及判断依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实质: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3)概念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4)过程【典型例题1】【贵州省重点高中xx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迁移训练1】【福建省长乐二中等五校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关于3Cl2+ 6KOH KClO3 + 5KCl + 3H2O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为被还原的氯元素质量的5倍C.3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10mol电子D .KOH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二、电子转移的数目及方向 1、有关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关键是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找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以及1 mol 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或者1 mol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例如: 1molCl 2⎩⎪⎨⎪⎧————————————→与足量Fe 反应全部为-1,转移2mol 电子————————————→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变为+1和-1价,转移1mol 电子1molFe ⎩⎪⎨⎪⎧————————————→与足量Cl 2反应生成FeCl 3,转移3mol 电子————————————→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FeS ,转移2mol 电子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一、单选题1.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26-+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M为OH-④SnCl26-是氧化产物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2.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 Δ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氧化剂B.生成1个N2时转移的电子为6个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未配平)。
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个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4.一定条件下,Cu2+和单质X可发生反应:11X+15Cu2++24H2O=5Cu3X+48H++6XO n-4。
则XO n-4中n是( )A.3 B.4 C.5 D.65.下列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卤水点豆腐B.食物的腐烂C.海水晒盐D.水滴石穿6.向27.2 g Fe和FeO的混合物中加入3 mol·L-1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Fe(NO3)3,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 mol·L-1的NaOH溶液,当消耗1.5 L NaOH溶液时,沉淀恰好达到最大量,质量为42.8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和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B.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3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D.Fe和Fe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的HNO3为0.2 mol7.V2O5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
V2O5溶解在浓盐酸中的产物为VO2+和气体单质X,该气体可用FeCl2溶液吸收。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

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4.能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本质1.本质和特征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3.两种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标得失―→定数目。
示例:C与浓硫酸反应:(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示例:Cu与浓硝酸反应:===Cu(NO3)2+2NO2↑+2H2O。
提醒: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等。
如:(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作氧化剂;金属单质一定作还原剂。
(2)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同一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4)某元素的化合价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
(5)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具有氧化性、如Fe 2+。
[基础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 (2)NaHCO 3+H 2===HCOONa +H 2O 的反应中、NaHCO 3被氧化。
( ) (3)Na 2O 2与H 2O 反应、NO 2与H 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一种物质。
( )(4)在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反应中、1 mol Cl 2 反应转移2 mol e -。
( )(5)HNO 3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可能为NO 、NO 2、N 2O 4、N 2等。
( ) [答案] (1)× (2)× (3)√ (4)× (5)√ [知识应用]1.对于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1)生成1 mol Cl 2、被氧化的HCl 为________mol 、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 ①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 化性强。例如: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 性强。例如:
返回
3.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 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
返回
解析:在反应4Li+2SOCl2===4LiCl+S+SO2↑中,只有Li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Li作还原剂,SOCl2中一部分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OCl2作氧化剂, A项正确,B项错误;L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LiCl是氧化产物,S元 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单质S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因题目中未说明 二氧化硫是否处于标准状况,所以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数目,D项错误。
返回
【正误辨析】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 (5)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 )
返回
6.硼氢化钠(NaBH4)中的氢元素为-1价,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被称为“万 能还原剂”,NaBH4在催化剂钌(Ru)表面与水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②反应为BH3+H2O===H2↑+H2B(OH)
√B.反应过程中硼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若过程③和过程④均产生1 mol H2,则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 D.Ru可使上述反应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提高,加快反应速率
还原剂+氧化剂===氧化失去ne-产物+还原得到ne-产物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练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器出现铜绿[Cu 2(OH)2CO 3] B.铁制菜刀生锈C.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D.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2、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 A.此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3、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23FeO Cr O ⋅)、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22722Na Cr O H O ⋅),其主要反应为 (1) 23232487FeO Cr O Na CO O ⋅++ 2423228Na CrO Fe O CO ++, (2) 24242Na CrO H SO + 242272Na SO Na Cr O H O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和(2)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1)的氧化剂是2O ,还原剂是23FeO Cr O ⋅C. 高温下, 2O 的氧化性强于23Fe O 的,弱于24Na CrO 的D.反应(1)中生成1mol 24Na CrO 时转移3mol 电子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所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5、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之一为:22Br Cl -+22Br 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6、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共六种粒子, 3Fe + 、3NO -、2Fe +、4NH +、H +、2H 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32FeNO 溶液不宜加酸酸化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8:1C.若有1mol3NO -发生氧化反应,转移电子5mol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3Fe e +-+ 2Fe +7、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24K FeO 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常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制备24K FeO①32103FeCl NaOH NaClO++242295Na FeO NaCl H O ++②242Na FeO KOH+242K FeO Na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B.反应①中24Na FeO 是还原产物C.反应②的产物24Na FeO 中Fe 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D.若有2mol3FeCl 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8、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乙醇滴入酸性K 2Cr 2O 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B.Na 2S 溶液滴入AgCl 浊液中,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C.将H 2C 2O 4溶液滴入酸性KMnO 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D.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9、亚硝酸钠(2NaNO )是一种具有咸味、有毒,且价格比食盐(NaCl )便宜的工业用盐,常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析版)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1.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往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B.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D.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得到白色沉淀Fe(OH)2,Fe(OH)2迅速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红褐色的Fe(OH)3。
2.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 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D【解析】H2S中硫元素为-2价,生成的SF6中硫元素为+6价,O2F2中氧元素为+1价,生成的O2中氧元素为0价。
所以H2S是还原剂,O2F2是氧化剂,氧气是还原产物,A项、B项错误;没有指明外界条件,所以生成4.48 L HF,转移电子数无法计算,C项错误;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项正确。
3.CsICl2常用于化学上的分子筛技术,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sICl2有氧化性,是因为Cs显+3价B.CsICl2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较强还原性的I-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CsICl2溶液,溶液褪色D.在CsICl2溶液中滴加HNO3,可生成Cl2【答案】C【解析】CsICl2中Cs为+1价,I为+1价,Cl为-1价,CsICl2具有氧化性,是因为I显+1价,A项错误;CsICl2具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较强还原性的Cl-,B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滴加CsICl2溶液,Cl-与MnO-4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被还原为Mn2+,溶液褪色,C项正确;硝酸不能将Cl-氧化为Cl2,故在CsICl2溶液中滴加HNO3,无Cl2生成,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1.(2019北京)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 FeCl2溶液(FeCl3)Fe粉B 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 Cl2(HCl)H2O、浓H2SO4D NO(NO2)H2O、无水CaCl22.(2019浙江4月选考)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3 B.8∶3 C.6∶3 D.3∶23.(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4.(2017浙江4月选考)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HCO3Na2CO3+CO2↑+H2O B.Na2O+H2O2NaOHC.2KI+Br22KBr+I2D.MgO+2HCl MgCl2+H2O 5.(2017北京)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6.(2017天津)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准确判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定氧化剂、还原剂。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微观)。
特征:有化合价变化(升降)(宏观)。
2.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得电子→化合价下降→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失电子→化合价上升→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微粒结构。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半径小→易得电子→氧化性强。
如同周期:F O N C >>>。
同主族:F Cl Br I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半径大→易失电子→还原性强。
如同周期:Na Mg Al >>。
同主族:Li Na K Rb Cs <<<<。
(2)根据化合价。
最高价元素只有氧化性,如4MnO -、浓24H SO 、3HNO 等。
最低价元素只有还原性,如2S -、Cl -、Br -、I -、金属单质等。
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23SO -、S 、2Fe +等。
但是价态只是提供可能性,高价态(例如稀24H SO 中6S +)不一定具有氧化性,低价态不一定具有还原性,还要看反应条件(酸度、浓度、温度等)。
注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价态无必然关系。
如24SO -中S 为6+价,当24SO -在溶液中不体现出氧化性时,可和2S -共存。
再比如:HClO 中氯元素价态比4HClO 中氯元素价态低,但HClO 氧化性比4HClO 强,4HClO 氧化性较弱。
(3)根据反应方程式。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4)根据反应条件。
如2F 、2Cl 、2Br 、2I 均能和2H 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
22F H 2HF +冷、暗、爆炸员 22Cl H 2HCl +光照或点燃22Br H 2HBr +不断加热22HI I H 2HI +部分分解△但反应条件由22F I →越来越苛刻,说明氧化性由22F I →逐渐减弱。
(5)将变价物质氧化(还原)得越彻底,说明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如:2Cl 将Fe 、Cu 氧化成3Fe +、2Cu +,而S 将Fe 、Cu 氧化成2Fe +、1Cu +。
说明2Cl 的氧化性比S 强。
4.影响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因素(1)温度: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或加速。
如实验室制取2Cl 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2H 和2Cl 在常温下共存等。
(2)浓度:如氧化性,浓3HNO >稀3HNO ,浓24H SO >稀24H SO 。
还原性:浓HCl >稀HCl (实验室用2MnO 制2Cl 必须选用浓HCl )。
(3)酸碱性:一般溶液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3NO -、23SO -只有在(H +)条件下才有氧化性,ClO -与Cl -在弱酸性条件下可共存,在强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等。
5.几类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 (1)归中(归一)反应。
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生成中间价态物质的反应。
如11022Na H H O NaOH H -++=+↑ 51232KClO 6HCl 3Cl KCl 3H O +-+=↑++(2)歧化反应同种元素的某价态内部发生电子转移,生成该元素多种变价物质的反应。
如01122Cl H O HCl HClO -++=+ (3)置换反应金属置换金属:如4Fe CuSO +;34Al Fe O +。
金属置换非金属:如Al +稀24H SO ;2Mg CO +。
非金属置换非金属:如22F H O +;2SiO C +。
非金属置换金属:如2CuO H +;23Fe O C +。
6.新情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程序根据电子转移数或常见化合价确定未知产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未知物的类别→根据电子守恒配平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参与反应的H +或OH -→根据电荷守恒配平 →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并配平其他物质1.(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黑火药爆炸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一一石灰石分解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一石蜡燃烧D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某浓度稀HNO 3与金属M 反应时,能得到+2价硝酸盐,反应时M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12,则反应时HNO 3的还原产物是 ( ) A .NH 4NO 3B .N 2C .N 2OD .NO3.(湖北省2019届高三1月联考测试)杀菌消毒剂 NaClO 2的一种生产工艺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ClO2的化学名称为亚氯酸钠B.该法可以利用废气中的SO2减少空气污染C.利用Ba(OH)2、Na2CO3能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D.ClO2在阴极室得到电子被氧化为NaClO24.(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2+离子中的元素R 可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
若把1.2×10-3mol[RO(OH)2]2+还原,需要消耗6mL 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则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45.(湖南省邵阳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已知:3BrF3 + 5H2O = O2 + HBrO3 + 9HF + 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还原剂,O2是还原产物B.HF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当有5molH2O参加反应时,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4/3 molD.当有2molH2O被氧化时,反应中转移了4mol e-6.(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取含Cr2O72-的模拟水样若干份,在不同pH条件下,分别向每个水样中加一定量的FeSO4或NaHSO3固体,充分反应后再滴加碱液生成Cr(OH)3沉淀,从而测定除铬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6价铬足量且pH大于7时,等质量的FeSO4的除铬量比NaHSO3高B.若选用NaHSO3处理含铬污水时,不能将污水的酸性调节的过强C.pH >8,FeSO4的除铬率下降与废水中溶解氧参与反应有关D.选择FeSO4做处理剂更有利于Cr(OH)3的沉降及分离7.(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同温下用广泛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硅酸钠溶液的pH 滴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纸蓝色更深非金属性:C>SiB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硫酸和浓氨水后靠近但不接触玻璃棒之间产生白烟浓硫酸和浓氨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色氧化性:Br2>I28.(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年高三年级11月月考)己知HNO2在低温下较稳定,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且酸性:H2SO3>HNO2>CH3CO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pH范围>7 <7产物NO3-NO、N2O、N2中的一种A.碱性条件下,NaNO2与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ClO-=NO3-+Cl-B.向冷的NaNO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C.向冷的NaNO2溶液中通入SO2可得到HNO2D.低温时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区分HNO2溶液与Na2CO3溶液9.(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24-+H+→CO2↑+Mn2++,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24-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C.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16 D.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9.(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①Cu和HNO3溶液②Cu和FeCl3溶液③Zn 与H2SO4溶液④Fe和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③④10.(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聚合硫酸铁[Fe(OH)SO4]n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4·7H2O)和KClCO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ClO3作氧化剂,每生成1mol [Fe(OH)SO4]n,消耗6nmol KClO3B.生成聚合硫酸铁后水溶液的pH增大C.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而净水D.在相同条件下,Fe3+比[Fe(OH)]2+的水解能力更强11.(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与法裔加拿大科学家Gignere 巧妙地利用尿素(H2NCONH2)和H2O2形成化合物H2NCONH2·H2O2,不但使H2O2稳定下来,而且其结构也没有发生改变,得到了可供行射实验的单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