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 研究

合集下载

静力作用下灌注膨胀水泥浆套管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静力作用下灌注膨胀水泥浆套管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要 对 灌 注膨胀 水 泥浆套 管连接 在 纯 弯和 弯剪 两种荷 载条 件 下的试 验和 有 限元分析 研 究。 通过试 验发现灌注膨胀水泥浆套管连接在静力荷载作 用下具有较 高的承载力并且具备较好 的延性 , 在有限元 分 析研 究 中建立 了合 理 的分析模 型 , 得 到 了灌注膨 胀 水 泥浆 套 管连接 内浆 体及 内外 管在 外荷 载 作 用 下
的应力分布情况,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 了对 比, 验证 了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关 键词 膨 胀水 泥浆 ,灌浆套 管 ,节点 ,纯弯 ,弯剪 ,有 限元 分析 ,结构t a l S t u d y o n S t r u c t ur a l Pe r f o r ma n c e o f Pr e s t r e s s e d
Gr o u t e d P i p e - - t o - s l e e v e C o n n e c t i o n s S u b j e c t e d t o S t a t i c L o a d s
J I ANG S h o u c h a o L U AN J i a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u i 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o n  ̄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E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d y a n d in f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i s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pe fo r r ma n c e o f p r e s t r e s s e d g r o ut e d

基于灌浆套筒式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施工技术及应用研究

基于灌浆套筒式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施工技术及应用研究
1 灌浆套 筒 连 接 机 理 及 接 头 力 学 性 能 实 验 分析
按照灌浆套筒内钢筋数量,灌浆套筒分为全灌
[关 键 词 ]灌 浆 套 筒 ;装 配 式 ;桥 墩 ;施 工 [中图分类号]U44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0610 (2020) 03— 0134— 05
Researchon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ApplicationofAssembled ReinforcedConcretePierBasedonGroutingSleeve
在一起并浇筑接头处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各个预 制块在施工现场的吊装及拼装组合一直是此类结构 物的施工控制重点和难点,广大工程人员和研究人 员对此做了大量研究探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 究利用坐标定位法研究了钢套筒位置和钢筋位置, 提高了施工控制精度 ; [1-3] 张富文 等 [4] 以工程实 例 为依托研 究 了 装 配 式 混 凝 土 柱 和 剪 力 墙 结 构 的 连 接,给出了不同结构间连接的施工步骤和质量控制
[Keywords]groutingsleeve; assemblytype; bridgepier; construction
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交通基 础设施也处于不断完善中。公路在跨越河流沟谷等 障碍物时 需 要 修 筑 桥 涵 构 造 物, 为 了 缩 短 施 工 工 期,提高施工质量,大量装配式混凝土墩柱应用于 公路桥梁工程中。对于桥梁墩柱而言其高度从几米 到几十米不等,在预制较高墩柱混凝土结构时为了 施工方便和保证施工质量往往需要将结构沿高度方 向分成若干段,各个段落间钢筋通过灌浆套筒连接
吴 顺:基于灌浆套筒式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施工技术及应用研究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研究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研究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随着建筑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的结构连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开展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并通过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参数优化与性能验证等方法,全面评估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建筑结构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应用及优化方法,以提高结构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特点,探讨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2. 研究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原理,深入探讨其工作机理,以指导工程实践中的操作;3. 设计并实施试验方案,验证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的效果及优化效果;4. 对参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不同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5. 展望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的发展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工程领域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方案和设计理念,推动结构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1.3 研究意义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破坏性能的结构形式,其在抗震性能和工程施工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套筒灌浆连接技术作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的关键连接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该技术原理的探讨和试验方案的研究,可以提高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结构工程的发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料饱满度试验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料饱满度试验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料饱满度试验研究摘要:采用灌浆传感器和超声层析成像(简称超声CT)两种技术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进行了试验研究。

考虑接缝坐浆和整体灌浆两种施工方案,共设计了3组试验构件。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检测;灌浆传感器;超声CT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套筒灌浆连接、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

装配式规程推荐采用套筒灌浆连接,这种连接技术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得到普遍采用。

1测试原理1.1灌浆饱满度状态传感器灌浆传感器是基于阻尼振动幅值衰减原理,通过检测灌浆前后传感器在初始激励作用下振动幅值的衰减变化情况,确定套筒内部灌浆的饱满程度。

对于有阻尼的单自由度结构体系,施加初始激励后结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如下:(1)式中:x为结构位移;t为时间;β为阻尼系数;ω为结构振动的圆频率。

其中β,ω的计如下:(2)式中:γ为阻力系数;m为质量;ω0为结构固有圆频率,其计算如下:(3)式中k为劲度系数。

当β<ω0(阻尼较小)时,式(1)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结果如下:(4)式中:A为初始振动幅值;φ为初始相位角。

式(3)表明,对于有阻尼的结构体系,施加激励后初始振幅和相位角一定时,振动幅值Ae-βt与其阻尼系数β呈负指数关系见图 1,由图可见,阻尼系数越大,振幅衰减越快。

图 1 不同阻尼系数振幅衰减1.2超声CT超声CT的理论基础是医学CT成像技术,即通过被测物体外部检测到的超声波数据重建物体内部(横截面)信息。

超声CT的基本检测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数字1~10代表探头编号,其中图2(a)为混凝土内部无缺陷时,每个探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此时超声波在构件底部边界发生反射;图2(b)为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时,缺陷上方附近探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此时超声波在缺陷表面发生反射。

以图2中1号探头发射、4号探头接收超声波为例,说明超声CT确定缺陷埋深的计算原理。

灌浆套筒连接试验和检验

灌浆套筒连接试验和检验

灌浆套筒连接试验和检验一、前言灌浆套筒连接试验和检验是在地基工程中常用的一项实验和检验工作。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灌浆套筒连接处的质量,防止出现不良连接导致地基工程出现问题。

本文将从试验和检验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灌浆套筒连接试验和检验。

二、灌浆套筒连接试验1. 试件制备首先需要准备好灌浆套筒连接试件。

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相应规格的钢管或钢板制作出符合标准要求的灌浆套筒连接试件。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质量。

2. 试验设备进行灌浆套筒连接试验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包括拉伸机、压力机等。

其中拉伸机是主要设备之一,用于对灌浆套筒进行拉伸测试。

3. 试验方法灌浆套筒连接试验主要采用拉伸测试法进行。

具体操作流程为:将制作好的灌浆套筒放入拉伸机中,通过施加力来测试其强度和断裂点等性能指标。

4.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灌浆套筒连接试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对试件的强度、断裂点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

如果试件的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则可以认为其质量良好,可以用于地基工程中。

三、灌浆套筒连接检验1.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灌浆套筒连接检验前,需要对灌浆套筒进行清洁和检查。

同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来确定检验方案和方法。

2. 检验设备进行灌浆套筒连接检验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包括显微镜、超声波探伤仪等。

其中显微镜是主要设备之一,用于对灌浆套筒进行显微观察。

3. 检验方法灌浆套筒连接检验主要采用目视检查法和超声波探伤法进行。

具体操作流程为:通过目视观察或超声波探伤来发现灌浆套筒连接处是否存在缺陷或不良情况。

4. 检验结果分析根据灌浆套筒连接检验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其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如果检验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则可以认为其质量良好,可以用于地基工程中。

四、总结灌浆套筒连接试验和检验是地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灌浆套筒进行试验和检验,可以确保其质量状况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保障地基工程的安全稳定。

在进行试验和检验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质量,并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来确定试验方案和方法。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施工技术研究与探讨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施工技术研究与探讨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施工技术研究与探讨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在工厂中制造建筑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建筑方式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在装配式建筑中,套筒灌浆施工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艺。

本文将对套筒灌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希望能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贡献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套筒灌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套筒灌浆是指在构件套筒内部进行灌浆的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将浆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套筒内部,填满套筒中的空隙,使构件内部获得一定的强度和密实度。

在装配式建筑中,套筒往往用来连接不同构件,承担传递荷载的作用,因此其灌浆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套筒灌浆施工中,首先需要确定套筒的位置和尺寸,然后进行预埋套筒的设置。

接下来,就是进行灌浆施工,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浆液,然后通过管道将浆液输送到套筒内部,填满套筒中的空隙。

进行养护和检验工作,确保灌浆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尽管套筒灌浆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是浆液的选择和配比问题。

合适的浆液可以保证灌浆的强度和密实度,但目前对于套筒灌浆中的浆液配比和性能要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是施工工艺的控制问题。

套筒灌浆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而且套筒的位置和尺寸往往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套筒灌浆的养护和质量验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控制和管理。

为了解决套筒灌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技术研究与探讨,促进套筒灌浆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可以加强对浆液性能的研究,建立套筒灌浆的浆液配比和性能标准,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提高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可以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例如自动化灌浆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等,提高套筒灌浆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可以开展与套筒灌浆相关的技术培训和人员素质提升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从根本上保障套筒灌浆施工质量和安全。

基于应力波法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及套筒接头受力性能研究

基于应力波法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及套筒接头受力性能研究

基于应力波法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及套筒接头受力性能研究摘 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将传统的湿作业施工转变为工厂内标准化生产和现场集成拼装施工,能够有效降低污染、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

在选用可靠的连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连接节点,将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达到与现浇建筑等同的性能,因此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点成为了影响建筑物整体性能最主要的因素。

目前,钢筋套筒灌浆节点连接技术运用最为成熟。

但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由于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套筒内灌浆不密实,影响连接的力学性能,进而增加了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同时,由于套筒灌浆施工属于隐蔽工程,灌浆缺陷难以检测。

因此套筒灌浆密实度的判别尤为重要。

本文以预制梁中的水平连接灌浆套筒为对象,提出基于压电原理的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技术,并分析密实度对套筒接头受力性能的影响。

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建立套筒专用灌浆料本构模型。

开展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试验研究了灌浆料的破坏形态、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推导了灌浆料受压和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公式,为建立套筒及接头有限元模型提供参数,为开展接头受力性能分析奠定基础。

(2)应力波法检测套筒灌浆密实度。

研发压电陶瓷(Lead zirconate titanate,PZT)传感器,对5种不同灌浆水平(0%、30%、50%、70%、100%)的水平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密实度的检测,提出以小波包总能量和希尔伯特能量峰值归一化处理获得的损伤指标CI表征套筒灌浆的不饱满程度。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希尔伯特能量峰值的CI值下降斜率大于小波包总能量值,并且无需考虑基底函数和分解层数,因此,可选择希尔伯特黄变换对信号进行处理。

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压电陶瓷与套筒灌浆接头的机-电数值模型,揭示了应力波在试件内部的传播机理,建立了密实度与损伤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3)研究灌浆密实度对钢筋套筒灌浆接头受力性能的影响。

装配式桥墩柱的灌浆套筒检测流程

装配式桥墩柱的灌浆套筒检测流程

装配式桥墩柱的灌浆套筒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装配式桥墩柱灌浆套筒检测流程详解在现代化的桥梁建设中,装配式桥墩柱因其高效、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2019, 8(3), 617-625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journal/hjcehttps:///10.12677/hjce.2019.83073Quasi-Static Test Study on AssembledConcrete Pier Connected by GroutingSleevesZeyu Wang1, Guangtao Xin1, Yanjiang Chen1, Weibing Xu1, Bo Xiao2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2Changchu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Received: Apr. 24th, 2019; accepted: May 9th, 2019; published: May 16th, 2019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ssembled piers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is paper designs integral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 and assembled concrete pier connected by grouting sleev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background of 8-degree fortification area, and studies their seismic performance through quasi-static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cast-in-situ piers, the damage of assembled piers connected by grouting sleeves is mainly concentrated at the joint, and the overall damage height is smaller. Both of them are similar in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and stiffness.The assembled piers connected by grouting sleeves are slightly stronger than the whol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s in displacement ductility, residual displacement and total energy dissipation. They have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can be applied in 8-degree earth-quake area.KeywordsAssembled Pier, Grouting Sleeve, Pseudo-Static Test, Seismic Performance, 8-Degree Earthquake Area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王泽雨1,辛光涛1,陈彦江1,许维炳1,肖波2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2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收稿日期:2019年4月24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16日王泽雨 等摘 要鉴于装配式桥墩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8度设防地区为应用背景,分别设计了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和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

结果表明:与现浇桥墩相比,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桥墩的破坏主要集中于接缝处,整体损伤高度较小。

两者在水平承载力、刚度上接近,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桥墩在位移延性、残余位移、总的耗能能力上稍强于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8度地震区应用推广。

关键词装配式桥墩,灌浆套筒,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8度地震区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量日益增长,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桥梁建设若采用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会对交通和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采用施工周期短、对环境污染小的装配式施工方法逐渐成为最佳选择。

目前装配式桥墩在我国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正逐渐增多,如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北京积水潭桥、上海S3、S7公路桥梁等都采用了装配式桥墩[1] [2],但总体上来看,装配式桥墩在我国的应用仍然较少,特别是在强震地区的应用更是少有。

关于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仍有待加强。

国外针对装配式桥墩较早展开了试验研究。

1997年,Mander 和Cheng [3]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连接的装配式桥墩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墩身为整体预制,墩底截面纵筋断开。

结果表明这种桥墩具有很强自复位能力。

Hewes 和Priestley [4]在无粘结预应力节段拼装桥墩最底部节段采用钢套筒约束内部素混凝土,其他节段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

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发现节段拼装桥墩底部接缝处混凝土仅出现轻微的开裂剥落现象,具有较小的残余变形,但耗能较弱。

近些年,国内针对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桥墩进行了试验研究,2016年,魏红一[5]等对灌浆套筒预埋位置不同的两个预制拼装桥墩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其中套筒分别预埋在承台和墩身。

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桥墩试件在残余位移、耗能能力和等效刚度上略弱于现浇桥墩试件,套筒预埋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试件的损伤形式和塑性铰形成上有所差异,预埋在墩身的套筒顶部可能形成第二塑性铰;两个预制桥墩试件抗震性能差距较小,套筒预埋在墩身的试件具有相对较大的耗能能力和残余变形。

黄宜[6]设计了两组分别采用灌浆套筒和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的装配式桥墩试件及一组现浇式桥墩试件,套筒预埋在承台内,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装配式桥墩的水平承载力与整体现浇式桥墩的水平承载力相近,极限位移更小,残余位移偏大,位移延性与累积耗能能力稍差;金属波纹管连接的装配式桥墩在位移延性与累积耗能能力上稍弱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桥墩。

与将套筒预埋在承台内相比,套筒预埋在墩身时,灌浆更加方便,套筒更不易被污染,但同时套筒对墩身截面的影响也较大;目前关于该种装配式桥墩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王泽雨 等本文依据8度设防地区的要求设计了该种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及一个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

2. 试验概况2.1. 试件设计本试验以8度抗震设防地区为应用背景,分别设计了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和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桥墩。

桥墩试件原型墩高为9.6 m ,进行1:3缩尺后桥墩试件有效高度为3.2 m ,有效高度为水平力加载中心到墩底截面的距离,试件采用正方形截面,边长为530 mm ,有效剪跨比为6.04,加载端尺寸为800 mm × 800 mm × 400 mm ,承台尺寸为1500 mm × 1200 mm × 560 mm 。

试件采用C40等级混凝土,截面采用相同的配筋形式,纵筋采用直径为16 mm 的HRB400螺纹钢筋,配筋率为1.72%,箍筋和拉筋均采用直径为8 mm 的HPB300光圆钢筋,并在墩底区域设置了加密区,加密区高度为0.9 m ,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为2.82%,非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为2.31%。

装配式桥墩试件构造如图1所示,墩身为整体预制,灌浆套筒预埋在墩身底部,灌浆套筒构造如图2所示。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bridge piers (unit: mm) 图1. 装配式桥墩试件构造示意图(单位:mm)Figure 2. Detail of grouted splice sleeve (unit: mm) 图2. 灌浆套筒构造示意图(单位:mm)王泽雨 等2.2. 试验方案拟静力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竖向力加载装置为量程3000 kN 的液压千斤顶,水平力加载装置为量程2000 kN 的电液伺服水平作动器,水平滑板量程为±250 mm 。

试件轴压比为0.06,相应竖向荷载为322 kN ,并在试验中保持基本稳定。

试件水平力加载为东西方向,为对桥墩试件进行综合性的性能研究,采用位移控制的变幅、等幅混合加载制度,如图4所示,性能研究包括等幅部分的强度和刚度变化,以及在变幅部分特别是大变形增长情况下强度和耗能能力的变化[7]。

墩顶水平位移按照漂移比为0.125%、0.25%、0.5%、0.75%、1.0%、1.25%、1.5%、2.0%,随后以0.5%的漂移比为增量进行加载,每个漂移比对应的位移循环3次,当纵筋断裂较多或试件的承载力降低至最大值85%以下时,结束本次试验。

Figure 3. Schematic of test loading device 图3. 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Figure 4. Schematic diagram of loading protocol 图4. 加载制度示意图3. 试验现象试验中主要观察墩身表面裂缝开展,混凝土剥落、钢筋的屈曲情况等。

现浇桥墩试件在墩顶水平位移为8 mm 时(漂移比为0.25%),墩身表面各侧面距墩底13 cm 以上有不少新裂缝产生;随着位移增大,墩身表面出现更多横向裂缝和少量斜向裂缝,并且扩展成多条贯穿裂缝;当墩顶水平位移为64 mm 时(漂移比为2.0%),裂缝宽度明显增大,墩底出现开裂,墩角处混凝土轻微压碎剥落;当墩顶水平位移为144王泽雨 等mm 时(漂移比为4.50%),墩身东西两侧距底25 cm 内出现明显外鼓开裂,随着位移继续增大,保护层混凝土出现大面积剥落,并露出钢筋和核心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