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技术
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一、灌浆套筒创新为魂科技为先责任为纲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一、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原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在内腔有凸凹抗剪槽的金属套筒内插入带肋钢筋,并灌注高强、早强、可微膨胀的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凝固填满套筒内腔,并将钢筋握裹在套筒内的一种连接技术。
受力原理是:刚度很大的套筒对可微膨胀灌浆料起到包裹和约束作用,高强灌浆料将带肋的钢筋握裹在有凸凹抗剪槽的套筒内,固化后形成一个整体,粗糙的带肋钢筋和凸凹的套筒内腔都增大了连接的摩擦力,从而实现钢筋连接。
创新为魂 科技为先 责任为纲 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工艺发展背景1960年灌浆式接头套管是 Alfred A . Yee 博士发明的,最初在夏威夷檀香山的38层 Ala Moana 酒店的预制混凝土圆柱竖向连接中使用了拼接套管。
1973年 Nisso Master Builders ( NMB )将拼接套管引入日本,并获得了日本建筑中心( BCJ )的批准。
1975年由于 NMB 拼接套管的出色性能,日本允许使用在8层预制剪力墙中。
1977年成立 Splice Sleeve Japan , Ltd .( SSJL )是为了专门制造和销售 NMB Splice - Sleeves 。
国际建筑官员会议( ICBO )第3029号认可。
新西兰政府的批准。
1981年 NMB 在日本住房和城市发展委员会( HUD )的领导下开始主导5层预制混凝土住房项目的主要市场。
1982年获得日本土木工程师学会( JSCE )的批准。
1987年 NMB 首次应用于新川崎的高30层住宅楼1988年 Splice Sleeve North America , Inc .( sSNA )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曼多成立。
1989年NMB 在东京市中心的37层大川端高层住宅中使用。
1991年 NMB 在拉斯维加斯的 MGM 大酒店的(30层)5000多个房间中使用。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以下简称灌浆套筒)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为12~40mm的强度为500级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和余热处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不锈钢钢筋及国外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可参考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7普通螺纹公差GB/T 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2 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1220不锈钢棒GB/T 1348球墨铸铁件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3077合金结构钢GB/T 8162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9174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944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 13014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4975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7395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JGJ 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35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YB/T 4362 钢筋混凝土用不锈钢钢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grout sleeve for rebar splicing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筒。
3.2全灌浆套筒 whole grout sleeve接头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连接钢筋的灌浆套筒。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施工要求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施工要求一、总则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钢筋套筒和灌浆材料来实现构件之间的连接。
该技术施工要求严格,关系到结构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连接部位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施工前准备1. 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了解连接部位的深度和灌浆材料的种类及用量要求。
2. 对连接部位进行清理,确保表面无油污、灰尘等杂质,以确保灌浆材料的粘附性和均匀性。
3. 准备好所需的钢筋套筒、灌浆材料、搅拌设备等工具和材料。
三、施工操作1. 定位和安装钢筋套筒(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连接部位的位置和深度,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适当的孔洞。
(2) 将钢筋套筒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地安装在预留的孔洞中,确保其轴线与设计轴线垂直度和平整度满足要求。
2. 准备和搅拌灌浆材料(1) 根据规范要求,选择适合的灌浆材料,进行准确的配比和搅拌。
(2) 确保灌浆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且搅拌均匀,无明显的凝块或气泡。
3. 灌浆施工(1) 将连接部位用清水浸湿,以提高灌浆材料的粘附性。
(2) 将准备好的灌浆材料从顶部倒入钢筋套筒中,直至灌满连接部位,并在灌浆过程中采取震动或捣实等方式,以确保灌浆材料充实且无空洞。
4. 护筒和养护(1) 在灌浆完成后,要及时将钢筋套筒上的灌浆材料溢出部分清理干净,确保成品美观。
(2) 对灌浆部位进行养护,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保证灌浆材料的早期强度和结合效果。
四、验收标准1. 灌浆材料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流动性,且灌浆部位无空洞或裂缝。
2. 钢筋套筒应安装垂直,轴线和设计轴线应平整,连接部位的位置和深度与设计要求相符。
3. 连接部位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结构的使用要求和荷载要求。
五、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法和设备,确保灌浆材料的均匀性和充实性。
2. 施工人员应配备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与应用

一、钢筋套筒灌浆连接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原理及连接工艺连接原理:套筒灌浆连接是将水泥基灌浆料浆体(或称拌合物)灌入连接套筒,充满被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筒之间的间隙,灌浆料浆体硬化后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
连接工艺:构件预制阶段,将连接套筒一端固定在构件模具上,将预埋连接钢筋插入连接套筒另一端,密封好套筒与钢筋间隙,用塑料管连接套筒的进、出浆接头或孔,并引出到构件外表面处,然后浇筑构件混凝土,制成预制构件,如预制墙或预制柱;构件安装阶段,将构件安装到下部混凝土结构上,下部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钢筋插入上部预制构件上埋设的连接套筒内,密封构件与下部结构的水平接缝,形成套筒灌浆连通腔,用压力灌浆法将灌浆料浆体从套筒下方灌入套筒内,充满构件与下部结构之间的间隙和连接套筒内壁与钢筋的间隙,灌浆料硬化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构件连接完成。
2. 国家标准规范GB/T 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T 398—2012《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与应用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钱冠龙 关键词:灌浆套筒墙、柱钢筋套筒灌浆接头梁钢筋套筒灌浆接头预制构件生产预制剪力墙构件预制柱构件3. 接头性能要求(见表1、表2)强度性能: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抗拉强度不应小于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且破坏时应断于接头外钢筋(如拉伸破坏于接头,则接头抗拉强度不得低于1.15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二、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1. 灌浆套筒分类与特点(1)结构型式分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半灌浆套筒:一端采用灌浆方式连接,另一端采用非灌浆方式连接钢筋的套筒。
其用途是预埋在混凝土构件中,连接竖向钢筋。
具有优点:1)半灌浆连接端与钢筋的连接在预制构件厂完成;2)异径钢筋连接机械连接端不受直径级差限制,便于转换层钢筋变径设计;3)套筒尺寸、重量小,与预埋钢筋连接,构件套筒固定位置精度高;4)预埋连接钢筋与套筒的连接质量检验较直观;5)预制构件安装预制剪力墙安装预制柱安装构件灌浆连接构件套筒灌浆构件灌浆连通腔密封灌浆料加水拌合预制墙连接节点预制柱连接节点预制梁连接节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套筒灌浆接头应用现场灌浆时灌浆压力低,灌浆量少,灌浆施工难度小;6)灌浆饱满度较易满足规定,灌浆饱满度要求低于全灌浆套筒。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名词解释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1. 名词解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钢筋连接技术。
它是通过将两根钢筋相互连接,利用套筒将混凝土灌注其中,使钢筋形成一个整体,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连接原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利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黏结力,通过灌注混凝土将钢筋牢固连接在一起。
具体连接原理如下:•预埋套筒:在预制构件或现浇构件中预留一个空心的套筒,套筒通常由钢管或塑料管制成。
•钢筋插入:将待连接的钢筋插入套筒内,确保钢筋与套筒的配合精度。
•灌浆加固:通过灌注混凝土将套筒内的钢筋包覆,使钢筋与混凝土形成一体,形成坚固的连接。
3. 优势与应用3.1 优势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相比其他连接方式具有如下优势:•承载能力:灌浆连接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良好的黏结。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钢筋的滑移和脱落,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
•施工便利: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不需要采用焊接或紧固件,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连接。
这降低了施工的复杂性和成本,减少了工期。
•耐久性:灌浆连接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混凝土可以有效隔离钢筋与外界环境,防止钢筋受到湿气、酸碱等侵蚀。
3.2 应用领域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广泛应用于以下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常用于连接楼板与柱子、墙体与柱子等部位,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桥梁工程:在桥梁工程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常用于连接桥墩、桥台等关键部位的钢筋,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承载能力。
•地下结构:在地下结构如隧道、地铁等工程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可用于连接地下连续墙、曲线墙等,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储罐工程:在储罐工程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可用于连接罐壁和罐底,增加储罐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4.1 设计注意事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确定套筒尺寸:套筒的尺寸应根据连接部位的钢筋直径和数量来确定,以保证钢筋能够插入套筒内并保持良好的配合。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1. 引言钢筋套筒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连接和传力的作用,灌浆是确保钢筋套筒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工序。
本文将介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应用技术规程,包括灌浆材料的选择、灌浆方法和施工要求等方面。
2. 灌浆材料的选择2.1 灌浆材料的种类钢筋套筒灌浆常用的材料有水泥浆、聚合物浆、水玻璃浆等。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和工程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
2.2 灌浆材料的性能要求选用的灌浆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1)粘附强度高:能够有效地与钢筋套筒和混凝土结构表面粘结,确保连接的可靠性;(2)流动性好:能够顺利地流进钢筋套筒内部,填满空隙;(3)硬化后的体积稳定:确保连接点不会因外力或温度变化而产生位移或开裂。
3. 灌浆方法3.1 灌浆前的准备工作(1)清理钢筋套筒:确保其内部无杂物和锈蚀,提高灌浆材料的粘附性能;(2)湿润钢筋套筒:用清水将其浸湿,增加灌浆材料与钢筋套筒的粘结性。
3.2 灌浆的施工步骤(1)固定钢筋套筒:利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将钢筋套筒稳固地固定在需要连接的钢筋上;(2)预灌浆:将灌浆材料预先浇入连接孔内,使其填满空隙,并排除气泡;(3)灌浆:在预灌浆材料凝固后,将灌浆材料从连接孔中一次性灌入,确保灌浆材料的充实度和连续性;(4)回灌浆:等待灌浆材料开始凝固后,从另一端开始迅速回灌,以充实灌浆材料。
4. 施工要求4.1 温度要求灌浆施工应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一般在5℃以上的环境下进行。
4.2 充实度要求灌浆材料的充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且能够填满钢筋套筒的空隙,确保连接的紧密性。
4.3 施工速度要求灌浆材料的凝固时间一般较短,因此灌浆施工应迅速进行,以保证整个连接孔的灌浆进度一致。
4.4 控制膨胀力由于灌浆材料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膨胀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膨胀力的大小,避免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5. 施工注意事项5.1 施工现场的准备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环境的安全性。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4.8.1 技术内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指带肋钢筋插入内腔为凹凸表面的灌浆套筒,通过向套筒与钢筋的间隙灌注专用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凝固后将钢筋锚固在套筒内实现针对预制构件的一种钢筋连接技术。
该技术将灌浆套筒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内,在安装现场从预制构件外通过注浆管将灌浆料注入套筒,来完成预制构件钢筋的连接,是预制构件中受力钢筋连接的主要形式,主要用于各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连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由钢筋、灌浆套筒、灌浆料三种材料组成,其中灌浆套筒分为半灌浆套筒和全灌浆套筒,半灌浆套筒连接的接头一端为灌浆连接,另一端为机械连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流程主要包括:预制构件在工厂完成套筒与钢筋的连接、套筒在模板上的安装固定和进出浆管道与套筒的连接,在建筑施工现场完成构件安装、灌浆腔密封、灌浆料加水拌合及套筒灌浆。
竖向预制构件的受力钢筋连接可采用半灌浆套筒或全灌浆套筒。
构件宜采用联通腔灌浆方式,并应合理划分连通腔区域。
构件也可采用单个套筒独立灌浆,构件就位前水平缝处应设置坐浆层。
套筒灌浆连接应采用由经接头型式检验确认的与套筒相匹配的灌浆料,使用与材料工艺配套的灌浆设备,以压力灌浆方式将灌浆料从套筒下方的进浆孔灌入,从套筒上方出浆孔流出,及时封堵进出浆孔,确保套筒内有效连接部位的灌浆料填充密实。
水平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在现浇带处连接可采用全灌浆套筒连接。
套筒安装到位后,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应位于套筒上方,使用单套筒灌浆专用工具或设备进行压力灌浆,灌浆料从套筒一端进浆孔注入,从另一端出浆口流出后,进浆、出浆孔接头内灌浆料浆面均应高于套筒外表面最高点。
套筒灌浆施工后,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达到35 MPa后,方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
4.8.2 技术指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应用须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的相关规定。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4.8.1 技术内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指带肋钢筋插入内腔为凹凸表面的灌浆套筒,通过向套筒与钢筋的间隙灌注专用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凝固后将钢筋锚固在套筒内实现针对预制构件的一种钢筋连接技术。
该技术将灌浆套筒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内,在安装现场从预制构件外通过注浆管将灌浆料注入套筒,来完成预制构件钢筋的连接,是预制构件中受力钢筋连接的主要形式,主要用于各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连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由钢筋、灌浆套筒、灌浆料三种材料组成,其中灌浆套筒分为半灌浆套筒和全灌浆套筒,半灌浆套筒连接的接头一端为灌浆连接,另一端为机械连接。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流程主要包括:预制构件在工厂完成套筒与钢筋的连接、套筒在模板上的安装固定和进出浆管道与套筒的连接,在建筑施工现场完成构件安装、灌浆腔密封、灌浆料加水拌合及套筒灌浆。
竖向预制构件的受力钢筋连接可采用半灌浆套筒或全灌浆套筒。
构件宜采用联通腔灌浆方式,并应合理划分连通腔区域。
构件也可采用单个套筒独立灌浆,构件就位前水平缝处应设置坐浆层。
套筒灌浆连接应采用由经接头型式检验确认的与套筒相匹配的灌浆料,使用与材料工艺配套的灌浆设备,以压力灌浆方式将灌浆料从套筒下方的进浆孔灌入,从套筒上方出浆孔流出,及时封堵进出浆孔,确保套筒内有效连接部位的灌浆料填充密实。
水平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在现浇带处连接可采用全灌浆套筒连接。
套筒安装到位后,套筒注浆孔和出浆孔应位于套筒上方,使用单套筒灌浆专用工具或设备进行压力灌浆,灌浆料从套筒一端进浆孔注入,从另一端出浆口流出后,进浆、出浆孔接头内灌浆料浆面均应高于套筒外表面最高点。
套筒灌浆施工后,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达到35 MPa后,方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
4.8.2 技术指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应用须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的相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课程从属大类专业:土木建筑
课程从属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开课学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开课学院:建筑工程分院
教师姓名:单奇峰、吕燕霞、钟振宇
授课对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二学生
课题
02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技术
教学内容
分析
装配式建筑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连接问题,钢筋灌浆套筒是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钢筋连接方式,学习掌握灌浆套筒的原理及应用对掌握装配式建筑连接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钢筋灌浆套筒的类型
2.理解钢筋灌浆套筒的原理
3.掌握钢筋灌浆套筒的组成
4.了解钢筋灌浆套筒的应用及检测
教学重点
钢筋灌浆套筒的原理及组成
教学难点
1.钢筋灌浆套筒的原理
2.钢筋灌浆套筒的检测
授课对象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大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施工技术》等部分专业课,对建筑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为本门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
75s
PPT介绍
4.套筒的应用:柱、梁、剪力墙
30s
动画演示
5.套筒的检测
45s
3.结尾
PPT介绍
总结、回顾内容
30s
教学反思
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技术是装配式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单纯的板书,文字介绍,学生很难完全掌握灌浆套筒的原理及特点。通过试验现场操作又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经济成本,而通过微课视频动画演示,能使学生随时随地较直观地理解灌浆套筒钢筋连接技术,省时省力,同时效果较好。
教学过程
素材
内容介绍
时长
1.引入
视频拍摄
一个小朋友在边上拆除乐高积木,很快就将积木拆除完毕。
20s
2.正文讲解
PPT介绍
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概述,与传统连接的对比
45s
动画演示
1.套筒的类型:全灌浆套筒、半灌浆套筒
60s
动画演示
2.套筒的原理:正常使用状态、极限工作状态
60s
PPT介绍
3.套筒的组成:被连接钢筋、筒体、灌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