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_春潮再起
春潮课文教学内容

春潮课文教学内容春潮课文教学内容【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教学难点1.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2.理解产生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学准备1.四幅彩色挂图。
2.本课生字的卡片。
3.布置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你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吗?今天我们学习《要下雨了》这课,看看小白兔观察到了哪些自然现象?二、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看书,然后让同学们在书上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因为有插图,第4、5段不好找,老师可以指点一下。
三、认读一下本课的生字卡片。
因为还没有学生字,要在卡片上标上拼音。
四、讲读课文:(一)指名读第1段。
思考这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的谁在哪儿干什么?第二句小白兔为什么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说明:天气很闷,这个闷字什么意思?这是小白兔的感觉,也预兆着要下雨了。
(二)小白兔直起身子看见了谁?说了些什么?指名读2、3段。
1.小白兔看见了燕子。
出示书上图一。
2.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低?(要讲清:空气潮湿→虫子低飞→燕子捉虫,也就得低飞。
)3.板书:燕子低飞忙着捉虫(三)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话吗?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句子,老师指导读读。
讲清:这句话是小白兔自己在问自己,心里在琢磨。
它往前走,看见了谁?说了些什么?边思考,边听同学读4、5、6段。
1.出示书上图二。
2.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这次请同学自己在书上找找。
找到“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就是理解了。
)3.板书鱼游到水面透透气(四)小白兔相信小鱼的话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说明:引导学生找出“连忙往家跑。
春语文四下《春潮》精品课件

课文前半部分节选自《苦菜花》。
时代背景: 《苦菜花》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老根据地的
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与还乡团、与国民党反动派英 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人·民解放军实行暂 时战略撤退后,还乡团的势力以十倍的疯狂进行反扑, 许多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战士、群众遭到了惨无人道 的屠杀。革命与反革命、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两种 势力进行着殊死地较量。节选的这部分文字,用春潮象 征革命力量的势不可当,春天必将战胜冬天。
颗粗大晶莹的水珠,
宣告了春的来到。
作者喜欢这滴水 吗?你是从那个词 知道的,为什么?
“粗大”和“晶莹” 是作者在赞美这滴 水,表现了他对春天 到来、春潮涌动的欢 欣。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现出了 “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 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 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 暗了。
冬天在撤退。 ②是暖流融化了
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
颗粗大晶莹的水珠,
宣告了春的来到。
结合时代背景读第 一句,你发现了什 么?
这是一个拟人句。 “进攻”和“撤退” 两个词表现写作意 图:隐喻两种势力的 斗争。
①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 冬天在撤退。 ②是暖流融化了 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 颗粗大晶莹的水珠, 宣告了春的来到。
这些拟人句应该怎么读呢?
1、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 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
2、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 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怒吼着, 撞击着。
3、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 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
1、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 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 (欣喜之情)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春潮 春 潮》公开课教案_19

《春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当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的时候,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
(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知道“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对读)4、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描写的春潮是生命吗?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
(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
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把老师红色字体的字体连起来,看看这一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2、指导朗读第二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5、16、19课)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2)内容:①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③组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课文《春潮》的内涵和情感。
2.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课文《春潮》的复印件。
2.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学生所需的教学材料:课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向学生提问:你是否见过大海?你有什么感觉?请简单描述一下。
呈现与讲解(20分钟)1.学生阅读课文《春潮》。
2.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句意。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绘的春潮美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体验(15分钟)1.播放春潮的声音。
2.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倾听春潮的声音。
3.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阅读理解(20分钟)1.以小组方式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2.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根据分享进行提问。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找答案。
创作活动(20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幅春潮的图片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学生可以使用诗歌、散文或小故事的形式进行表达。
3.学生进行相互分享,并互相评价。
反思本节课通过呈现课文、情感体验、阅读理解和创作活动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创作活动中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教师在提问环节的引导上可以更加巧妙,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同时,在创作活动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深入思考和提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了解整数的特点和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笔和纸。
2.每位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负数怎么表示?负数在数轴上怎么表示?讲解(25分钟)1.教师讲解整数的定义、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9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父母两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9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1.复习,作者七、八岁的时候父母是怎么评价他的诗,作者有什么反应?母亲精彩极了得意洋洋父亲二、继续学习,深入理解1.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有什么感受?文章中是怎么讲述的?[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2.学习“后来的认识”。
(默读第16、17自然段)(1)成年以后,我对父母亲的评价有什么感受?(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2)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体会:作者之所以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是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3)“两股风”分别是指什么?“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又是什么意思?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一股风指的是批评声。
不被那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赞扬声而骄傲自满,迷失方向,也没有被批评声吓倒,丧失信心。
(4)如果作者当时只听取了一种声音作者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5)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理解后用心感悟,再带着感情反复朗读)[我已体会到,“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
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我健康成长](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
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优化设计 第19课 春潮再起

优化设计第19课春潮再起例1、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A、私有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实施劳动合同制C点拨:此题考查对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方向的了解,可用排除法解决。
A项中的私有化显然与社会主义总方向相违背出项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范围太大,国有企业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出项中的实施劳动合同制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具体做法,不是基本方向。
向“现代化”靠拢,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有()①现代化②公司制③股份制④劳动保险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C点拨: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现代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而不是具体方式;劳动保险制是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也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
由此,可以排除C④。
根据所学我们知道,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因此,②③是正确的。
例2、被誉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D点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此时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已经去世,因此,A、B、C三项可以排除。
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故正确答案应为D项。
1、“发展才是对道理”是谁提出来的()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C点拨:邓小平在南方视察途中,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2、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当不早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D点拨:这副对联赞扬的是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据此可以推断,这副对联创作当不早于1978年。
《春潮》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春潮》教学设计本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气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那不可抗拒的力量。
全文共分两部份。
第一部份是春潮的序曲,描写春潮的孕育、积累、蓄势。
第二部份紧承上文,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重在表现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
文章语言丰富,描写形象,细腻,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春潮的赞叹、欢跃之情。
我们学校地处南方,而《春潮》一文描写的是北方的春潮,这一景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难以取得直观的感受。
无非,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用语言和画面设置情境,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朗读,想象,感知春潮的样子和特点。
文章节选自小说《苦菜花》,应鼓励学生补充阅读该小说,不仅如此,教师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也要作相应的介绍,从而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朗读课文,体味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欢跃心情。
赏读、品析课文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想象、讨论理解春潮到来时的恢宏场面。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金钥匙的提示,学习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
训练学生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观潮》的录相资料。
(播放《观潮》中潮来之时的录相资料。
)师问:这是江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看到的景象? (波浪滔天、势不可挡) (引出课题。
)春潮描写的也是潮,无非,它是北方的潮,今天我们将去北方欣赏春潮,看看它是什么样? (板书课题。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生字新词,正音,指导学习。
3、同桌之间相互把课文读一遍,做到正确、流利。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 (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1、自由读金钥匙的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一个问题所在的段落,明确课文的重点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政企不分,没有自主权; (2)吃大锅饭现象严重,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 (企业缺乏活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呢?
国有企业改革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明确宣布以此作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国企改革
了
证
印
邓小平的 南方讲话
总结
经济体 制改革
概括 升华
国有企 业改革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 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 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 回答:三次历史性的变化和两次历史性的 飞跃分别是什么?
……由于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 亏的经济实体,由于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等方 面原因,……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社会消费结构的 变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 供不应求,一些质次价高、货不对路的产品滞销积 压,……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 不健全,职责不清,考核不严,职工多生产和少生产 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
2.1993年,中共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议》规定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 B ) A.建立社会主义企业制度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D. 建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3.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D ) A.中共七大上 中共八大上 B.中共八大上 中共十五大上 C.中共八大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中共七大上 中共十五大上
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 极性,阻碍了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 的积极性,极大地推 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石药大事记
石药集团拥有“石药”“欧意”“果维康”“恩必普”四个中国驰名商标;经全 球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测评,“石药”品牌2005年以来 连续五度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石药集团连续三次跻身中国企业500 强。 1997年 8月21日 由河北制药集团、石家庄一药集团、石家庄二药企业集团、石 家庄四药股份强强联合组建的石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 2002年9月10日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组织评定的2002年 中国企业500强位次排定,石药集团以375879万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288位。 2003年12月 石药集团设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国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全 年融资总额达8亿元人民币,公司市值接近50亿港元,在香港股市成交活跃, 被美国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评为“2003年度全球(美国除外)200家营业 额十亿美元以下的优秀公司”。 2008年6月2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d)发布的2008第五届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石药集团以价值评估18.05亿元名列榜单 第362位,这是“石药”品牌继入选“2005(第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后再次入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辛亥革命;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
两次飞跃: 第一次是 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 邓小平理论。
练 兵 营
1.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要像小脚女 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 市场”,这些话应该是在( C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时代的旗帜
——邓小平理论 中 共 十 五 大 会 场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继续前进的光辉旗帜。
思 想 解 放 和 认 识 深 化 的 过 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邓小平南巡讲话 把改革推向新阶段 中共十五大召开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视察南方
通过观看视频,结合 资料你认为邓小平此 行的背景是什么?他 一系列谈话的核心是 什么?有何影响?
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十多年并已取得初 步成绩的条件下出现这样的低谷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 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 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 主义道路。
改革结束语
古老的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迎来了 民族复兴的曙光。这是魏源所向往的“风气日开, 智慧日出”的“开放中国”,是梁启超所呼唤的 “常思将来,常敢破格”的“少年中国”,是李大 钊所期盼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 “青春中国”,是方志敏所渴求的“欢歌代替了悲 叹,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 了疾苦”的“可爱的中国”。新中国60年探索和实 践,让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复兴历史迎来了 伟大的转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 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这块古老的土地还将书写人类发展的崭新篇 章。
第五单元 昂首迈入新世纪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标 志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进入新阶段
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依法治国成为国家基本方略
统一大业: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春潮再起
1984 年10月1日,新中国35周年国庆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打 出了“小平您好”横幅。画面瞬间传遍全世界,成为共和国历 史上珍贵的记忆。
1993年,中共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企改革的目标。
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标:
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我 结果: 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
是国家用指令性计 划来管理一切经济 活动
市场经济体制
是以市场为核心的经 济,一切围绕着市场 来进行
案例分析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 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 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 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 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 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 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 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 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
材料说明改革遇到什么阻力?
——思想意识上的障碍。
国际:苏东剧变 国内: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 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 革开放推向新阶段。
农村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对 内 改 革
城市
国有企业 改革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其实是一种 整体观,指用那些在资本主义社 会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发展生产力 的措施,来增强和壮大社会主义 中国的综合国力而已。可见中共 领导层某些人的无知可笑,什么 都要先问问“姓社”还是“姓资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经过上 海时,曾指着一台从国外进口的 先进仪器开玩笑地问陪同人员: 你说这台仪器姓“资”还是姓“ 社”?并自己回答:这台设备原来 姓“资”,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的,现在姓“社”,因为在 为社会主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