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报

合集下载

数学小报

数学小报

全名是莱昂哈德· 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 城。18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是历史上最 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被称为“分析的化身”。 还有一位叫“欧拉”化学家,全名是乔治· 安 德鲁· 欧拉(George Andrew Olah)。 1927年5月22日生于匈牙利。
数学小报
制作人:李浩宇
数学家
高斯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55) -----"数学之
王" 欧拉 (Leonhard Euler 1707-1783) -----------"数学英 雄"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前287-前212) -------- "数学 之神" 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 -------------"谦虚天 才"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到过亚 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后来阿基米 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 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 为希腊文手稿。
再见

卡尔· 弗里德里希· 高斯
中文名:卡尔· 弗里德里希· 高斯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777年04月30日 职业: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主要成就: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外文名:C.F.Gauss 出生地:不伦瑞克 逝世日期:1855年02月23日 毕业院校:布伦瑞克学院,哥廷根大学
欧拉,
牛顿于1643年1月4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

数学小报

数学小报
一..小明计划春节期间存钱。一部分买书一部分买玩具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某天小明选中了一种小熊玩具,单价10元。按原计划买了若干个,他的钱还剩30%,于是他又多买了6个,这样仅剩他压岁钱的10%
(1)问小明原计划买几个玩具?压岁钱共有多少元?
(2)为保证书费不少于压岁钱的10%,问小明原计划买几个玩具?
答案:
1.30%-10%=20%
20%÷6=1/30
10÷1/30=300元
300×(1-30%)÷10=21个
答:计划买21个,压岁钱共有300元
2.300×(1-10%)=270元
270÷10=27个
答为保证书费不少于压岁钱的10%,小明最多可买27个玩具
二.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AB距离=(4.5×5)/(5/11)=49.5千米
三.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答案: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
乙走了36×1/2=18千米
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
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
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
五(五)班
夏彬伦

数学小报 二年级上册

数学小报 二年级上册

以下是一份数学小报二年级上册的参考内容:
标题:数学乐园
一、数学小知识
1. 认识数字:1-100
2. 学习加减法:学会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
形及其特点。

二、数学小游戏
1. 数数游戏:从1数到100,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2. 加减法接力赛: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老师给出第
一个数字,然后各小组依次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看哪个小
组最先得出正确答案。

3. 图形拼图游戏:利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有趣的图案,比比谁的创意最好。

三、数学故事
1. 数学小故事: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如“阿凡提
智斗地主”等,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找零、制作日历等。

四、数学题目
1. 选择题:给出一组相似的题目,让同学们从中选择正
确答案。

2. 填空题:给出一些空白,让同学们填写正确的数字或
答案。

3. 应用题: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同学们运用
所学数学知识解决。

五、数学小贴士
1. 学习数学的方法: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的小技巧和注意
事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数学的奥秘: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探索欲望。

制作数学小报的步骤

制作数学小报的步骤

制作数学小报的步骤
1确定主题:首先需要确定手抄报的主题,比如小学数学知识点、小学数学游戏、小学数学趣味数学题等。

2收集素材: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图表、数据等素材,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或自己拍摄。

3制定计划:根据素材数量和排版要求,制定手抄报的计划,包括主要内容、版面布局和颜色搭配等。

4排版设计:将素材按照计划进行排版设计,可以使用软件进行编辑和设计,比如Microsoft Word、Photoshop等。

5制作手抄报:将排版设计好的内容打印到纸张上将,黑白线稿进行手工制作,可以使用彩笔、颜料等。

6完善细节:在手抄报完成后,需要对细节进行完善,比如对图片进行裁剪、调整色彩和亮度等,如果是彩色打印的可以忽略。

7布置展示:将制作好的手抄报进行展示,可以挂在教室墙上或展示在班级活动中心等。

怎么画简单的数学小报

怎么画简单的数学小报

怎么画简单的数学小报
摘要:
1.引言
2.数学小报的组成部分
3.如何画出简单的数学小报
4.结论
正文:
一、引言
数学小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趣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何画出简单的数学小报呢?本文将为你解答。

二、数学小报的组成部分
一份简单的数学小报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报头:包括小报的题目、作者、班级等基本信息。

2.数学知识:这是小报的核心部分,可以选择数学公式、定理、数学家故事等。

3.图文结合:用图画、插图等形式来展示数学知识,增强视觉效果。

4.色彩搭配:使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使小报看起来更美观。

三、如何画出简单的数学小报
1.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首先要选择一个你熟悉且感兴趣的数学知识点,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你的理解。

2.搜集素材:搜集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图片、插图等素材,为小报增色添
彩。

3.设计版面:设计小报的版面布局,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位置,使小报看起来整洁有序。

4.绘制插图:根据数学知识,画出相应的插图,可以使用几何图形、人物形象等。

5.添加文字:在小报中添加文字,包括数学公式、定理解释、故事情节等,与插图相呼应。

6.调整细节:完成初稿后,仔细检查小报的细节,如字体大小、颜色搭配等,进行适当调整。

四、结论
画简单的数学小报并不难,只需按照本文提供的步骤,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点,结合插图和文字,设计出美观整洁的小报版面。

生活中的数学小报

生活中的数学小报

.'.发现数学元素:一辆汽车的载重是多少吨?一个电梯的载重是多少千克?车辆限速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列车时刻表中的数字显示。

看到钟表可以想到与5有关的乘法:1×5=5,2×5=10,3×5=15,4×5=20,5×5=25,5×6=30,5×7=35,5×8=40,5×9=45,5×10=50,5×11=55,5×12=60数学谜语:一、猜一猜数学名词: 1.五四三二一(倒数) 2.每份一样多(平均数) 3.手算(指数) 二、打一成语:1.¾的倒数(颠三倒四)2.1的任意次方(始终如一)3.2,4,6,8,10(无独有偶)4.一斗米(猜一字)5.0000(猜一成语)6.五个手指(猜一成语)7.七除以2(猜一成语)8.1×1=1(猜一成语)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相关的计算得出你要付出多少钱或要找回多少钱;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搞设计、计算需要多少材料、多少投资;做件衣服需要多少布料?......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问题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最后又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数学名言:百分百: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爱迪生 趣味数学题:《鸡蛋的数量》往一个篮子里数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下去,12分钟后,篮子装满了,那么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吗?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现象: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数学小报

数学小报

数学名言 数学谜语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 华罗庚 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 拉普拉斯 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讨价还价(打一名词) 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成绩是多少(打二名词) 七六五四三二一 (打一数学名词) 数 学 趣 味 当阳市慈化初级中学802班 岳思琴1、动物王国打起来了,鸡和猫组成了联合阵营向害虫阵营杀过来了!害虫们派出的两个侦察兵回来报告,蝗虫说:“太多了,我数到它们有500个头!”老鼠说:“差点没命回来,看不到头,只数到他们有1200条腿!”你能算算鸡、猫阵营中有几只猫几只鸡吗?2、教室的钥匙被弄丢了,笑笑、淘气、青青三位小朋友每人说了一句话: 笑笑说:我没有说谎。

淘气说:笑笑在说谎。

青青说:淘气和笑笑都在说谎。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他们中间谁一定在说谎吗?我们知道阿拉伯数字1、2、3、4、5、6、7、8、9原是印度人发明的,13世纪后期传入中国,人们误认为0也是印度人发明的。

其实印度起先发明时 没有“0”,他们把“204”,写成“2 4”,中间空着,把2004, 写成“2 4”,怎么区别中间有几个零呢?为了避免看不清,就用点“·” 来表示,204写成“2·4”,那不和小数混淆了?直到公元876年才 把“0”确定下来。

我国却在1240年前就已创造了“0”,我国的零, 当时是“○”,它是根据写字时缺字用“○”来表示缺字,“0”表示 这个数没有,或这个数位上没有,用“○”表示,随着人们长期不断 地记数,慢慢发展演变,最后确定为今天的“0”。

因此以“0” 作为零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杰出贡献。

数学小知识—— “0”是我国最早创造的 指导教师 史君姣题。

三年级数学小报5篇

三年级数学小报5篇

三年级数学小报5篇三班级数学小报一: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数学。

比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用法数不胜数,这都是数学在生活中的详细体现。

我今日要说的是我在生活中发觉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用具中大多数都是圆的,如喝水用的杯子、吃饭用的碗、水桶、瓶子上的盖子等等。

为什么这些用具都是圆的呢?我想了又想,最终想明白了,原来在生活中人们用其他外形的用具不简单盛东西和使用,假如用圆的的用具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了。

我把我的观看告知了妈妈,妈妈说,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看生活,就能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行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觉,数学能关心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三班级数学小报二: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西缘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妈妈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

”妈妈说:“你发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下午几时几分吗?” 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不出来。

”当我回头瞧一瞧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下午4:45。

妈妈问我现在能分析一下怎么讨论这个问题了吗?妈妈提示了我一下,镜子里的钟面时针与分针和挂在墙上钟面时针与分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我马上反应过来了,它们是呈左右轴对称,这正是我最近学习的内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妈妈再出几个给我做一下。

第一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3:30,其次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9:40。

我马上动手在纸上采纳对称法的方法做出了这两道题目的答案:8:30和2:20。

这时候妈妈又问我每次这样做题是不是有点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

妈妈这时说:“再提示一下小伴侣,将镜子里钟面时间和实际时间加起来你能发觉有什么规律吗?”我抓紧动手算了起来,3:30+8:30=12,9:40+2:20=12,发觉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都等于12,此时我兴奋的跳了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
NO.1【知识盘点】
三角形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与一点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与一点
直角三角形:HL
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认识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SSS AAS ASA
SAS
尺规作三角形
利用全等测距 轴对称现象 后,直线两旁的图形能互相重
和,那么这个图形称为轴对称
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
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对称图
轴对称应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
离相等。

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形
最短问题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两个角互为余角。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相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
两个角互为补角。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相等。

如果两个角有一公共端点,且它们
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这样的两
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平行线与相交线 平行线
相交线 应用
条件 特征
互余 互补 对顶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生活中的数据 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 象形统计图——它是用图形直观,形象地反映生活中的一些数据
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科学计数法 10(110)m
x a a =⨯≤<
单位换算 6
9
110=米微米=10纳米
精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 近似数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
精确度是指近似数接近准确数的程度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非0
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为止,所 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
表示方法 自变量
因变量
表格法 关系式
图像
NO.2【预习收获】
预习了《实数》这一章之后,我发现数学的世界远远不是我想象
的那样限制,窄小,在七年级的时候我们都还沉浸在形的世界中,而如今,我们却又在数的海洋中航游,第二章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数外有数,天外有天”,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的无理数。

原来,在我的思维中只单一的有π这个无理数,而如今,却才发现我所了解的数只是瀚海之尘罢了。

我们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认识了一个全新的符号根号,根号那奇妙的运算深深的吸引了我。

一组全新的运算出现在了我的眼
整式 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
多项式 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一个单项中 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一个多项式中,次
数最高次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乘法 整式的除法 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 同底数幂乘法:m
n
m n
a a a ++= 同底数幂除法:-÷m n m n a a a = 幂的乘方: )m n m n a a +=(
乘方积的: ()n
n n
ab a b =+
单×单,单×多,多×多
乘法公式 22
()()a b a
b a b +-=-
22
2()2a b a b ab +=++
单÷单
多÷多
概率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游戏公平原则——概率相同
概率计算
个数问题概率计算 可能出现结果数÷总结果数=P
面积问题概率计算 可能出现面积÷总面积=P
改条件
设计规则 改工具 必然事件 概率为1 不确定事件 概率在0~1之间
不可能事件 概率为0
前,有关它的每一道题都是那么的引人深思,而思考在得出答案便是数学所给我带来的一种快乐的享受,让我被他所吸引。

第二章他带领我们一步一步的去深入那数之中的下方,去体验,去感受,那份属于数学的快乐。

NO.3【方法总结】
NO.4【佳题推荐】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E,∠BAC=90°,∠CED=45°,∠DCE=30°,DE= 2,BE= 22
.求CD的长和四边形ABCD的面
积.
C B
解法:过点D作DH⊥AC,
∵∠CED=45°,DH⊥EC,DE= 2,∴EH=DH=1,
又∵∠DCE=30°,
∴HC= 3,
DC=2,
∵∠AEB=45°,∠BAC=90°,
BE=2 2,
∴AB=AE=2,
∴AC=2+1+ 3 =3+ 3,
∴S四边形ABCD=1/ 2 ×2×(3+ 3)+1/ 2 ×1×(3+3)=(3 3 +9)/2
推荐理由: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形面积求法,根据已知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出直角边的长度是解题关键。

2、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边BC的中点,DF与对角线AC交于点M,过M作ME⊥CD于点E,∠1=∠2.
(1)若CE=1,求BC的长;
(2)求证:AM=DF+ME.
C
(1)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D,
∴∠1=∠ACD,
∵∠1=∠2,
∴∠ACD=∠2,
∴MC=MD,
∵ME⊥CD,
∴CD=2CE,
∵CE=1,
∴CD=2,
∴BC=CD=2;
(2)证明:如图,∵F为边BC的中点,∴BF=CF=1\2 BC,
∴CF=CE,
在菱形ABCD中,AC平分∠BCD,
∴∠ACB=∠ACD,
在△CEM和△CFM中,
∵ CE=CF ∠ACB=∠ACD CM=CM ,
∴△CEM≌△CFM(SAS),
∴ME=MF,
延长AB交DF于点G,
∵AB∥CD,
∴∠G=∠2,
∵∠1=∠2,
∴∠1=∠G,
∴AM=MG,
在△CDF和△BGF中,
∵∠G=∠2 ∠BFG=∠CFD(对顶角相等) BF=CF ,
∴△CDF≌△BGF(AAS),
∴GF=DF,
由图形可知,GM=GF+MF,
∴AM=DF+ME.
推荐理由: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NO.5【创新空间】
对于(SSA)猜想
我认为边边角应该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列出以下探究
∴△ABD≌△A'B'D'(AAS)
∴BD=B'D',AD=A'D'
∵AD⊥BC,A'D'⊥B'C'
∴∠ADC=∠A'D'C'=90
在Rt△ADC和Rt△A'D'C'中:
【AD=A'D'】
【AC=A'C'】
∴Rt△ADC≌Rt△A'D'C'(HL)
∴DC=D'C'
∴BD+B'D'=DC+D'C'
即BC=B'C'
在△ABC和△A'B'C'中:
【AB=A'B'】
【AC=A'C'】
【BC=B'C'】
∴△ABC≌△A'B'C'(SSS)
3.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的情况。

(同理)
综上所述,可得出,如果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又符合有“在两个三角形中,两个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情况,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NO.6【数学与生活】
数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就来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例:有的同学会在学校里吃饭,而学校为我们吃饭的同学都办了一张饭卡,那我们一个月该往里冲多少钱呢,这便是一个有趣的统计。

综上统计图便可用总钱数除以月份数而得出每个月所需的平均钱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