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粗最短,秒针最细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9、(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3)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⑴加法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粗最短,秒针最细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9、(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3)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时、分、秒一、时间单位有:时、分、秒二、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1时=60分半时=30分1分=30秒三、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 )个大格,(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 )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 )分钟,走1小格是(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 )秒钟,走1小格是(1 )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60 )分,也就是(1 )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 )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 )圈,秒针走1圈是(60 )秒,也就是(1 )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四、单位的运用1、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1秒的时间是眨一下眼睛,数一个数的时间.例如,脉搏跳动几次,心跳几次,跑50米/100米用单位(秒).2、上一节课的时间,吃午饭的时间,穿衣服的时间,煮一顿饭的时间用(分)3、一场电影2(小时),每天睡9(小时),晨练1(小时),在校时间6(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一、1、近似数是把一个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如167(170)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3)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3、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3)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4、验算加法:300 + 400 = 700 (加数+ 加数= 和加法验算:400+300=700(交换加数位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法:900-300=600(被减数-减数=差)减法验算:900-600=300(被减数-差=减数)或600+300=900(减数+差=被减数)第三单元测量一、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二、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进率是10: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厘米= 10 毫米进率是100:1 米= 100 厘米1分米=100毫米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 =1000米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 吨= 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三、常见的单位填写1、黑板长3(米),大树高8(米),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2、走一步的距离是3(分米)3、小明身高120(厘米),也就是1(米)20(厘米)4、课桌高70(厘米),也就是7(分米)5、书本、橡皮、硬币、身份证的厚度用(毫米),长度一般用(厘米)6、汽车、飞机、火车的速度用(千米)7、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用(千米)8、苹果、桃子、硬币等轻的东西用(克)9、老虎、狮子、小猫、小狗等中型动物用(千克),大象、鲸鱼等大型动物的重量用(吨)10、火车、货车、轮船的载质量用(吨)11、一袋大米、一桶油、一袋面粉、一个西瓜的重量用(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所以1时=60分。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60分=1时1分=60秒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一、长度单位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使测量更精确要用毫米。
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和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00毫米
注意:
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米和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③千米(公里)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4、1厘米的长度里有( 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 1 )毫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进率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进率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二、重量单位
1、重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 1吨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
注意: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小技巧:在“吨”换成“千克”中;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