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永嘉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1《惯性》知识点巩固

合集下载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是由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

它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它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为了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和安全带。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因为惯性带来的危害。

此外,二力平衡也是这一章的知识点。

二力平衡指的是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科书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惯性 物理知识点总结

惯性 物理知识点总结

惯性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现象都与惯性有关。

例如,当乘坐火车或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时,身体会有一种向前或向后的倾向;当乘坐过山车或旋转木马时,我们往往会感到身体有一种向外或向内的倾向。

这些现象都可以用惯性来解释。

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它的内容是: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则会保持静止;物体如果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惯性的体现。

三、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其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定律,表达式为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四、惯性力在非惯性系中,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物体受到一个惯性力的作用,这个力是由于观察者所处的坐标系加速度不为零而出现的。

举个例子,当车辆急刹车或者急加速时,乘坐车辆的人会感到一种向前或向后的推力,这就是惯性力的体现。

五、非惯性系非惯性系是指观察者所处的坐标系加速度不为零的坐标系。

在非惯性系中,物体受到的力和牛顿定律描述的力不同,需要引入惯性力来加以修正。

非惯性系的研究对于许多物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六、转动惯性转动惯性是描述刚体围绕某个轴线旋转时所具有的惯性特性。

刚体的转动惯性可以用转动惯量来描述,转动惯量的大小与刚体的质量分布和轴线的位置有关。

转动惯量对于许多旋转运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七、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是指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角动量保持不变。

角动量守恒对于解决旋转运动的问题非常有用,例如陀螺的运动、行星公转等都可以通过角动量守恒来分析和解释。

总之,惯性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力学、运动学和旋转动力学等多个领域。

惯性物理有关知识点归纳

惯性物理有关知识点归纳

惯性物理有关知识点归纳引言:惯性物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惯性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一、惯性的定义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运动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惯性。

例如,一个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一个运动中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由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引起的,而物体对这个力的反应取决于其质量。

质量越大的物体对外力的反应越小,质量越小的物体对外力的反应越大。

因此,质量是影响物体惯性的重要因素。

三、惯性与加速度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这取决于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与物体原来运动的方向是否一致。

当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将加速运动;当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将减速运动。

四、惯性与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指相对于该参考系内任何物体都不受到力的作用,即满足牛顿第一定律的参考系。

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保持不变的。

而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物体可能会受到额外的力的作用,导致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五、惯性与转动运动除了直线运动外,物体还可以进行旋转运动。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和转动惯量的概念,旋转物体也具有惯性。

一个旋转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旋转状态,即保持角速度和角动量不变。

六、惯性与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此,即使在受到万有引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仍然保持其运动状态,即保持惯性。

结论:惯性物理是描述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的重要概念。

它涵盖了物体的直线运动、旋转运动以及与质量、加速度、惯性参考系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通过理解和应用惯性物理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行为。

物理惯性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惯性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惯性的知识点总结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这一性质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们对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物理惯性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惯性的概念、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定律、物体的转动惯量以及一些相关应用。

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具体来说,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保持静止状态,而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将保持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一性质是我们对物体运动的基本认识,也是牛顿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会保持其当前的状态,即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运动中的物体将保持其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强调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具有的惯性。

二、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定律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定律是物体运动的基本原则。

根据牛顿的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会保持其当前的状态。

这意味着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将保持静止状态,而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受到外力的影响。

当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将与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如何受到外力的影响,强调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外力也会产生反作用力。

这意味着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将对外力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这一定律强调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反作用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这些惯性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基本原则,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它们对我们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也是研究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物体的转动惯量在物体围绕轴心旋转时,需要考虑其转动惯量的影响。

转动惯量是描述物体围绕轴心旋转时对转动运动的惯性特征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

转动惯量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旋转轴的位置有关,它描述了物体在转动运动中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温州市平阳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1《惯性》知识点巩固

温州市平阳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1《惯性》知识点巩固

温州市平阳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1《惯性》知识点巩固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惯性的认识 (共10题;共21分)1. (2分)(2017·碑林模拟) 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B . 公交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C .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 .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需系上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2. (2分) (2019八下·厦门期末) 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A .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B .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 .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 .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3. (2分) (2020八下·扬州期中) 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及其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A . 图中,最下面棋子被快速打出,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说明上面棋子没有惯性B . 图中,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C . 图中,汽车突然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倒,说明人有惯性D . 图中,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4. (2分)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A . 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 . 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 .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 .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5. (2分)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A .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B . 将足球射入球门C . 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D . 跳远时快速助跑6. (2分)(2019·衡阳) 九年级的小明阿学参加了2019年衡阳市体育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小明跑步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 . 小明跑步穿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 . 跳绳时手对绳施加了カ,同时绳也对手施加了力D . 投掷实心球时,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小明对实心球没有做功7. (3分)如图为小华拉着放有一盛水器具的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瞬间所发生的现象,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B . 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C . 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D . 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8. (2分)在运动场上常见到这样一些场景,其中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 .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B .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C . 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D . 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地面9. (2分)(2018·哈尔滨) 如图所示,2018“世界杯”比赛动画版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 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静止的B . 球在空中飞行时比在地面上时质量大C . 球被小宝顶出后由于惯性继续飞行D . 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10. (2分)下列事例中,能避免惯性产生的危害的是()A . 离垃圾箱一段距离扔果核,果果核也能飞进垃圾箱B . 让磁体离铁屑有一段距离,也能把铁屑吸引过来C . 行驶的汽车离障碍物一段距离,就要提前刹车D . 运动员跳远二、解释惯性现象 (共9题;共18分)11. (2分)(2020·香坊模拟) 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时,它的惯性在增大B . 宇航员在空间站“漂浮”时,他的惯性消失C . 抛出的实心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D .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12. (2分) (2017八下·槐荫期中)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许多交通规则,下列规则中,为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是()A . 酒后不准驾驶车辆B . 车辆快速行驶要保持车距C . 车辆要靠右侧行驶D . 小型客车的驾驶员不得驾驶大型客车13. (2分) (2018九下·高邮月考) 为防止因惯性造成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

物理八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第八章知识点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

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表面上运动,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

-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2. 牛顿第一定律。

-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理解。

-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惯性。

1. 定义。

-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 惯性的大小。

-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 惯性现象的解释。

- 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判断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的运动状态;得出结论。

三、二力平衡。

1. 平衡状态。

-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 二力平衡的条件。

- 实验:通过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方向、作用点等不同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 内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力的大小或判断力的方向等。

四、摩擦力。

1. 摩擦力的产生。

-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 摩擦力的分类。

- 静摩擦力: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力。

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例如,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惯性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惯性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惯性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互相作用规律的科学,而惯性则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保持其当前状态的一种倾向性。

在八年级物理学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惯性知识,以下是本文对八年级物理惯性知识点的总结。

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其当前状态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它就会继续保持静止,如果一个物体在运动,它就会继续沿着同一方向和速度运动。

这是因为物体本身所带有的惯性,所以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二、惯性力的作用当物体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例如静止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到转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改变等)时,物体所保持的惯性会形成一种阻力,这种阻力可以导致物体运动的变化。

这种阻力就是惯性力,也称为牛顿惯性力,是物体所带有的一种固有质量所产生的力。

三、惯性矩的概念除了直线运动的物体,还有围绕某个点做运动的物体,这时就需要用到惯性矩的概念。

惯性矩是描述物体围绕某个轴线旋转时所表现出的惯性特性的参数,是旋转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特征。

它跟惯性力一样,是一种反对物体状态改变的阻力。

四、惯性力的公式惯性力通常表示为F,计算公式为F=ma,其中a是物体的加速度,m是物体的质量。

五、惯性实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惯性的概念和作用,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惯性实验。

例如,利用一个水平的平板,让学生在上面放置各种物体,并在平板上制造倾斜或旋转等状态,观察物体所表现出的状态变化,加深学生对惯性的理解。

六、惯性的应用惯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例如,汽车的安全带就是基于惯性的设计,它可以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使乘车人员产生一个向前的惯性力,从而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此外,橡皮筋玩具飞机也是应用惯性原理的一个简单例子,当拉紧橡皮筋时,橡皮筋会积累一些惯性能量,当它被释放时,它会利用惯性力向前飞行。

综上所述,惯性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教师们应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惯性的概念和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惯性 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惯性 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惯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保持静止直至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受到外部力的作用。

这就是惯性的基本概念。

2. 惯性的类型惯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质量惯性和运动惯性。

质量惯性是指物体抗拒改变其状态的性质,即使受到外部力的作用也不会改变其速度或方向;而运动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使受到外部力的作用也不会改变其速度。

3. 惯性的原理惯性的原理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就会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如果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惯性的原理所在。

4. 惯性的应用惯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汽车行驶的时候,如果突然刹车,乘客会因为惯性而向前倾斜;又如电梯突然上升或下降的时候,人会因为惯性而感到不适。

这些都是惯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惯性的实验惯性的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观察。

例如,可以将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台上,然后用一个力把它推动,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可以把一个物体固定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然后旋转平台,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些实验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惯性的性质。

6. 惯性的数学描述惯性的数学描述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完成。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F= 0,即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就会保持原有的状态。

这就是惯性的数学描述。

7. 惯性的局限性惯性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当物体受到非匀速运动或弯曲运动的作用时,惯性就会失效;又如在空间站中,由于失重状态,惯性也会出现异常。

这些都是惯性的局限性所在。

综上所述,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有质量惯性和运动惯性两种类型,它的原理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惯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汽车行驶和电梯运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和数学描述来进一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永嘉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1《惯性》知识点巩固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惯性的认识 (共10题;共21分)
1. (2分) (2020八下·长沙月考)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块海绵被压扁后,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B . 人在站立和行走时,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C . 乘坐地铁时抓紧扶手,是为了减小惯性
D . 被踢飞的足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2. (2分) (2019八下·北京期中) 如图所示,小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车厢内有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A点为正对O点的地面上的一点。

如果此时细线突然断裂,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的落地点会在()
A . 正好A点
B . A点右侧
C . A点左侧
D . 不一定
3. (2分) (2016八下·潮南期末) 下列现象中,为防范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 自行车沿平路匀速前进时,不再踩脚蹬,车还能继续前行一段距离
B .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能跳得更远
C . 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D . 小车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
4. (2分) (2017八下·长春月考) 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到惯性的是()
A .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时间才起跳
B . 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继续运动向前飞行
C . 上岸边后的鸭子,振动翅膀,将水抖动
D . 苹果熟了,从树上落下地面
5. (2分) (2020八下·迁西期末) 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渔船靠岸时,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渔船具有惯性
B .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
C . 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D . 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6. (2分) (2017八下·福建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 .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灰尘脱落
B .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套紧
C .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D . 运动员从用组跑跳远,会跳得更远
7. (3分) (2020八下·北京期末) 如图所示为小阳同学在体育测试中“原地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描绘的是实心球离开人手后运动的路径。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球离开手后能在空中继续上升,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B . 球在离开手后的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 . 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 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8. (2分) (2015八下·大安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
B . 弹簧一定具有弹力
C . 加速下落的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9. (2分)(2020·山西模拟) 2019年9月29日。

中国女排11连胜,夺得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

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运动员在扣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运动员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强
C . 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D . 球被网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0. (2分)如图所示,光滑小车上,放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光滑物体,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小车无限长.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个物体()
A . 一定相碰
B . 一定不相碰
C . 可能相碰
D . 无法确定
二、解释惯性现象 (共10题;共20分)
11. (2分) (2017八下·永登期末) 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 酒后不驾车
B . 驾车须系安全带
C . 行车保持一定车距
D . 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12. (2分)(2019·民勤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3. (2分)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 . 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 . 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 . 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 . 汽车具有惯性
14. (2分)(2019·红桥模拟)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A . 锤柄的惯性
B . 锤柄的重力
C . 锤头的惯性
D . 锤头的重力
15. (2分) (2018八下·长春月考) 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这两种情况是由于()
A . 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
B . 前者没有惯性,后者有惯性
C . 二者都没有惯性
D . 二者都有惯性
16. (2分) (2017八下·高平期中) 下列交通提示用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 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
B . 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 . 保持车距
D . 靠右行驶
17. (2分) (2020八下·扬州期中) 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及其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 . 图中,最下面棋子被快速打出,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说明上面棋子没有惯性
B . 图中,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C . 图中,汽车突然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倒,说明人有惯性
D . 图中,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18. (2分) (2019八下·京山期末) 在三国故事《走麦城》里,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被绊马索忽然绊倒,马之所以会被绊马索绊倒,是因为前蹄被绊马索绊住后而________,但身体由于________仍要________,所以马会向前摔倒。

19. (2分) (2017八下·大石桥月考) 如图所示,某次演习任务中,一架飞机要对地面上某一指定目标进行定点轰炸.则飞行员应在飞机到达目标________(填“前”“后”或“正上方”)投弹,才能击中目标,这可以用________知识解释.投弹后飞机的惯性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 (2分) (2020八下·玉州期末) 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困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摩擦力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容易摔倒。

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用出,原因是雨水具有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惯性的认识 (共10题;共2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解释惯性现象 (共10题;共20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