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全面治疗骨折

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全面治疗骨折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中医骨伤科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骨折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方法逐渐成熟,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骨伤科学认为,骨折不仅仅是骨骼的损伤,还会导致气血、经络、脏腑等的失调。
因此,治疗骨折不仅要复位固定骨折端,还要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
手法复位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正骨医师通过触摸、推按、牵引等手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将骨折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与西医的手术复位相比,手法复位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
但手法复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或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仍需要手术治疗。
夹板固定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的另一种特色方法。
夹板通常由竹板、木板或塑料板制成,根据骨折部位的形状和长度进行裁剪和塑形。
夹板固定具有轻便、透气、便于调整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维持骨折端的复位,同时不妨碍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功能锻炼。
与西医的石膏固定和钢板内固定相比,夹板固定更加灵活,能够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及时调整固定的松紧度。
中药在骨折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中医会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在骨折早期,由于损伤导致气血瘀滞,肿痛明显,此时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在骨折中期,瘀肿逐渐消退,筋骨开始连接,此时应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等。
在骨折后期,筋骨已基本愈合,但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时应以补养气血、肝肾、强筋壮骨为主,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六味地黄丸等。
此外,中药还可以外用,如敷贴、熏洗等,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促进消肿止痛和骨折愈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僵硬

肩 周炎 中老年发 病 居多 。我 院疼 痛 门诊 对 6 2例 重 症 肩周 炎采用 上 述 治疗 方法 治疗 , 得 了满意 的疗 效 。 取 肩 周炎 是肩 关节 由于急 性损 伤或 慢性 劳 损 , 生无 产
菌 性 炎 症 , 成 粘 连 , 织 变 性 和 挛 缩 , 而 引 起 疼 痛 和 形 组 从
一
首先 将 患 膝 置 于 中药 热 水 浴 中 4 ri 0 n左 右 ( 药 a 中 成分 主要 有艾 叶 、 红花 、 香 、 乳 牛膝 、 桂枝 、 灵仙 等 ) 水 威 , 温 4 ℃ ~5 ℃ , 2 O 可依 靠 患者 耐受 程度 而定 。当膝 关 节 皮 肤微 红 、 围软组 织 松软 时 即可行 手 法松解 。患者取 周 平 卧位 , 医者 以掌部 在 股 四头 肌 行 揉 按 理筋 手 法 , 提 并 捏 股 内外侧 肌 , 每个 动作 1 O次 以 上 。然 后拇 指 点按 委
中 西 医结 合 中国民间疗法
CH NA’ S NATURoPATH、 Nov 20 1 . Vol 1 No ]1 0 8
表 1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VAS评 分 比 较
效率 ; 小针 刀 疗 法 可 将 肩 关 节 周 围 严 重 粘 连 点 剥 离 松
解 , 痛减 轻 , 疼 解除 肌 肉痉 挛 , 防止 关 节 粘 连 , 使 关 节 而 功 能 得 以恢 复 ; 法 复 位 对 重症 肩 周 炎 具 有 良好 的 疗 手
髌 韧带等 组织 , 由于外 伤后 处理 不 当或 未及 时处 理 而造 成膝 关节 囊及 周 围肌 的 挛 缩 , 节 活 动 不 同 程 度 障 碍 。 关
笔者 自 1 9 9 9年开 始采 用 中药热 水浴 后 手法 松解 配合 功 能锻炼 的 方法 治疗本 病 , 疗效 满 意 , 绍 如下 。 介
对抗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Colles骨折后关节僵硬

16d 康复治疗前摄 x线片示骨折均解剖或功能复位 , 已达临 2 , 均
床愈合或骨性愈合 , 腕及手指各关节均僵硬 , 前臂旋转功 能障碍 , 且有不 同程度的肩 、 肘关节功能障碍 。
12 治 疗 方 法 .
12 1 中药熏洗 . .
外用 熏洗 中药 为 当归 2 、 0g 川芎 2 、 芍 0g 赤
环, 同时配合患者的 自主肌肉等长收缩锻炼 , 使肌力增强 , 为关节
活动提供 强大 的动力基础 , 使关节功能逐步恢 复正常。同时肌肉
的 收 缩锻 炼 使 代 谢 产 生 的乳 酸 和 腺 苷 刺 激 肌 肉组 织 中 的血 管 扩 张 , 利 于 局 部组 织 营养 的摄 取 和 代 谢 物 的排 出 J 有 。因 此锻 炼 时
12 2 手 法 治 疗 .. 患者坐位 或仰卧位 , 身放松 , 揉按 肩部 , 全 先 上 臂 , 臂 及手 掌 部 肌 肉 , 点 按 摩 前 臂 及 手 掌 肌 肉 , 采 用 捋 前 重 可
32 手法治疗 的重要性和注 意事项 .
笔 者认为 关节 的僵硬 , 除
了与急性损伤后局部血肿机化 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 , 造成关节囊 和肌腱 的挛缩与粘连有关外 , 还与肌肉组织 的废用性萎缩和肌力 下降密切相关 , 因此在手法治 疗 中, 除了运用舒筋 活络手法 以通 畅气血 , 除肿胀 、 消 松解 粘连 , 通利 关节外 , 还要对 给关节 活动提 供动力的肌肉组织 以按摩 、 弹拨 等手法来改善肌 肉组织 的血液循
对抗 手 法 配合 中药熏 洗 疗 年 C l s 折后 关 节僵 硬 治 老 oe 骨 l
胡永召 李亚娟
贵 阳中医学院研 究生部 ( 州 贵 阳5 0 0 ) 贵 5 0 0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导语:骨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创伤,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充分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的康复。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
一、综合分析与诊断骨折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与诊断,旨在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强调整体观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患者的气血状况、阴阳平衡,以及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西医则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技术,确定骨折部位、类型和复位难度等信息。
综合分析后,中西医可以相互印证,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二、疼痛控制与消炎骨折常伴随着剧烈疼痛和局部水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注重疼痛控制与消炎,常采用中药外敷、热敷或推拿按摩等方式,以舒缓局部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
西医则通过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和抗炎药物,阻断疼痛信号和控制炎症反应。
中西医的联合应用,在疼痛控制和消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骨折复位与固定骨折复位和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核心环节。
中医可通过针灸、拔罐等疗法,调整骨折部位的气血平衡,促进骨折复位。
西医则通过手术或物理治疗,准确复位并使用支架、钢板等固定器械,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
中西医的结合应用在骨折复位和固定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康复锻炼与中医调理骨折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康复锻炼和中医调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中医强调全面调理,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气血循环和骨髓生长能力。
西医则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中西医的结合应用,在骨折康复过程中,能够加快骨折愈合和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
总结回顾:本文从综合分析与诊断、疼痛控制与消炎、骨折复位与固定,以及康复锻炼与中医调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
这种结合应用既充分发挥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调理功能,又借助了西医的临床检查和手术技术。
中医骨伤科中西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

中医骨伤科中西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骨关节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中医骨伤科治疗在改善疾病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代医学的西医治疗则在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融合了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理论认为,骨关节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有关。
中医骨伤科的治疗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体内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等。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疾病症状。
推拿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
中药疗法则通过中药草药的配方和使用,调理患者的气血,促进骨关节的康复。
然而,中医骨伤科的疗效在某些情况下有限。
特别是在严重骨折、关节炎等需要手术干预的疾病中,单纯依赖中医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这时,现代医学的西医治疗就能发挥重要作用了。
西医治疗包括放射学检查、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放射学检查通过X光、CT、MRI等技术,准确了解骨关节疾病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手术治疗则通过手术干预,修复骨折、关节损伤,达到治疗的目的。
物理治疗通过热疗、冷疗、按摩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炎症,促进骨关节的康复。
中医骨伤科中西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效果。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比如,在骨折的治疗中,中医针灸和推拿可以缓解疼痛、促进气血循环,西医手术治疗则能够精确修复骨折部位,确保骨骼的稳定。
在关节炎的治疗中,中医中药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温通经络,西医物理治疗则能够改善关节的炎症和活动度。
通过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骨伤科中西结合治疗不是简单地将中医和西医的方法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膝关节僵硬

l 临床 资料
1 1 诊断与分型 . 股骨及膝部骨折治疗后 , 膝关节屈伸活动 受限 , 功能影响 明显者 , 可以判定为膝关节僵硬 。以膝关节活
24 功能锻炼 .
采用 c 机被动活动 4~6 时 , 天 1 , 小 每 次
动度作为僵硬程度 的标 准, 并与健 侧对 比。膝 关节 以屈 曲受 限为主者 , 属伸直 型僵硬 ; 直受 限者 , 伸 为屈曲型僵 硬( 本组病
2 治 疗 方法
21 小切 口松解 股四头肌 硬膜外麻 醉成功后 , 患侧 大腿 . 在
前外侧髌上缘纵行切开 4 m切 口, —6c 显露股 四头肌 ; 由股直
膝部骨折后 , 因素造成 的伸 膝结构 粘连是 引起伸 直 型膝 关 诸
节僵硬 的主要原因。鉴于上述 原 因, 对于轻 度膝 关节僵 硬或
筋手法为主 , 并嘱其加强膝关节活动 , 每天针灸 、 按摩 各 1 , 次
3 O天为 1 个疗程。 2 3 中药治疗 . 筋 骨痛? 丸 ( 阳正骨 制药 厂出 品) 肖 洛 常规 内
临床研 究
股骨和膝部骨折是常见的骨关节损 伤。骨折 后出现的膝
关节僵硬 则是 该 部位 骨 折 最常 见 的并 发 症 , 发生 率约 为 其 2. 7 3%… 。自2 0 年 6月 ~20 00 06年 8月 , 我院共收治该类病
病程小 于 1 年者 , 通过膝 关节 主 、 动功能锻 炼 , 被 针灸 和推拿
手法应 用 , 中药治疗 , 以明显 改善膝关节功能 , 可 本组共 计 5 5
例, 达优 良者 4 5例。对于重 度膝 关 节僵 硬 或病 程 超过 1 年
者, 先行股四头肌等伸 膝装置松 解术 , 再采 用上述 方法 治疗 ,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74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取Maitland关节松动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角度对比,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2组伸直角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ADL与VAS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实施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胫骨平台骨折;中医;粘连松解程序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为胫骨平台骨折,一旦出现骨折后给患者膝关节结构带来严重损伤,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并发症,给患者正常步行带来不良影响[1]。
本研究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74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6.31±5.47)岁。
研究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46.52±5.63)岁。
纳入标准:(1)满足膝关节僵硬相关诊断标准;(2)病程低于90d;(3)患者签署知情书,知晓此次研究。
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78例

股骨远端骨折 、 骨骨折 、 髌 胫骨平 台骨折术后 固定最常见 的并发 症就是膝关节僵直 J 素 问 ・ 。《 五脏生成》 :诸 筋者 , 云 “ 皆属于 节” 明确提 出筋隶属于关节 , 而膝关节 是人体筋 最多 的部位 , 可
谓“ 膝为筋之府” 。因此 , 膝关节僵直属 中医学 “ 筋病 ” 范畴 。中 医学认为 , 气血凝滞 、 闭阻不通为发病机制 。从临床 的角度来归 纳膝关节僵硬 的原 因主要为 : ①骨折创伤及手术后 , 患肢组织 间
总之 , 中药熏洗 结合 手法 松 动治 疗骨 折术 后 膝关 节僵 滑液 减少 , 而 出现 了关 节囊 与其 进 周 围的韧 带、 肌腱 、 肌肉发生粘连萎缩 , 节间隙变窄 , 终导致 关 最
膝关节僵 直 , 活动受 限。 采用 中药煮沸 先熏 后洗 , 据热 胀冷缩 原理 , 汽本 身 就 根 热 可以扩张血管 , 善血液循环 。从 熏洗 方药组 成分析 , 改 络石藤 、 海风藤、 忍冬藤性 善走 窜 , 专祛风 除湿 , 功 舒筋 活络 ; 透骨 草、 伸 筋草活血除湿 , 舒筋止 痛 ; 枝通经 络 , 桑 利关节 ; 枝温通 经脉 , 桂
经过上述方法 3个疗 程 的治疗 , 4 优 8例 , 2 良 O例 , 般 8 一 例 , 2例 , 差 总有效率 9 .4% 。 74
4 典 型病例
胡 × ×, 4 男 6岁 , 因车 祸 外 伤 致 左 胫 骨 平 台骨 折 , 他 院 主 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笔者整理的2015年9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
硬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发病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所有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中医治疗技术,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膝关节骨折作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治疗以手术方法为主,但是在治疗后部分患者可
出现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等相关并发症,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出现心理问题等,因而对于
确诊的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治疗。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笔者整理的2015年9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8.9±2.3)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2—66岁、平均
年龄(38.5±2.1)岁。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参照《骨与关节损伤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中的相关内容确诊[1]。
1.3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有完整治疗护理资料;(3)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2)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3)精神异常;(4)本身存在影响膝关节功能的相关疾病。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包含镇痛和抗粘连治疗,5mg地塞米松以及10ml0.5%的利
多卡因进行关节腔注射,1次/天,连续治疗2周;将2ml透明质酸酶凝胶注入关节腔内,1
次/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舒筋活络泡洗治疗,主要成分为桂枝10g、川乌
10g、桑枝20g、艾叶10g、红花10g、花椒10g、草乌10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刘寄
奴10g。
将上述中草药加入到3000ml水中,煮沸30min,将药液倒入盆中,将患膝置于药盆
上实施熏蒸治疗,在药物温度达到40℃左右时,对膝关节进行热敷,热敷时间为30min,2
次/天,1个疗程7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疗后的疼痛评分。
1.6评价指标
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功能,无疼痛;有效: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膝屈角度超过60度,不超过90度;无效:患者膝关
节活动中疼痛度较大,膝屈角度部超过60度。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进行
评价。
1.7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数据分析,治疗效果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VAS评分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治疗后VAS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1.3±0.4)分,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为(4.6±0.9)分,观
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膝关节粘连性僵硬作为膝关节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在发病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常规
西医治疗主要通过前期镇痛治疗,帮助患者消除并发症所产生的疼痛感,抗粘连治疗则能够
避免膝关节粘连的进一步发展,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利多卡因、酸酶凝胶等。
按照中医基础理论,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病因在于经络不通、瘀邪内积、气机阻
滞以及经络失养等。
沈卫国学者在研究中对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采用单一中药舒筋
活络泡洗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在对观察组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治疗中,除了常规西药治疗,同时还加入了中药舒筋活络泡洗治疗方法,其中涉及到较多的中草药,该药方中的桑枝、桂枝具有流通气血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川乌和艾叶的搭配可以祛风散寒、温
经止痛;木瓜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所有药物的联合可发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以及保证关
节营养等功效,进一步巩固了西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研究显示观察组以95.0%的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0%的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治
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应福,李宁,谢兴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强直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
志,2016,22(08):1068-1072.
[2]沈卫国.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
疗,2012,23(12):2142-2143.。